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自适应吊顶顶部安装组件及安装方法

一种自适应吊顶顶部安装组件及安装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吊顶顶部安装组件,包括安装件、调节件、回弹件、拼接角码及锁止螺栓,安装件设有腔体,安装件卡接于墙板之上,两个安装件的端部之间拼接成直角夹角,并通过拼接角码相连接,调节件与腔体插接配合;调节件之上安装吊顶板;回弹件安装于腔体内,并与调节件活动连接;锁止螺栓连通腔体,以对调节件进行固定;通过回弹件联动调节件沿腔体运动,并将锁止螺栓对调节件进行紧固,用以实现对吊顶板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可以实现安装件与调节件之间的自适应调节,安装吊顶板方便简单,安全高效,不会对吊顶板造成干扰。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吊顶顶部安装组件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装配式内装技术中,装配式卫浴吊顶的安装在墙板安装完成之后,通过顶部框架进行吊顶支撑安装。

目前装配式卫浴吊顶板从底部上抬至顶部过程中,当顶部空间不足时,顶部框架易对吊顶板造成干扰,导致无法上抬安装固定。为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克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缺陷和步骤,现提供一种自适应吊顶顶部安装组件。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吊顶顶部安装组件,包括:

拼接角码;

安装件,设有腔体;安装件卡接于墙板之上,两个安装件的端部之间拼接成直角夹角,并通过拼接角码相连接;

调节件,与腔体插接配合;调节件之上安装吊顶板;

回弹件,安装于腔体内,并与调节件活动连接;

锁止螺栓,连通腔体,以对调节件进行固定;通过回弹件联动调节件沿腔体运动,并将锁止螺栓对调节件进行紧固,用以实现对吊顶板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件设有滑槽,滑槽与腔体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回弹件包括扭簧、联动杆及导向轮,联动杆的一端与扭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向轮转动连接,导向轮与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件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具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扭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件包括插接部、支撑部和连接部,插接部与连接部形成直角夹角,连接部与支撑部形成直角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件的上端面设有连接槽和凸边,凸边设于连接槽的两侧,靠近调节件一端的凸边上设有螺栓孔,螺栓孔与腔体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槽卡接配合有拼接角码,以将两个安装件进行拼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栓孔转动连接锁止螺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件设有卡接槽,卡接槽与墙板卡接配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适应吊顶顶部安装组件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安装件的卡接于墙板的顶部,调节件插接于安装件的腔体内;

(2)相邻的两安装件之间通过两安装件的端部拼接成直角夹角,并通过拼接角码相连接;

(3)将吊顶板放置于调节件之上;

(4)通过回弹件联动调节件沿腔体运动,并将锁止螺栓对调节件进行紧固,以实现对吊顶板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适应吊顶顶部安装组件,通过回弹件的作用可以实现安装件与调节件之间的自适应调节,从而实现调节安装件与调节件之间的间距,操作简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适应吊顶顶部安装组件,通过锁止螺栓旋转配合于螺栓孔,可以实现对调节件进行紧固,以避免调节件沿安装件的腔体滑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适应吊顶顶部安装组件,安装吊顶板方便简单,安全高效,不会对吊顶板造成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自适应吊顶顶部安装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自适应吊顶顶部安装组件的另一视角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自适应吊顶顶部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回弹件的安装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扭簧扭力最大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扭簧扭力最小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自适应吊顶顶部安装组件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滑槽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导向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一联动杆与连接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一联动杆与第二联动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安装件、11腔体、12连接杆、13滑槽、14连接槽、15凸边、16锁止螺栓、17卡接槽、2调节件、21插接部、22连接部、23支撑部、3回弹件、31第一联动杆、311转动柱、32第二联动杆、33扭簧、34导向轮、4拼接角码、H墙板、L吊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吊顶顶部安装组件,包括安装件1、调节件2、回弹件3、拼接角码4及锁止螺栓16,安装件1卡接于墙板H之上,调节件2之上安装吊顶板L,以使吊顶板与墙板相连接。

安装件1设有腔体11和滑槽13,调节件2插接配合于腔体11;腔体11内安装有回弹件3,回弹件3包括联动杆、扭簧33及导向轮34,导向轮34滑动配合于滑槽13,联动杆的一端与导向轮3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扭簧33转动连接;在扭簧33的作用下,调节件2沿腔体11运动,扭簧33带动联动杆转动,并联动导向轮34沿滑槽13滑动,用以调节安装件1与调节件2之间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的安装件1设有卡接槽17,卡接槽17与墙板H卡接配合,卡接槽17与墙板H的相配,固定牢靠并且便于拆卸和安装。

