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针织内衣面料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取高收缩腈纶与棉纤维按混纺比0.66~1.25:1混纺得到原纱,再经过湿热处理得到所述膨体纱;将再生纤维素纤维溶液与抗菌剂混合均匀,经湿法纺丝得到抗菌纱线,所述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所述湿法纺丝的喷丝孔为三叶形;按质量分数计,表层织物包括90%~95%的膨体纱和5%~10%的细旦氨纶,里层织物包括65%~80%的抗菌纱线、10%~25%的棉纤维和5%~10%的细旦氨纶,所述表层织物和里层织物通过弹性纤维连接;对所得面料依次进行拉绒、烫绒和剪绒整理,得到所述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本发明的针织面料同时具备抗起球、舒弹、抗菌和保暖等多种功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1098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义乌市鼎莎针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33803.3

  • 发明设计人 何军浩;

    申请日2020-11-06

  • 分类号D04B1/18(20060101);D04B1/14(20060101);D04B1/16(20060101);D01F2/00(20060101);D01F1/10(20060101);D01F9/00(20060101);D01F8/02(20060101);D01F8/18(20060101);A41B17/00(20060101);D02G3/04(20060101);D01D5/253(20060101);D06C11/00(20060101);D06C15/00(20060101);D06C13/00(20060101);D04B2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00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唐循文

  • 地址 322000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佛堂镇义南工业园区朝阳东路65号七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2:0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织内衣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保暖针织内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穿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保暖服装已由外衣向内衣发展,御寒服由传统的“暖、厚、重、肿”逐步向“暖、轻、薄、柔、健”发展。如今的保暖内衣也由单一保暖型向舒适型、功能型、健康保暖型发展,保暖内衣已成为我国针织工业中新的支柱型产品。

面料的保暖性、弹性、舒适性是保暖内衣之永恒主题。作为讲求实用功能的保暖内衣来说,无论怎么变,都不能脱离“保暖”这一主线,尤其是天气一冷,从消费者的选购上最能反映出这种主题。内衣的保暖功能是防护人体过多地失掉热量,防止不利的环境和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以织物包覆人体上的导热性来看,人体接触空气,当空气温度与人体温有温差时,就产生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人体就会感到冷和热。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人体代谢的80%以上的热量是经皮肤表面通过内衣向周围环境发散的。若内衣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则从皮肤表面发出的热量就会将皮肤和衣服间的空气层加温,使人体产生温暖感。服装的保温性主要取决于其内部储存的空气数量,所含空气数量越多,则保暖性越好。目前,可以从原料、织物组织结构以及相应的后整理工艺等方面增加面料内部空气的含量,从而提高面料的保暖性。

就功能性而言,现有的内衣功能较为单一,一般只具有保暖的功能。现有的保暖内衣常采用棉纤维和人工合成纤维制成,棉纤维的保暖效果不够理想,人工合成纤维易引起皮肤过敏、干燥、粗糙、增厚,甚至发生皲裂、皮炎等。此外冬天人们衣服穿得较多,出汗后不易及时排除,导致里层的保暖内衣容易滋生细菌,影响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保暖针织内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面料同时具备抗起球、舒弹、抗菌和保暖等多种功效。

技术方案:一种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膨体纱制备:取高收缩腈纶与棉纤维按混纺比0.66~1.25:1混纺得到原纱,再经过湿热处理得到所述膨体纱;

(2)抗菌纱线制备:将再生纤维素纤维溶液与抗菌剂混合均匀,经湿法纺丝得到抗菌纱线,

所述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所述湿法纺丝的喷丝孔为三叶形;

(3)面料制备:按质量分数计,表层织物包括90%~95%的膨体纱和5%~10%的细旦氨纶,里层织物包括65%~80%的抗菌纱线、10%~25%的棉纤维和5%~10%的细旦氨纶,所述表层织物和里层织物通过弹性纤维连接;

(4)后整理:对所得面料依次进行拉绒、烫绒和剪绒整理,得到所述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

优选的,所述高收缩腈纶的纤维细度为2.0~2.4dtex,沸水收缩率为40%~55%。

优选的,所述膨体纱的膨体度为30%~38%。

优选的,所述细旦氨纶的纤度为10~20D。

优选的,所述棉纤维的支数为50~60S。

优选的,所述抗菌纱线的纤度为20~30D。

优选的,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为莫代尔纤维、竹纤维、天丝纤维或甲壳素纤维。

优选的,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溶液中还添加占溶液总质量10%~20%的羊绒蛋白纤维。

优选的,所述抗菌剂占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重量的1.0wt.%~1.8wt.%。

