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工艺

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萃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工艺,该工艺采用的萃取器包括压力泵,所述压力泵的一端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设置有萃取器主体,所述萃取器主体的一端靠近气管的下方设置有导管,所述萃取器主体的外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萃取器主体的外侧限位板的下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萃取器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一号出液口,所述一号出液口的下端设置有螺纹固定管,所述螺纹固定管的下端设置有二号出液口,所述一号出液口、二号出液口的一端外表面均掏空设置有固定孔。本发明可以使提取的药品纯度更高,便于将药品排出,可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结构比较简单,这种萃取器将会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0301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倩;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99450.2

  • 发明设计人 王倩;汪茹悦;

    申请日2020-10-14

  • 分类号B01D11/02(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广陵经济开发区广陵产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3:3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萃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工艺。

背景技术

超临界为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液之间的一种既非气态又非液态的物态,这种物质只能在其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时才能存在,超临界流体是一种十分理想的萃取剂,物质是以气、液和固三种形式存在,在不同的压力和温度下可以相的转换,在温度高于某一数值时,任何大的压力均不能使该纯物质由气相转化为液相,此时的温度即被称之为临界温度;而在临界温度下,气体能被液化的最低压力称为临界压力,当物质所处的温度高于临界温度,压力大于临界压力时,该物质处于超临界状态,通常在萃取器内进行超临界萃取反应来制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传统的萃取器有一些缺点,首先萃取后不同的液体会出现分层现象,由于排出液体的流量不易控制,容易导致上层液也被收集,导致得到的产品出现杂质,其次,萃取器固定不牢固,不利于萃取的进行,且不便于收集产品,另外,萃取器的萃取效果不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这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工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中草药洗净、干燥,并进行粉碎成为粉末,粉碎后的粒度为100um-1mm,接着将粉碎后的粉末放入到容器内,并置于温度为30-60℃的环境下软化1-2h,且在软化过程中喷洒中草药重量20%-30%的温水;

S2:将步骤S1处理所得中草药进行放入到萃取器中进行萃取;

S3:在使用S2中的萃取器前,先将萃取器中的压力泵、加热器分别通过气管、导管与萃取器主体连接,通过限位板将萃取器主体固定在固定环的内部,且固定环下端的支撑架支撑萃取器主体;

S4:将S1中处理后的中草药和萃取剂通过进料管注入萃取器主体内,然后通过压力泵对萃取器主体进行加压;

上述萃取器包括压力泵,所述压力泵的一端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设置有萃取器主体,所述萃取器主体的一端靠近气管的下方设置有导管,所述萃取器主体的内部设有辅助单元,辅助单元用于加快中草药的萃取,萃取器主体的外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萃取器主体的外侧限位板的下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萃取器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一号出液口,所述一号出液口的下端设置有螺纹固定管,所述螺纹固定管的下端设置有二号出液口,所述一号出液口、二号出液口的一端外表面均掏空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固定环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实心底座。

使用时,使用者将压力泵、加热器分别通过气管、导管与萃取器主体连接,通过限位板将萃取器主体固定在固定环的内部,且固定环下端的支撑架可以支撑萃取器主体,通过实心底座可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将液体通过进料管注入萃取器主体内,然后通过压力泵对萃取器主体进行加压,在达到超临界状态时药品在萃取器主体内进行萃取,同时,通过辅助单元加快对处于超临界状态的药品进行萃取,萃取完成后通过转动一号出液口一端的控制阀,使控制阀内部的通孔平行于一号出液口,萃取器主体内分层后的药品从一号出液口排出,在两液体分层处到达萃取器主体底部时,通过转动一号出液口一端的控制阀使控制阀内部的通孔垂直于一号出液口,从而使液体不能从一号出液口处流出,通过螺纹固定管将二号出液口固定在一号出液口的下端,分别转动一号出液口与二号出液口一端的控制阀,使控制阀内部的通孔与一号出液口、二号出液口平行,将液体从二号出液口排出。

优选的,所述辅助单元包括一号轴、一组摆动杆和一组气动推杆;所述一号轴的端部活动连接在萃取器主体的上表面;一组所述摆动杆端部铰接在一号轴的外圈上,每个所述摆动杆的上方设有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一端铰接在一号轴的外圈上,另一端与摆动杆铰接,通过气动推杆伸缩作用,实现摆动杆的来回摆动;当压力泵对萃取器主体进行加压,使得萃取器主体内的药品达到超临界状态的同时,控制器控制一组气动推杆工作,从而使得一组摆动杆沿一号轴的外圈进行上下方向的摆动,便于处于超临界状态的药品进行萃取操作,从而加快了药品的萃取效率。

