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梁板的GRC免拆模板

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梁板的GRC免拆模板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梁板的GRC免拆模板,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梁节点模板、梁模板和楼板模板,所述梁节点模板与所述梁模板通过第一螺栓拉杆进行连接,所述梁节点模板上与所述梁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梁模板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组合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螺栓拉杆的端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通过第一固定螺母固定;所述楼板模板安装于所述梁模板的顶部,所述楼板模板靠近所述梁模板的侧边边缘处向下延伸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梁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发明能够与现浇混凝土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实现模板免拆卸。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8263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侨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60688.3

  • 发明设计人 徐礼文;胡红松;王晨;

    申请日2020-12-11

  • 分类号E04B5/38(20060101);E04C3/2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孙玲

  • 地址 362021 福建省泉州市城华北路26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3:2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梁板的GRC免拆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建造混凝土梁板时,通常需要使用外部建筑模板,在建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此时,建筑模板作为打造混凝土建筑的样式和尺寸所临时设置的结构,通常用胶合板、硬质纤维板、合成树脂、铝合金模板、钢板等制作而成。

现有的建筑模板,需要人工支模,而且在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结束后需要进行分离拆卸,增加劳动力。进一步地,因需要等待混凝土养护结束后才能将梁底模板进行分离回收使用,所以增加了所有楼层梁底模板作业的时间。

因此,亟待开发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梁板的GRC免拆模板,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梁板的GRC免拆模板,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能够与现浇混凝土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实现模板免拆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梁板的GRC免拆模板,包括梁节点模板、梁模板和楼板模板,所述梁节点模板与所述梁模板通过第一螺栓拉杆进行连接,所述梁节点模板上与所述梁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梁模板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组合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螺栓拉杆的端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通过第一固定螺母固定;所述楼板模板安装于所述梁模板的顶部,所述楼板模板靠近所述梁模板的侧边边缘处向下延伸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梁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梁节点模板、所述梁模板和所述楼板模板采用GRC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梁节点模板包括横向模板和纵向模板,所述横向模板和纵向模板连接组成十字型结构;所述横向模板包括横向底模板和横向侧模板,所述横向侧模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横向侧模板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横向底模板的两侧;所述纵向模板包括纵向底模板和纵向侧模板,所述纵向侧模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纵向侧模板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纵向底模板的两侧;

所述横向侧模板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纵向侧模板的第一端垂直连接,所述横向侧模板和所述纵向侧模板的第二端内侧均开设有所述第一凹槽。

优选的,所述横向底模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纵向底模板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梁模板包括梁底部模板和梁侧部模板,所述梁底部模板的两侧各垂直设置有一所述梁侧部模板;所述梁侧部模板的两端内侧均开设有所述第二凹槽,所述梁侧部模板上的第二凹槽与所述横向侧模板或所述纵向侧模板上的所述第一凹槽组成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螺栓拉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螺母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拉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槽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固定螺母与所述第一安装槽之间设置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梁侧部模板上的第二凹槽与相邻所述梁侧部模板上的第二凹槽组成第二安装槽,相邻两个所述梁模板的连接处两侧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通过第二螺栓拉杆进行连接;所述第二螺栓拉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螺母固定;所述第二螺栓拉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固定螺母与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设置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楼板模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楼板模板之间通过第三螺栓拉杆进行连接。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楼板模板连接处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三凹槽,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三凹槽组成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螺栓拉杆的底端安装于所述第三凹槽内,并通过第三固定螺母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三螺栓拉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三安装槽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固定螺母与所述第三安装槽之间设置有挡板。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免拆模板使用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GRC制成,这种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组分中包含抗碱玻璃纤维和低碱水泥,具有轻质高强、防火、模造性好、机械加工性能好等特点。GRC充分利用水泥材料抗压强度高、刚度好的特点,同时发挥玻璃纤维抗拉强度高的优势,不仅能提高混凝土的韧性、抗拉强度、刚度和承担动荷载的能力,而且使用玻璃纤维还可以节约钢材。

另一方面,GRC属于水泥基复合材料,作为永久性模板,能够与现浇混凝土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作为结构的一部分具有很好的复合效果,共同承担荷载。GRC材料制成的免拆模板表面细腻平整,且在生产时便可以制作成梁梁节点的复杂形状,也能在其外侧设置建筑设计所要求的装饰图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梁节点模板的轴测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梁节点模板和梁模板的连接细节图;

图3为本发明梁模板和楼板模板轴测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楼板模板与梁模板连接细节图;

图5为本发明相邻楼板模板之间的连接细节图;