上述方法制得的一种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

有益效果:利用高收缩腈纶与棉纤维混纺得到的膨体纱,具有蓬松、柔软和保暖性好的特点,作为表层织物材料时,可以形成均匀的蓄热中空空间,从而充分利用空气隔热保温。

由银离子抗菌剂混合再生纤维素纤维纺丝得到的抗菌纱线,可以利用银离子的广谱抗菌性能,产生杀菌抑菌作用,并具有耐洗涤、持久抗菌的优点;同时,再生纤维素纤维给抗菌纱线带来了极佳的吸湿性和透气性,使贴近皮肤的里层织物具有吸湿排汗作用,减少细菌霉菌的滋生,给人体健康的穿着环境。三叶形截面的抗菌纱线,有较强的羊毛感,手感优良,保暖性佳;同时还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不易出现勾丝或跳丝,具有抗起球和抗起毛的优点。

经过拉绒、烫绒和剪绒整理的面料,双面出现短绒,可与皮肤充分接触,给人更加柔软温暖的触感。

合适的氨纶添加,使得本发明的面料更加舒弹。通过如氨纶、RTT纤维等弹性纤维的连接,在里层织物和表层织物之间形成了均匀的立体空腔,加强了面料的保温效果。

羊绒蛋白的添加还为面料引入了多种氨基酸,具有滋养皮肤、防止干裂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膨体纱制备:取高收缩腈纶与支数为60S的棉纤维按混纺比1:1混纺得到原纱,再经过湿热处理得到所述膨体纱,其膨体度为30%;所述高收缩腈纶的纤维细度为2.4dtex,沸水收缩率为40%。

抗菌纱线制备:将莫代尔纤维溶液与抗菌剂混合均匀,经湿法纺丝得到纤度为30D的抗菌纱线,所述抗菌剂为市售银离子抗菌剂Silvadur ET,所述抗菌剂占所述莫代尔纤维重量的 1.0wt.%;所述湿法纺丝的喷丝孔为三叶形。

面料制备:按质量分数计,表层织物包括90%的膨体纱和10%的细旦氨纶,里层织物包括80%的抗菌纱线、14%的55S棉纤维和6%的细旦氨纶,所述表层织物和里层织物通过弹性纤维细旦氨纶连接;所述细旦氨纶的纤度为20D。

后整理:对所得面料依次进行拉绒、烫绒和剪绒整理,得到所述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

实施例2

一种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膨体纱制备:取高收缩腈纶与支数为60S的棉纤维按混纺比0.66:1混纺得到原纱,再经过湿热处理得到所述膨体纱,其膨体度为33%;所述高收缩腈纶的纤维细度为2.0dtex,沸水收缩率为45%。

抗菌纱线制备:将竹纤维溶液与抗菌剂混合均匀,经湿法纺丝得到纤度为25D的抗菌纱线,所述抗菌剂为市售银离子抗菌剂Silvadur ET,所述抗菌剂占所述竹纤维重量的1.2wt.%;所述湿法纺丝的喷丝孔为三叶形。

面料制备:按质量分数计,表层织物包括92%的膨体纱和8%的细旦氨纶,里层织物包括70%的抗菌纱线、22%的50S棉纤维和8%的细旦氨纶,所述表层织物和里层织物通过弹性纤维PTT纤维连接;所述细旦氨纶的纤度为20D。

后整理:对所得面料依次进行拉绒、烫绒和剪绒整理,得到所述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

实施例3

一种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膨体纱制备:取高收缩腈纶与支数为50S的棉纤维按混纺比1.2:1混纺得到原纱,再经过湿热处理得到所述膨体纱,其膨体度为35%;所述高收缩腈纶的纤维细度为2.0dtex,沸水收缩率为55%。

抗菌纱线制备:将天丝纤维溶液与抗菌剂混合均匀,经湿法纺丝得到纤度为20D的抗菌纱线,所述抗菌剂为市售银离子抗菌剂Silvadur ET,所述抗菌剂占所述天丝纤维重量的1.2 wt.%;所述湿法纺丝的喷丝孔为三叶形。

面料制备:按质量分数计,表层织物包括90%的膨体纱和10%的细旦氨纶,里层织物包括65%的抗菌纱线、25%的50S棉纤维和10%的细旦氨纶,所述表层织物和里层织物通过弹性纤维PET纤维连接;所述细旦氨纶的纤度为10D。

后整理:对所得面料依次进行拉绒、烫绒和剪绒整理,得到所述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

