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多样化生态水产养殖智能取样监测设备

一种多样化生态水产养殖智能取样监测设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样化生态水产养殖智能取样监测设备,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壁边缘固定连接有防撞固定板,且防撞固定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漂浮气垫,所述支撑板的顶端焊接有水产取样箱,且水产取样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动推杆,所述第一气动推杆的输出端旋接有第一连杆,且第一连杆远离第一气动推杆的一端旋接有孔板,所述孔板的底端焊接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该一种多样化生态水产养殖智能取样监测设备,通过设置旋转杆,在水产取样箱中第一气动推杆工作带动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通过孔板带动旋转杆旋转,旋转杆的转动角度为90°,且旋转杆设置有八组,通过八组旋转杆转动,实现对升降板的升降操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850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赵彬;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13138.9

  • 发明设计人 赵彬;

    申请日2020-11-20

  • 分类号G01N1/10(20060101);G01N33/18(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64 宁波高新区永创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付帅

  • 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晶源路12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3:2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多样化生态水产养殖智能取样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的水质是水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不仅在各水质参数之间存在影响,气象因子对水质参数的影响也很大,因此对水质和气象因子的监测对于水产养殖至关重要;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为了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需要对水产养殖进行取样检测操作,目前的水产养殖的取样设备出现无法对不同深度的水域进行取样检测操作的问题,导致取样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样化生态水产养殖智能取样监测设备。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541063U所公开的一种扦样式水产养殖水质监测装置,所述水质监测装置包括:取样泵、扦样杆、滚珠丝杆、T型杆、螺杆传动机构、水质监测传感器、电动转台、试管、驱动电源、软管和立杆;所述取样泵设置在扦样杆的最下端,所述扦样杆内安装有软管,所述取样泵从水产养殖水质中提取水样进入软管中;所述扦样杆和取样泵设置在滚珠丝杆上,滚珠丝杆转动驱动扦样杆和取样泵上下移动并进行取样;所述螺杆传动机构的下方设置水质监测传感器,所述水质监测传感器下方设置多个试管。所述水质监测装置,在扦样时期,把水体样本抽取到指定水质监测传感器所在位置进行检测,该实用新型的扦样式水产养殖水质监测装置无法实现简便的取样检测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样化生态水产养殖智能取样监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对不同深度的水域进行取样检测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样化生态水产养殖智能取样监测设备,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壁边缘固定连接有防撞固定板,且防撞固定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漂浮气垫,所述支撑板的顶端焊接有水产取样箱,且水产取样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动推杆,所述第一气动推杆的输出端旋接有第一连杆,且第一连杆远离第一气动推杆的一端旋接有孔板,所述孔板的底端焊接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壁位于水产取样箱内壁延伸至支撑板的底部贯穿有升降柱,且升降柱外壁底端滑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端远离升降柱的一侧位于支撑板的底部焊接有捕捉箱,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远离水产取样箱的一侧焊接有水质取样工作箱,且水质取样工作箱的内壁设置有放线滚轮,所述放线滚轮的外壁缠绕有深度线,且深度线的底端位于放线滚轮的右侧旋接有与水质取样工作箱的内壁旋接的导向轮,所述深度线远离放线滚轮的一端贯穿水质取样工作箱外壁位于支撑板的底部缠绕有水质取样箱。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通过孔板与固定块之间构成旋接有结构,且旋转杆的转动角度为90°。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设置有八组,且八组旋转杆与升降柱为滑动旋转连接,所述八组旋转杆的长度为第一连杆长度的0.7倍。

优选的,所述捕捉箱包括喂料器、气味散发孔、第二气动推杆、旋转板、滑动凹槽、第二连杆和升降门,所述捕捉箱内壁焊接有喂料器,且喂料器的外部位于捕捉箱的内壁贯穿有气味散发孔,所述气味散发孔的上方位于捕捉箱的内壁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动推杆,且第二气动推杆的输出端旋接有与捕捉箱的内壁相连接的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与第二气动推杆的连接部位开设有滑动凹槽,所述旋转板远离滑动凹槽的一端旋接有第二连杆,且第二连杆远离旋转板的一端旋接有贯穿捕捉箱的内壁的升降门。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通过第二连杆与捕捉箱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升降板与捕捉箱的内壁连接部位为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质取样箱包括铁块、第三气动推杆、推板、曲杆、升降凹槽、第三连杆、升降杆、密封套、取样桶和进出水孔,所述水质取样箱的内壁底端焊接有铁块,且铁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气动推杆,所述第三气动推杆的输出端焊接有推板,且推板的外侧边缘位于水质取样箱的内壁旋接有曲杆,所述曲杆与推板的连接部位开设有升降凹槽,所述曲杆远离水质取样箱的一端旋接有第三连杆,且第三连杆远离曲杆的一端延伸至水质取样箱的外部旋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底端焊接有密封套,且密封套的内部位于水质取样箱的顶端贯穿有取样桶,所述取样桶的内壁开设有进出水孔。

