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建筑业用圆形铁片自动化成形机器

一种建筑业用圆形铁片自动化成形机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形铁片成形机器,尤其涉及一种建筑业用圆形铁片自动化成形机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无需人工在每次冲压间隔时对铁片进行取出及放置工作的建筑业用圆形铁片自动化成形机器。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业用圆形铁片自动化成形机器,包括有:底座,底座顶部一侧设有支架,靠近支架的底座顶部一侧开有凹槽;气缸,支架顶部设有气缸,气缸伸缩杆连接有U成形机构;圆成形机构,靠近支架的底座顶部一侧设有圆成形机构。通过气缸、U成形机构和圆成形机构之间的配合,无需人工对铁片进行挤压,即可使其成圆形,且挤压后的形状一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3800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孔跃飞;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24557.8

  •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日2020-10-20

  • 分类号B21D5/02(20060101);B21D43/02(20060101);B21D43/24(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806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松坪山社区松坪山朗山路11号B栋60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51:0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形铁片成形机器,尤其涉及一种建筑业用圆形铁片自动化成形机器。

背景技术

铁片,指成板形的熟铁,铁片常用于各大建筑工地中,至今铁仍然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

在对铁片的实际运用中,除常规铁片之外,还需用到如菱形和圆形的铁片,在制作圆形铁片时,通常是工作人员将铁片放在冲压机上,随后冲压机工作对其进行挤压,使其成圆形,此方法需工作人员在每次冲压间隔时将圆形铁片取下,同时将待冲压的铁片放入,但冲压杆的移动速度过快,工作人员稍有不慎易发生意外,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无需人工在每次冲压间隔时对铁片进行取出及放置工作的建筑业用圆形铁片自动化成形机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工作人员需在每次冲压间隔时将圆形铁片取下,同时将待冲压的铁片放入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无需人工在每次冲压间隔时对铁片进行取出及放置工作的建筑业用圆形铁片自动化成形机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业用圆形铁片自动化成形机器,包括有:

底座,底座顶部一侧设有支架,靠近支架的底座顶部一侧开有凹槽;

气缸,支架顶部设有气缸,气缸伸缩杆连接有U成形机构;

圆成形机构,靠近支架的底座顶部一侧设有圆成形机构。

进一步,U成形机构包括有:

安装箱,气缸伸缩杆连接有安装箱;

第一安装块,安装箱内滑动式设有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两侧均设有滑动杆,滑动杆与安装箱滑动式配合;

第一弹簧,第一安装块顶部与安装箱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U成形下压器,第一安装块一部设有U成形下压器。

进一步,圆成形机构包括有:

复位杆,底座一侧的两侧均滑动式设有两根复位杆;

第二安装块,两侧的复位杆内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安装块,复位杆外端均设有固定块;

第二弹簧,固定块内侧与底座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还包括有:

第一异形杆,安装箱一侧设有第一异形杆,第一异形杆底部一侧滑动式设有棘条,棘条一侧与第一异形杆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第一滑轨,底座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一滑轨;

轴承座,底座一侧面一侧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转动式设有转轴;

棘轮,转轴一侧设有棘轮,棘轮与棘条配合;

齿轮,转轴另一侧设有齿轮;

第二异形杆,第一滑轨一侧滑动式设有第二异形杆;

第三弹簧,第二异形杆一侧与第一滑轨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齿轮与第二异形杆配合;

料箱,底座顶部中间设有料箱,第二异形杆与料箱滑动式配合。

进一步,还包括有:

L形杆,第二异形杆底部一侧设有L形杆;

出料推杆,底座上滑动式设有出料推杆,出料推杆一侧与L形杆相连;

出料筒,支架一侧设有出料筒。

进一步,还包括有:

安装板,料箱顶部一侧设有安装板;

固定筒,安装板底部设有固定筒;

第四弹簧,安装板底部设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上部处于固定筒内。

进一步,还包括有:

第二滑轨,底座顶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均滑动式设有安装杆;

楔形块,安装杆一侧均设有楔形块;

挡板,安装杆另一侧均设有挡板,挡板与第二滑轨滑动式配合,挡板与第二滑轨内壁之间均连接有第五弹簧;

下压杆,安装箱另一侧和第一异形杆一侧均设有下压杆,下压杆与楔形块配合。

进一步,U成形下压器的材质为合金。

本发明达到了的效果:通过气缸、U成形机构和圆成形机构之间的配合,无需人工对铁片进行挤压,即可使其成圆形,且挤压后的形状一致;通过使第二异形杆可左右移动,工作人员只需将铁片放于料箱内,便可间歇的将铁片运输至第二安装块之间,从而无需人工在每次挤压间隔时放入新的铁片;通过设置的出料推杆使的无需人工在每次冲压间隔时取出圆形铁片,更为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五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六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底座,2-支架,3-气缸,4-U成形机构,40-安装箱,41-第一安装块,42-U成形下压器,43-第一弹簧,44-滑动杆,5-圆成形机构,50-第二安装块,51-复位杆,52-第二弹簧,53-固定块,6-第一异形杆,7-第一滑轨,8-轴承座,9-转轴,10-棘轮,11-齿轮,12-第二异形杆,13-料箱,14-第三弹簧,15-L形杆,16-出料推杆,17-出料筒,18-安装板,19-固定筒,20-第四弹簧,21-下压杆,22-第二滑轨,23-安装杆,24-楔形块,25-第五弹簧,2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建筑业用圆形铁片自动化成形机器,如图1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架2、气缸3、U成形机构4和圆成形机构5,底座1顶部左侧设有支架2,底座1顶部左侧开有凹槽,支架2顶部设有气缸3,气缸3伸缩杆连接有U成形机构4,底座1顶部左侧设有圆成形机构5。

