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在精准性种植基础上具有农田土壤修复的播种装置

一种在精准性种植基础上具有农田土壤修复的播种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精准性种植基础上具有农田土壤修复的播种装置,包括外壳、储料腔、高压抽吸泵、加热芯和传输带,所述外壳的顶表面开设有储料腔,且储料腔的内表面被阻隔板贯穿,所述阻隔板固定设置在圆柱块的外表面,且圆柱块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储料腔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高压抽吸泵。该在精准性种植基础上具有农田土壤修复的播种装置,当高压抽吸泵抽入漆料时,在高压作用下高速移动的漆料冲击阻隔板,在冲击作用下让阻隔板带动圆柱块上的第一锥形齿轮旋转,会驱使第一锥形齿轮旋转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通过半径较小的第二锥形齿轮产生变速效果带动第一扇叶快速旋转产生吸力,通过吸气管从网格状的传输带上吸入喷漆产生的废气进行回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0041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沃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09136.2

  • 发明设计人 盛斌科;盛乐鹏;张祎;

    申请日2020-11-20

  • 分类号A01C7/00(20060101);A01C7/20(20060101);A01C19/04(20060101);A01C5/04(20060101);

  • 代理机构36131 鹰潭市智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周少华

  • 地址 335000 江西省鹰潭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3:3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田种植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精准性种植基础上具有农田土壤修复的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农田是一种能够对农作物进行种植的田地,而通过该田地对农作物进行种植后,得到农作物也称为农业,在农业中经常会使用到一种播种装置,该播种装置能够通过人力推动自行将种子进行播种,提高播种效率,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该播种装置却具有一些缺点:

其一,如公开号为“CN111684879A一种土壤翻耕播种装置及方法”,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人工推动推手,翻耕板翻耕土壤,方便耕种,但是其的翻耕板与转动轮的底面为同一水平线,无法很好的挖坑翻耕,播种只能在其表面播种,生长环境较差;

其二,如其一所述,该“CN111684879A一种土壤翻耕播种装置及方法”,其虽然能够对播种盒进行保护缓冲,但是还是需要人工手动拿取种子播种,不能够自行精准性播种,非常麻烦;

其三,在播种前需要考量地质环境,而环境较差的农田则不便于进行种植,不具备有自行种植过程中农田修复功能,考虑因数较多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精准性种植基础上具有农田土壤修复的播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不能够更好的伸入地面进行挖掘;不能够进行自行精准播种;需要考量地址因数不能够自行土壤修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精准性种植基础上具有农田土壤修复的播种装置,包括车体、储料槽和电机,所述车体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储料槽和蓄石腔,且车体的末端安装有圆筒,并且车体的一端底表面固定设置有滑轮,所述车体的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固定柱,并且固定柱贯穿车体的一侧表面,所述固定柱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的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滚轮,并且滚轮贯穿车体的底表面,所述滚轮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贯穿车体的底表面,所述连接块的顶表面连接有推杆,且推杆的顶部外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推杆的中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且第一复位弹簧的末端固定设置在车体的内部,所述传动齿轮的外表面连接有齿轮链,且齿轮链的顶端内部连接有从动齿轮,并且从动齿轮的一侧表面被圆柱块贯穿,所述圆柱块同时贯穿车体的一侧表面,且圆柱块的外表面被防转杆贯穿,并且防转杆贯穿车体的一侧表面,所述防转杆的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且第二复位弹簧固定设置在圆柱块的内部,所述圆柱块的末端底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端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并且支撑柱同时贯穿支撑柱和连接齿轮的外表面,所述连接齿轮安装在车体的内部,且连接齿轮的上表面与从动齿轮的下表面相连接,所述连接齿轮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贯穿车体的内表面,并且固定杆的中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掘土板,所述蓄石腔的内部放置有沸石,且蓄石腔的内表面被滚筒贯穿。

优选的,所述圆筒与车体构成转动结构,且圆筒的下表面与滚轮的下表面为同一横向线。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和连接块均与车体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块呈四叶草状,并且连接块的上表面与推杆的下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推杆与车体构成滑动结构,且推杆通过第一复位弹簧与车体构成弹性结构,并且推杆上的通孔与储料槽的底端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齿轮链分别与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为啮合连接,且传动齿轮、从动齿轮和连接齿轮的半径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圆柱块分别与车体和从动齿轮构成转动结构,且圆柱块与防转杆构成卡合的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转杆通过第二复位弹簧与圆柱块构成弹性结构,且防转杆与车体为卡合连接,并且圆柱块的支撑杆上的支撑柱与车体构成滑动结构,同时支撑柱与连接齿轮构成卡合的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掘土板关于固定杆的中心轴点呈圆周分布,且固定杆与车体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滚筒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且滚筒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方形板,并且方形板贯穿车体的内表面。

