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输电线路维修用接地线装置

一种输电线路维修用接地线装置

摘要

本发明属于供电维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输电线路维修用接地线装置,针对导电杆不易与电线夹紧,同时不易刺入坚硬地面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伸缩杆和电线,所述伸缩杆的顶端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端焊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两个第一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导体。本发明通过伸缩杆的重力使自身下降,电线带动第一导体上升,第二导体与第一导体将电线夹紧,使电线不易脱落,再将钻头对准地面,并可以通过站立在固定盒之上,使钻头更容易进入地面,转动第一转动轴,带动钻头转动,钻头进入地面,导线将伸缩杆与钻头连接,使电线与大地连接,避免工人触电。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2126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工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52280.X

  • 发明设计人 王淑青;兰天泽;王年涛;顿伟超;

    申请日2020-10-26

  • 分类号H01R11/14(20060101);H01R4/66(20060101);

  • 代理机构42220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朱必武

  • 地址 430068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0:3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维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维修用接地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之中重要的能源,电力资源在传输过程之中,由于长时间的使用,经常会出现架空电力线路的损坏,需要进行高空的维修,一般都是在维修之前先将线路接入地线,以防止线路突然来电,造成工人触电。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666779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维修输电线路接地线装置,包括安装套筒、支撑套筒、螺纹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夹持装置、接地线和插入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弧形安装板、销轴、弧形夹持钳和第一弹簧,所述插入装置包括外螺纹筒、转杆、圆盘、连杆和活动杆。

弧形夹持钳夹持电线之后,由于导电杆自身的重力,容易使弧形夹持钳自动张开,使电线与装置脱离,造成地线脱离,同时在地面较为坚硬时,装置难以刺入地面。

发明内容

基于导电杆不易与电线夹紧,同时不易刺入坚硬地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维修用接地线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输电线路维修用接地线装置,包括伸缩杆和电线,所述伸缩杆的顶端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端焊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两个第一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导体,所述电线处于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之间,所述第一导体的底端焊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焊接有推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设有固定盒,固定盒的顶端焊接有固定筒,固定筒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固定筒的中部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通过键连接有锥齿轮,两个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转动轴延伸至固定盒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底端通过键连接有齿轮,所述固定盒的底端设有钻头,钻头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固定盒的内部,所述钻头的顶端焊接有第二齿环,第二齿环的外部套设有第三齿环,第三齿环的外部设有第四齿环,第四齿环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钻头的顶端设有螺纹杆,螺纹杆的顶端贯穿所述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顶端焊接有导线,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体呈S形,所述第二导体呈弧形,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焊接有导向块,导向块的一侧呈倾斜状。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开设有弧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伸缩杆在第一凹槽处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导线缠绕在所述滑轮的外部,所述滑轮在与所述伸缩杆的连接处设有扭力弹簧,所述固定盒的顶端焊接有定位环,定位环与第一凹槽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钻头的中部开设有空腔,所述钻头在空腔的顶端内壁处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杆在螺纹通孔处延伸至空腔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底端焊接有若干第三导体,所述钻头在空腔的内壁处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三导体延伸至第一通孔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的顶端焊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外部焊接有第一齿环,所述固定盒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盒在第二通孔处设有第一推柱,所述钻头的外部套设有移动环。

优选地,所述钻头在空腔的内壁焊接有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均呈环形,所述第二固定体的内壁呈弧形。

优选地,所述钻头在空腔的底端内壁处焊接有导向体,所述导向体呈半球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焊接有摇杆。

优选地,所述钻头的外部焊接有限位环。

优选地,所述固定盒的顶端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固定盒在第三通孔处设有第二推柱,第二推柱的顶端焊接有移动块,移动块呈环形。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和钻头,将伸缩杆拉长,使电线进入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之间,此时,松开伸缩杆,伸缩杆的重力使自身下降,电线带动第一导体上升,第一导体旋转,并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推杆移动,推杆推动第二导体转动,第二导体的一端上升,第二导体与第一导体将电线夹紧,使电线不易脱落,再将钻头对准地面,并可以通过站立在固定盒之上,使钻头更容易进入地面,转动第一转动轴,通过锥齿轮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第二转动轴带动齿轮旋转,齿轮带动第四齿环转动,第四齿环带动第三齿环转动,第三齿环带动第二齿环转动,第二齿环带动钻头转动,钻头进入地面,导线将伸缩杆与钻头连接,使电线与大地连接,避免工人触电;

