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小麦种植用方便调节的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小麦种植用方便调节的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种植用方便调节的施肥装置,包括施肥车,所述施肥车的顶部设有施肥箱,所述沉淀箱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的输出端密封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底端连接有喷洒嘴,所述软管的一端外侧设有外盒体,所述外盒体的内腔室中滑动连接有内盒体,所述外盒体的一侧设有电动推杆。本发明通过电动推杆、内盒体、软管、外盒体、第二推杆、齿轮、第一推杆、推板、旋转轴、主动轮、从动轮、转动体、第二分流叶以及第一分流叶的之间联动配合,从而可以实现在调节施肥距离的同时可以调节第二分流叶与第一分流叶之间的距离空隙,提高流量大小,从而可以提高施肥喷洒面积,有利于小麦生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0044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桂芳;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91779.9

  • 发明设计人 宋传华;王桂芳;

    申请日2020-11-18

  • 分类号A01C23/04(20060101);B01D29/03(20060101);B01D29/56(20060101);B01F7/00(20060101);B01F7/18(20060101);

  • 代理机构37318 青岛鼎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宋涛

  • 地址 253200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城区锦纺街12号夏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3:3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麦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种植用方便调节的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作为中国的主要粮食之一,存在虫害少、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特点,作为一种优质的粮食,小麦是加工各种高级点心以及酿酒等的重要原料,所以有机小麦的未来会对其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大力发展有机小麦也是促进农业增收的重要的途径。中国是世界上小麦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小麦的种植存在明显的区域化特点,例如山东、河南、河北等都是小麦种植的大省,但是这些区域同样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年降水量较低,小麦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地抽取地下水源,过量地采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的下降非常明显,尤其是在干旱季节,这也成了这些小麦主产区粮食产量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我国小麦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小麦种植中常常会对种植物进行施肥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在小麦育种施肥时,大多是直接将肥料洒在土壤表面,存在着施肥面积较小,不利于小麦的生长,施肥劳动强度大,给施肥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因此,发明一种小麦种植用方便调节的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麦种植用方便调节的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电动推杆、内盒体、软管、外盒体、第二推杆、齿轮、第一推杆、推板、旋转轴、主动轮、从动轮、转动体、第二分流叶以及第一分流叶的之间联动配合,从而可以实现在调节施肥距离的同时可以调节第二分流叶与第一分流叶之间的距离空隙,提高流量大小,从而可以提高施肥喷洒面积,有利于小麦生长,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麦种植用方便调节的施肥装置,包括施肥车,所述施肥车的顶部设有施肥箱,所述施肥箱内设置有混料桶和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一侧通过导水管连接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的输出端密封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底端连接有喷洒嘴,所述软管靠近喷洒嘴的一端外侧设有外盒体,所述外盒体的内腔室中滑动连接有内盒体,所述内盒体与软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外盒体的一侧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施肥箱的底部侧壁上,所述电动推杆贯穿延伸至外盒体内的一端与内盒体相连接,所述内盒体远离电动推杆的一侧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顶端开设有通孔滑槽,所述第二推杆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端依次转动连接有主动轮和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的一端焊接固定在外盒体的内腔室侧壁上,所述主动轮的一侧通过皮带贯穿延伸至软管转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底部设有分流环,所述分流环的中心处设有固定体,所述固定体的外缘周处等间距焊接有四个第一分流叶,四个所述第一分流叶远离固定体的一端均与分流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的底端中心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体,所述转动体的外缘周处等间距焊接有四个第二分流叶,四个所述第二分流叶的外壁均与分流环的内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的底端中心处通过转轴贯穿转动体延伸至固定体的顶部通过轴承呈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流叶和第二分流叶均呈扇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分流叶和第二分流叶的截面面积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的外侧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底端与固定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体的直径尺寸大于转动体的直径尺寸。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远离内盒体的一端均焊接有推板,所述软管远离喷洒嘴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施肥箱的侧壁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混料桶的顶端设置有呈垂直设置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延伸至混料桶内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外壁上等间距焊接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混料桶的底端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一端外壁上连接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沉淀箱的顶端通过输水管连接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二抽水泵的输入端通过导水管与输料管相连接,所述沉淀箱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小麦种植用方便调节的施肥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S1:当需要对远处小麦进行施肥时,首先启动电动推杆工作,电动推杆带动内盒体和软管沿着外盒体内部滑动,第二推杆带动齿轮移动直至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一端的推板与外盒体内壁相接触,即可带动内盒体和外盒体同步移动;

S2:在推板向外盒体移动的过程中,由于齿轮与齿条板啮合,且齿条板暂时固定不动,所以齿轮转动通过旋转轴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旋转;

S3:然后从动轮通过转轴带动转动体转动进而带动四个第二分流叶转动,从而使得四个第二分流叶与第一分流叶之间的距离空隙达到最大化,即可提高施肥喷洒面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电动推杆、内盒体、软管、外盒体、第二推杆、齿轮、第一推杆、推板、旋转轴、主动轮、从动轮、转动体、第二分流叶以及第一分流叶的之间联动配合,从而可以实现在调节施肥距离的同时可以调节第二分流叶与第一分流叶之间的距离空隙,提高流量大小,从而可以提高施肥喷洒面积,有利于小麦生长;