优选的,位于所述一号轴最下侧的所述摆动杆的下方设有一组击打单元,击打单元包括一号绳和击打球;所述一号绳的一端贯穿一号轴并与摆动杆的上表面连接,另一端与击打球连接,且位于一号轴外侧的一号绳上套设有弹簧,通过摆动杆的摆动,实现击打球击打一号轴,并使得一号轴沿活动点摆动;当气动推杆工作,使得摆动杆摆动,从而实现击打球对一号轴的击打,一方面,避免处于超临界状态的药品附着在一号轴上,使得后续萃取的药品的量减少,另一方面,可以在击打球击打一号轴时,使得一号轴沿着活动连接在萃取主体上表面的活动点进行摆动,从而增大了辅助单元作用的范围,且一号轴沿活动点摆动达最大值,且在辅助单元中摆动杆处于水平状态时,摆动杆的端部仍未与萃取主体的内壁接触,从而避免了在工作中发生卡顿;当气动推杆作用,使得摆动杆向靠近萃取主体底部一侧运动中,摆动的摆动杆通过拉动一号绳,使得击打球向靠近一号轴外壁的一侧运动,击打球对一号轴进行击打,从而实现一号轴沿活动点摆动;当在气动推杆作用下,使得摆动杆向远离萃取主体的底部一侧运动中,一号绳失去摆动杆对其的拉力,击打球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优选的,所述一号轴的端部开设有一号槽道,一号槽道的侧壁上设有螺旋槽,且一号槽道内设有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包括螺杆和转动扇;所述螺杆一端通过弹簧固连在一号槽道的内壁上,另一端与转动扇连接;所述一号轴上设有推动单元,推动单元用于实现转动单元的工作;所述推动单元包括推块、推杆和二号绳;每个所述击打球相对应的一号轴上设有凹槽,所述推块通过弹簧连接在凹槽内,且推块靠近凹槽内壁一侧为圆弧面;所述一号轴上开设有倒Y形槽,推杆与二号绳位于倒Y形槽内,且推杆一端为圆弧面且位于凹槽内,另一端与二号绳连接;所述二号绳端部与螺杆连接,当击打球击打推块,使得推块挤压推杆,从而使得二号绳拉动螺杆,并实现螺杆的转动;当击打球击打推块,使得推块向靠近凹槽内壁的一侧运动,推块的设置,一方面,减少击打球对一号轴的直接击打,对一号轴进行保护,在推块压缩弹簧至最低点时,才实现一号轴沿活动点摆动,另一方面,在推块向凹槽内壁一侧运动中,推块挤压推杆,使得推杆在倒Y形槽内运动,从而拉动二号绳向远离萃取主体底部的一侧运动,由于一号槽道侧壁上设有螺旋槽,且二号绳对螺杆产生了一个向上的拉力,在螺旋槽与螺杆间的相互配合下,螺杆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扇,进一步加大处于超临界状态下的药品的萃取;当击打球脱离推块时,推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失去推块作用的推杆也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二号绳失去推杆对其向上的作用,使得螺杆也未受到二号绳对其向上的作用,从而使得螺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进而使得转动扇反向转动。

优选的,所述气管的一端与压力泵固定连接,通过气管可以将压力泵内的空气通入萃取器主体内,所述气管的另一端与萃取器主体固定连接,萃取器主体内可以进行萃取反应,所述气管的上端设置有压力表,通过压力表可以反映出压力的大小,所述压力表的下端与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压力泵的外表面涂有防腐蚀涂层。

