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凡纳滨对虾的养殖饲料及养殖方法

一种凡纳滨对虾的养殖饲料及养殖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凡纳滨对虾的养殖饲料及养殖方法,所述养殖饲料包括基础饲料和辅助饲料,基础饲料降低了鱼粉的含量,采用相应的植物蛋白替代,并且复配了多种成分(糖源、脂肪源、维生素、矿物质等),降低了生产成本;辅助饲料在对虾养殖的不同阶段添加,提高了饲料与对虾生长发育的适应性。本发明公开的凡纳滨对虾的养殖方法,根据对虾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匹配不同的饲料并进行不同程度的增氧,同时周期性的添加水质改良剂进行养殖水体调控,显著提升了对虾的生长速度,提高了成活率和抗病力。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8574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金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48235.4

  • 申请日2020-11-10

  • 分类号A23K50/80(20160101);A23K20/147(20160101);A23K10/22(20160101);A23K10/37(20160101);A23K20/158(20160101);A23K20/163(20160101);A23K10/30(20160101);A23K20/174(20160101);A23K20/26(20160101);A23K20/20(20160101);A23K10/16(20160101);A23K10/26(20160101);A23K10/18(20160101);A23K20/105(20160101);A01K61/59(20170101);C02F3/34(20060101);C02F101/16(20060101);C02F103/2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426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潘炜;吴晓辉

  • 地址 255100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经济开发区胶王路复线北东一路西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58:5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凡纳滨对虾的养殖饲料及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凡纳滨对虾,又称南美白对虾、万氏对虾、白脚对虾等,是世界三大经济养殖对虾之一,可以采取纯淡水、半咸水、海水等多种养殖模式,中国是凡纳滨对虾养殖面积和产量最高的国家,养殖范围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地区。

鱼粉具有蛋白含量高、富含动物必需氨基酸以及以被动物消化吸收等优点,一直以来是水产饲料特别是肉食性水产动物饲料中不可缺少的优质蛋白源。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鱼粉需求量急剧上升,鱼粉价格持续飙升,使得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生产者的成本不断增加,严重制约了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发展。

此外,由于较高的营养需求和较低的吸收能力,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仅能吸收70%的投喂蛋白质,其余不能被利用的则存在于养殖水体中,造成氨氮排放过高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低鱼粉饲料是当今饲料发展的一大趋势。

现有的低鱼粉饲料中,多使用植物性蛋白原料替代鱼粉,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却存在适口性差、饲料利用率低、饲喂的对虾生长速度缓慢、抗病能力差等问题。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低鱼粉的凡纳滨对虾的养殖饲料,其适口性好、生产成本低、利用率高、饲喂的对虾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凡纳滨对虾的养殖饲料及养殖方法,该养殖饲料包括基础饲料和辅助饲料,基础饲料降低了鱼粉的含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添加了谷胱甘肽辅助剂,显著提高了对虾的抗病力和存活率等;辅助饲料包括辅助饲料A和B,针对对虾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辅助基础饲料来施加,有利于提高对虾的肠道健康和生长速度;所述养殖方法根据对虾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匹配不同的饲料并进行不同程度的增氧,同时周期性的添加水质改良剂进行养殖水体调控,显著提升了对虾的生长速度,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凡纳滨对虾的养殖饲料,所述养殖饲料包括基础饲料和辅助饲料,所述基础饲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凡纳滨对虾养殖饲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基础饲料;

步骤2,制备辅助饲料;

优选地,步骤1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1-1,原料粉碎;

步骤1-2,原料混合;

步骤1-3,制粒;

步骤1-4,干燥。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凡纳滨对虾的养殖方法,优选采用第一方面所述的养殖饲料或第二方面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养殖饲料进行养殖,所述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投放虾苗;

步骤II,投喂养殖饲料;

步骤III,养殖管理。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提供的凡纳滨对虾的养殖饲料,其基础饲料中降低了鱼粉的含量,采用相应的植物蛋白替代,并且复配了多种成分(糖源、脂肪源、维生素、矿物质等),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各成分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饲料的营养成分;

(2)本发明提供的凡纳滨对虾的养殖饲料,其基础饲料中添加了谷胱甘肽辅助剂,使得基础饲料显著提高了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效应、饲料利用、免疫反应、肠道组织形态及抗病能力;

(3)本发明提供的凡纳滨对虾的养殖饲料,通过在对虾养殖的不同阶段添加不同种类的辅助饲料,提高了饲料与对虾生长发育的适应性,增强了对虾的抗病能力,提高了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4)本发明提供的凡纳滨对虾的养殖方法,根据对虾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匹配不同的饲料并进行不同程度的增氧,同时周期性的添加水质改良剂进行养殖水体调控,显著提升了对虾的生长速度,提高了成活率和抗病力,有利于肠道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凡纳滨对虾的养殖饲料,所述饲料中的营养组分包括蛋白质和脂肪,其中,蛋白质的质量百分数为35%~40%,脂肪的质量百分数为4%~9%,

