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小梁剔除手术刀及手术刀使用方法

小梁剔除手术刀及手术刀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梁剔除手术刀及手术刀使用方法,属于眼科手术刀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所述U型刀头的一端与刀杆一体连接,所述U型刀头的另一端设置有尖端部,所述尖端部的端头为球面结构,所述U型刀头的底部设置有双刀刃,所述双刀刃之间设置有沟槽,所述双刀刃沿U型底部半圆形结构布置,所述刀杆和U型刀头整体呈弧形结构,且该弧形结构的弧度与角膜缘弧度相适应,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小梁网的360°环切,操作方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5355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太原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39883.3

  • 发明设计人 戴超;席海杰;

    申请日2020-11-09

  • 分类号A61F9/007(20060101);

  • 代理机构14118 太原弘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赵宏伟

  • 地址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南内环街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54:1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梁剔除手术刀及手术刀使用方法,属于眼科手术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青光眼是全球第一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其主要的危害是病理性高眼压导致视乳头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疗,会导致失明。

眼睛是一个中空球型结构,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其中房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属于组织液的一种,充满前后房,约有0.15-0.3mL,它具有营养眼球内容物和维持眼内压力的作用。房水处于动态循环中,它由睫状体的睫状突上皮产生后到达后房,通过瞳孔进入前房,然后由前房角小梁网进入Schlemm管,再经集液管和房水静脉最后进入巩膜表层的睫状前静脉而回到血液循环。通常情况下,房水产生与房水外流的量处于动态平衡,使眼内压保持稳定,房水循环途径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影响房水生成与排除之间的平衡,表现为眼压的高低变化。临床大部分青光眼是因为房水外流阻力增加所致,眼压升高作用于筛板直接压迫视神经纤维,对视神经及其视觉通路和视觉功能代谢损害,主要表现为视盘凹形性萎缩和视野的特征性缺损。因此,降低眼压是治疗青光眼的关键和有效治疗方法,且是目前青光眼治疗的唯一有效方法。

青光眼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是外引流的过滤性手术,包括小梁切除术,即人为地开创一条过滤通道,将房水引流到巩膜瓣及结膜瓣下,以缓解升高的眼压,是当下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主流术式。此外,还有各类引流器植入术等外引流手术。这类手术共同的问题是形成滤过泡,破坏了眼球的结构和影响眼表的外观,也易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的发生眼内炎甚至眼球摘除,或者由于术区滤过泡疤痕形成导致手术失败。

近年来针对开角型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开展了各式内引流手术,试图不需外引流术不形成滤过泡而达到促进房水通过内引流途径排除而降低眼压,如小梁消融术(trabectome)、粘小管扩张成形术(canaloplasty)、小梁微型旁路支架(iStent,Eyepass,Cypass)等,但这些手术成本甚高,手术的设备要几十万至上百万人民币,或手术耗材就需要五千至两万元人民币,昂贵的手术费用对青光眼病人来说是一种负担。

目前,医生普遍使用小梁切开器或者25G针头来切开小梁网,与一般的组织不同,小梁网的位置较为特殊,位于虹膜与巩膜的夹角内,需要把普通小梁切开器或者25G针头可能定位不准确以及切开范围有限,致术后降眼压不够理想,还因为只能对小梁网进行切开,小梁网不能被剔除掉,导致术后小梁网切开的切口很容易重新闭合,而使手术失败,治疗效果不可靠。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小梁网的360°环形剔除,操作方便的小梁剔除手术刀及手术刀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小梁剔除手术刀,包括刀杆和U型刀头,所述U型刀头的一端与刀杆一体连接,所述U型刀头的另一端设置有尖端部,所述尖端部的端头为球面结构,所述U型刀头的底部设置有双刀刃,所述双刀刃之间设置有沟槽,所述双刀刃沿U型底部的半圆形结构布置,所述刀杆和U型刀头整体呈弧形结构,且该弧形结构的弧度与角膜缘弧度相适应,所述刀杆的尾部还连接有控制牵引线,所述控制牵引线与导杆之间平滑过渡。

优选的,所述刀杆和U型刀头均为圆柱结构。

优选的,所述U型刀头的宽度为20-50微米。

优选的,所述控制线为5-0聚丙烯线,直径为100-200微米,长度为40-60mm。

小梁剔除手术刀的使用方法,以控制线作为控制引导线,通过拉动控制牵引线带动手术刀移动,使手术刀双刃沿控制线轨迹方向移动切割以剔除小梁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控制线作为引线,将控制线穿入Schlemm管内,通过拉动控制线,手术刀将小梁网360°剔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提高医生在手术操作时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能对小梁网进行360°剔除,能避免Schlemm管内壁及小梁网重新闭合,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U型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双刀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小梁剔除手术刀片,包括刀杆1和U型刀头2,U型刀头2的一端与刀杆1一体连接,U型刀头2的另一端设置有尖端部3,尖端部3的端头为球面结构,U型刀头2的底部设置有双刀刃5,双刀刃5之间设置有沟槽6,双刀刃5沿U型底部半圆形结构布置,刀杆1和U型刀头2整体呈弧形结构,且该弧形结构的弧度与角膜缘弧度相适应。

本发明中刀杆1和U型刀头2均采用圆柱结构,易于操作,并且不会对周边组织造成伤害。U型刀头2的宽度为20-50微米。U型刀头上采用双刀刃5设计,双刀刃5之间设置有沟槽6,通过双刀刃设计能够大大提高小梁网的剔除效率,并且保证切除彻底。

如图1所示,小梁剔除手术刀,刀杆1的尾部还连接有控制线4,控制线4与导杆1之间平滑过渡。控制线4为5-0聚丙烯线,直径为100-200微米,长度为40-60mm。

如图4所示,在手术刀使用时,以控制线作为控制引导线,通过拉动控制线带动手术刀片移动,使手术刀片沿控制线轨迹方向移动切割。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在本发明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