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相关基因的检测试剂盒及建库方法

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相关基因的检测试剂盒及建库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因突变检测领域,具体讲,涉及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相关基因检测试剂盒及建库方法。本发明的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相关基因的检测试剂盒包括针对76个目的基因捕获探针。本发明试剂盒采用液相捕获进行文库构建,具有文库构建、覆盖率高、比对率高、均一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突变检测领域,具体讲,涉及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相关基因检测试剂盒及建库方法。

背景技术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复杂,发病率高。传统的淋巴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两大类,后者又可分为B细胞NHL和T细胞NHL等不同类别。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s)起源于胸腺后成熟T细胞或NK/T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和侵袭性,其中最常见的原发结内T细胞淋巴瘤包括外周T细胞瘤非特指型(PTCL-NOS)、血管免疫母细胞型淋巴瘤(AITL)和间变性大细胞瘤(ALCL),约占所有PTCLs病例的75%。亚洲地区PTCLs发病率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5%~22%,其发生比例高于欧美国家。结内PTCLs的诊断和分类具有挑战性,2010年Iqbal J等对PTCLs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证实各类亚型间分子异质性明显。通过基因表达谱可识别多个分子亚群,支持分子检测作为PTCLs诊断的辅助工具。其中PTCL-NOS是一类排除其它T细胞淋巴瘤后的诊断疾病,在PTCL-NOS中通过基因表达情况可以将其进一步区分两个主要的分子亚群,特征分别为GATA3和TBX21的高表达。国外研究报道结内PTCLs频发基因突变,包括表观遗传调控基因(如TET2、DNMT3A、KMT2D、IDH2)、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的基因(如RHOA、TNFAIP3、APC、CHD8)、肿瘤抑制因子(如TP53、ATM)等。其中TET2、DNMT3A、IDH2、RHOA基因突变多出现在具有滤泡性T细胞表型(TFH)的PTCL中,如AITL,具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结合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基因检测等方式,PTCLs患者的诊断已得到很大提升。

对于PTCL患者预后评估主要基于临床指标、免疫组化及细胞遗传学异常,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评分标准是国际预测评分IPI(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包括年龄、疾病分期、乳酸脱氢酶、ECOG评分、结外累及5个指标,和改良国际预后指数NCCN-IPI。但因外周T细胞存在较高异质性,IPI评分仍无法满足临床需要。2004年Gallamini的提出的T细胞淋巴瘤预后评分(PIT),包括年龄、乳酸脱氢酶、PS评分和骨髓受侵4个与临床结局相关的危险因素,将危险分层分为三组,主要用于PTCL-NOS患者预后评估。但该分类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对亚组进行风险评分。若结合基因检测对PTCLs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可进一步优化预后评估,如通过基因表达谱检测,发现PTCL-NOS患者中GATA3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目前PTCLs的治疗以传统化疗方案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及泼尼松)治疗为主,除了ALK+ALCL的预后较好,其他PTCLs亚型的疗效均较差。虽然总有效率可达60%~70%,但5年生存率仅为25%~35%,无进展生存率更低。总体来说,PTCLs缺乏高效、特异、规范的治疗手段。随着对PTCLs分子遗传学的认知不断扩充,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应用新型靶向药物为PTCLs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部分研究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包括新型药物的安全性、新药与一线化疗方案的联合应用等。根据分子特异性,指导PTCLs个体化治疗,有望改善PTCLs患者的预后。

目前国内PTCLs基因组学研究有限,且在较小样本、不同人群中的基因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基因检测本身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其成本相对较高。如何将基因检测更准确更经济地应用于临床,从而为PTCLs患者病理的诊断、预后的评估、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是对临床医生和研究者的挑战。目前淋巴瘤靶向测序,尤其是深度靶向测序,敏感性高,可同时对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基因和/或拷贝数变异进行检测。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靶向测序的PTCLs相关基因检测试剂盒及扩增子文库的构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相关基因的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相关基因的建库方法。

