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化学纤维预处理后用多种性能测试装置

一种化学纤维预处理后用多种性能测试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纤维预处理后用多种性能测试装置,所述压迫头的下方且在固定座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卡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内部左右两侧表面均滑动安装有滑柱,所述齿轮的外表面卡接有插板,所述插板通过扭矩弹簧安装在受力台的前表面,所述受力台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气囊垫。在调节架摆动的同时接触底杆,带动底杆向内侧移动,底杆与卡接座之间利用斜槽的设计,带动卡接座底部的压迫头向下,将底座中的配重块逐渐按压至拉伸状态下纤维的表面,若纤维质量不符合要求,配重块落入受力台中的气囊垫表面,完成承载力测试,整个结构完成整个纤维的多种性能测试的目的,保证测试数据的充分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6166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邓易平;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47591.1

  • 发明设计人 邓易平;

    申请日2020-11-26

  • 分类号G01N3/08(20060101);G01N3/303(20060101);G01N3/04(20060101);G01N1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65000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崇荣路18幢10号一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0:1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纤维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学纤维预处理后用多种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而化学纤维在经过一系列的预处理流程后,需要对纤维本身的结构进行抗腐蚀、拉伸性、以及承载力的测试。

传统纤维测试性能太过单一,试验数据不够充分,无法进行多种性能的测试,并且在测试的同时,无法在纤维拉伸的状态下进行抗腐蚀性以及承载力的试验,适应性较差。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化学纤维预处理后用多种性能测试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纤维预处理后用多种性能测试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化学纤维预处理后用多种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测试仓,所述测试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卷辊,所述卷辊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上方设置相对应的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板,且调节架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外表面啮合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前表面设置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底端内侧贴合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储液囊,所述调节架和转板均转动安装在固定座的前表面,所述调节架的内侧表面且在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相对应的底杆,相邻所述底杆的内端插接在卡接座的左右两侧表面,所述卡接座的顶端与固定座之间活动连接有支杆,所述卡接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迫头,所述压迫头的下方且在固定座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相邻储液囊之间,且底座的内部卡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内部左右两侧表面均滑动安装有滑柱,所述齿轮的外表面卡接有插板,所述插板通过扭矩弹簧安装在受力台的前表面,所述受力台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气囊垫。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架的顶端为尖形设计,所述调节架的内部与固定座的前表面连接处设置有相对应的凸柱与滑孔,所述调节架以固定座的中心为准呈左右对称设置,利用转板带动调节架转动,而顶部与固定座的连接使调节架进行摆动,当调节架底端尖形与齿轮卡接后带动卷辊进行转动,在调节架脱离后利用受力台底部的插板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将卷辊表面的纤维进行逐渐拉伸。

进一步的,所述圆盘的后表面设置有与齿条相对应的齿盘,所述圆盘的前表面与活动架的内部连接处设置有相对应的卡柱与滑槽,所述圆盘滑动安装在测试仓的内部,在齿条与圆盘啮合旋转时,利用圆盘与活动架设置的卡柱与滑槽,来带动活动架向下,活动架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挤压推杆向内移动,从而挤压储液囊,将内部腐蚀液喷洒至拉伸状态下纤维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架的底部内侧表面设置有与推杆外端相对应的斜块,所述推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推杆垂直贯穿于固定座的左右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卷辊与驱动轴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卡接座的内部开设有与底杆相对应的斜槽,所述压迫头和配重块为上下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插板与滑柱的连接处连接有弹簧,所述配重块均等距设置在底座的内部,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与滑柱相对应的卡槽,在调节架摆动的同时接触底杆,带动底杆向内侧移动,底杆与卡接座之间利用斜槽的设计,带动卡接座底部的压迫头向下,将底座中的配重块按压至拉伸状态下纤维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发明将需要测试的纤维两端分别缠绕在卷辊的表面,通过驱动轴带动转板旋转,利用转板带动调节架转动,而顶部与固定座的连接使调节架进行摆动,当调节架底端尖形与齿轮卡接后带动卷辊进行转动,在调节架脱离后利用受力台底部的插板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将卷辊表面的纤维进行逐渐拉伸,从而满足拉伸试验的要求。

