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轴耦合道路模拟台架轮距的便携调节装置

一种用于轴耦合道路模拟台架轮距的便携调节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汽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轴耦合道路模拟台架轮距的便携调节装置,其包括底座板、调节组件和连接件,底座板上设有至少两道平行的滑槽,连接件包括柱形部、限位块和连接臂,限位块设置在柱形部的下端部,连接臂设置在柱形部的上部,柱形部、限位块和连接臂一体成型,限位块能在卡槽内滑动,所述的调节组件为菱形千斤顶,菱形千斤顶两侧的连杆机构的连杆端部分别与顶块铰接,顶块的外侧面为调节轮距的顶面,连杆机构的两个连杆的自由端分别与螺杆轴套及螺母套活动连接,螺杆轴套和螺母套的两侧分别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本发明的调节装置,用菱形千斤顶能同时对两个台架进行对称调节,提高了调节的效率和调节精度。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轴耦合道路模拟台架轮距的便携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整车的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车辆的改款或研发阶段,需对整车或悬架进行耐久性道路模拟试验,以此来检查整车或悬架的疲劳耐久性能。在轴耦合道路模拟试验机上进行试验之前,需要将台架调整至与试验车辆采谱时相对应的状态,即两者保持相同的轴距和轮距。对整车进行耐久试验前,需要调节轴距和轮距;对悬架进行耐久试验前,需要调节轮距。轮距的调节是试验前准备工作中重要的一环,现有的轮距调节方式是利用卧式千斤顶对台架的单个角进行调节,一个角调节之后再对另一个角进行调节。为了后续耐久试验的方便性,台架的各个角之间需保持对称关系,逐一调节台架的话,需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来保证台架对称关系。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的装置来进行试验车辆或悬架的轮距调节,满足台架各个角之间快速调节至对称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汽车台架调整时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提供一种能解决该问题的用于轴耦合道路模拟台架轮距的便携调节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用于轴耦合道路模拟台架轮距的便携调节装置,其特点是:其包括底座板、调节组件和连接件,底座板上设有至少两道平行的滑槽,连接件包括柱形部、限位块和连接臂,限位块设置在柱形部的下端部,连接臂设置在柱形部的上部,柱形部、限位块和连接臂一体成型,限位块能在卡槽内滑动,所述的调节组件为菱形千斤顶,菱形千斤顶包括螺杆、螺杆轴套、螺母套以及分别铰接在螺杆两侧的两组连杆机构,螺母套与螺杆螺纹配合,在螺杆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无螺纹段,螺杆轴套设置在螺杆的无螺纹段,并与螺杆转动配合,两组连杆机构都包括两个等长的连杆以及顶块,两个连杆的端部分别与顶块铰接,顶块的外侧面为调节轮距的顶面,连杆机构的两个连杆的自由端分别与螺杆轴套及螺母套活动连接,螺杆轴套和螺母套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部,连接部通过连接件上的连接臂与连接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顶块与顶杆连接,顶杆用于推动台架移动以调节轮距。因为菱形千斤顶的伸缩范围有限,所以通过设置顶杆,能扩大调节组件的调节范围,更便于台架的轮距调节。顶杆的端部既可以与台架固定连接,也可以在台架上设置与顶杆配合的顶块以实现台架位置的调节。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螺杆的一侧端部设有通孔,旋转柄穿过该通孔,转动旋转柄能带动螺杆转动。通过设置旋转柄,更便于转动螺杆,使螺母沿着螺杆的轴向移动,进而带动连杆机构的两个连杆夹角的变化,使螺杆两侧的顶块同步沿着与螺杆垂直的方向水平伸缩移动,更便于轮距的同步对称调节,既能提高调节的效率,又能提高调节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底座板上设有两组或多组调节组件,各组调节组件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底座板连接。通过设置两组或多组调节组件,既能提高调节的效率,又能使台架的移动更加平稳,调节的精度更高。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与螺杆轴套和螺母套连接的连接件的连接臂连接在螺杆轴套和螺母套的下部。连接臂连接在螺杆轴套和螺母套的下部,能使螺杆轴套和螺母套与底座板之间形成一定的高度差,便于进行螺杆的转动操作,也便于螺杆轴套和螺母套的移动。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滑槽为T形滑槽,槽口宽度小于槽内的宽度,连接件底部的限位块设在滑槽内,限位块的宽度大于槽口的宽度,限位块从滑槽的端部装入滑槽。通过这种设置,能对连接件形成竖直方向的限位,防止连接件从滑槽中脱离,使连接件只能沿着滑槽移动。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所述的连接件上设有螺纹通孔,通过锁紧螺栓能将连接件锁紧固定在底座板上。通过这种设置,完成台架轮距的调节后,通过锁紧螺栓能将连接件固定在底座板上,连接件全部固定后,调节组件被锁定,能使台架的位置固定,能防止误操作导致台架位移。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发明的用于轴耦合道路模拟台架轮距的便携调节装置,通过菱形千斤顶来进行台架轮距的调节,菱形千斤顶的螺杆转动时,两个螺母套之间的间距缩短或延长,带动螺杆两侧的连杆转动,使连杆机构的两个连杆之间的夹角缩小或加大,两个连杆连接部位的顶块也随之在与螺杆垂直的方向水平伸缩,因为菱形千斤顶两侧的结构对称,所以螺杆两侧的顶块伸缩量相同,因而能带动两侧的台架同步移动,能同时对两个台架进行调节,提高了调节的效率,同时能够对两个台架对称调节,调节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调节机构、底座板、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板1,滑槽11,调节组件2,螺杆21,螺杆轴套22,螺母套23,连杆24,顶块25,旋转柄26,连接件3,柱形部31,限位块32,连接臂33,螺纹通孔34,台架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的用于轴耦合道路模拟台架轮距的便携调节装置,其包括底座板1、调节组件2和连接件3。

