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将采茶机收集的茶叶自动打包丢下的装置

一种将采茶机收集的茶叶自动打包丢下的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采茶机收集的茶叶自动打包丢下的装置,包括主机壳,所述主机壳中设有位于所述主机壳上侧开口向上向右的翻转腔和位于所述翻转腔右下侧且开口向上的移动腔和位于所述移动腔外圈且上端向内收与所述移动腔连通的储带腔和位于所述移动腔下侧的控制腔,所述移动腔中滑动连接有框子,所述框子中设有容积腔,所述容积腔中套有若干茶叶袋,所述框子下端与所述移动腔下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称重弹簧,所述移动腔外圈的腔壁中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动条,所述滑动条向中心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滑动齿条,该装置在使用时,只需将特制的袋子大量套入装置中,在采茶时随着茶叶的增多会自动将袋子扎口打包然后丢出并自动用下一个袋子来继续装茶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7383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临海盛志杯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10741.4

  • 发明设计人 贾相米;

    申请日2020-11-03

  • 分类号B65B43/54(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白水洋镇双琳路9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55:5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茶机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将采茶机收集的茶叶自动打包丢下的装置。

背景技术

采茶机是从茶树顶梢采收新嫩茶叶的作物收获机械,由于生产效率低且对茶园作业条件的要求高等原因,选择性采茶机未获大量推广;

现阶段大多数采茶机采摘的茶叶都是储存在采茶机内部,或者随身背个框,但由于采摘的茶叶数量越来越大,储存茶叶多了重量也增加了,增加了采茶作业工作者的负担,而要带着设备来回跑到起点处倾倒茶叶又回去继续采茶又明显的增加了采茶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采茶机收集的茶叶自动打包丢下的装置,克服采茶时储存茶叶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的问题,实现采茶机将定量的茶叶打包丢下。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将采茶机收集的茶叶自动打包丢下的装置,包括主机壳,所述主机壳中设有位于所述主机壳上侧开口向上向右的翻转腔和位于所述翻转腔右下侧且开口向上的移动腔和位于所述移动腔外圈且上端向内收与所述移动腔连通的储带腔和位于所述移动腔下侧的控制腔,所述移动腔中滑动连接有框子,所述框子中设有容积腔,所述容积腔中套有若干茶叶袋,所述框子下端与所述移动腔下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称重弹簧,所述移动腔外圈的腔壁中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动条,所述滑动条向中心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滑动齿条,所述框子和所述滑动条之间的所述主机壳的合适位置还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滑动齿条啮合的小齿轮,所述框子对应位置也固定连接有若干与所述小齿轮啮合的框齿条,所述控制腔中滑动连接有拉绳板且所述拉绳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伸入之所述移动腔中并与所述框子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绳板上端还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拉绳且所述第一拉绳均从所述控制腔的上腔壁穿过进入所述主机壳中,所述储带腔中滑动连接有托板且所述托板下端与所述储带腔下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托板弹簧,所述储带腔中用于容纳茶叶袋开口处的皮筋环,所述储带腔上端开口处远离中心一侧腔壁内还设有若干圆形腔,所述圆形腔外圈合适位置还均设有圆环腔,所述圆形腔中均转动连接有扇形板,所述扇形板外圈固定连接有月牙环,所述月牙环两头均可伸入之所述储带腔中,所述月牙环上合适位置还固定连接有拉动板第二拉绳且所述拉动板第二拉绳伸入之所述圆环腔中,所述拉动板第二拉绳靠近对称轴一侧端面与所述圆环腔对应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小拉簧固定柱,而所述第一拉绳从所述圆环腔的另一侧腔壁内穿出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拉动板第二拉绳上。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腔上端开口处滑动连接有盖子所述盖子下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拎袋座,所述拎袋座外圈内合适位置设有开口向外的开关腔且所述开关腔中滑动连接有控制块,所述控制块与所述开关腔内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开关腔内腔壁上固定连接有触压开关,所述拎袋座下侧位置外端一圈设有若干开口向外的扇形腔,所述扇形腔中均转动连接有止袋块,所述止袋块与所述扇形腔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止袋块上还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起到所述第二拉绳从所述扇形腔腔壁穿入之所述拎袋座中。