优选地,蛋白质的质量百分数为36%~39%,如38%;脂肪的质量百分数为4%~7%,如8%。

本发明人经过大量的研究,筛选出凡纳滨对虾能够有效利用养殖饲料配方,不仅能够满足其最佳生长条件下的营养需求,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氨氮的排放量。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凡纳滨对虾的养殖饲料包括基础饲料和辅助饲料,所述基础饲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基础饲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更优选地,所述基础饲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蛋白源原料包括鱼粉和植物源蛋白质,所述植物源蛋白质选自花生粕、豆粕、菜籽粕、谷朊粉、大豆浓缩蛋白、棉仁饼、玉米蛋白粉和小麦面筋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植物源蛋白质选自花生粕、豆粕、菜籽粕、谷朊粉和大豆浓缩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优选地,所述植物源蛋白质为花生粕、豆粕和谷朊粉。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蛋白源原料由鱼粉、花生粕、豆粕和谷朊粉组成,各组分的重量比为22:(0.5~4):(10~18):(3~8),优选为22:(1~3):(12~16):(4~7),更优选为22:(1.5~2.5):(13~15):(5~7)。

在本发明中,采用植物源蛋白替代部分鱼粉,并将各组分的重量设置为上述配比,与现有的高鱼粉饲料相比,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脂肪源原料选自鱼油、豆油、亚麻油、棉籽油、卵磷脂和胆固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脂肪源原料为鱼油、豆油、卵磷脂和胆固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由鱼油、豆油、胆固醇和卵磷脂组成。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鱼油、豆油、卵磷脂和胆固醇的重量比为2.36:(0.1~0.5):(0.5~3):(0.1~0.3),优选为2.36:(0.2~0.4):(1.0~2.0):(0.15~0.25),如2.36:0.31:1.5:0.2。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糖源原料选自面粉、淀粉、玉米淀粉、高筋面粉和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糖源原料选自淀粉、玉米淀粉和高筋面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优选地,所述糖源原料为高筋面粉和淀粉的混合物。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筋面粉和面粉的重量比为20:(5~25),优选为20:(10~20),更优选为20:(12~16),如20:13.35。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维生素包括胆碱和复合维生素,所述复合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D3、维生素E、烟酸胺、泛酸钙、肌醇、叶酸。

其中,所述复合维生素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虾用维生素,如青岛玛斯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虾用维生素预混合饲料。

优选地,所述维生素由胆碱、维生素C和上述虾用多维组成,各组分的重量比为0.1:(0.05~0.2):(1~2),优选为0.1:(0.07~0.12):(1.2~1.8),更优选为0.1:0.1:1.5。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矿物质包括磷酸二氢钙、磷酸氢钾、亚硒酸钠、氯化钠、蛋氨酸铜、甘氨酸锌。

在本发明中,所述矿物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虾用矿物质,如青岛玛斯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虾用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

优选地,所述矿物质由磷酸二氢钙和上述虾用复合矿组成,二者的重量比为1.5:(1~2),优选为1.5:1.5。

本发明人研究发现,钠和钾水平会影响其钙的吸收和排泄,而钠和钾的比例影响对虾的渗透压调节能力,并显著影响对虾的成活和生长;钙过量会影响磷的吸收,而钙磷过量会影响铜、镁、锌和锰的吸收;铜过量会影响锌的吸收;合适的硒水平会改善其他矿物元素过量引起的毒性,过量的硒会导致中毒。

因此,本发明人经过大量研究,得到上述矿物质的配方,使得矿物质中的各组分能够达到平衡,使得对虾的吸收效果最佳。

本发明人研究发现,谷胱甘肽作为一种非蛋白质低分子量的硫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维持细胞及组织结构的正常功能和代谢。谷胱甘肽还参与氨基酸的吸收,促进机体对矿物质铁、硒、钙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转运,具有解毒功效。将其加入凡纳滨对虾的养殖饲料中,能够有效提高对虾的抗病力。

因此,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凡纳滨对虾的基础饲料还包括谷胱甘肽辅助剂,所述谷胱甘肽辅助剂可以以谷胱甘肽纯品(100%GSH)的形式添加,还可以酵母粉或酵母提取物的形式添加。

其中,所述谷胱甘肽纯品为现有技术中市售可得的常见商品,如山东金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GSH(批号是B20150703)。

所述以酵母粉形式添加是指添加的酵母粉中含有GSH,以酵母提取物的形式添加是指添加的酵母提取物中含有GSH。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以酵母粉的形式添加时,谷胱甘肽占酵母粉的质量分数为5%~10%,优选为6%~9%,更优选为8%;

当以酵母提取物的形式添加时,谷胱甘肽占酵母提取物的质量分数为10%~20%,优选为12~17%,更优选为15%。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谷胱甘肽辅助剂可以以谷胱甘肽纯品的形式添加(100%GSH),或

以酵母粉的形式添加,其中,谷胱甘肽的质量分数为8%(酵母粉(8%GSH));或

以酵母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其中,谷胱甘肽的质量分数为15%(酵母提取物(15%GSH))。

其中,酵母粉(8%GSH)和酵母提取物(15%GSH)可以分别采用山东金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富谷胱甘肽酵母粉(150723)和富谷胱甘肽酵母提取物(C150716)。

