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故障用可视化监控仪

一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故障用可视化监控仪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故障用可视化监控仪,其结构包括底座、驱动结构、机箱、车架、监控箱,车架竖直安装于底座上端,驱动结构嵌入安装于车架内侧,机箱水平安装于底座之间,监控箱竖直固定于底座上方前端,驱动结构包括安装盘、驱动轴、固定架、适应轮,安装盘安装于固定架内侧,驱动轴嵌入安装于安装盘内侧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本发明在驱动轴之间设置了适应轮,使其可在接触网定位点处的承力索上端进行移动的同时,与上端绝缘子串进行接触并在上端进行移动,以此来保证工作时的连续性,实现对接触网的连续可视化监测;在活动架内侧设置了环绕结构,使活动更加的顺畅,减少了位置的调节,保证了检测工作的连续性,进而保持对接触网的连续可视化监测。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故障用可视化监控仪。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主要是在特定的轨道上进行行驶的交通工具,其中包括了常规的铁路交通,随着科技的不断提升,目前铁路采用供电运行,其主要架设于铁路上端,在接触网出现问题时,则需要用到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故障用可视化监控仪,来对线路进行排查,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由于在对接触网进行移动检测时,设备需要在接触网两侧的承力索上进行移动,而承力索之间设有凸出的绝缘子串,使其在承力索上进行进行移动时受到绝缘子串的阻挡,而需要再次调节位置来进行移动,影响检测工作的连续性。

以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故障用可视化监控仪,对上述缺陷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故障用可视化监控仪,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在对接触网进行移动检测时,设备需要在接触网两侧的承力索上进行移动,而承力索之间设有凸出的绝缘子串,使其在承力索上进行进行移动时受到绝缘子串的阻挡,而需要再次调节位置来进行移动,影响检测工作的连续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故障用可视化监控仪,其结构包括底座、驱动结构、机箱、车架、监控箱,所述车架竖直安装于底座上端并且通过螺栓固定,所述驱动结构嵌入安装于车架内侧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所述机箱水平安装于底座之间并且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监控箱竖直固定于底座上方前端并且下端相焊接;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安装盘、驱动轴、固定架、适应轮,所述安装盘安装于固定架内侧并且采用机械连接,所述驱动轴嵌入安装于安装盘内侧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所述适应轮环绕于安装盘外侧并且之间固定有固定架。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适应轮包括内框、限位板、活动杆、弹簧、适应板,所述活动杆贯穿于内框内侧并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安装于活动杆内侧并且相焊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活动杆外侧并且抵在内框与适应板之间,所述适应板固定于活动杆外侧并且相焊接,所述适应板与活动杆相配对均匀分布于内框外侧形成环状。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适应板包括活动架、活动结构、环绕结构、接触口,所述活动架安装于活动结构外侧并且相焊接,所述环绕结构嵌入安装于活动架内侧底端并且与活动结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接触口设于环绕结构上方中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活动架包括活动环、弧板、外沿板、内嵌槽、凸块,所述弧板安装于活动环外侧并且相焊接,所述活动环套设于活动结构外侧并且采用固定连接,所述外沿板内侧固定于弧板外侧上端并且相焊接,所述内嵌槽凹陷于外沿板内侧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凸块均匀设于外沿板外侧上端并且间隔于内嵌槽。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活动结构包括固定框、活动槽、复位弹簧、转动板,所述活动槽嵌入安装于固定框内侧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复位弹簧设于固定框内侧并且抵在固定框与转动板之间,所述转动板嵌入安装于固定框内侧并且与活动槽采用活动连接。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环绕结构包括固定块、转动辊、外橡胶块、外扩结构,所述转动辊安装于固定块之间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所述外橡胶块嵌入安装于固定块外侧并且相卡接,所述外扩结构水平安装于固定块上端并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橡胶块外侧与活动架内侧相固定,所述固定块竖直安装于活动结构外侧并且采用固定连接。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外扩结构包括适应块、下滑块、压缩块、滚珠,所述下滑块竖直安装于适应块下端并且相焊接,所述压缩块嵌入安装于适应块右端并且相卡接,所述滚珠嵌入于适应块外侧并且均匀分布,所述下滑块嵌入安装于固定块内侧并且采用活动连接。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适应块为向外扩散的弧形结构,所述压缩块为由内至外逐渐趋于平缓的弧形板块,所述压缩块为橡胶结构并且外表面形成便于活动的条纹槽。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故障用可视化监控仪,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驱动轴之间设置了适应轮,随着在承力索上的继续移动,将遇到承力索上端的绝缘子串,活动架随之与其接触并且作用于活动结构上,弧板将向外翻折而带动活动环进行转动,使其推动转动板来在活动槽内侧活动并压缩复位弹簧,以此展开弧板,此时外侧的外沿板将抵在绝缘子串外侧,并且凸块与其表面接触来产生摩擦力,即可继续在绝缘子串上移动,使其可在承力索上端进行移动的同时,与上端绝缘子串进行接触并在上端进行移动,以此来保证工作时的连续性,实现对接触网的连续可视化监测。