进一步地,所述盖子左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块,且所述升降块中设有上下开口的倒角孔,所述翻转腔下腔壁合适位置固定连接有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从所述倒角孔中穿过,且所述第二拉绳从所述导向杆上端穿出并固定连接有,所述盖子和所述拎袋座的中间设有上下开口的茶叶通道,所述茶叶通道上端开口处的所述盖子固定连接有进茶叶管道,所述进茶叶管道另一端从所述翻转腔的左腔壁穿过并固定连接有进茶叶口。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腔前腔壁内固定连接有电机且所述电机动力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穿过所述翻转腔并固定连接有大圆柱,所述大圆柱前后两端合适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升降块左端对应合适位置固定连接有拉板且所述拉板中设有优形槽,所述优形槽与对应所述固定柱之间构成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便宜,操作便捷,该装置在使用时,只需将特制的袋子大量套入装置中,在采茶时随着茶叶的增多会自动将袋子扎口打包然后丢出并自动用下一个袋子来继续装茶叶,该装置解决了背着采茶机采茶时茶叶积多越来越重的问题,自动打包自动丢在地上,只需要在采茶结束返程时一次性带着即可,避免来回跑,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 4 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 5 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 6 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E-E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6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结合附图1-6所述的一种将采茶机收集的茶叶自动打包丢下的装置,包括主机壳11,所述主机壳11中设有位于所述主机壳11上侧开口向上向右的翻转腔12和位于所述翻转腔12右下侧且开口向上的移动腔13和位于所述移动腔13外圈且上端向内收与所述移动腔13连通的储带腔14和位于所述移动腔13下侧的控制腔17,所述移动腔13中滑动连接有框子18,所述框子18中设有容积腔30,所述容积腔30中套有若干茶叶袋25,所述框子18下端与所述移动腔13下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称重弹簧20,所述移动腔13外圈的腔壁中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动条28,所述滑动条28向中心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滑动齿条29,所述框子18和所述滑动条28之间的所述主机壳11的合适位置还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滑动齿条29啮合的小齿轮27,所述框子18对应位置也固定连接有若干与所述小齿轮27啮合的框齿条26,所述控制腔17中滑动连接有拉绳板21且所述拉绳板2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上端伸入之所述移动腔13中并与所述框子18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绳板21上端还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拉绳22且所述第一拉绳22均从所述控制腔17的上腔壁穿过进入所述主机壳11中,所述储带腔14中滑动连接有托板23且所述托板23下端与所述储带腔14下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托板弹簧24,所述储带腔14中用于容纳茶叶袋25开口处的皮筋环,所述储带腔14上端开口处远离中心一侧腔壁内还设有若干圆形腔15,所述圆形腔15外圈合适位置还均设有圆环腔16,所述圆形腔15中均转动连接有扇形板31,所述扇形板31外圈固定连接有月牙环32,所述月牙环32两头均可伸入之所述储带腔14中,所述月牙环32上合适位置还固定连接有拉动板3第二拉绳434且所述拉动板3第二拉绳434伸入之所述圆环腔16中,所述拉动板3第二拉绳434靠近对称轴一侧端面与所述圆环腔16对应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小拉簧3固定柱535,而所述第一拉绳22从所述圆环腔16的另一侧腔壁内穿出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拉动板3第二拉绳434上。

有益地,所述移动腔13上端开口处滑动连接有盖子37所述盖子37下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拎袋座39,所述拎袋座39外圈内合适位置设有开口向外的开关腔45且所述开关腔45中滑动连接有控制块44,所述控制块44与所述开关腔45内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46,所述开关腔45内腔壁上固定连接有触压开关47,所述拎袋座39下侧位置外端一圈设有若干开口向外的扇形腔40,所述扇形腔40中均转动连接有止袋块41,所述止袋块41与所述扇形腔40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42,所述止袋块41上还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43起到所述第二拉绳43从所述扇形腔40腔壁穿入之所述拎袋座39中。

有益地,所述盖子37左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块55,且所述升降块55中设有上下开口的倒角孔56,所述翻转腔12下腔壁合适位置固定连接有导向杆59且所述导向杆59从所述倒角孔56中穿过,且所述第二拉绳43从所述导向杆59上端穿出并固定连接有60,所述盖子37和所述拎袋座39的中间设有上下开口的茶叶通道38,所述茶叶通道38上端开口处的所述盖子37固定连接有进茶叶管道48,所述进茶叶管道48另一端从所述翻转腔12的左腔壁穿过并固定连接有进茶叶口49。