2、通过设置定位环和滑轮,当装置使用完毕之后,可以将固定盒安装在伸缩杆的底端,此时定位环进入伸缩杆的第一凹槽之中,固定盒与伸缩杆合为一体,同时扭力弹簧使滑轮将导线缠绕在其外部,避免导线外漏;

3、通过设置移动环、齿环、螺纹杆和第三导体,当钻头进入地面之后,地面接触移动环,并使移动环上升,移动环接触第一推柱,并使第一推柱带动第三齿环和第四齿环上升,第三齿环与第一齿环啮合,此时转动第一转动轴会使第四齿环通过第三齿环带动第一齿环转动,第一齿环带动螺纹杆转动,此时钻头无法旋转,螺纹杆通过钻头的螺纹通孔下降,螺纹杆使移动板下降,移动板使第三导体沿着第二通孔延伸至钻头的外部,第三导体使装置的放电能力增强,避免工人触电;

4、通过设置移动块和第二推柱,当需要取出钻头时,通过摇杆反向转动第一转动轴,使螺纹杆反向转动,螺纹杆上升,螺纹杆使移动板上升,带动第三导体上升,第三导体进入钻头的内部,踩动移动块,并将固定筒轻微旋转移动,此时固定盒上升,并离开地面,移动块通过第二推柱使第三齿环和第四齿环下降,第三齿环与第二齿环啮合,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二齿环转动,第二齿环带动钻头反向旋转,使钻头离开地面,最后将固定盒与伸缩杆合二为一;

5、通过设置呈S形的第一导体、呈弧形的第二导体和一侧呈倾斜状的导向块,呈S形的第一导体可以将电线夹紧的同时,便于电线进入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之间,呈S形的第一导体和呈弧形的第二导体便于增大与电线的接触面积,更好的导电,一侧呈倾斜状的导向块便于电线进入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之间;

6、通过设置呈环形的第一固定体、呈环形的第二固定体和导向体,第一固定体可以避免第三导体移动时产生弯曲,内壁呈弧形的第二固定体可以使第三导体弯曲,便于第三导体从钻头的第二通孔处延伸至钻头的外部,钻头在空腔的底端内壁处焊接有导向体,导向体呈半球形,呈半球形的导向体在第三导体移动时,可以使第三导体进入钻头的第二通孔之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输电线路维修用接地线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输电线路维修用接地线装置的第一导体结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输电线路维修用接地线装置的第一导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输电线路维修用接地线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输电线路维修用接地线装置的固定盒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伸缩杆、101滑轮、2固定板、201弧形凹槽、3电线、4摇杆、5第一转动轴、6固定筒、7移动环、8限位环、9钻头、10固定盒、11定位环、12导线、13第一固定块、14第一导体、15第二导体、16第二固定块、17导向块、18推杆、19转动杆、20第二转动轴、21齿轮、22第一齿环、23第二齿环、24第一推柱、25螺纹杆、26固定环、27第三齿环、28第四齿环、29移动板、30第三导体、31第一固定体、32第二固定体、33导向体、34第二推柱、35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5,一种输电线路维修用接地线装置,包括伸缩杆1和电线3,伸缩杆1的顶端焊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顶端焊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13和第二固定块16,两个第一固定块13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导体14,第二固定块16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导体15,电线3处于第一导体14和第二导体15之间,第一导体14的底端焊接有转动杆19,转动杆19的一端焊接有推杆18,伸缩杆1的底端设有固定盒10,固定盒10的顶端焊接有固定筒6,固定筒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5,固定筒6的中部设有第二转动轴20,第一转动轴5与第二转动轴20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通过键连接有锥齿轮,两个锥齿轮啮合,第二转动轴20延伸至固定盒10的内部,第二转动轴20的底端通过键连接有齿轮21,固定盒10的底端设有钻头9,钻头9的顶端延伸至固定盒10的内部,钻头9的顶端焊接有第二齿环23,第二齿环23的外部套设有第三齿环27,第三齿环27的外部设有第四齿环28,第四齿环28与齿轮21啮合,钻头9的顶端设有螺纹杆25,螺纹杆25的顶端贯穿固定盒10,固定盒10的顶端焊接有导线12,导线12的另一端与伸缩杆1固定连接,将伸缩杆1拉长,使电线3进入第一导体14和第二导体15之间,此时,松开伸缩杆1,伸缩杆1的重力使自身下降,电线3带动第一导体14上升,第一导体14旋转,并带动转动杆19转动,转动杆19带动推杆18移动,推杆18推动第二导体15转动,第二导体15的一端上升,第二导体15与第一导体14将电线3夹紧,使电线3不易脱落,再将钻头9对准地面,并可以通过站立在固定盒10之上,使钻头9更容易进入地面,转动第一转动轴5,通过锥齿轮带动第二转动轴20转动,第二转动轴20带动齿轮21旋转,齿轮21带动第四齿环28转动,第四齿环28带动第三齿环27转动,第三齿环27带动第二齿环23转动,第二齿环23带动钻头9转动,钻头9进入地面,导线12将伸缩杆1与钻头9连接,使电线3与大地连接,避免工人触电。