本发明人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100%GSH、酵母粉(8%GSH)和酵母提取物(15%GSH)均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以及增强对虾的肠道健康;100%GSH和酵母粉(8%GSH)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抗病力。

优选地,每千克养殖基础饲料中,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为75~150mg。

本发明人研究发现,在所述的低鱼粉养殖基础饲料中,随着GSH含量的提高,养殖的对虾的生长力、肠道健康和抗病力均逐渐提高,但考虑到成本问题,当按照GSH的含量计算,GSH的含量为75~150mg/kg饲料时,能够在控制谷胱甘肽的添加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肠道健康和抗病力。

更优选地,以谷胱甘肽纯品添加时,每千克养殖基础饲料中谷胱甘肽的添加量为75~225mg,如75mg或150mg;

以酵母粉(8%GSH)形式添加时,每千克养殖基础饲料中酵母粉(8%GSH)的添加量为937.5~2812.5mg,如1875mg,使得GSH的含量为150mg;

以酵母提取物(15%GSH)形式添加时,每千克养殖基础饲料中酵母提取物(15%GSH)的添加量为500~1500mg,如1500mg,使得GSH的含量为225mg。

在本发明中,当谷胱甘肽按照上述三种形式添加在基础饲料中时,均能够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凡纳滨对虾的基础饲料还包括诱食剂、防霉剂、抗氧化剂、脱壳素和纤维素,基于45重量份的蛋白质,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为5~15份、0.05~0.2份、0.02~0.1份、0.05~0.2份以及1.5~4份,优选分别为7~12份、0.07~0.13份、0.03~0.08份、0.08~0.12份以及2~3份,更优选分别为9~11份、0.08~0.11份、0.04~0.06份、0.09~0.11份以及2.2~2.8份,如分别为10份、0.1份、0.05份、0.01份以及2.5份。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诱食剂选自虾壳粉、鱿鱼内脏粉、紫菜、组氨酸和精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选自虾壳粉、鱿鱼内脏粉和精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虾壳粉和鱿鱼内脏粉。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虾壳粉和鱿鱼内脏粉的重量比为5:(3~8),优选为5:(4~7),更优选为5:5。

本发明人发现,采用上述种类和配比的诱食剂,能够提高养殖饲料的适口性,易于被对虾发现并采食,减少了养殖水体中的剩余饵料,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在本发明中,所述防霉剂为能降低饲料中霉菌的数量、抑制霉菌毒素的产生、预防饲料贮存期间营养成分的损失、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并延长贮存时间的饲料添加剂。在本发明中不对防霉剂的种类进行特别限定,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具有防霉效果的添加剂,如:山梨酸、丙酸钙等。

在饲料的储存过程中,需要添加抗氧化剂以防止其中的脂肪氧化及营养物质腐败,在本发明中不对抗氧化剂的种类进行特别限定,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能够实现抗氧化效果的添加剂,如:没食子酸丙酯、乙氧基喹啉等。

本发明中,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纤维素是为了加速对虾肠道蠕动,以防止饲料在肠道内壁粘结,所述纤维素优选为微晶纤维素。

本发明所述的凡纳滨对虾的基础饲料,在降低鱼粉等动物蛋白的情况下,添加谷胱甘肽辅助剂,能够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率,使其达到高鱼粉含量的生长率;此外,添加了谷胱甘肽辅助剂的基础饲料,能够显著提高对虾的抗病力和肠道健康。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辅助饲料为两类,分别为辅助饲料A和辅助饲料B,在凡纳滨对虾饲养的不同阶段,将基础饲料与不同的辅助饲料配合使用。

本发明人研究发现,在养殖中期,对虾免疫力较低,易感病,需要在基础饲料的基础上增加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辅助饲料,以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抗病能力;在养殖后期,养殖水体的底部会产生毒性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物质,导致对虾的死亡率增加,需要增加辅助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同时调控水质,减少毒性物质的积累,提高对虾的成活率。

在本发明中,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初期为虾体长为1~6cm的时期,养殖中期为虾体长为6~8cm的时期,养殖后期为虾体长为8cm以上的时期。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饲料A包括海带多糖和海藻多糖,优选地,所述辅助饲料A由海带多糖和海藻多糖混合得到。

本发明人发现,海带含三种多糖——褐藻胶、褐藻淀粉和褐藻糖胶。褐藻胶和褐藻糖胶是细胞壁的填充物;褐藻淀粉存在于细胞质。褐藻胶一般指褐藻酸盐类,在海带中的含量很丰富,大约为19.7%,是由α-1,4-L-古罗糖醛酸和β-1,4-D-甘露糖醛酸为单体构成的嵌段共聚物,不含有蛋白质。褐藻淀粉是由葡萄糖组成的葡聚糖,主要由1,3糖苷键连接而成。海带多糖能改善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研究表明,海带多糖具有消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还能够激活巨噬细胞,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而杀死肿瘤细胞。

海藻多糖是指海藻中所含的各种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包括褐藻酸、褐藻糖胶、绿藻中的硫酸多糖、红藻中的琼胶、卡拉胶等。在提高动物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具有抗疲劳、免疫调节、抗衰老、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活性,且无毒副作用。