2、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工作,使得驱动电机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转动带动多个搅拌叶片转动对药物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提高药物混合效果,通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设计,从而能够有效的对混合搅拌后的药物进行过滤,进而可以提高施肥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喷洒嘴固定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2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分流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施肥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图7的C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施肥车;2、施肥箱;3、混料桶;4、沉淀箱;5、第一抽水泵;6、软管;7、固定件;8、喷洒嘴;9、电动推杆;10、外盒体;11、内盒体;12、第一推杆;13、第二推杆;14、推板;15、通孔滑槽;16、齿条板;17、齿轮;18、主动轮;19、从动轮;20、密封盖;21、分流环;22、第二过滤网;23、输料管;24、第二分流叶;25、第一分流叶;26、转动体;27、驱动电机;28、搅拌轴;29、搅拌叶片;30、阀门;31、第二抽水泵;32、第一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8所示的一种小麦种植用方便调节的施肥装置,包括施肥车1,所述施肥车1的顶部设有施肥箱2,所述施肥箱2内设置有混料桶3和沉淀箱4,所述沉淀箱4的一侧通过导水管连接有第一抽水泵5,所述第一抽水泵5的输出端密封连接有软管6,所述软管6的底端连接有喷洒嘴8,所述软管6靠近喷洒嘴8的一端外侧设有外盒体10,所述外盒体10的内腔室中滑动连接有内盒体11,所述内盒体11与软管6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外盒体10的一侧设有电动推杆9,所述电动推杆9设置在施肥箱2的底部侧壁上,所述电动推杆9贯穿延伸至外盒体10内的一端与内盒体11相连接,所述内盒体11远离电动推杆9的一侧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推杆12和第二推杆13,所述第一推杆12的顶端开设有通孔滑槽15,所述第二推杆13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端依次转动连接有主动轮18和齿轮17,所述齿轮17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板16,所述齿条板16的一端焊接固定在外盒体10的内腔室侧壁上,所述主动轮18的一侧通过皮带贯穿延伸至软管6转动连接有从动轮19,所述从动轮19的底部设有分流环21,所述分流环21的中心处设有固定体,所述固定体的外缘周处等间距焊接有四个第一分流叶25,四个所述第一分流叶25远离固定体的一端均与分流环2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19的底端中心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体26,所述转动体26的外缘周处等间距焊接有四个第二分流叶24,四个所述第二分流叶24的外壁均与分流环21的内壁相接触。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从动轮19的底端中心处通过转轴贯穿转动体26延伸至固定体的顶部通过轴承呈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分流叶25和第二分流叶24均呈扇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分流叶25和第二分流叶24的截面面积尺寸相同,从而能够有效的便于实现流量大小的调节。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从动轮19的外侧设有密封盖20,所述密封盖20的底端与固定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体的直径尺寸大于转动体26的直径尺寸。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推杆12和第二推杆13远离内盒体11的一端均焊接有推板14,所述软管6远离喷洒嘴8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固定件7,所述固定件7的一端与施肥箱2的侧壁焊接固定,通过固定件7的设计,从而能够有效的对软管6起到固定的作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料桶3的顶端设置有呈垂直设置的驱动电机27,所述驱动电机27的输出端贯穿延伸至混料桶3内转动连接有搅拌轴28,所述搅拌轴28的底端外壁上等间距焊接有多个搅拌叶片29,所述混料桶3的底端连接有输料管23,所述输料管23的一端外壁上连接有阀门30,通过启动驱动电机27工作,使得驱动电机27驱动搅拌轴28转动,搅拌轴28转动带动多个搅拌叶片29转动对药物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提高药物混合效果。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沉淀箱4的顶端通过输水管连接有第二抽水泵31,所述第二抽水泵31的输入端通过导水管与输料管23相连接,所述沉淀箱4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32和第二过滤网22,通过第一过滤网32和第二过滤网22的设计,从而能够有效的对混合搅拌后的药物进行过滤,进而可以提高施肥效果。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小麦种植用方便调节的施肥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S1:当需要对远处小麦进行施肥时,首先启动电动推杆9工作,电动推杆9带动内盒体11和软管6沿着外盒体10内部滑动,第二推杆13带动齿轮17移动直至第一推杆12和第二推杆13一端的推板14与外盒体10内壁相接触,即可带动内盒体11和外盒体10同步移动;

S2:在推板14向外盒体10移动的过程中,由于齿轮17与齿条板16啮合,且齿条板16暂时固定不动,所以齿轮17转动通过旋转轴带动主动轮18旋转,主动轮18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19旋转;

S3:然后从动轮19通过转轴带动转动体26转动进而带动四个第二分流叶24转动,从而使得四个第二分流叶24与第一分流叶25之间的距离空隙达到最大化,即可提高施肥喷洒面积

本发明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8,当需要对远处小麦进行施肥时,首先启动电动推杆9工作,电动推杆9带动内盒体11和软管6沿着外盒体10内部滑动,第二推杆13带动齿轮17移动直至第一推杆12和第二推杆13一端的推板14与外盒体10内壁相接触,即可带动内盒体11和外盒体10同步移动,在推板14向外盒体10移动的过程中,由于齿轮17与齿条板16啮合,且齿条板16暂时固定不动,所以齿轮17转动通过旋转轴带动主动轮18旋转,主动轮18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19旋转,然后从动轮19通过转轴带动转动体26转动进而带动四个第二分流叶24转动,从而使得四个第二分流叶24与第一分流叶25之间的距离空隙达到最大化,即可提高施肥喷洒面积。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