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电力线防信息泄漏测试用负载

一种电力线防信息泄漏测试用负载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防信息泄漏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线防信息泄漏测试用负载,包括:箱体,该箱体顶端和底端分别开有开口;封盖,该封盖可拆卸连接在箱体顶端的开口上;散热器,该散热器上表面可拆卸连接在箱体底端的开口下;输入连接器,该输入连接器可拆卸连接在箱体侧壁面,且输入连接器的尾端位于箱体内;阻抗测试端口,该阻抗测试端口可拆卸连接在箱体侧壁面,且阻抗测试端口的尾端位于箱体内,且与输入连接器位于同一侧壁面;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正反双向绕制的电阻一,使通电后正反磁场相互抵消,有效解决了高频电感阻抗较大的问题,注入频率150k~400MHz信号阻抗为50欧姆,为注入信号源提供阻抗匹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053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开容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627738.2

  • 发明设计人 邱添;胡应波;王鹏;

    申请日2020-12-31

  • 分类号G01R1/20(20060101);

  • 代理机构61108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张恒阳

  • 地址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69号现代企业中心东区2-10502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6:3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防信息泄漏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线防信息泄漏测试用负载。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讯方式多样化,一种专门通过电力线传输信息的设备学名电力猫,电力猫是一种把网络信号调制到电线上,利用现有电线来解决网络布线问题的设备。现如今,电磁泄漏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电磁泄漏是指信息系统在设备工作时能经过地线、电源线、信号线等传导发射出去,产生电磁泄漏,这些电磁信号如果被接受下来经过处理就可恢复原信息,造成信息泄密,而电力猫也是一种可能造成信息泄露的装置。市面上出现了防止信息泄漏装置这些设备绝大多数为250V/10A隔离电源,测试这些电源,需要在给这些电源加载存阻性负载,验证在负载情况下电源内滤波器是否能够起到阻断作用。由于市面上普通大功率电阻都是陶瓷绕线电阻,高频电感阻抗较大,无法为电源注入信号,就无法测试电源的插入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线防信息泄漏测试用负载,解决了陶瓷绕线电阻,高频电感阻抗较大,无法为电源注入信号的问题,实现了号可以以最大功率注入到电源,为电源测试插入损耗提供更大的动态范围。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力线防信息泄漏测试用负载,包括:

箱体,该箱体顶端和底端分别开有开口;

封盖,该封盖可拆卸连接在箱体顶端的开口上;

散热器,该散热器上表面可拆卸连接在箱体底端的开口下;

输入连接器,该输入连接器可拆卸连接在箱体侧壁面,且输入连接器的尾端位于箱体内;

阻抗测试端口,该阻抗测试端口可拆卸连接在箱体侧壁面,且阻抗测试端口的尾端位于箱体内,且与输入连接器位于同一侧壁面;

负载,该负载可拆卸连接在散热器的壳体顶端,且负载位于箱体内,所述负载与输入连接器和阻抗测试端口尾端电性连接;

RC电路,该RC电路可拆卸连接在散热器壳体的顶端,且位于箱体内,所述RC电路与负载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输入连接器为220VAC输入连接器。

进一步,所述负载包括一对正反双向绕制的电阻一,一对所述电阻一可拆卸连接在散热器的壳体顶端,一对所述电阻一之间串联,且一对串联所述的电阻一与输入连接器和阻抗测试端口并联。

进一步,所述电阻一阻值范围为50Hz下电阻可变22-440Ω。

进一步,所述电阻一尾端可拆卸连接有导热连接件,所述导热连接件与散热器壳体上表面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阻一外圆周面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与散热器壳体上表面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RC电路为串联电路,所述RC电路与负载、输入连接器和阻抗测试端口并联。

进一步,所述RC电路包括电阻二和三个电容,所述电容一、电容二和电容三并联,所述电阻二与并联的电容一、电容二和电容三串联。

进一步,所述电阻二阻值为50Ω,所述电容一容量为470nF,所述电容二容量为4.7nF,所述电容三容量为100pF。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正反双向绕制的电阻一,使通电后正反磁场相互抵消,有效解决了高频电感阻抗较大的问题,注入频率150k~400MHz信号阻抗为50欧姆,为注入信号源提供阻抗匹配。

由于采用三个不同容量电容的RC电路,使150k~400MHz信号可以以最大功率注入到电源,为电源测试插入损耗提供更大的动态范围。

由于采用散热器,有效解决了电阻一和RC电路工作时过热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对电阻一和RC电路的冷却,减缓线路老化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中:1-箱体;2-封盖;3-散热器;4-输入连接器;5-阻抗测试端口;6-电阻一;7-导热连接件;8-固定卡扣;9-电阻二;10-电容一;11-电容二;12-电容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电力线防信息泄漏测试用负载,包括:

箱体1,该箱体1顶端和底端分别开有开口;

封盖2,该封盖2可拆卸连接在箱体1顶端的开口上;

散热器3,该散热器3上表面可拆卸连接在箱体1底端的开口下;

输入连接器4,该输入连接器4可拆卸连接在箱体1侧壁面,且输入连接器4的尾端位于箱体1内;

阻抗测试端口5,该阻抗测试端口5可拆卸连接在箱体1侧壁面,且阻抗测试端口5的尾端位于箱体1内,且与输入连接器4位于同一侧壁面;

负载,该负载可拆卸连接在散热器3的壳体顶端,且负载位于箱体1内,所述负载与输入连接器4和阻抗测试端口5尾端电性连接;

RC电路,该RC电路可拆卸连接在散热器3壳体的顶端,且位于箱体1内,所述RC电路与负载电性连接。

所述输入连接器4为220VAC输入连接器。

所述负载包括一对正反双向绕制的电阻一6,一对所述电阻一6可拆卸连接在散热器3的壳体顶端,一对所述电阻一6之间串联,且一对串联所述的电阻一6与输入连接器4和阻抗测试端口5并联。

所述电阻一6阻值范围为50Hz下电阻可变22-440Ω。

所述电阻一6尾端可拆卸连接有导热连接件7,所述导热连接件7与散热器3壳体上表面可拆卸连接。

所述电阻一6外圆周面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卡扣8,所述固定卡扣8与散热器3壳体上表面可拆卸连接。

所述RC电路为串联电路,所述RC电路与负载、输入连接器4和阻抗测试端口5并联。

所述RC电路包括电阻二9和三个电容,所述电容一10、电容二11和电容三12并联,所述电阻二9与并联的电容一10、电容二11和电容三12串联。

所述电阻二9阻值为50Ω,所述电容一10容量为470nF,所述电容二11容量为4.7nF,所述电容三12容量为100pF。

实际使用时:

第一步,将矢量分析仪与阻抗测试端口5电性连接,通过矢量分析仪验证负载阻抗,验证阻抗数值为150k~400MHz情况下,阻抗值为50Ω,符合要求,阻抗与注入信号源匹配,使滤波器内部电感有电流流过。

第二步,断开阻抗测试端口5与矢量分析仪的连接。

第三步,电源通过LISN与滤波器电性连接,同时LISN还与频谱仪进行电性连接,滤波器输出端与输入连接器4电性连接,同时滤波器输出端与输入连接器4之间的线缆上还套有高频注入卡钳。

第四步,测试时,滤波器加载额定电压对负载通电,通过串联的电阻一6使滤波器内部电感有电流通过,通过卡钳对线缆注入150kHz~100MHz信号,信号通过RC电路耦合到线缆在进入滤波器,通过滤波器对返回的信号衰减,在有LISN收集衰减信号,在由频谱仪测试信号值,与注卡钳注入信号进行比对,得出信的损耗,由此判定信息是否会发生泄露。

电阻一6采用双向绕至的电阻,正反磁场相互抵消,实现电阻低电感,50Hz下电阻为可变22~440欧姆,注入频率150k~400MHz,阻抗为50欧姆,为注入信号源提供阻抗匹配。

RC电路具有三个不同规格的电容,卡钳注入信号时:

当注入的信号频率为150kHz±20kHz时,C=470nF的电容一10起作用,根据 Xc=1/2πfc 得到阻抗为2.26Ω<10Ω;C=470nF的电容在 1MHz~2MHz 的插入损耗为 60dB ,出现自谐振现象,损耗大电容失效,使得 1MHz~2MHz 的信号无法通过。。

C=4.7nF的电容二11在18MHz~25MHz 的插入损耗大于 60dB ,出现自谐振现象,损耗大电容失效,使得 18MHz~25MHz 的信号无法通过。。

C=100pF的电容三12在 100MHz~150MHz 的插入损耗大于 60dB ,出现自谐振现象,损耗大电容失效,使得 18MHz~25MHz 的信号无法通过。

由于电容存在自谐振现象,谐振后阻抗变大,使信号无法注入到滤波器电源端口。由于不同容值电容的自谐振频率不同,可以采用多个电容并联方式,相互弥补。

RC电路,为注入信号提供50欧姆阻抗,使150k~400MHz信号可以以最大功率注入到电源,为电源测试插入损耗提供更大的动态范围。

在测试时,由于电阻一6由于组织大,使箱体1内整体温度提高,电阻一6通过导热连接件7将热量传递给散热器3,通过散热器3的多个散热片进行散热,同时箱体1内热量也通过散热器进行散热。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其都在该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