为了完成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出一种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相关基因的检测试剂盒,所述检测试剂盒中含有用于捕获目的基因的探针,所述目的基因包括:ALK、APC、APC2、ARID1A、ARID1B、ARID2、ASXL3、ATM、BCOR、BIRC3、BIRC6、CARD11、CCND3、CD58、CDKN2A、CHD8、CHEK2、CIC、CIITA、CREBBP、DNMT3A、EP300、FYN、HLA-A、HLA-B、IDH2、IKBKB、ITPKB、ITPR3、JAK1、JAK2、JAK3、JMY、KDM6B、KMT2A、KMT2C、KMT2D、LRP1B、MEF2A、MSH2、MSH3、MSH6、MTOR、NCOR2、NF1、NOTCH1、NOTCH2、NOTCH3、PDCD1、PHLPP1、PIK3R1、PIK3R2、PLCG1、PLCG2、PMS1、PTEN、PTPRS、REV3L、RHOA、SALL3、SETBP1、SETD1B、SETD2、SMARCA2、SMARCA4、SOCS1、SPEN、STAT3、STAT5B、TAL1、TET1、TET2、VAV1、YEATS2、YTHDF2和ZEB1。

可选的,所述探针采用以下方法设计得到:

S1、根据数据库提取所述目的基因的外显子坐标,获得外显子区域的集合;

S2、截取一个所述外显子区域的1~2M bp作为第一个探针单元,截取所述外显子区域的(n-1)M~(n+1)M bp作为第n个探针单元,依次截取,M=60bp,获得该外显子区域的探针;

S3、对所述探针的核苷酸序列进行评估,评估的参数包括:Tm值、GC含量、Hairpin自由能、序列复杂度和基因组内同源性;

S4、对于评分低于阈值的探针进行调整,所述调整为调整所述评分低于阈值的探针的序列截取时的M值为60±10bp,重复S2、S3步骤优化探针的序列;

S5、对所述外显子区域的集合按照S2~S4所述方法获取探针,获得所述探针的集合。

可选的,所述检测试剂盒包括建库试剂盒和杂交捕获试剂盒。

可选的,所述建库试剂盒包括建库试剂盒-1和建库试剂盒-2;所述建库试剂盒-1中含有末端修复加尾缓冲液、末端修复加尾酶、连接缓冲液、连接酶、PCR混合液、QU试剂;所述建库试剂盒-2中含有接头混合液、re-PCR P5(1-8)、Pre-PCR P7(1-12)。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相关基因的建库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基因组打断;

(2)补平修复加A;

(3)接头连接;

(4)Pre-PCR反应;

(5)样本及探针杂交;所述探针用于捕获以下目的基因:ALK、APC、APC2、ARID1A、ARID1B、ARID2、ASXL3、ATM、BCOR、BIRC3、BIRC6、CARD11、CCND3、CD58、CDKN2A、CHD8、CHEK2、CIC、CIITA、CREBBP、DNMT3A、EP300、FYN、HLA-A、HLA-B、IDH2、IKBKB、ITPKB、ITPR3、JAK1、JAK2、JAK3、JMY、KDM6B、KMT2A、KMT2C、KMT2D、LRP1B、MEF2A、MSH2、MSH3、MSH6、MTOR、NCOR2、NF1、NOTCH1、NOTCH2、NOTCH3、PDCD1、PHLPP1、PIK3R1、PIK3R2、PLCG1、PLCG2、PMS1、PTEN、PTPRS、REV3L、RHOA、SALL3、SETBP1、SETD1B、SETD2、SMARCA2、SMARCA4、SOCS1、SPEN、STAT3、STAT5B、TAL1、TET1、TET2、VAV1、YEATS2、YTHDF2和ZEB1;

(6)链霉亲和素磁珠准备;

(7)捕获磁珠富集文库及清洗;

(8)Post-PCR反应。

可选的,所述探针采用以下方法设计得到:

S1、根据数据库提取所述目的基因的外显子坐标,获得外显子区域的集合;

S2、截取一个所述外显子区域的1~2M bp作为第一个探针单元,截取所述外显子区域的(n-1)M~(n+1)M bp作为第n个探针单元,依次截取,M=60bp,获得该外显子区域的探针;

S3、对所述探针的核苷酸序列进行评估,评估的参数包括:Tm值、GC含量、Hairpin自由能、序列复杂度和基因组内同源性;

S4、对于评分低于阈值的探针进行调整,所述调整为调整所述评分低于阈值的探针的序列截取时的M值为60±10bp,重复S2、S3步骤优化探针的序列;

S5、对所述外显子区域的集合按照S2~S4所述方法获取探针,获得所述探针的集合。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至少为:

本发明通过对瑞金医院110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国患者进行了全外显子测序,发现了涉及p53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Notch signalingpathway、JAK-STAT signaling/PD-1checkpoint pathway、Histone methylation、Histoneacetylation、DNA methylation、Chromatin remodeling、T cell receptor signalingpathway、Immune surveillance、tumor suppressor十个通路的76个基因突变及CNV改变。这是中国基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群体进行的最大数量的全外显子测序结果,其中发现TET2、KMT2D、KMT2C、RHOA、NCOR2、LRP1B、DNMT3A、HLA-B基因突变在亚洲人群中突变概率较高,MGA、ASXL3、CIC、SPEN、JMY、MEF2A、APC2、BIRC6、MSH3、YEATS2、BCOR和STAT5B基因突变为亚洲人群的特异性突变。采用本发明的试剂盒对亚洲人群的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可针对亚洲人群的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相关基因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可正确的进行预后分级和指导靶向治疗。本发明的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相关基因的检测试剂盒包括针对76个目的基因捕获探针。本发明试剂盒采用两轮PCR反应进行文库构建,具有文库构建周期短、覆盖率高、比对率高、均一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DNA文库峰形图(Agilent Bioanalyzer 2100);

图2为杂交捕获文库峰形图(Agilent Bioanalyzer 2100);

图3为实施例2中样本序号为1的片段化质检结果;

图4为实施例2中样本序号为2的片段化质检结果;

图5为实施例2中样本序号为3的片段化质检结果;

图6为实施例2中样本序号为1的预文库质检结果;

图7为实施例2中样本序号为2的预文库质检结果;

图8为实施例2中样本序号为3的预文库质检结果;

图9为实施例2中样本序号为1和2的终文库质检结果;

图10为实施例2中样本序号为3的终文库质检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相关基因的检测试剂盒,所述检测试剂盒中含有用于捕获目的基因的探针,目的基因包括:ALK、APC、APC2、ARID1A、ARID1B、ARID2、ASXL3、ATM、BCOR、BIRC3、BIRC6、CARD11、CCND3、CD58、CDKN2A、CHD8、CHEK2、CIC、CIITA、CREBBP、DNMT3A、EP300、FYN、HLA-A、HLA-B、IDH2、IKBKB、ITPKB、ITPR3、JAK1、JAK2、JAK3、JMY、KDM6B、KMT2A、KMT2C、KMT2D、LRP1B、MEF2A、MSH2、MSH3、MSH6、MTOR、NCOR2、NF1、NOTCH1、NOTCH2、NOTCH3、PDCD1、PHLPP1、PIK3R1、PIK3R2、PLCG1、PLCG2、PMS1、PTEN、PTPRS、REV3L、RHOA、SALL3、SETBP1、SETD1B、SETD2、SMARCA2、SMARCA4、SOCS1、SPEN、STAT3、STAT5B、TAL1、TET1、TET2、VAV1、YEATS2、YTHDF2和ZEB1。

本发明实施例探针的设计方法为:

S1、根据数据库提取目的基因的外显子坐标,获得外显子区域;具体的,采用的数据库包括:RefSeq。外显子区域坐标具体图表1所示:

表1

S2、截取一个外显子区域的1~2M bp作为第一个探针单元,截取外显子区域的(n-1)M~(n+1)M bp作为第n个探针单元,依次截取,M=60bp,获得该外显子区域的探针;

S3、对探针的核苷酸序列进行评估,评估的参数包括:Tm值、GC含量、Hairpin自由能、序列复杂度和基因组内同源性;

S4、对于评分低于阈值的探针进行调整,调整评分低于阈值的探针的序列截取时的M值为60±10bp,重复S2、S3步骤优化探针的序列;

S5、对外显子区域的集合按照S2~S4方法获取探针,获得探针的集合。

具体的,检测试剂盒包括建库试剂盒和杂交捕获试剂盒。建库试剂盒包括建库试剂盒-1和建库试剂盒-2;建库试剂盒-1中含有末端修复加尾缓冲液、末端修复加尾酶、连接缓冲液、连接酶、PCR混合液、QU试剂;建库试剂盒-2中含有接头混合液、re-PCR P5(1-8)、Pre-PCR P7(1-12)。Pre-PCR P5(1-8)、Pre-PCR P7(1-12)分别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

表3

具体的,接头混合液可采用迪赢生物产品(货号为LP2004A)。

具体的,杂交捕获试剂盒包括杂交捕获试剂盒-1、杂交捕获试剂盒-2和杂交捕获试剂盒-3;杂交捕获试剂盒-1中含有杂交液1、杂交液2、洗液1、洗液2和洗液3;杂交捕获试剂盒-2中含有杂交液3和探针保护液;杂交捕获试剂盒-3中含有通用封闭液和后PCR引物混合液。上述可采用迪赢生物产品(货号为C1001A)。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相关基因的建库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基因组打断;