优选的,所述水质取样箱的底端为倒圆锥状,且水质取样箱的竖直中心线与水质取样工作箱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曲杆通过推板与水质取样箱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曲杆的旋转角度为30°,所述曲杆设置有三组,且三组曲杆的位置以推板为中心呈等角度圆周分布。

优选的,所述密封套通过升降杆与取样桶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密封套的伸缩长度与进出水孔的高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种多样化生态水产养殖智能取样监测设备,通过设置旋转杆,在水产取样箱中第一气动推杆工作带动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通过孔板带动旋转杆旋转,旋转杆的转动角度为90°,且旋转杆设置有八组,通过八组旋转杆转动,实现对升降板的升降操作。

2、该一种多样化生态水产养殖智能取样监测设备,通过设置升降门,在捕捉箱中设置有喂料器,引诱水产进入捕捉箱,然后第二气动推杆工作通过滑动凹槽带动旋转板运动,旋转板通过第二连杆带动升降门运动,将捕捉箱的出口关闭,实现对水产的取样操作。

3、该一种多样化生态水产养殖智能取样监测设备,通过设置铁块,水质取样工作箱中转动放线滚轮,将水质取样箱通过深度线投放到不同深度的水域,且水质取样箱的底端为倒圆锥状,并且水质取样箱的竖直中心线与水质取样工作箱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实现对水质取样箱的垂直投放操作。

4、该一种多样化生态水产养殖智能取样监测设备,通过设置密封套,在水质取样箱投放到水中,第三气动推杆工作带动推板运动,通过升降凹槽带动曲杆转动,曲杆的旋转角度为30°,且曲杆设置有三组,曲杆通过第三连杆带动升降杆运动,升降杆带动密封套沿取样桶的外壁移动,实现对进出水孔的密封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捕捉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水质取样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旋转杆连接部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捕捉箱部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水质取样箱部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防撞固定板;3、漂浮气垫;4、水产取样箱;5、第一气动推杆;6、第一连杆;7、孔板;8、旋转杆;9、固定块;10、升降柱;11、升降板;12、捕捉箱;1201、喂料器;1202、气味散发孔;1203、第二气动推杆;1204、旋转板;1205、滑动凹槽;1206、第二连杆;1207、升降门;13、水质取样工作箱;14、放线滚轮;15、深度线;16、导向轮;17、水质取样箱;1701、铁块;1702、第三气动推杆;1703、推板;1704、曲杆;1705、升降凹槽;1706、第三连杆;1707、升降杆;1708、密封套;1709、取样桶;1710、进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相较于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6,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多样化生态水产养殖智能取样监测设备,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外壁边缘固定连接有防撞固定板2,且防撞固定板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漂浮气垫3,支撑板1的顶端焊接有水产取样箱4,且水产取样箱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动推杆5,第一气动推杆5的输出端旋接有第一连杆6,且第一连杆6远离第一气动推杆5的一端旋接有孔板7,孔板7的底端焊接有旋转杆8,且旋转杆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旋转杆8通过孔板7与固定块9之间构成旋接有结构,且旋转杆8的转动角度为90°,通过转动旋转杆8带动升降板11沿升降柱10运动,实现对捕捉箱12的升降操作,固定块9的内壁位于水产取样箱4内壁延伸至支撑板1的底部贯穿有升降柱10,旋转杆8设置有八组,且八组旋转杆8与升降柱10为滑动旋转连接,八组旋转杆8的长度为第一连杆6长度的0.7倍,通过设置旋转杆8的长度精确控制捕捉箱12的升降高度,且升降柱10外壁底端滑动连接有升降板11,升降板11顶端远离升降柱10的一侧位于支撑板1的底部焊接有捕捉箱12,捕捉箱12包括喂料器1201、气味散发孔1202、第二气动推杆1203、旋转板1204、滑动凹槽1205、第二连杆1206和升降门1207,捕捉箱12内壁焊接有喂料器1201,且喂料器1201的外部位于捕捉箱12的内壁贯穿有气味散发孔1202,气味散发孔1202的上方位于捕捉箱12的内壁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动推杆1203,且第二气动推杆1203的输出端旋接有与捕捉箱12的内壁相连接的旋转板1204,旋转板1204与第二气动推杆1203的连接部位开设有滑动凹槽1205,旋转板1204远离滑动凹槽1205的一端旋接有第二连杆1206,且第二连杆1206远离旋转板1204的一端旋接有贯穿捕捉箱12的内壁的升降门1207,升降门1207通过第二连杆1206与捕捉箱12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升降门1207与捕捉箱12的内壁连接部位为密封连接,通过第二连杆1206带动升降门1207运动,实现对水产的自动捕捉操作,通过设置捕捉箱12,实现对水产的取样操作,支撑板1的顶端远离水产取样箱4的一侧焊接有水质取样工作箱13,且水质取样工作箱13的内壁设置有放线滚轮14,放线滚轮14的外壁缠绕有深度线15,且深度线15的底端位于放线滚轮14的右侧旋接有与水质取样工作箱13的内壁旋接的导向轮16,深度线15远离放线滚轮14的一端贯穿水质取样工作箱13外壁位于支撑板1的底部缠绕有水质取样箱17,水质取样箱17的底端为倒圆锥状,且水质取样箱17的竖直中心线与水质取样工作箱13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通过设置水质取样箱17为倒圆锥状,便于水质取样箱17在水中做垂直运动,实现对不同深度的水质取样操作。