优选的,所述导管的一端与萃取器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导管的另一端靠近压力泵的一侧设置有加热器,通过加热器可以对萃取器主体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器与导管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后端外表面与加热器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控制面板可以对装置进行调节,所述加热器的输入端口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萃取器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料管,通过进料管可以把溶液加入到萃取器主体内,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与萃取器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外表面与萃取器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两组,通过限位板可以将萃取器主体固定在固定环的上端,所述限位板关于萃取器主体的中心线轴对称,所述限位板的下端外表面与固定环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萃取器主体通过限位板与固定环活动连接,所述一号出液口的上端与萃取器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固定管的上端与一号出液口的下端活动连接,通过一号出液口可以快速排液,通过螺纹固定管可以将二号出液口固定在一号出液口的下端;所述二号出液口的上端与螺纹固定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孔、控制阀、通孔的数量均为两组,通过控制阀可以调节液体排出的流速,所述固定孔均与螺纹固定管、二号出液口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阀与固定孔活动连接,所述通孔与控制阀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外表面与固定环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架对萃取器主体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外表面与实心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实心底座可以使萃取器主体更稳固,所述萃取器主体为高透光性材料,高透光性材料便于对萃取器主体内部液体的观察,所述二号出液口的直径为一号出液口直径的六分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工艺,通过转动一号出液口一端的控制阀,使控制阀内部的通孔平行于一号出液口,萃取器主体内分层后的药品可以从一号出液口排出,且一号出液口的直径较大,可以使液体快速排出,增加工作效率。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工艺,当两液体分层处到达萃取器主体底部时,通过转动一号出液口一端的控制阀使控制阀内部的通孔垂直于一号出液口,从而使液体不能从一号出液口处流出,通过螺纹固定管将二号出液口固定在一号出液口的下端,分别转动一号出液口与二号出液口一端的控制阀,使控制阀内部的通孔与一号出液口、二号出液口平行,将液体从二号出液口排出,且二号出液口的直径远小于一号出液口的直径,可以降低液体的流量,使液体排放更精确,从而可以防止萃取器主体内上层液的液体从二号出液口处流出,防止得到的产品中混入杂质,使提取的药品纯度更高。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工艺,通过限位板可以将萃取器主体固定在固定环的内部,且固定环下端的支撑架可以支撑萃取器主体,使萃取器主体处于悬空状态,便于将药品排出,通过实心底座可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结构比较简单,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采用的萃取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采用的萃取器中萃取器主体、一号出液口、螺纹固定管、二号出液口的连接图;

图4为本发明所采用的萃取器中一号出液口、螺纹固定管、二号出液口、控制阀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所采用的萃取器中控制阀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所采用的萃取器中辅助单元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压力泵;10、一号出液口;11、螺纹固定管;12、二号出液口;13、固定孔;14、控制阀;15、通孔;16、支撑架;17、实心底座;2、压力表;3、气管;4、导管;5、加热器;6、萃取器主体;61、辅助单元;611、一号轴;612、摆动杆;613、气动推杆;62、击打单元;621、一号绳;622、击打球;63、转动单元;631、螺杆;632、转动扇;64、推动单元;641、推块;642、推杆;643、二号绳;7、进料管;8、限位板;9、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7所示,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中草药洗净、干燥,并进行粉碎成为粉末,粉碎后的粒度为100um-1mm,接着将粉碎后的粉末放入到容器内,并置于温度为30-60℃的环境下软化1-2h,且在软化过程中喷洒中草药重量20%-30%的温水;

S2:将步骤S1处理所得中草药进行放入到萃取器中进行萃取;

S3:在使用S2中的萃取器前,先将萃取器中的压力泵1、加热器5分别通过气管3、导管4与萃取器主体6连接,通过限位板8将萃取器主体6固定在固定环9的内部,且固定环9下端的支撑架16支撑萃取器主体6;

S4:将S1中处理后的中草药和萃取剂通过进料管7注入萃取器主体6内,然后通过压力泵1对萃取器主体6进行加压;

上述萃取器包括压力泵1,所述压力泵1的一端设置有气管3,所述气管3的一端设置有萃取器主体6,所述萃取器主体6的一端靠近气管3的下方设置有导管4,所述萃取器主体6的内部设有辅助单元61,辅助单元61用于加快中草药的萃取,萃取器主体6的外端设置有限位板8,所述萃取器主体6的外侧限位板8的下端设置有固定环9,所述萃取器主体6的下端设置有一号出液口10,所述一号出液口10的下端设置有螺纹固定管11,所述螺纹固定管11的下端设置有二号出液口12,所述一号出液口10、二号出液口12的一端外表面均掏空设置有固定孔13,所述固定孔13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阀14,所述控制阀14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通孔15,所述固定环9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架16,所述支撑架16的下端设置有实心底座17。