底座板1为金属板,在底座板1上以一定的间距分布有多道平行的滑槽11,滑槽11为T形滑槽,其截面为T形,滑槽11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内的宽度。

连接件3包括柱形部31、限位块32和连接臂33,限位块32设置在柱形部31的下端部,连接臂33设置在柱形部31的上部,柱形部31、限位块32和连接臂33一体成型,在柱形部31内设有螺纹通孔34,通过锁紧螺栓能将连接件4锁紧固定在底座板2上。限位块32设在滑槽11内,限位块32的宽度大于槽口的宽度,限位块32从滑槽11的端部装入滑槽。

调节组件2为菱形千斤顶,菱形千斤顶包括螺杆21、螺杆轴套22、螺母套23以及分别铰接在螺杆21两侧的两组连杆机构,螺母套23与螺杆21螺纹配合,在螺杆21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无螺纹段,螺杆轴套22设置在螺杆21的无螺纹段,并与螺杆21转动配合,在螺杆21的端部设有限制螺杆轴套向外侧轴向移动的限位部,限位部的直径大于螺杆轴套22的内孔孔径,两组连杆机构都包括两个等长的连杆24以及顶块25,两个连杆24的端部分别与顶块25铰接,顶块25的外侧面为调节轮距的顶面,连杆机构的两个连杆24的自由端分别与螺杆轴套22及螺母套23活动连接,螺杆轴套22和螺母套23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部,连接部通过连接件3上的连接臂33与连接件3固定连接,连接臂33连接在螺杆轴套22和螺母套23的下部。在实施时,一组调节组件2通过四个连接件3与底座板1连接。

各个顶块25分别与顶杆连接,顶杆用于推动台架4移动以调节轮距。因为菱形千斤顶的伸缩范围有限,所以通过设置顶杆,能扩大调节组件的调节范围,更便于台架的轮距调节。顶杆的端部既可以与台架4固定连接,也可以在台架4上设置与顶杆配合的顶块以实现台架位置的调节。

螺杆21的一侧端部设有通孔,旋转柄26穿过该通孔,转动旋转柄26能带动螺杆21转动。在附图中,通孔设置在螺杆21靠近螺杆轴套22的一侧端部,且通孔设置在限位部,旋转柄26穿过该通孔,且旋转柄26能相对通孔轴向移动,以便于通过旋转柄26带动螺杆21转动。

底座板1上设有两组或多组调节组件2,各组调节组件2分别通过连接件3与底座板1连接。通过设置两组或多组调节组件2,既能提高调节的效率,又能使台架4的移动更加平稳,调节的精度更高。

本发明的用于轴耦合道路模拟台架轮距的便携调节装置,在使用时,将四个连接件3的限位块32分别从在底座板1上的滑槽11端部装入滑槽11内,安装时,每两个连接件3安装在一个滑槽11上,且装入连接件3的两个滑槽11的间距略大于调节组件2的宽度,然后将四个连接件3的连接臂33分别对应连接在调节组件2的螺杆轴套22或螺母套23上,然后将顶杆连接在顶块25上,顶杆的另一端连接台架4或是顶在台架4的对应部位,将连接螺杆轴套22的连接件3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底座板1上,然后转动旋转柄26,带动螺杆21转动,使螺母套23沿着螺杆21移动,使螺母套23与螺杆轴套22之间的间距缩短,同时位于螺杆21两侧的两组连杆机构的两个连杆之间的夹角减小,使顶块25向着远离螺杆21的方向移动,顶块25带动顶杆推动台架4移动,对螺杆21两侧的两个台架4同步调节轮距,使调节机构两侧的两个台架4之间的距离增加。同理,反向转动螺杆21,通过菱形千斤顶、顶块和顶杆的作用,即可使螺杆两侧的两个台架4之间的距离缩短,这种情况下,顶杆的两端要与台架和顶块固定连接,才能实现缩短台架距离的调节。因为菱形千斤顶的两侧连杆机构是对称的,所以在调节过程中两个台架的移动距离相同,能对两个台架对称调节,调节的精度更高。为了能调节全部的台架,在底座板上可以设置两组或更多组的调节组件,这样既能提高调节效率,又能提高调节的精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