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脑室外引流颅骨骨窗固定架

脑室外引流颅骨骨窗固定架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室外引流颅骨骨窗固定架,包括底座、支架,所述底座端部设置有贯穿的固定孔,且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卡槽、凹槽,且底座上固定有加强板,加强板与凹槽对应处设置有贯穿槽;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卡块、过管孔,所述卡块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卡块卡装入卡槽内,底座设置有固定孔一端嵌入骨窗内缘且通过螺钉固定于颅骨骨窗。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偏低,且能够对引流管进行较好的固定,从而满足目前的手术需求。另外本发明对于脑室腹腔引流术在脑积水的治疗和推广有巨大益处,将改善此手术的引流管固定难及颅骨骨窗封闭问题,具有巨大临床应用价值及应用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0202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1910769726.4

  • 发明设计人 钟山;潘斯俭;胡良运;薛俊;

    申请日2019-08-20

  • 分类号A61B90/00(20160101);A61M25/02(20060101);

  • 代理机构31315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邱丹

  • 地址 200025 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19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3:3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脑室外引流颅骨骨窗固定架。

背景技术

脑积水的发病原因较多,其中最为主要的有脑脊液分泌、吸收异常以及脑脊液循环通道阻塞等。若是未对患者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就有可能使得其脑室慢慢扩大。当前临床上大多使用脑脊液分流术对这一疾病进行治疗,从而使得脑脊液分泌恢复正常,或者促进机 水分排出量增多。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操作最 为简便、效果最为显著的方法。腹腔分流术治疗后,其临床治疗较好,相比腰椎腹腔分流术优势较大,有利于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智能、精神状态恢复,预防并发症,临床意义显著。

但是在现有的国内外脑室腹腔引流装置中,尚无安全且有效的能够做到颅骨骨窗封闭和脑室外引流引流管固定的元件。颅骨骨窗的非封闭环境是继发颅内外感染的重要源头,并且引流管的随意移动将导致引流管堵塞和继发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因此颅骨骨窗的封闭和出颅引流管的固定是脑室腹腔引流术的关键步骤,现今仅是用钛片将骨窗封闭并将引流管压住以固定引流管,此法经济成本高,且引流管固定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脑室外引流颅骨骨窗固定架,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能够对引流管进行较好的固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脑室外引流颅骨骨窗固定架,包括底座、支架,所述底座端部设置有贯穿的固定孔,且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卡槽、凹槽,且底座上固定有加强板,加强板与凹槽对应处设置有贯穿槽;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卡块、过管孔,所述卡块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卡块卡装入卡槽内,底座设置有固定孔一端嵌入骨窗内缘且通过螺钉固定于颅骨骨窗。

优选地,所述底座整体为“C形”。

优选地,凹槽由开口端向封闭端截面逐渐变大。

优选地,所述卡槽内固定有定位杆,定位杆穿过定位孔。

优选地,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一端设置有卡扣孔、让位槽,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铰接筒,所述底座与第一铰接筒,转轴穿过第一铰接筒、第二铰接筒;

所述让位槽用于便于定位杆穿过,且压板与卡板端面压紧;所述让位槽两端分别固定有弹簧扣,弹簧扣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其端部与卡板端面压紧。

优选地,卡扣孔一端与锥孔连通,所述锥孔由远离卡扣孔一端向与卡扣孔连接一端的直径逐渐变小;卡扣筒设置有卡扣头一端穿过卡扣孔后其内侧与压板端面压紧,卡扣筒另一端与底座装配固定。

优选地,所述卡扣筒包括连接环、卡扣条,所述卡扣条两端分别与连接环、卡扣头连接固定,且所述卡扣条具有弹性,其初始状态时由连接环一端向卡扣头一端距离轴线的间距越来越大。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螺纹孔,挤压螺杆一端穿过卡扣筒后与螺纹孔通过螺纹旋合装配,挤压螺杆另一端位于卡扣筒外部,且挤压螺杆与卡扣筒装配处设置有锥形部分,所述锥形部分由靠近连接环一端卡扣头一端的直径逐渐变大。