使用时,使用者将压力泵1、加热器5分别通过气管3、导管4与萃取器主体6连接,通过限位板8将萃取器主体6固定在固定环9的内部,且固定环9下端的支撑架16可以支撑萃取器主体6,通过实心底座17可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将液体通过进料管7注入萃取器主体6内,然后通过压力泵1对萃取器主体6进行加压,在达到超临界状态时药品在萃取器主体6内进行萃取,同时,通过辅助单元61加快对处于超临界状态的药品进行萃取,萃取完成后通过转动一号出液口10一端的控制阀14,使控制阀14内部的通孔15平行于一号出液口10,萃取器主体6内分层后的药品从一号出液口10排出,在两液体分层处到达萃取器主体6底部时,通过转动一号出液口10一端的控制阀14使控制阀14内部的通孔15垂直于一号出液口10,从而使液体不能从一号出液口10处流出,通过螺纹固定管11将二号出液口12固定在一号出液口10的下端,分别转动一号出液口10与二号出液口12一端的控制阀14,使控制阀14内部的通孔15与一号出液口10、二号出液口12平行,将液体从二号出液口12排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辅助单元61包括一号轴611、一组摆动杆612和一组气动推杆613;所述一号轴611的端部活动连接在萃取器主体6的上表面;一组所述摆动杆612端部铰接在一号轴611的外圈上,每个所述摆动杆612的上方设有气动推杆613;所述气动推杆613一端铰接在一号轴611的外圈上,另一端与摆动杆612铰接,通过气动推杆613伸缩作用,实现摆动杆612的来回摆动;当压力泵1对萃取器主体6进行加压,使得萃取器主体6内的药品达到超临界状态的同时,控制器控制一组气动推杆613工作,从而使得一组摆动杆612沿一号轴611的外圈进行上下方向的摆动,便于处于超临界状态的药品进行萃取操作,从而加快了药品的萃取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位于所述一号轴611最下侧的所述摆动杆612的下方设有一组击打单元62,击打单元62包括一号绳621和击打球622;所述一号绳621的一端贯穿一号轴611并与摆动杆612的上表面连接,另一端与击打球622连接,且位于一号轴611外侧的一号绳621上套设有弹簧,通过摆动杆612的摆动,实现击打球622击打一号轴611,并使得一号轴611沿活动点摆动;当气动推杆613工作,使得摆动杆612摆动,从而实现击打球622对一号轴611的击打,一方面,避免处于超临界状态的药品附着在一号轴611上,使得后续萃取的药品的量减少,另一方面,可以在击打球622击打一号轴611时,使得一号轴611沿着活动连接在萃取主体1上表面的活动点进行摆动,从而增大了辅助单元61作用的范围,且一号轴611沿活动点摆动达最大值,且在辅助单元61中摆动杆612处于水平状态时,摆动杆612的端部仍未与萃取主体1的内壁接触,从而避免了在工作中发生卡顿;当气动推杆613作用,使得摆动杆612向靠近萃取主体1底部一侧运动中,摆动的摆动杆612通过拉动一号绳621,使得击打球622向靠近一号轴611外壁的一侧运动,击打球622对一号轴611进行击打,从而实现一号轴611沿活动点摆动;当在气动推杆613作用下,使得摆动杆612向远离萃取主体1的底部一侧运动中,一号绳621失去摆动杆612对其的拉力,击打球622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号轴611的端部开设有一号槽道,一号槽道的侧壁上设有螺旋槽,且一号槽道内设有转动单元63,所述转动单元63包括螺杆631和转动扇632;所述螺杆631一端通过弹簧固连在一号槽道的内壁上,另一端与转动扇632连接;所述一号轴611上设有推动单元64,推动单元64用于实现转动单元63的工作;所述推动单元64包括推块641、推杆642和二号绳643;每个所述击打球622相对应的一号轴611上设有凹槽,所述推块641通过弹簧连接在凹槽内,且推块641靠近凹槽内壁一侧为圆弧面;所述一号轴611上开设有倒Y形槽,推杆642与二号绳643位于倒Y形槽内,且推杆642一端为圆弧面且位于凹槽内,另一端与二号绳643连接;所述二号绳643端部与螺杆631连接,当击打球622击打推块641,使得推块641挤压推杆642,从而使得二号绳643拉动螺杆631,并实现螺杆631的转动;当击打球622击打推块641,使得推块641向靠近凹槽内壁的一侧运动,推块641的设置,一方面,减少击打球622对一号轴611的直接击打,对一号轴611进行保护,在推块641压缩弹簧至最低点时,才实现一号轴611沿活动点摆动,另一方面,在推块641向凹槽内壁一侧运动中,推块641挤压推杆642,使得推杆642在倒Y形槽内运动,从而拉动二号绳643向远离萃取主体1底部的一侧运动,由于一号槽道侧壁上设有螺旋槽,且二号绳643对螺杆631产生了一个向上的拉力,在螺旋槽与螺杆631间的相互配合下,螺杆631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扇632,进一步加大处于超临界状态下的药品的萃取;当击打球622脱离推块641时,推块641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失去推块641作用的推杆642也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二号绳643失去推杆642对其向上的作用,使得螺杆631也未受到二号绳643对其向上的作用,从而使得螺杆631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进而使得转动扇632反向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气管3的一端与压力泵1固定连接,通过气管3可以将压力泵1内的空气通入萃取器主体6内,所述气管3的另一端与萃取器主体6固定连接,萃取器主体6内可以进行萃取反应,所述气管3的上端设置有压力表2,通过压力表2可以反映出压力的大小,所述压力表2的下端与气管3固定连接,所述压力泵1的外表面涂有防腐蚀涂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导管4的一端与萃取器主体6固定连接,所述导管4的另一端靠近压力泵1的一侧设置有加热器5,通过加