本发明中,第一导体14呈S形,呈S形的第一导体14可以将电线夹紧的同时,便于电线3进入第一导体14和第二导体15之间,第二导体15呈弧形,呈S形的第一导体14和呈弧形的第二导体15便于增大与电线3的接触面积,更好的导电,第二固定块16的一侧焊接有导向块17,导向块17的一侧呈倾斜状,一侧呈倾斜状的导向块17便于电线3进入第一导体14和第二导体15之间。

其中,固定板2的顶端开设有弧形凹槽201,当取下装置时,将装置向上举升,使电线3不会推动第一导体14,此时推杆18不会推动第二导体15,电线3可以自由行动,电线3可以取出,弧形凹槽201可以在第一导体14和第二导体15张开的时候,便于转动杆19带动推杆18进入其中。

其中,伸缩杆1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凹槽,伸缩杆1在第一凹槽处转动连接有滑轮101,导线12缠绕在滑轮101的外部,滑轮101在与伸缩杆1的连接处设有扭力弹簧,固定盒10的顶端焊接有定位环11,定位环11与第一凹槽相适配,当装置使用完毕之后,可以将固定盒10安装在伸缩杆1的底端,此时定位环11进入伸缩杆1的第一凹槽之中,固定盒10与伸缩杆1合为一体,同时扭力弹簧使滑轮101将导线12缠绕在其外部,避免导线12外漏。

其中,钻头9的中部开设有空腔,钻头9在空腔的顶端内壁处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杆25在螺纹通孔处延伸至空腔的内部,螺纹杆25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移动板29,移动板29的底端焊接有若干第三导体30,钻头9在空腔的内壁处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三导体30延伸至第一通孔的内部,螺纹杆25的顶端焊接有固定环26,固定环26的外部焊接有第一齿环22,固定盒10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孔,固定盒10在第二通孔处设有第一推柱24,钻头9的外部套设有移动环7,当钻头9进入地面之后,地面接触移动环7,并使移动环7上升,移动环7接触第一推柱24,并使第一推柱24带动第三齿环27和第四齿环28上升,第三齿环27与第一齿环22啮合,此时转动第一转动轴5会使第四齿环28通过第三齿环27带动第一齿环22转动,第一齿环22带动螺纹杆25转动,此时钻头9无法旋转,螺纹杆25通过钻头9的螺纹通孔下降,螺纹杆25使移动板29下降,移动板29使第三导体30沿着第二通孔延伸至钻头9的外部,第三导体30使装置的放电能力增强,避免工人触电。

其中,钻头9在空腔的内壁焊接有第一固定体31和第二固定体32,第一固定体31和第二固定体32均呈环形,第二固定体32的内壁呈弧形,第一固定体31可以避免第三导体30移动时产生弯曲,内壁呈弧形的第二固定体32可以使第三导体30弯曲,便于第三导体30从钻头9的第二通孔处延伸至钻头9的外部。

其中,钻头9在空腔的底端内壁处焊接有导向体33,导向体33呈半球形,呈半球形的导向体33在第三导体30移动时,可以使第三导体30进入钻头9的第二通孔之中。

其中,第一转动轴5的一端焊接有摇杆4。

其中,钻头9的外部焊接有限位环8,可以限制移动环7的移动。

使用时,将伸缩杆1拉长,使电线3进入第一导体14和第二导体15之间,此时,松开伸缩杆1,伸缩杆1的重力使自身下降,电线3带动第一导体14上升,第一导体14旋转,并带动转动杆19转动,转动杆19带动推杆18移动,推杆18推动第二导体15转动,第二导体15的一端上升,第二导体15与第一导体14将电线3夹紧,使电线3不易脱落,再将钻头9对准地面,并可以通过站立在固定盒10之上,使钻头9更容易进入地面,转动第一转动轴5,通过锥齿轮带动第二转动轴20转动,第二转动轴20带动齿轮21旋转,齿轮21带动第四齿环28转动,第四齿环28带动第三齿环27转动,第三齿环27带动第二齿环23转动,第二齿环23带动钻头9转动,钻头9进入地面,导线12将伸缩杆1与钻头9连接,使电线3与大地连接,避免工人触电;