本发明在活动架内侧设置了环绕结构,转动辊抵在承力索外侧进行移动,在遇到承力索上端的障碍物时,外扩结构将受到挤压,适应块下端的下滑块将向外进行滑动,并压缩压缩块来产生形变,使其向外扩张,与此同时适应块外侧的滚珠将与障碍物接触并产生相对的滑动,并配合转动辊来继续活动,使活动更加的顺畅,减少了位置的调节,保证了检测工作的连续性,进而保持对接触网的连续可视化监测。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故障用可视化监控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适应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适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活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环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外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底座-1、驱动结构-2、机箱-3、车架-4、监控箱-5、安装盘-21、驱动轴-22、固定架-23、适应轮-24、内框-241、限位板-242、活动杆-243、弹簧-244、适应板-245、活动架-45a、活动结构-45b、环绕结构-45c、接触口-45d、活动环-a1、弧板-a2、外沿板-a3、内嵌槽-d4、凸块-a5、固定框-b1、活动槽-b2、复位弹簧-b3、转动板-b4、固定块-c1、转动辊-c2、外橡胶块-c3、外扩结构-c4、适应块-c41、下滑块-c42、压缩块-c43、滚珠-c4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其结构包括底座1、驱动结构2、机箱3、车架4、监控箱5,所述车架4竖直安装于底座1上端并且通过螺栓固定,所述驱动结构2嵌入安装于车架4内侧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所述机箱3水平安装于底座1之间并且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监控箱5竖直固定于底座1上方前端并且下端相焊接;所述驱动结构2包括安装盘21、驱动轴22、固定架23、适应轮24,所述安装盘21安装于固定架23内侧并且采用机械连接,所述驱动轴22嵌入安装于安装盘21内侧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所述适应轮24环绕于安装盘21外侧并且之间固定有固定架23。

参阅图3,所述适应轮24包括内框241、限位板242、活动杆243、弹簧244、适应板245,所述活动杆243贯穿于内框241内侧并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242安装于活动杆243内侧并且相焊接,所述弹簧244套设于活动杆243外侧并且抵在内框241与适应板245之间,所述适应板245固定于活动杆243外侧并且相焊接,所述适应板245与活动杆243相配对均匀分布于内框241外侧形成环状,根据受到的阻力来进行调节,进而保持设备的水平状态。

参阅图4,所述适应板245包括活动架45a、活动结构45b、环绕结构45c、接触口45d,所述活动架45a安装于活动结构45b外侧并且相焊接,所述环绕结构45c嵌入安装于活动架45a内侧底端并且与活动结构45b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接触口45d设于环绕结构45c上方中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在内侧对承力索进行适应活动的同时,可在遇到绝缘子串时,向外展开,而继续进行活动。

参阅图5,所述活动架45a包括活动环a1、弧板a2、外沿板a3、内嵌槽d4、凸块a5,所述弧板a2安装于活动环a1外侧并且相焊接,所述活动环a1套设于活动结构45b外侧并且采用固定连接,所述外沿板a3内侧固定于弧板a2外侧上端并且相焊接,所述内嵌槽d4凹陷于外沿板a3内侧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凸块a5均匀设于外沿板a3外侧上端并且间隔于内嵌槽d4,根据绝缘子串的外径进行展开适应,并且外侧的凸块a5增加了摩擦力,进而更好的进行活动。

参阅图6,所述活动结构45b包括固定框b1、活动槽b2、复位弹簧b3、转动板b4,所述活动槽b2嵌入安装于固定框b1内侧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复位弹簧b3设于固定框b1内侧并且抵在固定框b1与转动板b4之间,所述转动板b4嵌入安装于固定框b1内侧并且与活动槽b2采用活动连接,根据活动架45a的展开活动,来使转动板b4压缩复位弹簧b3进行调节,使其在脱离时进行及时的复位。

