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B/S网络架构实现监控及维护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基于B/S网络架构实现监控及维护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B/S网络架构实现监控及维护的系统、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从基础硬件设备获取数据,将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其中,所述数据包括配置信息、状态信息或者测量信息;基于B/S网络架构将所述数据以浏览器数据的形式发送给至少一个监控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监控端通过浏览器对所述数据进行显示。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卫星导航局域差分增强站系统布设形式不灵活,对安装、维护人员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1148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华龙通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0976462.2

  • 发明设计人 赵晨;周晨;李璐;董飞;

    申请日2020-09-15

  • 分类号H04L29/06(20060101);H04L29/08(20060101);H04L12/2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462 北京众元弘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宋磊;王洪波

  •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8号楼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C座280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4:5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服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S网络架构实现监控及维护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卫星导航局域差分增强站广泛应用于对卫星导航定位准确性、正直性、连续性、可用性要求较高的领域,例如,机场布署的精密进近着陆引导系统、海岸布署的港口靠泊、进港引导系统。对于精密进近着陆引导系统,为了避免建筑物对导航信号遮挡,远离场内其它电磁辐射源,降低其对导航信号接收的干扰,精密进近着陆引导系统大都布署在远离塔台等建筑物的空旷地带,而距离的增加提高了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目前,常见的卫星导航局域差分增强站的监控及维护系统主要包括:基于非网络结构开发,使用单机模式进行操作的监控及维护系统,以及基于C/S网络结构开发的监控及维护系统。

具体的,参见图1,表示一种基于非网络结构开发的监控及维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该系统包括基础硬件设备以及监控端,其中,基础硬件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基准接收机以及数传电台;基础硬件设备与监控端通过通信链路以及通信接口采用一对一方式控制,为了对卫星导航局域差分增强站进行控制以及维护,需要在监控端上安装专用软件。参见图2,表示一种基于C/S网络结构开发的监控及维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系统中,使用网络作为通信链路,即基础硬件设备与监控端通过网络实现一对一或点对点方式控制。

综上,现有技术中不管是基于非网络结构开发的监控及维护系统,还是基于C/S网络结构开发的监控及维护系统,控制端与增强站之间一对一或点对点的操作方式,造成1台监控端只能连接1组增强站设备,反之1组增强站设备只能由对应连接的监控端进行控制,而且对控制端要求较高,必须安装专用客户端软件,这就对控制端软、硬件运行环境有要求,如对操作系统的要求、对处理器计算能力的要求、对存储空间要求等。导致现有技术中增强系统布设形式不灵活,对安装、维护人员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卫星导航局域差分增强站系统布设形式不灵活,对安装、维护人员技术能力要求较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S网络架构实现监控及维护的系统、方法及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通过从基础硬件设备获取数据,然后将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其中,所述数据包括配置信息、状态信息或者测量信息;再基于B/S网络架构将所述数据以浏览器数据的形式发送给至少一个监控端。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一方面基于B/S网络架构将卫星导航局域增强站与至少一个监控端设置于分布式网络中,通过分布式网络可以实现卫星导航局域增强站与监控端之间一对多或多对一连接,进而实现了卫星导航局域增强站灵活布设及使用,另一方面,在B/S网络架构中监控端不需要安装专用软件,只需要安装浏览器即可对卫星导航局域增强站进行监控以及维护,进而降低了对安装、维护人员技术能力要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S网络架构实现监控及维护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卫星导航局域增强站以及至少一个监控端;其中,

所述卫星导航局域增强站包括Web服务器以及基础硬件设备;所述基础硬件设备包括电台以及至少一个基准接收机,用于将数据发送给所述Web服务器,其中,所述数据包括配置信息、状态信息或者测量信息;所述Web服务器用于从所述基础硬件设备获取数据,将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并基于B/S网络架构将所述数据以浏览器数据的形式发送给至少一个监控端;

所述至少一个监控端,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并通过浏览器对所述数据进行显示。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监控端,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信息,并将所述用户信息发送给所述Web服务器;

所述Web服务器,还用于基于所述B/S网络架构中业务层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用户信息发送到所述B/S网络架构中数据访问层,确定所述处理后的用户信息的类型,根据所述类型从所述数据库中数据读取对应的数据,并对读取的数据进行控制或维护处理。

可选地,所述Web服务器包括:用户管理模块、数据显示模块、信息配置模块、基准位置坐标模块、日志数据存储模块、下载模块;其中,

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对用户注册和登录过程进行管理,以及权限控制;

