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提高使用性能的强聚磁电机

一种提高使用性能的强聚磁电机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提高使用性能的强聚磁电机,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壳和后盖,外壳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外壳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定子和转子;外壳内部设置有空腔,外壳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散热风扇,空腔内壁贯穿开设有供散热风扇插设的对接孔,外壳侧壁贯穿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通风孔;空腔内部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内装盛有冷却液;冷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端部,冷却管靠近散热风扇处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内齿轮,散热风扇包括转动杆,转动杆转动连接于外壳内侧壁,转动杆外侧壁固定套接有用于与内齿轮相啮合的外齿轮;本申请具有快速消散电机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提高电机的使用性能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96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通大德电机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49841.5

  • 发明设计人 高超;王盼盼;王忠;

    申请日2020-11-26

  • 分类号H02K9/04(20060101);H02K9/06(20060101);H02K5/20(20060101);H02K9/19(20060101);H02K5/10(20060101);H02K5/24(20060101);H02K5/18(20060101);B08B1/04(20060101);B08B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新开镇新河路3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8:0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使用性能的强聚磁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聚磁技术是指巧妙运用永磁体和导磁体的各种排列,尽量使更多的磁通量汇集到工作气隙中去,即提高磁路中空气隙的磁通密度,进而提高电机的出力和快速响应。

相关授权公告号为CN2049477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聚磁永磁电机,由定子、转子、轴承、控制系统构成,定子由心轴和缠绕在心轴上极靴的线圈组成,极靴有若干个,沿圆周均布;转子由固定在导磁圆筒的内圆上的永磁组合体组成,该永磁组合体聚合磁力形成强力外露磁极,该永磁组合体的外露磁极朝向转子的轴心线,外露磁极的数量与定子的极靴相同,外露磁极沿转子内圆均布且相邻的外露磁极的极性相反;转子隔间隙装在定子外,二者同轴,转子与定子通过轴承联系,极靴上的线圈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外接电源;在工作过程中,控制系统给线圈交替通入正反方向的电流以与外露磁极产生磁的引力或斥力从而驱动转子的正方转,通过永磁组合体聚合磁力已形成强力磁极,提高电机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随着通过提高聚磁能力的方式来提高电机工作效率之后,电机转子长时间转动所产生的热量也会加大,大量热量堆积而无法快速有效地排出,易降低电机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电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无法快速有效地排散从而影响电机的使用性能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提高使用性能的强聚磁电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提高使用性能的强聚磁电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使用性能的强聚磁电机,包括外壳和后盖,所述外壳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外壳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散热风扇,所述空腔内壁贯穿开设有供散热风扇插设的对接孔,所述外壳侧壁贯穿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通风孔;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内装盛有冷却液;所述冷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端部,所述冷却管靠近散热风扇处的侧壁套接有内齿轮,所述散热风扇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外壳内侧壁,所述转动杆外侧壁固定套接有用于与内齿轮相啮合的外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工作时,转轴周向转动,冷却管沿转轴周向做圆周运动,冷却管转动过程中,内齿轮与外齿轮相啮合从而带动散热风扇转动,散热风扇促进了外壳内外空气的流通,且冷却管内装盛有冷却液,以对经过空腔内的空气进行降温,从而能够快速驱散电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确保电机的适用性能。

可选的,所述散热风扇还包括固定连接于转动杆外侧壁的叶片组,所述叶片组由若干个散热铝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制散热片具有质量,能够在转动杆的带动下转动,且铝制散热片具有散热快的特点,因此以散热铝片作为散热风扇的叶片能够进一步优化散热风扇的散热效果,加快热量的排散。

可选的,所述外壳靠近每一所述通风孔处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滤尘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尘网的设置能够减少出现外界灰尘经通风孔进入外壳内部从而导致电机内部结构蒙尘,继而导致电机的正常运行的情况,以进一步保证电机的稳定工作。

可选的,所述滤尘网包括对接框和固定连接于对接框上的半球状滤网,所述对接框远离半球状滤网方向的一端连接于通风孔内侧壁,所述半球状滤网外表面凸出于外壳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半球状滤网的外表面凸出于外壳外部,飘落在半球状滤网外表面的灰尘能够在外表面的导向作用下掉落,因此能够减少外部灰尘积落在半球状滤网外表面,进而减小半球状滤网堵塞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内齿轮背离散热风扇处的侧壁设置有清洁刷,所述半球状滤网朝向空腔处的侧壁与清洁刷外表面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却管在转轴的带动下周向转动时,冷却管上的清洁刷将刮蹭半球状滤网外表面,对半球状滤网外表面进行清洁,从而进一步减小半球状滤网堵塞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对接框螺纹连接于通风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对接框螺纹连接于通风孔内,一方面实现了对接框的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定期拆卸滤尘网进行更换清洗,另一方面,当清洁刷外表面出现磨损而无法贴合于半球状滤网外表面时,可通过将对接框旋入通风孔靠近空腔处的一端,即驱动滤尘网朝靠近清洁刷的方向移动,以保证清洁刷能够贴合于半球状滤网外表面,保证清洁刷对半球状滤网的清洁效果。

可选的,所述外壳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外壳插设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设置有缓震垫,所述缓震垫固定连接于外壳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震垫可以为橡胶垫,缓震垫的设置能够减小电机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的传导,进而能够减小因震动而产生的噪音,同时提高电机工作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缓震垫侧壁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底座侧壁开设有用于与通孔相连通的连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壳与缓震垫接触面因相互接触摩擦而产生热量时,由于通孔与连通孔相连通,因此能够消散热量,减少缓震垫与外壳之间的热量堆积,进一步起到散热作用。