其中:1-梁节点模板,10-横向模板,101-横向底模板,102-横向侧模板,11-纵向模板,111-纵向底模板,112-纵向侧模板,2-梁模板,201-梁底部模板,202-梁侧部模板,3-矩形凹槽,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第一螺栓拉杆,7-第一固定螺母,8-楼板模板,801-固定板,802-固定螺栓,803-第三凹槽,804-第三螺栓拉杆,805-第三固定螺母,80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梁板的GRC免拆模板,包括梁节点模板1、梁模板2和楼板模板8,梁节点模板1与梁模板2通过第一螺栓拉杆6进行连接,形成梁模板2及其节点的连接结构,具体地,梁节点模板1上与梁模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凹槽4,梁模板2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凹槽5,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组合形成第一安装槽,第一螺栓拉杆6的端部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并通过第一固定螺母7固定;而楼板模板8安装于梁模板2的顶部,形成楼板模板8及其梁模板2的连接结构,具体地,楼板模板8靠近梁模板2的侧边边缘处向下延伸2~3cm设置有固定板801,固定板801通过固定螺栓802与梁模板2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板801与楼板模板8垂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梁节点模板1、梁模板2和楼板模板8等均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GRC(Glass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制成,并且各自一体成型设置,本实施例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组分中包含抗碱玻璃纤维和低碱水泥,具有轻质高强、防火、模造性好、机械加工性能好等特点。GRC充分利用水泥材料抗压强度高、刚度好的特点,同时发挥玻璃纤维抗拉强度高的优势,不仅能提高混凝土的韧性、抗拉强度、刚度和承担动荷载的能力,而且使用玻璃纤维还可以节约钢材。另一方面,GRC属于水泥基复合材料,作为永久性模板,能够与现浇混凝土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作为结构的一部分具有很好的复合效果,共同承担荷载。GRC材料制成的免拆模板表面细腻平整,且在生产时便可以制作成梁梁节点的复杂形状,也能在其外侧设置建筑设计所要求的装饰图案。

在本实施例中,梁节点模板1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U型的横向模板10和纵向模板11,横向模板10和纵向模板11连接组成十字型结构;横向模板10包括横向底模板101和横向侧模板102,横向侧模板102设置有两个,两个横向侧模板102分别垂直设置于横向底模板101的两侧;纵向模板11包括纵向底模板111和纵向侧模板112,纵向侧模板112设置有两个,两个纵向侧模板112分别垂直设置于纵向底模板111的两侧;横向侧模板102的第一端用于与纵向侧模板112的第一端垂直连接,横向侧模板102和纵向侧模板112的第二端内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4。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底模板101的高度高于纵向底模板111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梁模板2为U型结构,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梁底部模板201和梁侧部模板202,梁底部模板201的两侧各垂直设置有一梁侧部模板202;梁侧部模板202的两端内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5,梁侧部模板202上的第二凹槽5与横向侧模板102或纵向侧模板112上的第一凹槽4组成第一安装槽,第一螺栓拉杆6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梁模板2与梁节点模板1连接处两侧相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一安装槽内,并通过第一固定螺母7固定,第一螺栓拉杆6垂直于梁侧部模板202设置。进一步地,第一螺栓拉杆6的端部与第一安装槽之间以及第一固定螺母7与第一安装槽之间设置有挡板806。

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相邻梁模板2和梁节点模板1的拼接更加稳固;而且把第一螺栓拉杆6的端部和第一安装槽设在模板内侧,浇筑后模板表面平整、无多余部件,无需对表面进行其他处理,使免拆模板施工更加简便;同时对梁高较高的模板,可以更好地抵抗浇筑时混凝土对模板两侧的侧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梁侧部模板202可以连续设置有多个,其上的第二凹槽5与相邻梁侧部模板202上的第二凹槽5组成第二安装槽,相邻两个梁模板2的连接处两侧相对应的两个第二安装槽之间通过第二螺栓拉杆进行连接;第二螺栓拉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相对应的两个第二安装槽内,并通过第二固定螺母固定,第二螺栓拉杆垂直于梁侧部模板202设置;第二螺栓拉杆的端部与第二安装槽之间以及第二固定螺母与第二安装槽之间设置有挡板806。

在本实施例中,梁侧部模板202、横向侧模板102以及纵向侧模板112的内侧均竖直设置有多个矩形凹槽3。

在本实施例中,楼板模板8设置有多个,多个楼板模板8之间通过第三螺栓拉杆804进行连接。具体地,相邻两个楼板模板8连接处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三凹槽803,相对应的两个第三凹槽803组成第三安装槽,第三螺栓拉杆804的底端安装于第三凹槽803内,并通过第三固定螺母805固定;第三螺栓拉杆804的底端与第三安装槽之间以及第三固定螺母805与第三安装槽之间设置有挡板806。

在本实施例中,楼板模板8上的固定板801通过固定螺栓802与梁侧部模板202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固定螺栓802未贯穿梁侧部模板202,以保证模板外表面的平整。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