有益地,所述翻转腔12前腔壁内固定连接有电机50且所述电机50动力连接有电机轴51,所述电机轴51穿过所述翻转腔12并固定连接有大圆柱52,所述大圆柱52前后两端合适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柱53,所述升降块55左端对应合适位置固定连接有拉板54且所述拉板54中设有优形槽57,所述优形槽57与对应所述固定柱53之间构成滑动连接。

整个装置的机械动作的顺序 :

1 :待机状态,将若干茶叶袋25套在容积腔30中并将茶叶袋25开口处的皮筋环拉开依次套在储带腔14中,托板23被下压托板弹簧24被压缩,最内的一个茶叶袋25 的皮筋环套在框子18上侧外圈上,称重弹簧20舒张使框子18抬起,框子18通过支撑杆19带着拉绳板21抬起,第一拉绳22从控制腔17上腔壁缩入,小拉簧3固定柱535收缩带着拉动板3第二拉绳434将第一拉绳22抽出,此时的月牙环32下端缩入上端伸出,月牙环32上端伸出挡住储带腔14中最上一个茶叶袋25的皮筋环,盖子37带着拎袋座39和升降块55受重力作用位于行程最下端,支撑弹簧46舒张将控制块44推处且触压开关47断开,扭簧42舒张使止袋块41伸出;

2 :采茶机开启,茶叶从进茶叶口49依次通过进茶叶管道48和茶叶通道38进入容积腔30中的茶叶袋25中,当茶叶越来越多越来越中,框子18渐渐压缩称重弹簧20下移,框子18通过框齿条26和小齿轮27传动滑动齿条29使滑动条28上抬,当框子18下移到一定程度后框子18外圈的茶叶袋25的皮筋环被向上挤压后脱离框子18的束缚向中间收缩包裹在拎袋座39上,与此同时框子18的下移通过支撑杆19带动拉绳板21,拉绳板21下移牵拉第一拉绳22,第一拉绳22的另一端拉动拉动板3第二拉绳434拉伸小拉簧3固定柱535转动,从而带动月牙环32转动,月牙环32的下端进入储带腔14中挡住储带腔14中从上至下第二给茶叶袋25的皮筋环,而月牙环32上端打开使储带腔14中最上面的一个茶叶袋25的皮筋环收缩并卷在滑动条28上;

3 :妆面茶叶并包裹在拎袋座39上的茶叶袋25压下控制块44使支撑弹簧46被压缩触压开关47闭合,电机50启动的同时采茶机停止采茶,翻转腔12旋转带动大圆柱52旋转,大圆柱52通过固定柱53带动拉板54上抬,拉板54带着升降块55和盖子37上抬,盖子37带着拎袋座39上抬,拎袋座39将装满茶叶的茶叶袋25拎出,与此同时框子18收到称重弹簧20的推力复位,滑动条28向下收缩,从而滑动条28外圈的茶叶袋25的皮筋环又一次收缩套在框子18上,而框子18复位带动拉绳板21复位,第一拉绳22从控制腔17中缩入,失去第一拉绳22牵拉的拉动板3第二拉绳434受小拉簧3固定柱535牵拉复位,月牙环32转动回初始位置使托板弹簧24推动托板23,托板23推动茶叶袋25上移一个皮筋环的距离;

4:大圆柱52旋转通过固定柱53和拉板54将盖子37带至最高处后继续旋转,此时升降块55左端紧贴大圆柱52同时升降块55移动到导向杆59最上端不再锁导向杆59的限制,升降块55将绕着大圆柱52转动,带着盖子37和拎袋座39转动,装满茶叶的茶叶袋25被彻底拽出,此时的60被升降块55带出牵拉第二拉绳43,当第二拉绳43被拉紧到一定程度后,第二拉绳43的另一端将拉动止袋块41压缩扭簧42进入扇形腔40中,此时茶叶袋25的下移不再受止袋块41阻挡从拎袋座39滑落顺着主机壳11表面滑落最后掉在地上,支撑弹簧46舒张带着控制块44复位,触压开关47断开,采茶机重新开始工作同时电机50停止工作,盖子37在重力的作用下复位,带动升降块55复位,导向杆59重新从倒角孔56中插入,同时拉板54带着固定柱53使大圆柱52反转复位,装置最终回复至初始状态。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