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将该设备放置于接触网上端,并且驱动结构2架设于承力索上端,即可开始进行工作,利用驱动结构2的工作,驱动轴22在车架4内侧进行转动,外侧的适应轮24随之在承力索上端进行活动,而带动设备进行移动,在遇到障碍物后,适应板245将推动活动杆243向内框241内侧移动,并且压缩弹簧244以此来向内移动进行适应,而承力索将处于接触口45d内侧而与环绕结构45c接触,并随着在承力索上的继续移动,将遇到承力索上端的绝缘子串,活动架45a随之与其接触并且作用于活动结构45b上,弧板a2将向外翻折而带动活动环a1进行转动,使其推动转动板b4来在活动槽b2内侧活动并压缩复位弹簧b3,以此展开弧板a2,此时外侧的外沿板a3将抵在绝缘子串外侧,并且凸块a5与其表面接触来产生摩擦力,即可继续在绝缘子串上移动,而在离开绝缘子串时,复位弹簧b3将复位,来使设备整体再次下落到承力索上端,而继续移动,如此进行循环的移动,来通过机箱3及监控箱5对接触网进行供电故障的检测监控。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4、图7-图8,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所述适应板245包括活动架45a、活动结构45b、环绕结构45c、接触口45d,所述活动架45a安装于活动结构45b外侧并且相焊接,所述环绕结构45c嵌入安装于活动架45a内侧底端并且与活动结构45b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接触口45d设于环绕结构45c上方中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

参阅图7,所述环绕结构45c包括固定块c1、转动辊c2、外橡胶块c3、外扩结构c4,所述转动辊c2安装于固定块c1之间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所述外橡胶块c3嵌入安装于固定块c1外侧并且相卡接,所述外扩结构c4水平安装于固定块c1上端并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橡胶块c3外侧与活动架45a内侧相固定,所述固定块c1竖直安装于活动结构45b外侧并且采用固定连接,卡在承力索外侧进行活动,并且在遇到承力索上端的异物时,将向外推动外扩结构c4来进行适应,以此保证继续移动。

参阅图8,所述外扩结构c4包括适应块c41、下滑块c42、压缩块c43、滚珠c44,所述下滑块c42竖直安装于适应块c41下端并且相焊接,所述压缩块c43嵌入安装于适应块c41右端并且相卡接,所述滚珠c44嵌入于适应块c41外侧并且均匀分布,所述下滑块c42嵌入安装于固定块c1内侧并且采用活动连接,在向外活动展开时,滚珠c44辅助进行滑动,便于继续移动。

参阅图8,所述适应块c41为向外扩散的弧形结构,所述压缩块c43为由内至外逐渐趋于平缓的弧形板块,所述压缩块c43为橡胶结构并且外表面形成便于活动的条纹槽,更好的进行适应,并且可向外产生形变来进行位置的调节。

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在承力索进入到接触口45d与环绕结构45c接触时,将随着整体的转动,来使转动辊c2抵在承力索外侧进行移动,在遇到承力索上端的障碍物时,外扩结构c4将受到挤压,适应块c41下端的下滑块c42将向外进行滑动,并压缩压缩块c43来产生形变,使其向外扩张,与此同时适应块c41外侧的滚珠c44将与障碍物接触并产生相对的滑动,并配合转动辊c2来继续活动,直至离开障碍物,转动辊c2而重新处于承力索外侧,压缩块c43也将复位来推回适应块c41,如此进行循环的工作,来在承力索上端进行适应活动。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在对接触网进行移动检测时,设备需要在接触网两侧的承力索上进行移动,而承力索之间设有凸出的绝缘子串,使其在承力索上进行进行移动时受到绝缘子串的阻挡,而需要再次调节位置来进行移动,影响检测工作的连续性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在驱动轴之间设置了适应轮,随着在承力索上的继续移动,将遇到承力索上端的绝缘子串,活动架随之与其接触并且作用于活动结构上,弧板将向外翻折而带动活动环进行转动,使其推动转动板来在活动槽内侧活动并压缩复位弹簧,以此展开弧板,此时外侧的外沿板将抵在绝缘子串外侧,并且凸块与其表面接触来产生摩擦力,即可继续在绝缘子串上移动,使其可在承力索上端进行移动的同时,与上端绝缘子串进行接触并在上端进行移动,以此来保证工作时的连续性,实现对接触网的连续可视化监测;在活动架内侧设置了环绕结构,转动辊抵在承力索外侧进行移动,在遇到承力索上端的障碍物时,外扩结构将受到挤压,适应块下端的下滑块将向外进行滑动,并压缩压缩块来产生形变,使其向外扩张,与此同时适应块外侧的滚珠将与障碍物接触并产生相对的滑动,并配合转动辊来继续活动,使活动更加的顺畅,减少了位置的调节,保证了检测工作的连续性,进而保持对接触网的连续可视化监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