实施例4

一种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膨体纱制备:取高收缩腈纶与支数为55S的棉纤维按混纺比1.25:1混纺得到原纱,再经过湿热处理得到所述膨体纱,其膨体度为38%;所述高收缩腈纶的纤维细度为2.0dtex,沸水收缩率为50%。

抗菌纱线制备:将甲壳素纤维溶液与抗菌剂混合均匀,经湿法纺丝得到纤度为20D的抗菌纱线,所述抗菌剂为市售银离子抗菌剂Silvadur ET,所述抗菌剂占所述甲壳素纤维重量的 1.8wt.%;所述湿法纺丝的喷丝孔为三叶形。

面料制备:按质量分数计,表层织物包括94%的膨体纱和6%的细旦氨纶,里层织物包括72%的抗菌纱线、18%的50S棉纤维和10%的细旦氨纶,所述表层织物和里层织物通过弹性纤维XLA纤维连接;所述细旦氨纶的纤度为15D。

后整理:对所得面料依次进行拉绒、烫绒和剪绒整理,得到所述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

实施例5

一种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膨体纱制备:取高收缩腈纶与支数为60S的棉纤维按混纺比1.25:1混纺得到原纱,再经过湿热处理得到所述膨体纱,其膨体度为33%;所述高收缩腈纶的纤维细度为2.2dtex,沸水收缩率为40%。

抗菌纱线制备:将竹纤维溶液与抗菌剂混合均匀,经湿法纺丝得到纤度为20D的抗菌纱线,所述抗菌剂为市售银离子抗菌剂Silvadur ET,所述抗菌剂占所述竹纤维重量的1.5wt.%;所述湿法纺丝的喷丝孔为三叶形。

面料制备:按质量分数计,表层织物包括92%的膨体纱和8%的细旦氨纶,里层织物包括75%的抗菌纱线、18%的50S棉纤维和7%的细旦氨纶,所述表层织物和里层织物通过弹性纤维XLA纤维连接;所述细旦氨纶的纤度为20D。

后整理:对所得面料依次进行拉绒、烫绒和剪绒整理,得到所述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

实施例6

一种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膨体纱制备:取高收缩腈纶与支数为60S的棉纤维按混纺比1.25:1混纺得到原纱,再经过湿热处理得到所述膨体纱,其膨体度为33%;所述高收缩腈纶的纤维细度为2.2dtex,沸水收缩率为40%。

抗菌纱线制备:将竹纤维和羊绒蛋白纤维的混合溶液与抗菌剂混合均匀,经湿法纺丝得到纤度为20D的抗菌纱线,所述抗菌剂为市售银离子抗菌剂Silvadur ET,所述抗菌剂占所述竹纤维和羊绒蛋白纤维总重量的1.5wt.%,所述羊绒蛋白纤维占溶液总质量的10%;所述湿法纺丝的喷丝孔为三叶形。

面料制备:按质量分数计,表层织物包括92%的膨体纱和8%的细旦氨纶,里层织物包括80%的抗菌纱线、12%的60S棉纤维和8%的细旦氨纶,所述表层织物和里层织物通过弹性纤维XLA纤维连接;所述细旦氨纶的纤度为20D。

后整理:对所得面料依次进行拉绒、烫绒和剪绒整理,得到所述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

实施例7

一种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膨体纱制备:取高收缩腈纶与支数为60S的棉纤维按混纺比1.25:1混纺得到原纱,再经过湿热处理得到所述膨体纱,其膨体度为33%;所述高收缩腈纶的纤维细度为2.3dtex,沸水收缩率为45%。

抗菌纱线制备:将竹纤维和羊绒蛋白纤维的混合溶液与抗菌剂混合均匀,经湿法纺丝得到纤度为20D的抗菌纱线,所述抗菌剂为市售银离子抗菌剂Silvadur ET,所述抗菌剂占所述竹纤维和羊绒蛋白纤维总重量的1.5wt.%,所述羊绒蛋白纤维占溶液总质量的20%;所述湿法纺丝的喷丝孔为三叶形。

面料制备:按质量分数计,表层织物包括92%的膨体纱和8%的细旦氨纶,里层织物包括75%的抗菌纱线、18%的50S棉纤维和7%的细旦氨纶,所述表层织物和里层织物通过弹性纤维XLA纤维连接;所述细旦氨纶的纤度为20D。

后整理:对所得面料依次进行拉绒、烫绒和剪绒整理,得到所述保暖抗菌针织内衣面料。

根据GB/T 20944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标准,进行抗菌性能试验,将本发明的面料按 GB/T12490-1990水洗50次后测试抗菌性能,其抗菌性能如下: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面料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如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