优选的,所述凹槽和方形板关于滚筒的中心轴点呈圆周分布,且方形板的外表面与掘土板的外表面相贴合,并且滚筒与车体为转动的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在精准性种植基础上具有农田土壤修复的播种装置,

1.由于掘土板低于滚轮,当传动齿轮旋转通过齿轮链带动从动齿轮旋转时,从动齿轮会与连接齿轮啮合,让连接齿轮带动固定杆上的掘土板旋转,此时掘土板底面低于滚轮,可以将泥土掘起挖坑,便于对种子进行种植;

2.而当不需要种植时,可通过拉扯防转杆,将防转杆旋转带动固定杆旋转,让固定杆通过支撑柱上的连接齿轮旋转,使得连接齿轮通过固定杆带动掘土板旋转,再将防转杆塞入到外表面的孔洞中进行支撑卡合,此时整体移动,让掘土板不再与地面接触,此时则不再挖掘地面,便于移动;

3.而当挖掘出坑动时,由于滚轮会匀速旋转带动连接块匀速旋转,使得连接块通过凸起部位持续向上推动推杆,让推杆向上滑动,使得通孔与储料槽相重合,储料槽中的种子在重力作用下则会自然下落,此时滚轮持续移动,会使得储料槽落出的种子落入到坑洞中,达到自行精准播种的效果;

4.而在掘土板旋转挖掘过程中会带动方形板旋转,使得方形板带动滚筒旋转,让滚筒能够带动凹槽旋转,在重力作用下沸石会从蓄石腔中落入到凹槽中,滚筒旋转会带动凹槽旋转,使得凹槽中的沸石落下落入到坑洞中,而沸石能够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够通过自身离子交换性和催化性,对所在的土壤进行治理,改善土壤的环境;

5.而同时滚轮旋转通过滑轮带动整体移动时,车体也会带动圆筒旋转,此时圆筒底端与滚轮底端为同一水平面,所以圆筒旋转时,圆筒会将刨起的土推入到坑洞中进行填埋,达到填坑作用,自行推土播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整体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从动齿轮与连接齿轮连接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连接块与推杆连接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从动齿轮与连接齿轮连接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齿轮链与从动齿轮连接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储料槽;3、蓄石腔;4、圆筒;5、滑轮;6、电机;7、固定柱;8、传动齿轮;9、滚轮;10、连接块;11、推杆;12、通孔;13、第一复位弹簧;14、齿轮链;15、从动齿轮;16、圆柱块;17、防转杆;18、第二复位弹簧;19、支撑杆;20、支撑柱;21、连接齿轮;22、固定杆;23、掘土板;24、沸石;25、滚筒;26、凹槽;27、方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在精准性种植基础上具有农田土壤修复的播种装置,包括车体1、储料槽2、蓄石腔3、圆筒4、滑轮5、电机6、固定柱7、传动齿轮8、滚轮9、连接块10、推杆11、通孔12、第一复位弹簧13、齿轮链14、从动齿轮15、圆柱块16、防转杆17、第二复位弹簧18、支撑杆19、支撑柱20、连接齿轮21、固定杆22、掘土板23、沸石24、滚筒25、凹槽26和方形板27,车体1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储料槽2和蓄石腔3,且车体1的末端安装有圆筒4,并且车体1的一端底表面固定设置有滑轮5,车体1的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6,且电机6的输出端安装有固定柱7,并且固定柱7贯穿车体1的一侧表面,固定柱7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8,且传动齿轮8的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滚轮9,并且滚轮9贯穿车体1的底表面,滚轮9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且连接块10贯穿车体1的底表面,所述连接块10的顶表面连接有推杆11,且推杆11的顶部外表面开设有通孔12,推杆11的中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3,且第一复位弹簧13的末端固定设置在车体1的内部,传动齿轮8的外表面连接有齿轮链14,且齿轮链14的顶端内部连接有从动齿轮15,并且从动齿轮15的一侧表面被圆柱块16贯穿,圆柱块16同时贯穿车体1的一侧表面,且圆柱块16的外表面被防转杆17贯穿,并且防转杆17贯穿车体1的一侧表面,防转杆17的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18,且第二复位弹簧18固定设置在圆柱块16的内部,圆柱块16的末端底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杆19,且支撑杆19的底端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0,并且支撑柱20同时贯穿支撑柱20和连接齿轮21的外表面,连接齿轮21安装在车体1的内部,且连接齿轮21的上表面与从动齿轮15的下表面相连接,连接齿轮2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2,且固定杆22贯穿车体1的内表面,并且固定杆22的中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掘土板23,蓄石腔3的内部放置有沸石24,且蓄石腔3的内表面被滚筒25贯穿。

圆筒4与车体1构成转动结构,且圆筒4的下表面与滚轮9的下表面为同一横向线,当圆筒4旋转时,圆筒4与滚轮9为同一水平线,圆筒4可以将掘起的土进行推动将坑洞铺平。

固定柱7和连接块10均与车体1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块10呈四叶草状,并且连接块10的上表面与推杆11的下表面相贴合,当连接块10旋转时,连接块10会通过其凸起部分推动推杆11。