因此,本发明中优选将海带多糖与海藻多糖混合形成辅助饲料A,以在凡纳滨对虾易发病的养殖中期增强其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提高成活率。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基于45重量份的蛋白源原料,海带多糖和海藻多糖的添加量分别为1~2.5份、1~3份,优选分别为1.5~2份、1.5~2.5份。

由于海带多糖和海藻多糖单独施加均具有增强对虾免疫力的效果,当混合施加时,会具有拮抗或协同增效的作用,因此,本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了海带多糖和海藻多糖的最佳配比,发现在上述重量配比条件下,增强免疫力、提高成活率的效果最佳。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基于45重量份的蛋白源原料,所述辅助饲料B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成:

酸化剂 10份

复合益生菌 0.10~0.20份。

耐受剂 0.04~0.08份。

优选地,所述辅助饲料B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成:

酸化剂 10份

复合益生菌 0.13~0.17份。

耐受剂 0.05~0.07份。

更优选地,所述辅助饲料B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成:

酸化剂 10份

复合益生菌 0.15份。

耐受剂 0.06份。

其中,在养殖饲料中添加酸化剂有利于抑制对虾的消化道细菌性疾病,由于凡纳滨对虾胃部的自身酸性环境较多,pH值较高,而有机酸酸性较多,缓冲能力强,酸化效果持久,因此,本发明中优选选择有机酸作为酸化剂,所述有机酸优选选自柠檬酸、苹果酸、山楂粉、延胡索酸、甲酸和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有机酸选自柠檬酸、苹果酸、延胡索酸和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选自柠檬酸、苹果酸和延胡索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由柠檬酸、苹果酸和延胡索酸组成。

更优选地,所述柠檬酸、苹果酸和延胡索酸的重量比为(10~18):(15~22):15,优选为(12~17):(17~21):15。

本发明人研究发现,当有机酸选择上述组分及重量配比时,能够有效抑制对虾消化系统内大肠杆菌、副溶血弧菌、荧光弧菌、溶藻弧菌等的滋生,促进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繁殖。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复合益生菌选自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双歧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复合益生菌选自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优选地,所述复合益生菌选自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由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

其中,所述复合益生菌的各种组分可以采用市售可得的菌粉商品。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6~10):(3~7):(12~18):5,优选为(7~9):(4~6):(14~16):5。

本发明选择的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四种菌粉,按照重量比为(6~10):(3~7):(12~18):5,优选为(7~9):(4~6):(13~17):5混合,彼此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能够有效提高凡纳滨对虾的肠道健康,促进其进食,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养殖水体中的氨氮等有毒物质的积累。

本发明人研究发现,在养殖后期,针对养殖水体中氨氮等有毒物质高的问题,除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剩余饵料外,还可以在后期养殖饲料中添加氨氮耐受剂,以提高凡纳滨对虾在高氨氮水体中的耐受性,降低死亡率。

浒苔是一类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多糖、富含矿质元素、低脂肪的大型绿藻,将其添加至养殖饲料中,能够显著提高对虾对氨氮的耐受性。

本发明人针对浒苔与有机酸和复合益生菌的添加比例进行了大量研究,探究到了最佳添加比例。耐受剂、有机酸与复合益生菌看似相互独立,实则是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功效,相辅相成,彼此之间相互促进,协同作用,最终提高对虾在高氨氮水体中的存活率。

本发明提供的凡纳滨对虾养殖饲料中的辅助饲料,可以整个养殖期全部添加至基础饲料中,也可以根据不同养殖阶段的分时期添加,优选根据不同养殖阶段的分时期添加。所述基础饲料和辅助饲料,各组分协同作用,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功效,能够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饲料利用率,增强肠道健康、免疫能力及抗病能力,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凡纳滨对虾养殖饲料的制备方法,优选用于制备第一方面所述的养殖饲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基础饲料;

步骤2,制备辅助饲料。

其中,步骤1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1-1,原料粉碎。

其中,将原料中需要粉碎的固体物质进行粉碎,并过80目筛。

步骤1-2,原料混合。

其中,优选将固体原料按照添加量由少到多的顺序逐一混合,混合均匀后,加入液体原料(如脂肪源原料中的鱼油、豆油、卵磷脂等),手工将油脂微小颗粒搓散。

优选地,将混合好的原料置于V型高效混合机中混合均匀。

步骤1-3,制粒。

具体地,在上述混合均匀的原料中,加入15~25%,优选20%的蒸馏水揉匀,采用双螺旋挤条机挤压得到颗粒饲料。

其中,所述饲料的直径为1mm和/或1.5mm。

步骤1-4,干燥。

优选地,将制得的颗粒饲料置于40~60℃烘箱中干燥,优选置于50℃烘箱中干燥,所述干燥时间为8~15h,优选为12h。

将制得的基础饲料装袋封存于-20℃的冰箱中冻存。

本发明人研究发现,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基础饲料,操作简单,制得的饲料在水中稳定性好。