两个安装件1的端部之间拼接成直角夹角,并通过拼接角码4相连接。安装件1的端部为45°斜拼端,两个安装件1的端部之间拼接成直角夹角,安装件1的上端面设有连接槽14,连接槽14卡接配合有拼接角码4,以将两个安装件1进行拼接。可以实现将四个安装件拼接成矩形结构,以使整个吊顶板与四个墙板进行固定连接,提高吊顶板安装的稳定性能,结构简单实用,便于操作。

调节件2包括插接部21、支撑部23和连接部22,插接部21与连接部22形成直角夹角,连接部22与支撑部23形成直角结构。插接部21、连接部22与支撑部23一体成型,提高结构强度。其中,支撑部23之上安装吊顶板L,吊顶板L的侧壁抵靠于连接部22。

其中,插接部21固定连接连接杆12,联动杆包括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同一连接杆12分别转动连接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连接杆12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扭簧33,扭簧33的两个挂钩分别插接于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以实现扭簧33与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相连接。

第一联动杆31的端部设有转动柱311,第二联动杆32的端部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套设于转动柱311的外侧,转动槽与转动柱311旋转配合;转动槽的外侧与通孔旋转配合,并与转动柱311相扣接。

当扭簧33的扭力最大时,第一联动杆31与第二联动杆32之间的夹角最大,在扭簧33扭力作用下,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会向中间靠拢,从而带动连接在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端部的两个导向轮34沿着滑槽13向中间滑动,同时,联动杆会联动连接杆12,以推动调节件2沿着腔体11向外侧运动,从而将调节件2与安装件1之间的间距调大。当扭簧33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一联动杆31与第二联动杆32之间的夹角最小,调节件2与安装件1之间的间距最大,从而实现调节件2与安装件1之间的自适应调节。

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2设有一个,连接杆12设于插接部21的中间位置,相应地,第一联动杆31与第二联动杆32也各设置一个,形成一组联动组件,通过一组联动组件即可实现对安装件1和调节件2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

安装件1的上端面设有凸边15,凸边15设于连接槽14的两侧,靠近调节件2一端的凸边15上设有螺栓孔,螺栓孔与腔体11连通;远离调节件2一端的凸边15下为滑槽13。

螺栓孔转动连接锁止螺栓16,锁止螺栓16用于对插接部21进行紧固,可以有效的避免插接部21沿腔体11随意滑动,防止插接部21与腔体11脱落。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插接部21在腔体11内的位置进行调节,拧紧锁止螺栓16即可实现固定,方便操作。

当扭簧33被压缩时,扭簧33带动联动杆相对转动,并联动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端部的两个导向轮34向滑槽13中间滑动,可以实现将调节件2与安装件1之间的间距调小。相应地,当扭簧33复位时,扭簧33带动联动杆相对转动,并联动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端部的两个导向轮34向滑槽13两端滑动,可以实现将调节件2与安装件1之间的间距调大。插接部21插接于腔体11的深度可以自由调节,调节至需要的位置时,旋转锁止螺栓16,使得锁止螺栓16对插接部21进行固定。锁止螺栓16可以很好的起到将调节件2与安装件1进行固定的作用,简单方便。以实现对吊顶板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通过扭簧33将调节件2调整至所需位置,并用锁止螺栓16完成固定锁止;当吊顶板L需拆卸时,旋出锁止螺栓16,通过推动调节件2,可以将吊顶板L拆卸移出,安装吊顶板方便简单,安全高效,不会对吊顶板造成干扰。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适应吊顶顶部安装组件的安装方法,具体安装步骤如下:

(1)将安装件的卡接于墙板的顶部,调节件插接于安装件的腔体内;

(2)相邻的两安装件之间通过两安装件的端部拼接成直角夹角,并通过拼接角码相连接;

(3)将吊顶板放置于调节件之上;

(4)通过回弹件联动调节件沿腔体运动,并将锁止螺栓对调节件进行紧固,以实现对吊顶板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自适应吊顶顶部安装组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连接杆可以设置多个,均匀布设于插接部的侧边,相应地,第一联动杆与第二联动杆可以设置多个,以形成多个联动组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多个联动组件适用于滑槽的长度比较长的情况,使得回弹件受力均衡,能够提高回弹件的稳定性。

其它结构及实施步骤可以参考实施例1。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