实施例2:

相较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水质取样箱17包括铁块1701、第三气动推杆1702、推板1703、曲杆1704、升降凹槽1705、第三连杆1706、升降杆1707、密封套1708、取样桶1709和进出水孔1710,水质取样箱17的内壁底端焊接有铁块1701,且铁块17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气动推杆1702,第三气动推杆1702的输出端焊接有推板1703,且推板1703的外侧边缘位于水质取样箱17的内壁旋接有曲杆1704,曲杆1704通过推板1703与水质取样箱17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曲杆1704的旋转角度为30°,曲杆1704设置有三组,且三组曲杆1704的位置以推板1703为中心呈等角度圆周分布,通过推板1703带动曲杆1704转动,实现对升降杆1707的升降操作,曲杆1704与推板1703的连接部位开设有升降凹槽1705,曲杆1704远离水质取样箱17的一端旋接有第三连杆1706,且第三连杆1706远离曲杆1704的一端延伸至水质取样箱17的外部旋接有升降杆1707,升降杆1707的底端焊接有密封套1708,且密封套1708的内部位于水质取样箱17的顶端贯穿有取样桶1709,取样桶1709的内壁开设有进出水孔1710,密封套1708通过升降杆1707与取样桶1709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密封套1708的伸缩长度与进出水孔1710的高度相等,实现密封套1708对进出水孔1710的密封操作,进而实现对水质的取样操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该一种多样化生态水产养殖智能取样监测设备,在使用时,首先进行固定操作,将支撑板1放置在取样水域中,通过防撞固定板2对支撑板1进行固定操作,接着进行水产取样操作,在水产取样箱4中,第一气动推杆5工作带动第一连杆6运动,第一连杆6通过孔板7带动旋转杆8以固定块9位圆心旋转90°,通过八组旋转杆8转动带动升降板11沿升降柱10进行升降运动,接着在捕捉箱12中,设置有喂料器1201,引诱水产进入捕捉箱12,然后第二气动推杆1203工作通过滑动凹槽1205带动旋转板1204运动,旋转板1204通过第二连杆1206带动升降门1207运动,将捕捉箱12的出口关闭,完成对水产的取样操作,接着对水质进行取样操作,水质取样工作箱13中,转动放线滚轮14,通过导向轮16将水质取样箱17通过深度线15投放到不同深度的水域,然后在水质取样箱17中,第三气动推杆1702工作带动推板1703运动,推板1703通过升降凹槽1705带动曲杆1704转动,曲杆1704通过第三连杆1706带动升降杆1707运动,升降杆1707带动密封套1708沿取样桶1709的外壁移动,实现对水质的取样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