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24小时集尿装置及控制分析方法

一种24小时集尿装置及控制分析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4小时集尿装置及控制分析方法,该装置包括集尿装置本体、信号采集单元、控制单元、报警与显示单元,通过控制单元分析系统辅助病人按照集尿要求进行科学储尿,根据设定的温度控制恒温装置保证尿液不随温度变化而变质,自动分析24小时排尿总量及时间间隔、每次排尿量、尿流速度等病理诊断数据,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24小时尿微量蛋白定量时自动搅拌后定量注入采样试管,提升24小时尿液检测的精度。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24小时集尿装置及控制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检测肾病患者24小时尿总量、24小时尿酸、24小时尿电解质、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24小时尿微量蛋白定量检测白蛋白肌酐比值,是肾功能检测、肾脏疾病治疗的重要依据。现有技术中,24小时尿总量是通过储尿盆、储尿桶等容器存储,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24小时尿微量蛋白定量是从24小时尿总量中提取的。

现有技术存在三点不足,导致检测值不能完全反映出肾病患者的肾功能:一是24小时尿液是指第一天早上排掉第一次小便之后开始、直至第二天早上起床第一次小便排入的所有尿液,现在技术依靠病人及家属提醒,容易忘记第二天早上起床第一次小便排入储尿容器,造成检测值不准,不能精准统计每次排尿量、时间间隔、排尿时长等信息;第二是病人一般会把储尿盆、储尿桶放置在厕所内,而尿蛋白及尿微量蛋白为蛋白质,经过24小时后,存储温度越高,尿蛋白及尿微量蛋白变质越快;第三,现有技术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24小时尿微量蛋白定量,是从24小时尿总量中通过人为搅拌提取的,可能因搅拌不均匀、试管采用量不足等原因造成检测误差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24小时尿液采集方法及集尿装置,根据设定的温度控制恒温装置保证尿液不随温度变化而变质,自动分析24小时排尿总量及时间间隔、每次排尿量、尿流速度等病理诊断数据,定量注入采样试管,提升24小时尿液检测的精度。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24小时集尿装置,包括集尿装置本体、控制单元和信号采集单元,所述集尿装置本体包括上盖、集尿胆、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信号采集单元和震动电机;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用于测量收集的尿液的重量或液位,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所述数据包括已采集尿液容积、已采集时长、本次排尿量、本次排尿时长、本次尿流速度、剩余集尿时长等;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采集的数据,控制抽尿泵和震动电机的运行。

所述底座外壁设有采尿接口,底座内设有抽尿泵,采尿接口通过管路依次连接集尿胆和抽尿泵。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底座内壁设有连接温度传感器的蒸发器,蒸发器连接压缩机,控制单元根绝温度传感器信号控制蒸发器和压缩机的运行。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设于抽尿管上的流量监测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的排尿间隔、单次排尿量、排尿流速、单次排尿时间。

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报警与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信号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以及使用者信息,并通过控制单元发出报警信息;所述显示器包含通信模块,所述使用者信息通过连接云端或远程平台获得。

所述底座与上盖结合处安装压盖检测开关,该开关连接控制单元,当底座与上盖闭合时,控制装置才输出信号控制震动装置运行。

报警与显示单元具有设置按键,能够设置并显示包括下述一种或者他们的组合:

尿液存储温度;

集尿起止时间;

震动装置工作时长;

抽尿装置抽入采样试管的剂量;

报警信息设定,如每次最大排尿量报警、排尿最大时间间隔报警、排尿最小时间间隔报警、集尿总量不足报警。

上述的24小时集尿装置,报警与显示方法包括:液晶屏显示、语音装置提示。

述的24小时集尿装置,能够通过以太网、蓝牙、wifi等通信方式,把集尿过程的参数、报警信息等,随时传递给医院数据中心,用于过程监控、病人非正常集尿的报警。

本发明的24小时集尿控制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集尿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者或其监护人员设置初始信息,该初始信息主要包括采集尿液的设定起止时间以及设定存储温度,装置检测集尿胆内是否清空;

(2)使用者第一次排尿,压盖检测开关检测到开盖后,控制单元判断该时间是否在上午5点~8点钟内,提醒使用者本次集尿需为起床后非第一次排尿,从第一次有尿液流入集尿装置自动计时;

(3)根据设定温度,控制集尿装置保持恒温;

(4)从第一次有尿液流入集尿装置计时起累计24小时、早晨5点~8点钟内,提示排放早晨空腹第一次尿液,待时间累计24小时,本次集尿结束;

(5)步骤(4)中,使用者每次排尿前、打开上盖后,自动提示并记录已采集尿液容积、已采集时长;使用者每次排尿结束、盖上上盖后,自动提示并记录已采集尿液容积、本次排尿量、本次排尿时长、本次尿流速度、剩余集尿时长。