(2)补平修复加A;

(3)接头连接;

(4)Pre-PCR反应;

(5)样本及探针杂交;探针用于捕获以下目的基因:ALK、APC、APC2、ARID1A、ARID1B、ARID2、ASXL3、ATM、BCOR、BIRC3、BIRC6、CARD11、CCND3、CD58、CDKN2A、CHD8、CHEK2、CIC、CIITA、CREBBP、DNMT3A、EP300、FYN、HLA-A、HLA-B、IDH2、IKBKB、ITPKB、ITPR3、JAK1、JAK2、JAK3、JMY、KDM6B、KMT2A、KMT2C、KMT2D、LRP1B、MEF2A、MSH2、MSH3、MSH6、MTOR、NCOR2、NF1、NOTCH1、NOTCH2、NOTCH3、PDCD1、PHLPP1、PIK3R1、PIK3R2、PLCG1、PLCG2、PMS1、PTEN、PTPRS、REV3L、RHOA、SALL3、SETBP1、SETD1B、SETD2、SMARCA2、SMARCA4、SOCS1、SPEN、STAT3、STAT5B、TAL1、TET1、TET2、VAV1、YEATS2、YTHDF2、ZEB1;

(6)链霉亲和素磁珠准备;

(7)捕获磁珠富集文库及清洗;

(8)Post-PCR反应。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试剂盒的组成如表3所示,采用迪赢生物产品(货号为L1001A、LP2004A、C1001A、CP3004A、Y1016A)。

表4

捕获探针的设计方法为:

S1、根据数据库提取目的基因的外显子坐标,外显子区域坐标具体图表1所示;

S2、截取一个外显子区域的1~120bp作为第一个探针单元,截取外显子区域的60~180bp作为第2个探针单元,截取外显子区域的120~240bp作为第3个探针单元,截取外显子区域的180~300bp作为第4个探针单元,依次截取,获得该外显子区域的探针;

S3、对探针的核苷酸序列进行评估,评估的参数包括:Tm值、GC含量、Hairpin自由能、序列复杂度和基因组内同源性;

S4、对于评分低于阈值的探针进行调整,调整评分低于阈值的探针的序列截取时的长度为50~70bp,重复S2、S3步骤优化探针的序列;

S5、对表1所示的外显子区域按照S2~S4方法获取探针,获得探针的集合,人工合成用于杂交。

试剂盒的具体使用方法为:

1、基因组打断

1.1启动Covaris S220 system:确保新鲜的去离子水超过Covaris槽上level12;事先预冷并脱气半小时。

1.2转移50μL的DNA样本到Covaris micro Tube,贴壁慢慢打出液体,小心不要在tube底部产生气泡。

1.3在Covaris S220和M220的超声条件设置如表5所示:

表5

2、补平修复加A

2.1配置表6反应体系,并吹打混合均匀。

表6

2.2放置于PCR仪上执行表7程序:

表7

3、接头连接

3.1配制表8所示的接头连接的反应体系:

表8

3.2吹打混合均匀,瞬时离心。

3.3放置于PCR仪上执行表9所示程序,同时取出磁珠室温孵育30分钟备用,用无核酸酶水配置足够80%的乙醇。

表9

3.4加入64μL的纯化磁珠,Vortex混合均匀。

3.5室温放置5分钟,注意此时不要放在磁力架上。

3.6放置于磁力架上静置澄清后弃上清液。

3.7加入200μL的80%乙醇,静置30秒后弃上清。

3.8再加入200μL的80%乙醇,静置30秒后弃上清。

3.9快速离心后用10μL的移液器弃去残余乙醇,室温放置1-3分钟,确保乙醇挥发干净,但不要干燥过度防止文库产量降低。

3.10从磁力架上取下管子,加入14μL的无核酸酶水重悬磁珠,Vortex混合均匀,室温放置2分钟。

3.11放置于磁力架上静置澄清后吸取上清液,转移至新的PCR管中。

4、Pre-PCR反应

4.1配置表10所示反应体系,并Vortex混合均匀。

表10

4.2根据不同的样本类型,样本起始量,按照表11所示的PCR条件执行PCR扩增:

表11

4.3在PCR管中加入40μL的纯化磁珠,Vortex混合均匀。

4.4室温放置5分钟,注意此时不要放在磁力架上。

4.5放置于磁力架上静置澄清后弃上清液。

4.6加入200μL的80%乙醇,静置30秒后弃上清。

4.7加入200μL的80%乙醇,静置30秒后弃上清。

4.8快速离心后用10μL的移液器弃去残余乙醇,室温放置1-3分钟,确保乙醇挥发干净,但不要干燥过度防止文库产量降低。

4.9从磁力架上取下管子,加入20μL的无核酸酶水重悬磁珠,Vortex混合均匀,室温放置2分钟。

4.10放置于磁力架上静置澄清后吸取上清液,转移至新的PCR管中。

4.11质控步骤:安捷伦2100或4200仪器检测片段范围和Qubit BR测定浓度。片段范围在225bp~275bp。DNA文库产量不低于500ng。得到的文库峰形图如图1所示。

5、样本及探针杂交

5.1根据Qubit浓度取总量500ng的建库文库进行后续杂交,cfDNA样本建议使用所有的文库已获得完整的样本信息。使用浓缩干燥仪进行浓缩,温度不超过45℃,刚好干燥完成后加入5μL无核酸酶水和7.7μL的universal blocker通用封闭液充分震荡混匀,混匀后静置。PS:若无浓缩干燥仪,也可采用加入1.8倍的纯化磁珠进行步骤4.4-4.8,但DNA损失会较大。

5.2放置于PCR仪上执行表12所示程序,带热盖模式运行。

表12

5.3在1.5mL EP管中制备表13所示杂交混合液,根据样本量配置单个或多个:

表13

5.4使用旋涡混匀仪剧烈震荡2秒后快速离心。

5.5转移全部18.5μL的杂交探针混合溶液到5.1步的文库混合液中(一直保持在PCR仪上操作),轻轻吹打10次。

5.6密封好管盖,在65℃杂交16小时。

6、链霉亲和素磁珠准备

6.1实验前至少2小时将洗液3放置65℃水浴锅预热(每个样本需要600μL,建议可预热准备650μL,温度计测量水温确保水浴锅65℃)。

6.2在漩涡震荡器上重悬QuarAcces Hyper Enrichment beads(室温平衡30分钟以上)。

6.3每个反应吸取50μL QuarAcces Hyper Enrichment beads到1.5mL LoBind管中。

6.4加200μL的洗液1,在漩涡振荡器上震荡5秒钟,充分混匀磁珠。

6.5快速离心后,放置于磁力架上静置澄清后弃上清液。

6.6重复步骤6.4-6.5,总共3次清洗,最后用200μL的洗液1重悬磁珠,室温放置待用。

7、捕获磁珠富集文库及清洗

7.1杂交混合液65℃孵育约16小时后,确保剩余杂交体系体积不低于20μL。然后直接在PCR仪上打开PCR管,将杂交混合液吸出,加入200μL磁珠混悬液中,震荡混匀5秒。

7.2室温将管子放置在垂直旋转器上旋转孵育30分钟。

7.3从旋转器上取下8连管或96孔板,简短离心后,放置磁力架5分钟,待液体清澈后,吸走上清。

7.4加200μL的洗液2来重悬磁珠,在振荡器上混匀5秒钟,室温孵育15分钟,每间隔5分钟,在漩涡振荡器上振荡一次。

7.5简短离心后,放置磁力架上待液体清澈后,吸走上清液;放置65℃的PCR仪上,马上加200μL的在6.1步预热好的洗液3,在PCR仪上吹吸10次使磁珠完全混匀,65℃孵育10分钟。

7.6重复步骤7.5,共3次,注意第二次和第三次洗的过程在磁力架上的时间尽可能短,最后吸走上清后再简短离心,用20μL的移液器吸走残余液体。

7.7加20μL无核酸酶水重悬磁珠,上下吹打均匀后全部磁珠悬液加入新的PCR管。

8、Post-PCR反应

8.1配置表14所示的反应体系,上下吹打混合均匀,注意不要快速离心。

表14

8.2放置于PCR仪上,按照表15所示的条件执行PCR扩增:

表15

8.3将PCR管放置于磁力架上,静置1分钟后吸取大约50μL的上清液转移至新的PCR管中(注意:上清液中包括捕获后文库,请勿遗弃),然后加入40μL混匀的纯化磁珠,吹打混匀。