步骤2中,辅助饲料A和辅助饲料B的制备均是将各原料组分按照相应的重量配比混合均匀即可,制得的辅助饲料A和辅助饲料B在施加时,按照与基础饲料为1:1的重量比例添加。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凡纳滨对虾的养殖方法,优选采用第一方面所述的养殖饲料或第二方面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养殖饲料进行养殖,所述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投放虾苗;

步骤II,投喂养殖饲料;

步骤III,养殖管理。

以下进一步描述所述养殖方法:

步骤I,投放虾苗。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投放的虾苗体长为0.6~0.8cm,投放密度为2~8万尾/亩。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投放的水温为22~35℃。

其中,在虾苗生长发育至1.0cm之前,采用虾片投喂。

步骤II,投喂养殖饲料。

其中,步骤II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II-1,在养殖初期,投喂基础饲料。

在本发明中,如前所述,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初期指的是虾体长为1~6cm的时期。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投喂量为对虾总重的8%~10%,投喂频率为2~5次/天,优选为4次/天。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投喂时间分别为06:00~08:00、10:00~12:00、15:00~17:00和20:00~22:00,

每次的投喂量为当日投喂总量的20%~40%、10%~30%、10%~30%、20%~40%。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投喂时间分别为07:00、11:00、16:00和21:00,每次的投喂量为当日投喂总量的30%、20%、20%、30%。

本发明人研究发现,当按上述投喂量和投喂频率进行投喂时,能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饲料剩余导致的水体污染。

其中,可以根据对虾的进食情况调整具体投喂量,确保饲料在30min~60min内被充分摄食。

步骤II-2,在养殖中期,投喂基础饲料和辅助饲料A。

本发明人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的养殖中期(体长为6~8cm的时期)为易发病时期,需要人为降低饲料的投喂量,限制对虾的生长速度,增加其抗病能力。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养殖中期,所述基础饲料和辅助饲料A的投喂总量为对虾总重的5%~8%,投喂频率为2~4次/天,优选为4次/天。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投喂时间分别为06:00~08:00、10:00~12:00、15:00~17:00和20:00~22:00,

每次的投喂量为当日投喂总量的20%~40%、10%~30%、10%~30%、20%~40%。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投喂时间分别为07:00、11:00、16:00和21:00,每次的投喂量为当日投喂总量的25%、20%、25%、30%。

步骤II-3,在养殖后期,投喂基础饲料和辅助饲料B。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养殖后期(体长为8cm以上),所述基础饲料和辅助饲料B的投喂总量为对虾总重的2%~3%,投喂频率为2~4次/天,优选为2次/天。

本发明人研究发现,在养殖后期,养殖水体的底部会产生毒性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物质,导致对虾的死亡率增加,此时,在投喂辅助饲料B的基础上,减少投喂总量和投喂频率,能够减少饲料残留的机会,降低死亡率。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投喂时间分别为07:00~08:00和18:00~20:00,

每次的投喂量为当日投喂总量的40%~50%和50%~60%。

在投喂养殖饲料过程中,优选每天通过查料情况来调整次日的投喂量。

步骤III,养殖管理。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养殖管理包括管理水温、pH值、溶解氧浓度和氨氮含量。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温为26℃~28℃;

pH值为6.5~7.5,优选为7.0;

溶解氧浓度不低于6.0mg/L;

氨氮含量不高于0.03mg/L。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养殖初期,每日11:00~13:00增氧1~1.5h,03:00~06:00增氧2~2.5h;

在养殖中期,每日11:00~14:00增氧2~3h,夜间增氧6~10h;

在养殖后期,除投喂饲料时不进行增氧,其他时间均增氧。

在本发明中,根据对虾不同生长时期的生长特点,按照上述的增氧方式进行水质调控,有利于提高对虾的存活率及生长速度。

其中,每天早上通过虹吸除去剩余饲料和粪便,每天换水50%。

本发明人发现,在养殖过程中,水质有时会发生恶化,影响对虾的生长,因此,需要加入水质改良剂周期性的改善水质,使水色鲜活、pH稳定。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水质改良剂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成:

优选地,所述水质改良剂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成:

更优选地,所述水质改良剂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成:

本发明人研究发现,牡蛎壳粉可消除水产养殖池底的恶臭,吸附池内有色物质和毒素,改善水体透明度,降解有机废物、氨氮、亚硝酸盐等毒素。

沸石粉可以增加水体含氧量,防止水质恶化,还可以增加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优化养殖生态环境,促进对虾的生长发育。

腐殖酸含有大量活性基团,具有离子交换性、络合性和吸附、缓冲、催化能力,能够有效吸附养殖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还能够参与机体的氧化还原反应,保持旺盛的新陈代谢,提升对虾的生长速度。

EM菌液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商业化产品,如洛阳欧科拜克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养殖EM菌液。

由于上述四种成分均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考虑到同时施加多种组分会出现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本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反复的试验研究,得出:当牡蛎壳粉、沸石粉、腐殖酸和EM菌液按照50:(20~40):(10~20):(5~10),优选按照50:(25~35):(12~18):(6~9),更优选按照50:30:15:8的比例混合时,制得的水质改良剂的改良效果最好,且成本最低,三种成分相互协同作用,互相促进,达到保持和修复养殖水体健康的目的。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质改良剂的施加频率为每2~4天施加一次,每次的施加量为150~250g/亩,优选为200g/亩。