2、该发明在调节架摆动时,调节架表面的齿条与圆盘啮合,带动圆盘旋转时,利用圆盘与活动架设置的卡柱与滑槽,来带动活动架向下,活动架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挤压推杆向内移动,从而挤压储液囊,将内部腐蚀液喷洒至拉伸状态下纤维的表面,从而在进行拉伸性的同时进行抗腐蚀性测试。

3、该发明在调节架摆动的同时接触底杆,带动底杆向内侧移动,底杆与卡接座之间利用斜槽的设计,带动卡接座底部的压迫头向下,将底座中的配重块按压至拉伸状态下纤维的表面,底杆挤压卡接座一次,压迫头按压配重块掉落一次,若纤维质量不符合要求,配重块落入受力台中的气囊垫表面,完成承载力测试,整个结构完成整个纤维的多种性能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保证测试数据的充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圆盘与活动架的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卷辊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固定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4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测试仓;2、卷辊;3、齿轮;4、调节架;5、转板;6、齿条;7、圆盘;8、活动架;9、推杆;10、储液囊;11、固定座;12、底杆;13、卡接座;14、支杆;15、压迫头;16、底座;17、配重块;18、滑柱;19、插板;20、受力台;21、气囊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纤维预处理后用多种性能测试装置,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包括测试仓1,测试仓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卷辊2,卷辊2与驱动轴之间固定连接,卷辊2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齿轮3,齿轮3的上方设置相对应的调节架4,调节架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板5,且调节架4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齿条6,齿条6的外表面啮合有圆盘7,圆盘7的前表面设置有活动架8,圆盘7的后表面设置有与齿条6相对应的齿盘,圆盘7的前表面与活动架8的内部连接处设置有相对应的卡柱与滑槽,圆盘7滑动安装在测试仓1的内部,活动架8的底端内侧贴合有推杆9,推杆9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储液囊10,调节架4和转板5均转动安装在固定座11的前表面,活动架8的底部内侧表面设置有与推杆9外端相对应的斜块,推杆9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推杆9垂直贯穿于固定座11的左右表面,调节架4的顶端为尖形设计,调节架4的内部与固定座11的前表面连接处设置有相对应的凸柱与滑孔,调节架4以固定座11的中心为准呈左右对称设置。

调节架4的内侧表面且在固定座11的内部设置有相对应的底杆12,相邻底杆12的内端插接在卡接座13的左右两侧表面,卡接座13的内部开设有与底杆12相对应的斜槽,卡接座13的顶端与固定座11之间活动连接有支杆14,卡接座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迫头15,压迫头15的下方且在固定座1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16,底座16设置在相邻储液囊10之间,且底座16的内部卡接有配重块17,压迫头15和配重块17为上下对应设置,配重块17的内部左右两侧表面均滑动安装有滑柱18,齿轮3的外表面卡接有插板19,插板19与滑柱18的连接处连接有弹簧,配重块17均等距设置在底座16的内部,底座16的内部开设有与滑柱18相对应的卡槽,插板19通过扭矩弹簧安装在受力台20的前表面,受力台20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气囊垫21。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将需要测试的纤维两端分别缠绕在卷辊2的表面,通过驱动轴带动转板5旋转,利用转板5带动调节架4转动,而顶部与固定座11的连接使调节架4进行摆动,当调节架4底端尖形与齿轮3卡接后带动卷辊2进行转动,在调节架4脱离后利用受力台20底部的插板19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将卷辊2表面的纤维进行逐渐拉伸,从而满足拉伸试验的要求,同时在调节架4摆动时,调节架4表面的齿条6与圆盘7啮合,带动圆盘7旋转旋转时,利用圆盘7与活动架8设置的卡柱与滑槽,来带动活动架8向下,活动架8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挤压推杆9向内移动,从而挤压储液囊10,将内部腐蚀液喷洒至拉伸状态下纤维的表面,从而在进行拉伸性的同时进行抗腐蚀性测试,与此同时,在调节架4摆动的同时接触底杆12,带动底杆12向内侧移动,底杆12与卡接座13之间利用斜槽的设计,带动卡接座13底部的压迫头15向下,将底座16中的配重块17按压至拉伸状态下纤维的表面,底杆12挤压卡接座13一次,压迫头15按压配重块17掉落一次,若纤维质量不符合要求,配重块17落入受力台20中的气囊垫21表面,完成承载力测试,整个结构完成整个纤维的多种性能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保证测试数据的充分性。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