所述信息配置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础硬件设备的配置信息、状态信息或者测量信息;

所述数据显示模块,用于获取并显示所述基础硬件设备的配置信息、状态信息或者测量信息;

所述基准位置坐标模块,用于定时或周期性对所述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查询,检测所述数据库中是否存在预设的标定指令;若存在预设的开始标定指令,则启动标定线程,定期将定位统计结果写入到所述数据库中;若存在预设的结束标定指令,则停止标定线程,其中,所述预设的标定指令包括24小时标定指令以及RTK标定指令;

所述日志数据存储模块,用于以预设时长为单位将所述基准接收机上报的卫星信息、定位信息、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电台上报的状态信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

所述下载模块,用于从所述监控端进行数据下载。

可选地,所述Web服务器包括前端和后端,其中,所述前端采用Bootstrap+jQuery架构,后端采用Django+uWSGI+Nginx架构。

可选地,所述用户管理模块、所述数据显示模块、所述信息配置模块、所述基准位置坐标模块、所述日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所述下载模块分层设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B/S网络架构实现监控及维护的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系统,该方法包括:

从基础硬件设备获取数据,将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其中,所述数据包括配置信息、状态信息或者测量信息;

基于B/S网络架构将所述数据以浏览器数据的形式发送给至少一个监控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监控端通过浏览器对所述数据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通过从基础硬件设备获取数据,然后将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其中,所述数据包括配置信息、状态信息或者测量信息;再基于B/S网络架构将所述数据以浏览器数据的形式发送给至少一个监控端。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一方面基于B/S网络架构将卫星导航局域增强站与至少一个监控端设置于分布式网络中,通过分布式网络可以实现卫星导航局域增强站与监控端之间一对多或多对一连接,进而实现了卫星导航局域增强站灵活布设及使用,另一方面,在B/S网络架构中监控端不需要安装专用软件,只需要安装浏览器即可对卫星导航局域增强站进行监控以及维护,进而降低了对安装、维护人员技术能力要求。

可选地,将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包括:

设置所述数据库的类型,其中,所述数据库的类型包括关系型数据库以及非关系型数据库;

将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到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将所述测量信息或所述状态信息存储到所述非关系型数据库中。

可选地,基于B/S网络架构将所述数据以浏览器数据的形式发送给至少一个监控端,包括:

通过所述B/S网络架构的数据访问层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所述数据;

将所述数据传输到所述B/S网络架构的业务层,通过所述业务层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监控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业务层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监控端发送的用户输入的数据信息,并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处理;

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发送到所述数据访问层,确定所述处理后的数据信息的类型,根据所述类型对所述数据库中数据进行修改,从所述数据库中读取修改后的数据,并对所述修改后的数据进行控制或维护处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B/S网络架构实现监控及维护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基础硬件设备获取数据,将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其中,所述数据包括配置信息、状态信息或者测量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B/S网络架构将所述数据以浏览器数据的形式发送给至少一个监控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监控端通过浏览器对所述数据进行显示。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设置所述数据库的类型,其中,所述数据库的类型包括关系型数据库以及非关系型数据库;

将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到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将所述测量信息或所述状态信息存储到所述非关系型数据库中。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B/S网络架构的数据访问层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所述数据;

将所述数据传输到所述B/S网络架构的业务层,通过所述业务层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监控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业务层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监控端发送的用户输入的数据信息,并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处理;

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发送到所述数据访问层,确定所述处理后的数据信息的类型,根据所述类型对所述数据库中数据进行修改,从所述数据库中读取修改后的数据,并对所述修改后的数据进行控制或维护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非网络结构开发的监控及维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C/S网络结构开发的监控及维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B/S网络架构实现监控及维护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B/S网络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户管理模块用户注册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登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显示模块处理流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接收机配置子模块前端工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接收机配置子模块后台工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台配置子模块后台具体工作过程;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准位置坐标模块工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Web服务器功能以及模块分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B/S网络架构实现监控及维护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从后台综合处理程序传到前端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从前端传入后台综合处理程序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B/S网络架构实现监控及维护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B/S网络架构实现监控及维护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B/S网络架构实现监控及维护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卫星导航局域增强站1以及至少一个监控端2;其中,

所述卫星导航局域增强站1包括Web服务器11以及基础硬件设备12;所述基础硬件设备12包括电台121以及至少一个基准接收机122,用于将数据发送给所述Web服务器11,其中,所述数据包括配置信息、状态信息或者测量信息;所述Web服务器11用于从所述基础硬件设备12获取数据,将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并基于B/S网络架构将所述数据以浏览器数据的形式发送给至少一个监控端2;