具体地,可以根据水质的变化情况调整用量,当水质污染严重时,可加大施加量。

本发明提供的养殖方法,在凡纳滨对虾生长的不同时期,施加不同成分的养殖饲料,有利于提高对虾的抗病力,增加存活率;在养殖期间,调控水温、水体pH值,并适时增氧和施加水质改良剂,有利于保持和修复养殖水体健康,提高对虾的生长速度、特定生长率及存活率。

实施例

以下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不过这些实例仅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制备基础饲料:

(1)原料组成为:每100g干重饲料中包括22g鱼粉、2g花生粕、14.04g豆粕、6.77g谷朊粉、2.36g鱼油、0.31g豆油、1.5g卵磷脂、0.2g胆固醇、20g高筋面粉、13.35g淀粉、0.1g胆碱、0.1gVC、1.5g虾多维、1.5gCa(H

其中,鱼粉、虾壳粉、花生粕、高筋面粉、豆粕、谷朊粉、鱼油、豆油、卵磷脂购自青岛七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虾多维、虾多矿分别为购自青岛玛斯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虾用维生素预混合饲料和虾用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GSH纯品购自山东金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B20150703)。

(2)将原料粉碎后过80目筛,然后按添加量由少到多的顺序逐一混合,混合均匀后加入鱼油、豆油和大豆卵磷脂,手工将油脂微小颗粒搓散,在V型高效混合机中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大约20%蒸馏水揉匀,用双螺旋挤条机挤压出直径为1mm和1.5mm的饲料,之后放置于50℃烘箱12h烘干,装袋存放于-20℃的冰箱中备用。

本实施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基础饲料中,每100g干重饲料中包括微晶纤维素2.505g,GSH纯品0.015g。

本实施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基础饲料中,每100g干重饲料中包括微晶纤维素2.4975g,GSH纯品0.0225g。

本实施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基础饲料中,GSH以酵母粉(8%GSH)形式添加,每100g干重饲料中包括微晶纤维素2.42625g,酵母粉(8%GSH)0.09375g。

其中,酵母粉(8%GSH)购自山东金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150723)。

本实施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4相似,区别在于,基础饲料中,每100g干重饲料中包括微晶纤维素2.3325g,酵母粉(8%GSH)0.1875g。

本实施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4相似,区别在于,基础饲料中,每100g干重饲料中包括微晶纤维素2.23875g,酵母粉(8%GSH)0.28125g。

本实施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基础饲料中,GSH以酵母提取物(15%GSH)形式添加,每100g干重饲料中包括微晶纤维素2.47g,酵母提取物(15%GSH)0.05g。

其中,酵母提取物(15%GSH)购自山东金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C150716)。

本实施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7相似,区别在于,基础饲料中,每100g干重饲料中包括微晶纤维素2.42g,酵母提取物(15%GSH)0.1g。

本实施例所用方法与实施例7相似,区别在于,基础饲料中,每100g干重饲料中包括微晶纤维素2.37g,酵母提取物(15%GSH)0.15g。

制备辅助饲料A:

辅助饲料A的组成为,基于每100g干重的基础饲料,海带多糖为2g,海藻多糖为2g。

海带多糖和海藻多糖购自西安优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实施例中,基于每100g干重的基础饲料,海带多糖为1.5g,海藻多糖为1.5g。

本实施例中,基于每100g干重的基础饲料,海带多糖为2g,海藻多糖为2g。

制备辅助饲料B

辅助饲料B的组成为,基于每100g干重的基础饲料,柠檬酸为3g,苹果酸为4g,延胡索酸为3g,嗜酸乳杆菌菌粉为0.04g、双歧杆菌菌粉为0.02g、酵母菌菌粉为0.065g和枯草芽孢杆菌菌粉为0.025g,浒苔粉为0.06g。

制备辅助饲料B

辅助饲料B的组成为,基于每100g干重的基础饲料,柠檬酸为3g,苹果酸为4g,延胡索酸为3g,嗜酸乳杆菌菌粉为0.05g、双歧杆菌菌粉为0.02g、酵母菌菌粉为0.07g和枯草芽孢杆菌菌粉为0.025g,浒苔粉为0.06g。

辅助饲料B的组成为,基于每100g干重的基础饲料,山楂粉为3g,甲酸为4g,乳酸为3g,植物乳杆菌菌粉为0.06g、双歧杆菌菌粉为0.02g、酵母菌菌粉为0.065g和地衣芽孢杆菌菌粉为0.025g,浒苔粉为0.06g。

养殖凡纳滨对虾:

(1)凡纳滨对虾的虾苗购自广东珠海海壹水产饲料有限公司,体长为0.6~0.8cm,在水泥地中进行暂养,早期投喂虾片,中后期投喂商业饲料,直至虾苗生长至体长1.0cm。在正式投喂饲料前24h停止投料,挑选个体大小均匀的对虾进行养殖,初始体重为0.30±0.00g。