推杆11与车体1构成滑动结构,且推杆11通过第一复位弹簧13与车体1构成弹性结构,并且推杆11上的通孔12与储料槽2的底端相重合,而推杆11被凸起部分推动时会向上滑动压缩第一复位弹簧13进行充能,同时通孔12与储料槽2的底端相重合,而推杆11不被凸起部分挤压时,充能的第一复位弹簧13又再次拉扯推杆11。

齿轮链14分别与传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15为啮合连接,且传动齿轮8、从动齿轮15和连接齿轮21的半径均相同,当传动齿轮8旋转时,传动齿轮8会与齿轮链14啮合,让齿轮链14运作与从动齿轮15啮合,此时从动齿轮15和传动齿轮8半径均相同,所以两者旋转速度相同。

圆柱块16分别与车体1和从动齿轮15构成转动结构,且圆柱块16与防转杆17构成卡合的滑动结构,当圆柱块16旋转时,圆柱块16会带动防转杆17进行旋转。

防转杆17通过第二复位弹簧18与圆柱块16构成弹性结构,且防转杆17与车体1为卡合连接,并且圆柱块16的支撑杆19上的支撑柱20与车体1构成滑动结构,同时支撑柱20与连接齿轮21构成卡合的转动结构,而当拉扯防转杆17时,防转杆17拉伸第二复位弹簧18进行充能,同时脱离车体1不再进行卡合。

掘土板23关于固定杆22的中心轴点呈圆周分布,且固定杆22与车体1构成转动结构,当固定杆22旋转时,固定杆22会带动掘土板23旋转,使得掘土板23对泥土进行掘刨,挖出坑洞便于种植。

滚筒25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26,且滚筒25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方形板27,并且方形板27贯穿车体1的内表面,凹槽26和方形板27关于滚筒25的中心轴点呈圆周分布,且方形板27的外表面与掘土板23的外表面相贴合,并且滚筒25与车体1为转动的卡合连接,而当掘土板23旋转时会推动方形板27,使得方形板27带动滚筒25旋转,让滚筒25带动凹槽26进行旋转,便于凹槽26中的沸石24落下。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在精准性种植基础上具有农田土壤修复的播种装置时,给该装置安上电源等后,根据图1、图2、图3、图4、图6、图7和图8,首先将沸石24和种子分别填满蓄石腔3和储料槽2,沸石24则会从蓄石腔3落入到滚筒25的凹槽26中,而同时种子滑动到储料槽2的底端被推杆11进行阻挡,而此时拉扯防转杆17,使得防转杆17拉伸第二复位弹簧18并脱离车体1不再进行卡合,此时再旋转圆柱块16,圆柱块16则通过支撑杆19带动支撑柱20旋转,支撑柱20则带动连接齿轮21、固定杆22和掘土板23旋转,由于连接齿轮21以从动齿轮15的中心轴点为圆心旋转,从动齿轮15和连接齿轮21始终相连接,旋转至形成图2后,松开防转杆17,使得防转杆17通过充能的第二复位弹簧18复位弹回始终与车体1卡合,使得掘土板23的中心轴点位于该位置无法移动,此时启动车体1上的电机6同时启动,驱使固定柱7旋转带动传动齿轮8和滚轮9旋转,滚轮9通过滑轮5带动车体1的整体进行移动,同时传动齿轮8通过齿轮链14带动从动齿轮15旋转与连接齿轮21啮合,让连接齿轮21通过固定杆22带动掘土板23旋转,通过掘土板23进行掘土,达到刨坑的作用;

而在刨坑的同时,根据图1、图2、图3和图5,由于滚轮9旋转带动整体移动时会带动连接块10旋转,使得通过连接块10的凸起部位向上推动第一复位弹簧13作用下的推杆11,使得推杆11向上滑动让通孔12与储料槽2的底端重合,而储料槽2中的种子则不再被推杆11阻隔,从而种子则会滑出,落入到掘土板23刨好的坑中,同时掘土板23旋转时会推动方形板27,方形板27受到外力推动时,方形板27会带动滚筒25旋转,而滚筒25带动凹槽26旋转,由于凹槽26中具有蓄石腔3落下的沸石24,当该凹槽26旋转至底端时,沸石24通过重力自然下落,通过滚轮9持续旋转带动整体移动,沸石24也会落入到坑洞中,而由于整体持续移动会带动圆筒4移动,而圆筒4的底端与滚轮9的底端为同一水平面,圆筒4会对土壤推动,将掘起的土再推入到刨出的坑洞中对沸石24和种子进行覆盖,而沸石24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防止有效成分的流失,同时含多种有益微生物及代谢活性物质,可以净化土壤,有效抑制土壤中有害菌繁殖,提高植物抗病、抗旱、抗逆能力,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