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动态选择跳频频点的跳频通讯方法

一种动态选择跳频频点的跳频通讯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选择跳频频点的跳频通讯方法,用以提高无线电通讯的可靠性,动态的的避开拥挤信道。该方法为:在无线电通讯过程中,利用空闲时间监听空中的无线电各个信道一定时间内被占用的情况,动态地生成一个频道占用权重表,然后在接下来的通讯任务中,根据这个频道占用权重表,智能的生成动态的跳频策略,提高整个通讯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连接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6818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丹阳隆腾晟世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10482.9

  • 发明设计人 江勇;夏华;

    申请日2021-01-06

  • 分类号H04B1/713(20110101);H04B1/7143(20110101);H04B17/318(2015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2310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开发区八纬路留学生创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8:3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广域物联网(LPWAN)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LPWAN的跳频通讯方法。

背景技术

DTU(数据传输单元),在物联网领域中应用广泛,农业,工业,渔业,畜牧业等都有它的身影。随着LPWAN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在DTU的实际使用中,也出现了一种问题--就是空中的信道原来越拥挤,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优化技术,在应用现场安装的时刻,对空中的无线电环境进行测量和评估,并选择当时情况下空闲的频道作为系统的工作频道,但是实际的情况更加复杂,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来空闲的频道可能会被附近其他新的设备占用。本来拥挤的信道也有可能会变得空闲。因此也急需一种更加智能的算法,使得通讯设备能够自动适应空中的无线电通讯环境,最大可能的利用空闲信道,提高连通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态选择跳频频点的跳频通讯方法 。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首先利用空闲时间,对整个工作信道范围的每个频点,测量接收信号强度(RSSI)。

其次在内存中建立一个反应每个信道空中无线电信号RSSI值的权值表格。并对多次的RSSI数值进行一定的智能运算,得到反映某个信道空闲程度的权值。

最后根据整个表格中每个信道所对应的权值,生成一个动态更新的跳频表,在后续的跳频通讯中将会应用这个动态更新的跳频表。

优选的,系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对某个信道的无线电的RSSI值进行测量。

优选的,根据每个信道的RSSI值根据智能算法计算每个信道的繁忙程度的权值。

优选的,具有一个智能算法,根据每个信道的繁忙程度权值,生成一个动态更新的跳频表。

优选的,无线主机设备可以发送新的跳频表给终端设备。

优选的,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接收主机发来的新的跳频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通讯系统自动适应空中无线通讯的复杂通讯干扰情况,自动把跳频表中的频点更新为一定时间段内比较空闲的频点。最终效果就是大大的提高了系统的通讯成功率,提高了通讯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框架示意图;

图2为主机端软件流程图;

图3为终端软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态选择跳频频点的跳频通讯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首先利用空闲时间,对整个工作信道范围的每个频点,测量接收信号强度(RSSI)。

其次在内存中建立一个反应每个信道空中无线电信号RSSI值的权值表格。并对多次的RSSI数值进行一定的智能运算,得到反映某个信道空闲程度的权值。

最后根据整个表格中每个信道所对应的权值,生成一个动态更新的跳频表,在后续的跳频通讯中将会应用这个动态更新的跳频表。

具体的,系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对某个信道的无线电的RSSI值进行测量。

具体的,根据每个信道的RSSI值根据智能算法计算每个信道的繁忙程度的权值。

具体的,具有一个智能算法,根据每个信道的繁忙程度权值,生成一个动态更新的跳频表。

具体的,无线主机设备可以发送新的跳频表给终端设备。

具体的,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接收主机发来的新的跳频表。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