(2)采用室内养殖系统,进行6个重复,每个重复为1个300L的玻璃钢桶,每个养殖桶放养30尾对虾,养殖8周。

在对虾体长1~6cm的时期,投喂实施例1制备的基础饲料,每日的投喂量为对虾总重的8%,每日分四次投喂,投喂时间分别为07:00、11:00、16:00和21:00,每次的投喂量为当日投喂总量的30%、20%、20%、30%;

在对虾体长6~8cm的时期,投喂实施例1制备的基础饲料和实施例10制备的辅助饲料A,每日的投喂量为对虾总重的5%,每日分四次投喂,投喂时间分别为07:00、11:00、16:00和21:00,每次的投喂量为当日投喂总量的25%、20%、25%、30%;

在对虾体长8cm以上的时期,投喂实施例1制备的基础饲料和实施例13制备的辅助饲料B,每日的投喂量为对虾总重的3%,每日分两次投喂,投喂时间分别为07:00和19:00,每次的投喂量为当日投喂总量的50%。

养殖期间,水温为26℃~28℃;pH值为6.5~7.5;溶解氧浓度不低于6.0mg/L;氨氮含量不高于0.03mg/L。

在养殖初期,每日11:00~13:00增氧1h,03:00~06:00增氧2h;

在养殖中期,每日11:00~14:00增氧2.5h,夜间增氧8h;

在养殖后期,除投喂饲料时不进行增氧,其他时间均增氧。

每隔三天施加一次水质改良剂,每次施加量为60mg,水质改良剂的组成为:50g牡蛎壳粉、30g沸石粉、15g腐殖酸和8gEM菌液。

根据当日对虾的进食情况调整具体投喂量,确保饲料在30min到1h内被充分摄食。每天通过查料情况来调整次日的投喂量。每天早上通过虹吸除去剩余饵料和粪便,每天换水50%。

实施例17~24的方法与实施例16相似,区别在于,养殖过程中采用的基础饲料分别为实施例2~9中所制备的。

本实施例所方法与实施例16相似,区别在于,辅助饲料A采用的是实施例11中制备的,辅助饲料B采用的是实施例14制备的。

本实施例所方法与实施例16相似,区别在于,辅助饲料A采用的是实施例12中制备的,辅助饲料B采用的是实施例15制备的。

本实施例所方法与实施例16相似,区别在于,养殖初期、中期和后期,均投喂相同的饲料,均为实施例1制备的基础饲料+实施例10制备的辅助饲料A+实施例13制备的辅助饲料B。

对比例

制备的基础饲料,原料组成为:每100g干重饲料中包括27g鱼粉、4g花生粕、5.02g豆粕、6.89g谷朊粉、1.88g鱼油、0.36g豆油、1.5g卵磷脂、0.2g胆固醇、20g高筋面粉、14.32g淀粉、0.1g胆碱、0.1gVC、1.5g虾多维、1.5gCa(H

制备的基础饲料,原料组成为:每100g干重饲料中包括22g鱼粉、2g花生粕、14.04g豆粕、6.77g谷朊粉、2.36g鱼油、0.31g豆油、1.5g卵磷脂、0.2g胆固醇、20g高筋面粉、13.35g淀粉、0.1g胆碱、0.1gVC、1.5g虾多维、1.5gCa(H

本对比例所述方法与实施例16相似,区别在于,投喂的基础饲料为对比例1制备的饲料。

本对比例所述方法与实施例16相似,区别在于,投喂的基础饲料为对比例2制备的饲料。

本对比例所述方法与实施例16相似,区别在于,投喂的饲料不包括辅助饲料,仅为实施例1制备的基础饲料。

实验例

对实施例1~9和对比例1、2制备的基础饲料进行成分分析,粗蛋白用凯氏定氮法(N×6.25),粗脂肪用索氏抽提法(乙醚作为提取溶剂),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知,本发明中实施例1~9和对比例1、2中所述的基础饲料成分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无显著区别。

对实施例16~24和对比例3~5所述方法养殖的对虾,进行生长效应分析,生长效应指标包括对虾成活率(SR)、特定生长率(SGR)、摄食率、饲料系数(FCR)、蛋白质效率(PER)和肝体指数(HSI),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成活率(%)=100×实验终末虾尾数/实验初始虾尾数;

特定生长率(%)=100×(Ln终末体重-Ln初始体重)/养殖天数;

摄食率(%天

出肉率(%)=100×虾仁重/虾体重;

饲料系数=摄食量/(终末体重-初始体重);

蛋白质效率=(终末体重-初始体重)/摄食量×饲料蛋白质含量;

肝体指数(%)=100×肝胰脏重(g)/体重(g)。

具体地,养殖结束后,饥饿凡纳滨对虾24h,然后进行计数、称重,并随机取出6~8尾虾做体常规分析;每桶另取6~8尾虾的肝胰腺用于肝体比检测。

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误(X±SE)表示。

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由表2可知,各实施例的成活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和肝体比均显著高于对比例3~5。从生长来看,与饲料高鱼粉(27%,对比例3)含量相比,饲料低鱼粉(22%,对比例4)含量导致对虾的特定生长率降低。在低鱼粉饲料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16~24的养殖饲料均可显著提高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因此,本发明中所述的养殖方法能够显著影响对虾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