还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上述记录的结果,对24小时排尿量分析方法及集尿装置采样有效性进行确认;

(2)集尿装置自动震动集尿胆,使尿液均匀;

(3)把采样试管放置在排尿装置的采尿接口,抽尿装置从集尿胆内抽取定量的尿液,注入采样试管。

所述步骤(1)的有效性确认包括:通过报警与显示单元确认病人身份、尿液总量、集尿起止时间。

进一步地,上述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24小时尿微量蛋白定量采样方法,能够在自动抽取尿液前,根据集尿装置设定的震动时长和震动频率,由震动装置自动震动集尿胆,使采样尿液均匀。

进一步地,上述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24小时尿微量蛋白定量采样方法,能够在自动抽取尿液注入试管后,显示试管内采样容量,并把该采样的时间、病人信息等发送给医疗系统的数据中心,避免转运出错,为提升检测精准度提供依据。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本发明能够通过传感器及声光报警装置辅助患者进行科学储尿,并根据设定的温度控制恒温装置保证尿液质量,并自动统计24小时内排尿总量、每次排尿时间间隔、每次排尿时长、每次排尿总量、尿流速度等参数,可以以图表形式显示,进行24小时肾代谢病理分析。

(2)本发明能够进行24小时尿总量、24小时尿酸、24小时尿电解质、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24小时尿微量蛋白定量采样,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24小时尿微量蛋白定量时,自动搅拌后定量注入采样试管,提升24小时尿液检测的精度。

(3)本发明能够自动震动后定量采样,集尿过程具有语音及显示屏提醒,同时能使监护人员获得集尿信息,更容易和客观地了解使用者情况,省去了询问等过程,防止使用者遗忘该信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24小时集尿装置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24小时集尿装置控制系统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24小时排尿量分析方法控制程序主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24小时尿微量蛋白定量采样方法控制程序主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盖;2,底座;3,集尿胆;4,控制器;101,抽尿管;102,铰接装置;201,蒸发器;202,显示器;203,抽尿泵;204,压缩机;205,震动电机;206,称重传感器;207,采样试管座;208,采尿接口;209,压盖检测开关;211,温度传感器;212,语音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24小时集尿装置系统构成示意图。

集尿胆3安装在底座2内,用于存储病人尿液。集尿胆3可以从底座2中取出,进行清洗。上盖1通过铰接装置102与底座2装配在一起,底座上设有脚踏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铰接装置102连接,通过踩压脚踏装置,自动开启上盖。压盖检测开关安装在底座2上,能够检测到病人排尿时打开或关闭上盖1的动作。所述底座2与上盖1结合处安装压盖检测开关209,该开关连接控制单元,当底座与上盖闭合时,控制装置才输出信号控制震动装置运行。

抽尿管101设于上盖的开孔内,伸入集尿胆3中,抽尿管1010连接到采尿接口208和抽尿泵203。当需要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24小时尿微量蛋白定量采样时,控制器4控制抽尿泵203工作,尿液从集尿胆3抽出,从采尿接口208注入采样试管。

震动电机205安装在底座2底座上,能够根据控制器4的指令,自动震动集尿胆,使尿液均匀。震动电机带有减速机构,能够实现集尿3胆进行围绕中心线的旋转。本实施例中,震动电机带有偏心机构,能够在集尿胆3围绕中心线旋转时,控制尿液在集尿胆中进行偏转,使尿液在旋转和偏转中混合均匀。

蒸发器201均布在底座2内壁上,连接安装在底座2底座上的压缩机204一起,根据温度传感器211测量的集尿装置内的温度,自动控制集尿装置保持恒温。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称重传感器206,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液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206安装在底座2底座上,集尿胆3放置在底座2上,能够测量出集尿胆3内尿液的质量,继而根据密度,计算出某一时刻尿流速度、排尿量等信息。本实施例中,在底座2内按照120°均布3个称重传感器206,通过3个称重传感器206能够更准确的计算尿液的质量,继而测量出尿流速度、排尿量等信息。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设于抽尿管101上的流量监测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的排尿间隔、单次排尿量、排尿流速、单次排尿时间。

报警与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器202和语音模块212。显示器202安装在底座2外壁上,能够显示24小时内排尿总量、每次排尿时间间隔、每次排尿时长、每次排尿总量、尿流速度。本实施例中,显示器202为4.3寸触摸屏,通过总线与控制器4进行数据通信,显示器202能够用图形形式设置集尿起止时间、恒温温度等参数。语音模块212安装在底座2底座内,能够根据控制器4的指令,通过语音告知病人24小时内排尿总量、每次排尿时间间隔、每次排尿时长、每次排尿总量、尿流速度、及各类报警信息。所述显示器202包含通信模块,所述使用者信息通过连接云端或远程平台获得,例如连接医院的内部系统。