优选地,所述卡扣头上设置有驱动斜面,驱动斜面可与锥孔内壁贴合。

优选地,在加强板上设置与贯穿槽连通的通槽,且所述贯穿槽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弹簧片一端卡紧固定,弹簧片另一端上固定有拉板部分,所述弹簧片为弧形板其向贯穿槽弯曲;所述拉板部分穿出通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偏低,且能够对引流管进行较好的固定,从而满足目前的手术需求。另外本发明对于脑室腹腔引流术在脑积水的治疗和推广有巨大益处,将改善此手术的引流管固定难及颅骨骨窗封闭问题,具有巨大临床应用价值及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中卡扣筒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二中压板、弹簧扣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3,脑室外引流颅骨骨窗固定架,包括底座100、支架200,所述底座100整体为“C形”且其端部设置有贯穿的固定孔101,且所述底座100上还设置有卡槽102、凹槽103,且底座100上固定有加强板400,加强板400与凹槽103对应处设置有贯穿槽401;所述支架200上设置有卡块210、过管孔201,所述卡块210上设置有定位孔211;

所述卡块210卡装入卡槽102内,从而实现支架200与底座100的装配固定,底座100设置有固定孔101一端嵌入骨窗内缘且通过螺钉固定于颅骨骨窗(螺钉穿过固定孔101后与颅骨骨窗装配固定),这能够起到缝补骨窗并且为支架200提供固定基础;支架200固定在底座100上后,其过管孔201可以使穿刺针、引流管穿过,从而方便穿刺及引流管的置入。

使用时,加强板400与头骨贴合,从而使得凹槽103开口向外,引流管从过管孔201穿出后卡在凹槽103内,然后沿着头皮布置,从而可以固定引流管,且可以防止引流管松动。具体地,所述引流管弯折一部分后将弯折处插入贯穿槽401内,然后将另一端穿过凹槽103引出,从而为后期调整引流管提供空间。

优选地,凹槽103由开口端向封闭端截面逐渐变大,从而既能够方便引流管的卡入又能够防止引流管脱离凹槽103。

优选地,所述卡槽102内固定有定位杆310,定位杆310穿过定位孔211,从而对支架200进行定位、固定。这种设计能够确定过管孔201的位置,避免其位置不确定带来的引流管引出困难。

实施例二

参见图4-图11,为了便于固定卡块210,申请人还设计了压板510,所述压板510一端设置有卡扣孔513、让位槽512,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铰接筒511,所述底座100与第一铰接筒110,转轴530穿过第一铰接筒110、第二铰接筒511,从而使得第一铰接筒110、第二铰接筒511通过转轴530铰接;

所述让位槽512用于便于定位杆310穿过,且压板510与卡板210端面压紧,从而实现将卡板210卡紧在卡槽102内;所述让位槽512两端分别固定有弹簧扣520,弹簧扣520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其端部与卡板210端面压紧,从而实现对压板的卡紧、固定。

所述卡扣孔513一端与锥孔514连通,所述锥孔514由远离卡扣孔513一端向与卡扣孔513连接一端的直径逐渐变小;卡扣筒610设置有卡扣头613一端穿过卡扣孔513后其内侧与压板510端面压紧,卡扣筒610另一端与底座100装配固定;

所述卡扣筒610包括连接环611、卡扣条612,所述卡扣条612两端分别与连接环611、卡扣头613连接固定,且所述卡扣条612具有弹性,其初始状态时由连接环611一端向卡扣头613一端距离轴线的间距越来越大,从而使其穿过卡扣孔513后卡扣头613在卡扣条612弹性作用下散开以使卡扣头613内侧与压板510端面卡紧。

优选地,所述底座100上还设置有螺纹孔104,挤压螺杆620一端穿过卡扣筒610后与螺纹孔104通过螺纹旋合装配,挤压螺杆620另一端位于卡扣筒610外部,且挤压螺杆620与卡扣筒610装配处设置有锥形部分621,所述锥形部分621由靠近连接环611一端卡扣头613一端的直径逐渐变大。使用时,可以用过不同部分的锥形部分621与卡扣筒610的装配深度从而调节卡扣条612被固定张开的程度,也就调节卡扣筒610对压板的固定力。

优选地,所述卡扣头613上设置有驱动斜面614,驱动斜面614可与锥孔514内壁贴合,从而对卡扣条612进行挤压,从而便于卡扣头613穿过卡扣孔513。

优选地,为了便于贯穿槽401对引流管的卡紧,可以在加强板400上设置与贯穿槽401连通的通槽402,且所述贯穿槽401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槽403,所述固定槽403与弹簧片320一端卡紧固定,弹簧片320另一端上固定有拉板部分321,所述弹簧片320为弧形板其向贯穿槽401弯曲。使用时,通过弹簧片320的弹力将引流管卡紧在贯穿槽401内,从而更好地固定引流管。

所述拉板部分321穿出通槽402,从而便于拉动弹簧片320。使用时,可以通过拉板部分321将弹簧片320拉出,然后放置引流管,再放开弹簧片320,使得弹簧片320通过自身弹力将引流管卡紧。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