分析实施例16~24和对比例3~5所述方法养殖的对虾体成分,结果如表3所示。

其中,出肉率(%)=100×虾仁重/虾体重。

对虾及饲料样品常规分析采用国际标准方法(AOAC,1995);水分用烘干(105℃)恒重法;粗蛋白用凯氏定氮法(N×6.25);粗脂肪用索氏抽提法(乙醚作为提取溶剂)。

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误(X±SE)表示。

表3:

由表3可知,水分含量在各实施例与对比例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实施例16~24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出肉率高于对比例3~5,说明本发明所述养殖饲料和方法在提高对虾出肉率方面更具优势。

对实施例16~24和对比例3~5所述方法养殖的对虾进行攻毒实验:每个处理随机选3个重复,每个重复取15尾虾,在第一腹节和第二腹节交接处注射100μL副溶血弧菌液(菌液浓度为1.0×10

分析实施例16~24和对比例3~5所述方法养殖的对虾的血细胞数和攻毒后累积死亡率。

每个桶选5尾虾用以血细胞计数的测定。用1ml的注射器吸取的虾血注射到含有2ml的抗凝剂(30mmol/L柠檬酸三钠,10mmol/L EDTA,0.34mmol/L氯化钠,0.12mmol/L葡萄糖,调pH至7.55,渗透压到780mOsm Kg

首先取一滴抗凝血淋巴,于显微镜下计数(计数时,数25个格内的血细胞数(共计0.1mm

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误(X±SE)表示。

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由表4可以看出,实施例16~24养殖的对虾的血细胞数显著高于对比例3~5,以实施例18养殖的对虾的血细胞数最高;实施例的攻毒后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对比例3~5。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16~24的对虾抗病力显著高于对比例3和4,对比例5中的对虾抗病力虽然高于对比例3和4,但显著低于本发明实施例,说明辅助饲料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对虾的抗病能力。

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谷胱甘肽(GSH)测定试剂盒测定实施例16~24和对比例3~5所述方法养殖的对虾的血清GSH、肝胰腺GSH和肌肉GSH的含量,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由表5可知,实施例16~24所述养殖方法养殖的对虾血清、肝胰腺和肌肉中的GSH含量均高于对比例3~5中对虾的含量,其中,实施例18、21和24养殖的对虾的各部位GSH含量较高,说明本发明中所述养殖饲料有利于对虾GSH的积累,能够明显提高对虾体内GSH的含量,增强对虾的抗氧化能力。

测定实施例16~24和对比例3~5所述方法养殖的对虾的血清抗氧化指标,包括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γ-L-谷氨酰转肽酶(γ-G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物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

每桶随机取15尾虾,用1ml的无菌注射器自围心腔处抽取血液,储存于1.5ml离心管中,4℃静置过夜,然后8000rpm离心10min,取其上清测定。

检测结果如表6和7所示。

表6

表7

由表6和7可知,实施例16~24中对虾血清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γ-L-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物能力(T-AOC)均显著高于对比例3~5,在实施例16~18、实施例19~21和实施例22~24中,随着GSH添加量的增加,上述各抗氧化指标的活性逐渐提高;实施例16~24中对虾血清中MDA含量显著低于对比例3~5。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所述的养殖饲料和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对虾的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尤其基础饲料中添加的GSH,可以显著改善对虾机体内的抗氧化水平。

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SOD测定试剂盒、T-AOC测定试剂盒和MDA测定试剂盒测定实施例16~24和对比例3~5所述方法养殖的对虾肝胰腺的SOD、MDA和T-AOC含量,检测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由表8可知,实施例16~24中对虾的肝胰腺的SOD活力和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比例3~5的含量,实施例16~24中对虾肝胰腺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比例3~5的含量,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养殖饲料和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对虾肝胰腺的抗氧化能力。

检测实施例16~24和对比例3~5所述方法养殖的对虾的肠道组织形态,每桶取5尾虾的中肠存放于波恩氏液,用于做组织切片,将固定好的对虾中肠分别转入70%无水乙醇中保存,然后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将组织脱水,然后放入二甲苯中进行透明,进行石蜡包埋。采用H&E染色,中性树胶封片。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肠道的褶皱高度和绒毛高度等组织学特征。

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由表9可知,对比例3中对虾中肠的肠道厚度显著高于对比例4和对比例5,实施例16~24的肠道厚度均显著高于对比例3~5。在各实施例中,实施例18对虾的肠道厚度值最高。

对比例3和4中对虾中肠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比例5,各实施例的肠道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对比例3~5。在各实施例中,实施例18中对虾的肠道绒毛高度值最高。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16~24所述的养殖方法养殖出的对虾的肠道健康程度显著高于对比例3~5,且实施例18养殖的对虾的肠道厚度和绒毛高度均最高,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养殖饲料和方法,能够显著改善对虾的肠道结构,增强其消化能力。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