可选的,所述缓震垫靠近每一通孔处的侧壁一体成型设置有连接垫,所述连接垫上开设有与通孔相连通的连接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端部固定连接于对应位置的连接垫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连接垫和连接孔的设置能够在不影响缓震垫形变以及散热的情况下,对靠近通孔处的缓震垫起到支撑作用,实现缓震垫对外壳的稳固支撑。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部沿其周向设置有消音腔,所述消音腔内设置有消音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消音棉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小电机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优化工作环境。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转轴周向转动时,冷却管沿转轴周向做圆周运动,冷却管转动过程中,内齿轮与外齿轮相啮合从而带动散热风扇转动,散热风扇促进了外壳内外空气的流通,且冷却管内装盛有冷却液,以对经过空腔内的空气进行降温,从而能够快速驱散电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确保电机的适用性能;

2.当冷却管在转轴的带动下周向转动时,冷却管上的清洁刷将刮蹭半球状滤网外表面,对半球状滤网外表面进行清洁,从而进一步减小半球状滤网堵塞的可能;

3.缓震垫的设置能够减小电机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的传播,另外,消音棉的设置能够减小电机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的传播。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一种提高使用性能的强聚磁电机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用于体现A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用于体现B部分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外壳与冷却管之间位置关系的局部爆炸图;

图5是图4中用于体现C部分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1、消音腔;111、消音棉;12、定子;13、转子;14、永磁体;15、转轴;151、轴承;16、空腔;161、通风孔;162、对接孔;17、冷却管;171、环管;172、支管;1721、内齿轮;1722、清洁刷;173、总管;18、散热风扇;181、转动杆;1811、外齿轮;182、叶片组;1821、散热铝片;19、滤尘网;191、对接框;192、半球状滤网;2、后盖;3、底座;31、安装槽;32、缓震垫;321、通孔;322、连接垫;3221、连接孔;323、弹簧;33、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提高使用性能的强聚磁电机。参照图1,一种提高使用性能的强聚磁电机包括外壳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于外壳1端部的后盖2;外壳1下方设置有底座3,底座3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31,安装槽31内固定粘接有橡胶材质的缓震垫32,缓震垫32固定粘接于外壳1外表面。

参照图1和图2,缓震垫32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21,缓震垫32靠近每一通孔321处的外侧壁均一体成型有连接垫322,每一连接垫322上均开设有用于与通孔321相连通的连接孔3221,位于同一通孔321处的两个连接垫322之间共同固定粘接有弹簧323,弹簧323位于对应位置的通孔321内,以起到支撑外壳1的作用;底座3靠近每一通孔321处的侧壁均开设有用于与通孔321相连通的连通孔33,以提高散热效果。

参照图1和图3,外壳1内部开设有消音腔11,消音腔11内部插设有消音棉111;外壳1内部设置有定子12和转子13,定子12与转子13之间通过轴承固定连接,转子13由设用于提高聚磁能力的永磁组合体组成,永磁组合体为通过若干个永磁体14拼接为环状的永磁环;转子13中部贯穿插设有转轴15,转子13固定套接于转轴15上,转轴15远离后盖2处的一端贯穿外壳1,转轴15靠近后盖2处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轴承151,轴承151固定连接于外壳1内侧壁。

参照图3和图4,外壳1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环状的空腔16,空腔16内部插设有冷却管17,冷却管17内注有冷却液,冷却管17包括若干个环管171、连通于环管171上的两个支管172,以及连通于两个支管172上的总管173,总管173靠近支管172处的一端固定粘接于转轴15端部,总管173远离支管172处的一端贯穿后盖2。

参照图3,外壳1内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对接孔162,外壳1靠近每一对接孔162处的外侧壁贯穿开设有通风孔161,对接孔162和通风孔161均与空腔16相连通;外壳1靠近每一对接孔162处的侧壁均设置有散热风扇18,散热风扇18包括转动连接于对接孔162内侧壁的转动杆181以及固定焊接于转动杆181上的叶片组182,叶片组182由若干个散热铝片1821组成。

参照图3和图5,转动杆181外侧壁固定套接有外齿轮1811,两个支管172之间共同固定套接有内齿轮1721,内齿轮1721与外齿轮1811相啮合;当电机工作时,转轴15转动,与转轴15相连的支管172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杆181在相互啮合的内齿轮1721和外齿轮1811的带动下转动,以通过散热风扇18实现外壳1内外空气的流通,同时通过冷却管17冷却经过空腔16内的空气,进一步消散热量。

参照图3和图5,外壳1靠近每一通风孔161处的外侧壁均设置有滤尘网19,滤尘网19包括对接框191和固定焊接于对接框191上的半球状滤网192,对接框191螺纹连接于通风孔161内侧壁;内齿轮1721背离散热风扇18处的外侧壁上固定粘接有清洁刷1722,清洁刷1722远离支管172处的端部贴合于半球状滤网192外表面;当冷却管17在转轴15的带动下周向转动时,清洁刷1722刮蹭半球状滤网192外表面,以减小外界灰尘阻塞滤尘网19。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提高使用性能的强聚磁电机的实施原理为:在电机工作前,向冷却管17内灌注冷却液;当电机工作时,转轴15转动,此时与转轴15固定连接的冷却管17转动,内齿轮1721与外齿轮1811相啮合,以驱动转动杆181转动,从而带动叶片组182以转动杆181为圆心做周向运动,从而实现外壳1内外空气的流通;在此过程中,位于冷却管17上的清洁刷1722刮蹭半球状滤网192,以减小半球状滤网192上的灰尘堆积量;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