8.4室温放置5分钟,注意此时不要放在磁力架上。

8.5放置于磁力架上静置澄清后弃上清液。

8.6加入200μL的80%乙醇(当天配置),静置1分钟后弃上清。

8.7再次加入200μL的80%乙醇(当天配置),静置30秒后弃上清,快速离心后弃去残余乙醇,室温放置3分钟。

8.8从磁力架上取下管子,加入30μL的Low TE缓冲液洗脱,吹打均匀后室温静置2分钟。

8.9放置于磁力架上静置澄清后吸取上清液,转移至新的PCR管中。

9、文库质检和上机准备

9.1使用Agilent Bioanalyzer 4200或2100仪器对样本进行质检,4200所需试剂为High Sensitivity D1000或D5000 ScreenTape,2100所需试剂为High Sensitivity DNAAssay。

9.2杂交捕获文库的峰形如图2所示,峰值约为250~350bp,一般的浓度约5~50nmol/μL。

9.3文库适用于Illumina(HiSeq 3000/4000,NextSeq platform,X-Ten及NovaSeq等平台)2×150测序模式,Index为双端(8bp)Index。对于新鲜FFPE样本测序数据量基于Panel大小和期望测序深度;对于中度降解样本(DIN值在3~8)测序数据量额外提高2~4倍;对于严重降解样本(DIN值小于3)测序数据量需额外提高5~10倍。

10、结果判定:峰值约为250~350bp,一般的浓度约5~50nmol/μL。

实施例2

1、以4个样本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试剂盒及方法进行检测,得到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如下。样本信息如表16所示:

表16

2、片段化后的实验结果如表17所示:

表17

备注:1)打断时间为:205s;2)目标片段化长度150bp。

片段化后质检结果如图3~5所示。其中,图3为样本序号为1的片段化质检结果,图4为样本序号为2的片段化质检结果,图5为样本序号为3的片段化质检结果。由图3~5可知:样本质量较好。

3、Pre-PCR反应的关键信息和实验结果如表18所示:

表18

采用QSEP机器对预文库进行质控,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6~8所示。其中,图6为样本序号为1的预文库质检结果,图7为样本序号为2的预文库质检结果,图8为样本序号为3的预文库质检结果。由图6~8可知:样本质量较好。

4、样本及探针杂交关键信息和实验结果如表19所示:

表19

终文库质检情况如图9、10所示。其中,图9为样本序号为1和2的终文库质检结果,图10为样本序号为3的终文库质检结果。由图9、10可知:样本质量较好。

5、测序:采用NovaSeq进行测序。

6、数据分析(QC)得到数据分析结果如表20:

表20

根据表20所示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实施例的试剂盒的重复率(Duplication rate)低,说明扩增的冗余性良好,正确比例率(Accurate mapping rate)高、比对到目标区域的Read占总read数的百分比(Reads capture rate)高、比对到目标区域的碱基占总碱基数的百分比(Bases capture rate)高,说明本发明试剂盒探针的捕获效率良好,试剂盒的整体性能良好。

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并不是用来限定权利要求,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都可以做出若干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序列表

<11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苏州云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120> 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相关基因的检测试剂盒及建库方法

<160> 28

<170> SIPOSequenceListing 1.0

<210> 1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

ctggacca 8

<210> 2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

aacggtca 8

<210> 3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3

tccacttg 8

<210> 4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4

cgttggca 8

<210> 5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5

ttggtcaa 8

<210> 6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6

ctgtatga 8

<210> 7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7

acactctt 8

<210> 8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8

taacacca 8

<210> 9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9

tggtccag 8

<210> 10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0

tgaccgtt 8

<210> 11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1

caagtgga 8

<210> 12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2

tgccaacg 8

<210> 13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3

ttgaccaa 8

<210> 14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4

tcatacag 8

<210> 15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5

aagagtgt 8

<210> 16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6

tggtgtta 8

<210> 17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7

ccagttca 8

<210> 18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8

tggcttca 8

<210> 19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9

cgactgga 8

<210> 20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0

caagacta 8

<210> 21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1

cctcctga 8

<210> 22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2

tggtggta 8

<210> 23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3

aacaacca 8

<210> 24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4

aatccgtc 8

<210> 25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5

caaggagc 8

<210> 26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6

ttcacgca 8

<210> 27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7

caccttac 8

<210> 28

<211> 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8

aagacgga 8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