所述至少一个监控端2,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并通过浏览器对所述数据进行显示。

进一步,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监控端2,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信息,并将所述用户信息发送给所述Web服务器11;

所述Web服务器11,还用于基于所述B/S网络架构中业务层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用户信息发送到所述B/S网络架构中数据访问层,确定所述处理后的用户信息的类型,根据所述类型从所述数据库中数据读取对应的数据,并对读取的数据进行控制或维护处理。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B/S网络架构进行简要介绍。参见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S网络架构的结构示意图。在图4所示的结构中,B/S网络架构包括视图层、业务层、数据访问层DAO以及数据库。

进一步,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Web服务器11包括:用户管理模块111、数据显示模块112、信息配置模块113、基准位置坐标模块114、日志数据存储模块115、下载模块116;其中,

所述用户管理模块111,用于对用户注册和登录过程进行管理,以及权限控制;

所述信息配置模块112,用于接收所述基础硬件设备的配置信息、状态信息或者测量信息;

所述数据显示模块113,用于获取并显示所述基础硬件设备的配置信息、状态信息或者测量信息;

所述基准位置坐标模块114,用于定时或周期性对所述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查询,检测所述数据库中是否存在预设的标定指令;若存在预设的开始标定指令,则启动标定线程,定期将定位统计结果写入到所述数据库中;若存在预设的结束标定指令,则停止标定线程,其中,所述预设的标定指令包括24小时标定指令以及RTK标定指令;

所述日志数据存储模块115,用于以预设时长为单位将所述基准接收机上报的卫星信息、定位信息、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电台上报的状态信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

所述下载模块116,用于从所述监控端进行数据下载。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分别对用户管理模块111、数据显示模块112、信息配置模块113、基准位置坐标模块114、日志数据存储模块115以及下载模块116的工作过程进行简要介绍。

一、用户管理模块111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用户管理模块111包括用户注册子模块1111以及用户登录子模块1112,其中,用户注册子模块1111用于对用户注册过程进行管理以及权限控制,用户登录子模块1112用于对用户登录过程进行管理以及权限控制。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分别对用户注册过程以及用户登录过程进行简要介绍。

a)、用户管理模块111

参见图5,用户注册具体流程步骤如下:

步骤51、用户至少输入两次用户信息,其中,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和密码。

步骤52、Web服务器11在数据库中查找,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存在该用户信息。若不存在,则注册成功,并将该用户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否则,通知用户注册失败以及注册失败原因。

步骤53、若不存在,则注册成功,根据输出的权限信息,确认用户操作权限,并将用户操作权限存入到数据库中;否则,通知用户注册失败以及注册失败原因。

b)、用户登录子模块1112

参见图6,用户登录具体流程步骤如下:

步骤61、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步骤62、服务器在数据库中进行查找,并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匹配的信息。

步骤63、若存在,则用户成功登陆,匹配成功的用户根据其自身权限进行后续操作;否则,用户登陆失败。

二、数据显示模块112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数据显示模块112包括卫星实时信息子模块1121、接收机实时状态和接收机实时位置子模块1122、系统状态子模块1123;数据显示模块112用于完成卫星信息、接收机硬件状态信息、天线位置信息等内容的数据获取与显示。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数据显示模块处理过程进行简要说明。参加图7,数据显示模块112的处理流程如下:

步骤71、底层处理软件从基准接收机获取定位信息、状态信息和测量信息,并存入数据库。

步骤72、服务器通过DAO层访问数据库,获取相关数据传入业务层。

步骤73、业务层获取数据后根据不同数据生成相应json格式数据传入前端。

步骤74、前端获取相关数据后在表中显示数据。

三、信息配置模块113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信息配置模块113包含接收机配置子模块、电台配置子模块及系统工作状态配置子模块,信息配置模块113用于完成基准接收机、电台硬件工作状态配置、增强电文播发状态等配置功能。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分别对信息配置模块113中各个子模块的工作过程进行简要介绍。

1)接收机配置子模块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接收机配置子模块包括:前端和后台两部分,参见图8a,接收机配置子模块前端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所示:

步骤81、业务层获取前端输入的数据。

步骤82、判断数据有效性。

步骤83、数据有效存传入DAO层更新数据库,无效给前端回复数据无效显示。

参见图8b,接收机配置子模块后台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所示:

步骤84、定期查询数据库,检查是否有新的接收机配置指令。

步骤85、若有新的指令就根据指令配置接收机,并清除数据库里的指令标记。

2)电台配置子模块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参见图9,电台配置子模块后台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所示:

步骤91、定期查询数据库,检查是否有新的电台配置指令。

步骤92、有新的指令就根据指令配置电台,并清除数据库里的指令标记。

步骤93、底层综合处理软件接收、解析电台上传的状态数据,将解析完成的数据写入数据库。

四、基准位置坐标模块114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基准位置坐标模块114标定方式包括:24小时标定和实时动态(Real-time kinematic,RTK)标定两种方式。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基准位置坐标模块114的工作过程进行简要介绍。参见图10,基准位置坐标模块114具体工作过程流程如下:

步骤101、定期查询数据库,检查是否有标定指令,其中,标定指令包括24小时开始标定指令、24小时结束标定指令、RTK开始标定指令或RTK结束标定指令。

步骤102、检查是否有24小时开始标定指令。

步骤103、若有24小时开始标定指令,启动标定线程,定期将定位统计结果写入数据库。

步骤104、若没有24小时开始标定指令,检测是否有24小时结束标定指令。

步骤105、若有24小时结束标定指令,就停止标定线程。

步骤106,若没有24小时结束标定指令,则检测是否有RTK开始标定指令。

步骤107、若有RTK开始标定指令,就启动标定线程,同时将接收电台收到的双频差分修正信息转发给基准接收机,定期将RTK定位统计结果写入数据库。

步骤108、若没有RTK开始标定指令,则检测是否有RTK结束标定指令。

步骤109、如果有RTK结束标定指令,就停止标定线程。

五、日志数据存储模块115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日志数据存储模块115用于将基准接收机上报的卫星信息、定位信息、状态信息及电台上报的状态信息以数据文件形式存储在本地磁盘中。具体的,将接收机上报的卫星信息、定位信息及状态信息存储在数据文件中的方式有多种,例如,以天为单位将接收机上报的卫星信息、定位信息及状态信息存储在数据文件中。

六、下载模块116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Web服务器11在本地存储器开辟一块特定的区域用于存储日志,综合处理程序通过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UART)、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等硬件通信接口收集基础硬件相关信息(如测量信息、电台等硬件设备信息),将其存储在该特定区域,通过Web服务器11提供的文件访问模块在远程监控端进行数据下载。

进一步,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Web服务器11包括前端和后端,其中,所述前端采用Bootstrap+jQuery架构,后端采用Django+uWSGI+Nginx架构。

进一步,为了便于Web服务器11对多个功能以及模块的管理,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案中,所述用户管理模块111、所述数据显示模块112、所述信息配置模块113、所述基准位置坐标模块114、所述日志数据存储模块115以及所述下载模块116分层设置。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B/S网络架构实现监控及维护的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该方法应用于图3所示的系统,该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方法流程如图12所示):

步骤1201,从基础硬件设备获取数据,将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其中,所述数据包括配置信息、状态信息或者测量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Web服务器调用并运行后台综合处理程序,从基础硬件设备中获取数据,然后将数据进行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具体的,将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的方式有多种,下面以一种较佳的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将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包括:设置所述数据库的类型,其中,所述数据库的类型包括关系型数据库以及非关系型数据库;将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到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将所述测量信息或所述状态信息存储到所述非关系型数据库中。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配置信息包括用户管理信息、基准接收机配置信息、接收电台配置信息、发送电台配置信息以及控制指令信息;状态信息包括机载端状态信息、增强电文发送状态以及机载向地面端发送的状态信息;测量信息包括卫星测量信息。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分别对关系型数据库以及非关系型数据库进行简要介绍。

一、关系型数据库

1)用户管理信息

具体的,用户管理信息包括系统用户基础信息及权限等相关数据,涉及到用户注册、注销、系统访问权限等功能数据。参见表1,表示用户管理信息。

表1

2)基准接收机配置信息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基准接收机配置信息包括系统中至少一台基准接收机的配置信息,例如数据输出频率、硬件通信接口配置等数据,以完成对基准接收机的配置管理。参见表2,表示基准接收机配置信息。

表2

3)接收电台配置信息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例如,接收电台配置信息包括硬件通信接口配置数据,电台工作频率等数据。参见表3,表示接收电台配置信息。

表3

4)发送电台配置信息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例如,发送电台配置信息包括硬件通信接口配置数据,电台工作频率等数据。参见表4,表示发送电台配置信息。