当装置使用完毕之后,可以将固定盒10安装在伸缩杆1的底端,此时定位环11进入伸缩杆1的第一凹槽之中,固定盒10与伸缩杆1合为一体,同时扭力弹簧使滑轮101将导线12缠绕在其外部,避免导线12外漏;

当钻头9进入地面之后,地面接触移动环7,并使移动环7上升,移动环7接触第一推柱24,并使第一推柱24带动第三齿环27和第四齿环28上升,第三齿环27与第一齿环22啮合,此时转动第一转动轴5会使第四齿环28通过第三齿环27带动第一齿环22转动,第一齿环22带动螺纹杆25转动,此时钻头9无法旋转,螺纹杆25通过钻头9的螺纹通孔下降,螺纹杆25使移动板29下降,移动板29使第三导体30沿着第二通孔延伸至钻头9的外部,第三导体30使装置的放电能力增强,避免工人触电。

实施例2

参照图6,一种输电线路维修用接地线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为了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固定盒10的顶端开设有第三通孔,固定盒10在第三通孔处设有第二推柱34,第二推柱34的顶端焊接有移动块35,移动块25呈环形,当需要取出钻头9时,通过摇杆4反向转动第一转动轴5,使螺纹杆25反向转动,螺纹杆25上升,螺纹杆25使移动板29上升,带动第三导体30上升,第三导体30进入钻头9的内部,踩动移动块35,并将固定筒6轻微旋转移动,此时固定盒10上升,并离开地面,移动块25通过第二推柱34使第三齿环27和第四齿环28下降,第三齿环27与第二齿环23啮合,第一转动轴5带动第二齿环23转动,第二齿环23带动钻头9反向旋转,使钻头9离开地面,最后将固定盒10与伸缩杆1合二为一。

使用时,将伸缩杆1拉长,使电线3进入第一导体14和第二导体15之间,此时,松开伸缩杆1,伸缩杆1的重力使自身下降,电线3带动第一导体14上升,第一导体14旋转,并带动转动杆19转动,转动杆19带动推杆18移动,推杆18推动第二导体15转动,第二导体15的一端上升,第二导体15与第一导体14将电线3夹紧,使电线3不易脱落,再将钻头9对准地面,并可以通过站立在固定盒10之上,使钻头9更容易进入地面,转动第一转动轴5,通过锥齿轮带动第二转动轴20转动,第二转动轴20带动齿轮21旋转,齿轮21带动第四齿环28转动,第四齿环28带动第三齿环27转动,第三齿环27带动第二齿环23转动,第二齿环23带动钻头9转动,钻头9进入地面,导线12将伸缩杆1与钻头9连接,使电线3与大地连接,避免工人触电;

当装置使用完毕之后,可以将固定盒10安装在伸缩杆1的底端,此时定位环11进入伸缩杆1的第一凹槽之中,固定盒10与伸缩杆1合为一体,同时扭力弹簧使滑轮101将导线12缠绕在其外部,避免导线12外漏;

当钻头9进入地面之后,地面接触移动环7,并使移动环7上升,移动环7接触第一推柱24,并使第一推柱24带动第三齿环27和第四齿环28上升,第三齿环27与第一齿环22啮合,此时转动第一转动轴5会使第四齿环28通过第三齿环27带动第一齿环22转动,第一齿环22带动螺纹杆25转动,此时钻头9无法旋转,螺纹杆25通过钻头9的螺纹通孔下降,螺纹杆25使移动板29下降,移动板29使第三导体30沿着第二通孔延伸至钻头9的外部,第三导体30使装置的放电能力增强,避免工人触电;

当需要取出钻头9时,通过摇杆4反向转动第一转动轴5,使螺纹杆25反向转动,螺纹杆25上升,螺纹杆25使移动板29上升,带动第三导体30上升,第三导体30进入钻头9的内部,踩动移动块35,并将固定筒6轻微旋转移动,此时固定盒10上升,并离开地面,移动块25通过第二推柱34使第三齿环27和第四齿环28下降,第三齿环27与第二齿环23啮合,第一转动轴5带动第二齿环23转动,第二齿环23带动钻头9反向旋转,使钻头9离开地面,最后将固定盒10与伸缩杆1合二为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