如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24小时集尿装置控制系统框图。

称重传感器206通过测量集尿胆的质量计算出尿流速度、排尿量等信息,本实施例中,根据集尿胆压迫称重传感器206的应力测量,输出信号4~mA电流信号,经AD转换输入控制器4,由控制器4根据应力获得尿液质量,继而获知流速、容积。

温度传感器211测量的集尿装置内的温度,经AD转换输入控制器4根据设定的温度控制蒸发器201、压缩机204的工作,自动控制集尿胆3中的尿液保持温度恒定。

控制器4安装在底座2底座内,带有信号采集、计算、输出、数据存储、通信等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4同时带有以太网接口、HDMI接口、USB接口,能够通过这些接口传送或打印集尿装置存储的数据。

如图3是本发明的24小时排尿量分析方法控制程序主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该程序主要在控制器4中完成。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422,医护人员通过显示器202,设置病人ID、集尿起止时间、存储温度等信息。

S423,医护人员把集尿胆3安装在底座2内,控制器4读取集尿胆质量,并根据L=m/ρ计算出,计算出当前集尿胆是否清空。其中L为尿液容积,m为根据称重传感器206测量的尿液质量,ρ为尿液密度。

S424,判断当前集尿胆是否清空,L=0。如果L>0,说明集尿胆中有残存尿液或者其他污水等,系统提示重新清理集尿胆并重新安装,重新执行S423;如果L=0,说明集尿胆已经全部清空,执行S425。

S425,判断上盖是否打开。如果上盖没有打开,说明病人没有排尿需求,执行S423;如果上盖打开,说明病人准备利用集尿装置进行集尿,执行S426。

S426,判断当前打开上盖是否早上5点~8点。如果是,向病人提示本次为早晨第二次尿液,病人开始排尿(步骤S427),集尿装置根据集尿胆的质量从0变化到有一定质量,认为病人已经进行第一次集尿,自动开始计时T=0(步骤S430),执行S432;如果打开上盖不在早上5点~8点之间,执行S428。

S428,判断当前累计集尿时间T是否24±0.5小时。如果是,提示病人需进行早晨第一次排尿(步骤S429),继而执行S431;如果当前累计集尿时间T不在24±0.5小时以内,执行S431。

S431,通过语音、显示屏,提示当前排尿总量L,进行排尿。

S432,判断设定时间ΔT内上盖是否闭合,如果没有闭合,恒温系统不能保证保持集尿装置内尿液温度保持恒温,提示病人使上盖闭合、保持恒温(步骤S433),继而执行S432,进行持续判断和提醒;如果设定时间ΔT内上盖已经闭合,执行S434。

S434,在上盖闭合后,自动通过语音、显示屏,向病人提示提示排尿总量L、本次排时长t

S435,判断是否打开抽尿泵开关。如果打开抽尿泵开关,本次24小时集尿结束,执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24小时尿微量蛋白定量采样方法控制程序,同时提示24小时内排尿总量、时间间隔、每次时长、每次排尿量等信息;如果没有打开抽尿泵开关,执行S425。

最后,使用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24小时尿微量蛋白定量采样方法控制程序策略进行说明。如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24小时尿微量蛋白定量采样方法控制程序主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该程序是完成上述24小时排尿量分析方法控制程序后,在控制器4中完成。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462,读取集尿胆内集尿总容量L。

S463,根据集尿胆内集尿总容量L,判断当前集尿胆是否清空L=0。如果已经被清空,抽尿泵203工作可能会烧毁电动机,程序结束(执行步骤S469);如果当前集尿胆未被清空,执行步骤S464。

S464,判断当前集尿时间T是否超过24±0.5小时。如果是,执行步骤S465;当前集尿时间T没有达到24±0.5小时,当前集尿时间不足,程序结束(执行步骤S469)。

S465,判断当前是否打开抽尿泵开关,如果打开抽尿泵开关,说明医护人员希望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24小时尿微量蛋白定量采样,执行步骤S466;如果没有打开抽尿泵开关,程序结束(执行步骤S469)。

S466,根据设置震动频率、振幅、时长,震动电机震动集尿胆,使集尿胆中尿液各成分均匀分布。

S467,根据控制器4预先设置的程序,控制抽尿泵203从集尿胆3中抽出废尿ΔL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只有从集尿胆3中抽出废尿ΔL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从集尿胆3中抽出废尿ΔL

S468,根据设定剂量抽尿泵向采样试管注入尿液ΔL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从集尿胆3向采样试管注入抽出ΔL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根据设定剂量抽尿泵203向采样试管注入尿液ΔL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