表4

5)控制指令信息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控制指令包括:基础接收机、数据接收/发送电台控制指令,如复位、改变通信端口频率等数据。参见表5,表示控制指令信息。

表5

二、非关系型数据库(缓存型)

(1)卫星测量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卫星测试信息主要是提供给Web前端显示所用的卫星测量信息。参见表6,表示卫星测试信息。

表6

(2)增强电文发送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增强电文发送状态用于标识当前增强电文的发送状态。参见表7,表示增强电文发送状态。

表7

(3)位置标定信息及基准接收机工作状态

具体的,参见表8,表示位置标定信息及基准接收机工作状态。

表8

(4)机载端状态信息以及机载向地面端发送的状态信息

具体的,参见表9,表示机载端状态信息以及向地面端发送的状态信息。

表9

步骤1202,基于B/S网络架构将所述数据以浏览器数据的形式发送给至少一个监控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监控端通过浏览器对所述数据进行显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将获取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之后,Web服务器基于B/S网络架构将所述数据以浏览器数据的形式发送给至少一个监控端。具体的,基于B/S网络架构将所述数据以浏览器数据的形式发送给至少一个监控端的方式有多种,下面以一种较佳的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基于B/S网络架构将所述数据以浏览器数据的形式发送给至少一个监控端,包括:通过所述B/S网络架构的数据访问层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所述数据;将所述数据传输到所述B/S网络架构的业务层,通过所述业务层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监控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业务层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监控端发送的用户输入的数据信息,并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发送到所述数据访问层,确定所述处理后的数据信息的类型,根据所述类型对所述数据库中数据进行修改,从所述数据库中读取修改后的数据,并对所述修改后的数据进行控制或维护处理。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之后,通过至少一个监控端对卫星导航局域增强站进行远程监控以及维护过程中,Web服务器与至少一个监控端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包括两个过程:一个过程为Web服务器将卫星导航局域增强站的数据从后台综合处理程序传到前端,然后前端通过监控端浏览器对数据进行显示;另一个过程为数据从前端传入后台综合处理程序。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分别对这两个过程进行简要介绍。

1、数据从后台综合处理程序传到前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后台综合处理程序与底层基础硬件通过硬件通信接口直接交联,获取相关数据,将处理完成的数据存入数据库,通过服务器的数据访问层(DAO层(Data Access Object))从数据库获取相关数据,之后将数据传输到业务层(Service层),由业务层将数据发送到前端通过浏览器显示。具体的,数据从后台综合处理程序传到前端的流程如下图13所示。

2、数据从前端传入后台综合处理程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前端将用户输入的数据推送到业务层,业务层将处理好的数据传入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根据数据类型修改数据库相应内容,最后后台综合处理程序从数据库读取相应数据并通过硬件通信接口进行控制、维护处理。具体的,数据从前端传入后台综合处理程序的流程如下图14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通过从基础硬件设备获取数据,然后将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其中,所述数据包括配置信息、状态信息或者测量信息;再基于B/S网络架构将所述数据以浏览器数据的形式发送给至少一个监控端。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一方面基于B/S网络架构将卫星导航局域增强站与至少一个监控端设置于分布式网络中,通过分布式网络可以实现卫星导航局域增强站与监控端之间一对多或多对一连接,进而实现了卫星导航局域增强站灵活布设及使用,另一方面,在B/S网络架构中监控端不需要安装专用软件,只需要安装浏览器即可对卫星导航局域增强站进行监控以及维护,进而降低了对安装、维护人员技术能力要求。

基于与上述图12所示的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B/S网络架构实现监控及维护的装置,参见图15,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501,用于从基础硬件设备获取数据,将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其中,所述数据包括配置信息、状态信息或者测量信息;

发送模块1502,用于基于B/S网络架构将所述数据以浏览器数据的形式发送给至少一个监控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监控端通过浏览器对所述数据进行显示。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1501,具体用于:

设置所述数据库的类型,其中,所述数据库的类型包括关系型数据库以及非关系型数据库;

将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到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将所述测量信息或所述状态信息存储到所述非关系型数据库中。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1502,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B/S网络架构的数据访问层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所述数据;

将所述数据传输到所述B/S网络架构的业务层,通过所述业务层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监控端。

可选地,参见图16,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1503,所述接收模块1503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业务层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监控端发送的用户输入的数据信息,并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处理;

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发送到所述数据访问层,确定所述处理后的数据信息的类型,根据所述类型对所述数据库中数据进行修改,从所述数据库中读取修改后的数据,并对所述修改后的数据进行控制或维护处理。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