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

一种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包括探头组件及清理组件,探头组件包括探头罩、照明元件及显微物镜探头;清理组件包括外壳、转动套筒、驱动件、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及弹性带,驱动件与转动套筒连接且用于驱动转动套筒转动,第一固定块固定于透明面板的边缘,第二固定块固定于转动套筒上,弹性带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块上,弹性带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块上,当第二固定块跟随转动套筒转动时,弹性带贴合于透明面板移动。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件带动转动套筒转动,以使第二固定块转动,从而使弹性带贴合于透明面板移动,并清除透明面板上的污物,避免了污物对显微物镜探头的成像效果造成的影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939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47782.0

  • 发明设计人 冯宇;马骁萧;付玲;

    申请日2020-11-10

  • 分类号A61B1/12(20060101);A61B1/273(20060101);A61B1/31(20060101);A61B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2231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丁倩

  • 地址 436044 湖北省鄂州市梧桐湖新区凤凰大道特一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8:0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

背景技术

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是一种是将传统实验室桌面使用的共聚焦显微镜原理运用到内窥镜技术当中的医疗器械,已广泛用于胃镜和结肠镜的检查当中。临床实践表明该装置对于某些胃肠道常见疾病,比如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癌、胃炎、胃肠上皮化生、胃不典型增生、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尤其是较小病灶以及早期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并有可能在未来替代传统的内镜活检与病理学检查。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显微物镜中所得到的图片信息转换成电子信息,再通过电路转换电子信息,最终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在使用过程中,常常由于镜头被污物所覆盖造成图像模糊或产生斑痕,从而影响正常检查和诊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用以解决现有的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的镜头易被污物所覆盖造成图像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包括:

探头组件,所述探头组件包括探头罩、照明元件及显微物镜探头,所述探头罩具有一密闭的元件腔,所述探头罩还具有一用于供光信号通过的透明面板,所述照明元件及所述显微物镜探头均内置于所述元件腔内;

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外壳、转动套筒、驱动件、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及弹性带,所述外壳具有一容纳腔,所述探头罩内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套筒套设于所述探头罩上且内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转动套筒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内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转动套筒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套筒转动,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于所述透明面板的边缘,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于所述转动套筒上,所述弹性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所述弹性带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当所述第二固定块跟随所述转动套筒转动时,所述弹性带贴合于所述透明面板移动,以清除所述透明面板上的污物。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转动套筒上,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动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均套设于所述转动套筒上,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均与所述转动套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轴承的外圈均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微型电机、齿轮及齿圈,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圈内置于所述转动套筒内且与所述转动套筒同轴设置,所述齿圈的外侧壁与所述转动套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齿圈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探头罩上,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微型电机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转动套筒与所述探头罩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探头罩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面板为向外凸出的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还包括传输电缆组件,所述传输电缆组件包括电缆保护套、第一电缆、第二电缆及第三电缆,所述第一电缆、所述第二电缆及所述第三电缆均收束于所述电缆保护套内,所述第一电缆与所述微型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电缆与所述照明元件电连接,所述第三电缆与所述显微物镜探头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件带动转动套筒转动,转动套筒带动第二固定块转动,从而使弹性带贴合于透明面板移动,并清除透明面板上的污物,从而避免了污物对显微物镜探头的成像效果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的一实施例的清理组件在清理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的右视图;

图4是图1中的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的清理组件在清理过完成后的右视图;

图中:1-探头组件、2-清理组件、3-传输电缆组件、11-探头罩、111-透明面板、12-照明元件、13-显微物镜探头、21-外壳、22-转动套筒、23-驱动件、231-微型电机、232-齿轮、233-齿圈、234-固定板、24-第一固定块、25-第二固定块、26-弹性带、27-轴承、28-密封圈、29-连杆、31-电缆保护套、32-第一电缆、33-第二电缆、34-第三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包括探头组件1及清理组件2。

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探头组件1包括探头罩11、照明元件12及显微物镜探头13,所述探头罩11具有一密闭的元件腔,所述探头罩11还具有一用于供光信号通过的透明面板111,所述照明元件12及所述显微物镜探头13均内置于所述元件腔内。

请参照图1-图4,所述清理组件2包括外壳21、转动套筒22、驱动件23、第一固定块24、第二固定块25及弹性带26,所述外壳21具有一容纳腔,所述探头罩11内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外壳2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套筒22套设于所述探头罩11上且内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转动套筒22与所述外壳2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23内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驱动件23与所述转动套筒22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套筒22转动,所述第一固定块24固定于所述透明面板111的边缘,所述第二固定块25固定于所述转动套筒22上,所述弹性带2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4上,所述弹性带26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25上,当所述第二固定块25跟随所述转动套筒22转动时,所述弹性带26贴合于所述透明面板111移动,以清除所述透明面板111上的污物。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清理组件2还包括轴承27,所述轴承27套设于所述转动套筒22上,所述轴承27的内圈与所述转动套筒22固定连接,所述轴承27的外圈与所述外壳21固定连接。通过轴承27使转动套筒22与外壳21转动连接。

优选地,请参照图1,所述轴承2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轴承27均套设于所述转动套筒22上,两个所述轴承27的内圈均与所述转动套筒2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轴承27的外圈均与所述外壳21固定连接。

具体地,请参照图1,所述驱动件23包括微型电机231、齿轮232及齿圈233,所述微型电机231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232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齿轮232转动,所述齿圈233内置于所述转动套筒22内且与所述转动套筒22同轴设置,所述齿圈233的外侧壁与所述转动套筒2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齿圈233与所述齿轮232啮合连接。

具体地,请参照图1,所述驱动件23还包括固定板234,所述固定板23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探头罩11上,所述固定板234的另一端与所述微型电机231固定连接。

具体地,请参照图2,所述清理组件2还包括密封圈28,所述密封圈28设置于所述转动套筒22与所述探头罩11之间,从而可防止液体经由转动套筒22与探头罩11之间进入装置内部。

具体地,请参照图2,所述清理组件2还包括连杆29,所述连杆29的一端与所述外壳21固定连接,所述连杆29的另一端与所述探头罩11固定连接。

优选地,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透明面板111为向外凸出的圆弧形,从而弹性带26可紧密贴合于所述透明面板111移动。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所述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还包括传输电缆组件3,所述传输电缆组件3包括电缆保护套31、第一电缆32、第二电缆33及第三电缆34,所述第一电缆32、所述第二电缆33及所述第三电缆34均收束于所述电缆保护套31内,所述第一电缆32与所述微型电机231电连接,所述第二电缆33与所述照明元件12电连接,所述第三电缆34与所述显微物镜探头13电连接。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结合图1-图4来对本发明提供的带清理组件的共聚焦显微内镜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在使用时,将探头组件1插入待检查的腔道内,开启照明元件12,照明元件12发射出的光束经腔道内壁反射后被显微物镜探头13接收,再通过第三电缆34将显微物镜探头13接收到的信号发送到控制器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得到的图像显示到显示器上,当探头罩11被污物覆盖时,通过微型电机231驱动齿轮232转动,齿轮232带动齿圈233转动,从而带动转动套筒22转动,转动套筒22带动第二固定块25移动,从而使第二固定块25从第一固定块24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在此过程中,弹性带26贴合于透明面板111移动,将透明面板111上的污物进行擦除,防止其对显微物镜探头13的成像效果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驱动件23带动转动套筒22转动,转动套筒22带动第二固定块25转动,从而使弹性带26贴合于透明面板111移动,并清除透明面板111上的污物,从而避免了污物对显微物镜探头13的成像效果造成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