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诊断取样装置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诊断取样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消化内科取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诊断取样装置,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端连接有螺纹连接套筒,所述进气管在所述螺纹连接套筒处螺纹连接有充气部,所述充气部的底部安装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底端连接有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包括与所述连接软管连通的气囊,所述气囊的外侧下部绕设有吸取管,且所述吸取管绕设在所述气囊外侧的部分与所述气囊粘接,所述吸取管绕设在所述气囊外侧部分均开设有吸取孔。本发明方便对消化道以及胃内的消化液、胃酸以及胃黏膜和消化道黏膜等进行取样,且能够较好地避免在取样的过程中给病患的脏器带来较大的压迫,保证取样的有效性,便于取样诊断的顺利进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5099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淄博市中心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52701.0

  • 发明设计人 兰永廷;

    申请日2020-12-11

  • 分类号A61B10/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7330 济南市新图新夏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陈体芝

  • 地址 255022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共青团西路54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1:5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化内科取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诊断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在消化内科诊断治疗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消化道以及消化器官内部进行取样,从而方便后续诊断治疗的准确性,但是由于肠胃以及消化器官内部较为脆弱,在进行取样的过程中容易对脏器造成较大的压迫,易引起病患的不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诊断取样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诊断取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诊断取样装置,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端连接有螺纹连接套筒,所述进气管在所述螺纹连接套筒处螺纹连接有充气部,所述充气部的底部安装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底端连接有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包括与所述连接软管连通的气囊,所述气囊的外侧下部绕设有吸取管,且所述吸取管绕设在所述气囊外侧的部分与所述气囊粘接,所述吸取管绕设在所述气囊外侧部分均开设有吸取孔,所述吸取管的上半部与所述连接软管和所述进气管贴合,且其顶端连接有抽取部,所述气囊的外侧上部均匀粘接有若干组取样环;所述进气管的外侧下部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卡接槽,且其在所述卡接槽处卡设有咬合部,所述咬合部包括套设在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吸取管外侧的咬合块和防吞板,且所述咬合块位于所述防吞板的下方并与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底端安装有摄像头,且进气管的侧壁上部固定安装有与其连接的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咬合块的截面呈T形,且其最窄处直径小于防吞板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防吞板的两侧开设有与卡接槽适配的螺纹通孔,并在螺纹通孔处螺纹连接有卡紧螺钉,且卡紧螺钉的一端在卡接槽处与进气管卡接。

优选的,所述防吞板和咬合部的重合处均匀设有若干呼气孔。

优选的,所述取样环包括粘接在气囊外侧上部的粘接胶环,且粘接胶环的内侧设有取样绒层。

优选的,所述充气部的底端安装有与螺纹连接套筒适配的螺纹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抽取部和充气部的结构均为注射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气囊、吸取管以及取样环的设置,方便对消化道以及胃内的消化液、胃酸以及胃黏膜和消化道黏膜等进行取样,且能够较好地避免在取样的过程中给病患的脏器带来较大的压迫,保证取样的有效性,便于取样诊断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诊断取样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诊断取样装置的取样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诊断取样装置的取样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诊断取样装置的咬合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诊断取样装置的咬合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气管1、咬合部2、卡接槽3、连接软管4、取样机构5、抽取部6、吸取管7、螺纹连接套筒8、螺纹连接部9、充气部10、显示屏11、摄像头12、卡紧螺钉13、取样环14、气囊15、取样绒层16、粘接胶环17、咬合块18、防吞板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诊断取样装置,包括进气管1,进气管1的顶端连接有螺纹连接套筒8,所述进气管1在所述螺纹连接套筒8处螺纹连接有充气部10,所述充气部10的底部安装有连接软管4,所述连接软管4的底端连接有取样机构5,所述取样机构5包括与所述连接软管4连通的气囊15,所述气囊15的外侧下部绕设有吸取管7,且所述吸取管7绕设在所述气囊15外侧的部分与所述气囊15粘接,所述吸取管7绕设在所述气囊15外侧部分均开设有吸取孔,所述吸取管7的上半部与所述连接软管4和所述进气管1贴合,且其顶端连接有抽取部6,所述气囊15的外侧上部均匀粘接有若干组取样环14;所述进气管1的外侧下部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卡接槽3,且其在所述卡接槽3处卡设有咬合部2,所述咬合部2包括套设在所述进气管1和所述吸取管7外侧的咬合块18和防吞板19,且所述咬合块18位于所述防吞板19的下方并与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气囊15的底端安装有摄像头12,且进气管1的侧壁上部固定安装有与其连接的显示屏11,方便对消化道内部进行观察,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咬合块18的截面呈T形,且其最窄处直径小于防吞板19的直径,方便咬合。

进一步地,防吞板19的两侧开设有与卡接槽3适配的螺纹通孔,并在螺纹通孔处螺纹连接有卡紧螺钉13,且卡紧螺钉13的一端在卡接槽3处与进气管1卡接,便于装置的位置锁定。

进一步地,防吞板19和咬合部2的重合处均匀设有若干呼气孔,便于口腔呼吸的进行。

进一步地,取样环14包括粘接在气囊15外侧上部的粘接胶环17,且粘接胶环17的内侧设有取样绒层16,方便粘取黏膜。

进一步地,充气部10的底端安装有与螺纹连接套筒8适配的螺纹连接部9,方便实现较为紧密的连接,保证充气的有效进行。

进一步地,抽取部6和充气部10的结构均为注射器,方便使用。

工作流程:在诊断取样的过程中,首先将连接软管4连接有气囊15的一端从病患的口腔部沿着食道向下移动,待移动至目的位置后,通过按压充气部10,使得气体冲入气囊15的内部,从而使得气囊15在消化道内鼓胀,此时冲入的气体体积可控,从而在膨胀的过程保证体积增大可控,避免对脏器内部产生压力,而后将膨胀的气囊15与消化道以及胃部内侧接触,而后通过拉动抽取部6,使得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以及胃酸等从吸取管7上吸取孔内抽取至抽取部6内,从而对消化液以及胃酸进行收集取样,向上拉动装置时,在取样环14上的取样绒层16的作用下能够较好的使得消化道黏膜以及胃黏膜得到吸附,待取样完毕后,通过充气部10抽取空气,使得气囊15再度干瘪,而后逐步从病患的口腔处取出装置,方便后续的样品的取出;

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显示屏11和摄像头12的设置,方便装置在进入消化道内时对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进一步方便诊断;

在进行取样的过程中,病患可以通过牙齿咬住咬合部2,避免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脱落,且还能够减小病患口腔长时间张开带来的不适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