热器5可以对萃取器主体6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器5与导管4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器5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后端外表面与加热器5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控制面板可以对装置进行调节,所述加热器5的输入端口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萃取器主体6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料管7,通过进料管7可以把溶液加入到萃取器主体6内,所述进料管7的一端与萃取器主体6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8的外表面与萃取器主体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8的数量为两组,通过限位板8可以将萃取器主体6固定在固定环9的上端,所述限位板8关于萃取器主体6的中心线轴对称,所述限位板8的下端外表面与固定环9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萃取器主体6通过限位板8与固定环9活动连接,所述一号出液口10的上端与萃取器主体6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固定管11的上端与一号出液口10的下端活动连接,通过一号出液口10可以快速排液,通过螺纹固定管11可以将二号出液口12固定在一号出液口10的下端;所述二号出液口12的上端与螺纹固定管1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孔13、控制阀14、通孔15的数量均为两组,通过控制阀14可以调节液体排出的流速,所述固定孔13均与螺纹固定管11、二号出液口12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阀14与固定孔13活动连接,所述通孔15与控制阀14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架16的上端外表面与固定环9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架16对萃取器主体6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支撑架16的下端外表面与实心底座17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实心底座17可以使萃取器主体6更稳固,所述萃取器主体6为高透光性材料,高透光性材料便于对萃取器主体6内部液体的观察,所述二号出液口12的直径为一号出液口10直径的六分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工艺,使用者将压力泵1(型号为:DG580—70)、加热器5(型号为:LB—901A)分别通过气管3、导管4与萃取器主体6连接,通过限位板8将萃取器主体6固定在固定环9的内部,且固定环9下端的支撑架16可以支撑萃取器主体6,通过实心底座17可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将液体通过进料管7注入萃取器主体6内,然后通过压力泵1对萃取器主体6进行加压,在达到超临界状态时药品在萃取器主体6内进行萃取,同时,通过辅助单元61加快对处于超临界状态的药品进行萃取;控制器控制一组气动推杆613工作,从而使得一组摆动杆612沿一号轴611的外圈进行上下方向的摆动;当气动推杆613作用,使得摆动杆612向靠近萃取主体1底部一侧运动中,摆动的摆动杆612通过拉动一号绳621,使得击打球622向靠近一号轴611外壁的一侧运动,击打球622对一号轴611进行击打,从而实现一号轴611沿活动点摆动;当在气动推杆613作用下,使得摆动杆612向远离萃取主体1的底部一侧运动中,一号绳621失去摆动杆612对其的拉力,击打球622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当击打球622击打推块641,使得推块641向靠近凹槽内壁的一侧运动,推块641挤压推杆642,使得推杆642在倒Y形槽内运动,从而拉动二号绳643向远离萃取主体1底部的一侧运动,由于一号槽道侧壁上设有螺旋槽,且二号绳643对螺杆631产生了一个向上的拉力,在螺旋槽与螺杆631间的相互配合下,螺杆631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扇632,进一步加大处于超临界状态下的药品的萃取;当击打球622脱离推块641时,推块641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失去推块641作用的推杆642也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二号绳643失去推杆642对其向上的作用,使得螺杆631也未受到二号绳643对其向上的作用,从而使得螺杆631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进而使得转动扇632反向转动;萃取完成后通过转动一号出液口10一端的控制阀14,使控制阀14内部的通孔15平行于一号出液口10,萃取器主体6内分层后的药品从一号出液口10排出,在两液体分层处到达萃取器主体6底部时,通过转动一号出液口10一端的控制阀14使控制阀14内部的通孔15垂直于一号出液口10,从而使液体不能从一号出液口10处流出,通过螺纹固定管11将二号出液口12固定在一号出液口10的下端,分别转动一号出液口10与二号出液口12一端的控制阀14,使控制阀14内部的通孔15与一号出液口10、二号出液口12平行,将液体从二号出液口12排出,结构比较简单,在使用前景上超越了传统的萃取器,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