如图2所示,U成形机构4包括有安装箱40、第一安装块41、U成形下压器42、第一弹簧43和滑动杆44,气缸3伸缩杆连接有安装箱40,安装箱40内滑动式设有第一安装块41,第一安装块41左右两侧均设有滑动杆44,滑动杆44与安装箱40滑动式配合,第一安装块41顶部与安装箱40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3,第一安装块41下部设有U成形下压器42。

如图3所示,圆成形机构5包括有第二安装块50、复位杆51、第二弹簧52和固定块53,底座1左侧的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两根复位杆51,前后两侧的复位杆51内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安装块50,复位杆51外端均设有固定块53,固定块53内侧与底座1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52。

当需要将方形铁片制成圆形时,工作人员可先将方形铁片放于第二安装块50之间,随后启动气缸3工作,气缸3伸缩杆伸长带动安装箱40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其上部件一起向下移动,当U成形下压器42向下移动至与方形铁片接触后继续移动,从而对方形铁片进行冲压,使其成U形,随后U形铁片掉落在底座1的凹槽内,此时安装箱40移动至与第二安装块50接触,从而带动第二安装块50移动相互靠近,第二安装块50移动相互靠近带动两侧的复位杆51和固定块53相互靠近,第二弹簧52被压缩,第二安装块50相互靠近再次对U形铁片进行挤压,同时在U成形下压器42和底座1凹槽的配合之下,最终使铁片成圆形,随后使气缸3伸缩杆缩短复位带动安装箱40向上移动,从而在第二弹簧52的作用下两侧的第二安装块50相互远离复位,此时可将圆形铁片取出,将新的待挤压的铁片放于第二安装块50之间即可,当铁片厚度过厚时,当第一安装块41向下移动至与底座1顶部接触,安装箱40还需向下移动时,从而第一安装块41停止移动,安装箱40继续向下移动,第一弹簧43被压缩,此时U成形下压器42紧紧与U形铁片贴合,从而可与第二安装块50配合对铁片进行挤压工作,以此使得本设备的适用性更广,当安装箱40向上移动时,在第一弹簧43的作用下第一安装块41移动复位,当不再需要对铁片进行挤压使其成圆形时,停止气缸3工作即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4所示,还包括有第一异形杆6、第一滑轨7、轴承座8、转轴9、棘轮10、齿轮11、第二异形杆12、料箱13和第三弹簧14,安装箱40前侧设有第一异形杆6,第一异形杆6底部右侧滑动式设有棘条,棘条左侧与第一异形杆6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底座1顶部右侧设有第一滑轨7,底座1前侧面右侧设有轴承座8,轴承座8上转动式设有转轴9,转轴9前侧设有棘轮10,棘轮10与棘条配合,转轴9后侧设有齿轮11,第一滑轨7右侧滑动式设有第二异形杆12,第二异形杆12左侧与第一滑轨7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4,齿轮11与第二异形杆12配合,底座1顶部中间设有料箱13,第二异形杆12与料箱13滑动式配合。

工作人员可将一定量的方形铁片放于料箱13内,安装箱40向下移动带动第一异形杆6向下移动,第一异形杆6向下移动带动棘条向下移动,当棘条向下移动至与棘轮10接触后继续移动,此时不带动棘轮10转动,棘条向左移动,弹性件被压缩,当棘条向下移动至不与棘轮10接触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棘条向右移动复位,随后安装箱40向上移动,从而棘条向上移动,棘条向上移动带动棘轮10转动,棘轮10转动通过转轴9带动齿轮11转动,齿轮11转动带动第二异形杆12向左移动,第三弹簧14被压缩,第二异形杆12向左移动推动料箱13内最下侧的方形铁片向左移动,从而移动至第二安装块50之间,随后棘条移动至不与棘轮10接触,从而在第三弹簧14的作用下第二异形杆12向右移动复位,此时又一块方形铁片掉落在料箱13底部,以此可实现对方形铁片的自动上料,无需人工在每次挤压间隔时放置新的方形铁片。

如图1所示,还包括有L形杆15、出料推杆16和出料筒17,第二异形杆12底部右侧设有L形杆15,底座1上滑动式设有出料推杆16,出料推杆16右侧与L形杆15相连,支架2下侧设有出料筒17。

第二异形杆12向左移动通过L形杆15带动出料推杆16向左移动,出料推杆16向左移动推动圆形铁片从底座1凹槽移出至出料筒17上,从而便于人们对其进行收集,无需在每次冲压间隔时取出,更为安全。

如图5和图6所示,还包括有安装板18、固定筒19和第四弹簧20,料箱13顶部后侧设有安装板18,安装板18底部设有固定筒19,安装板18底部设有第四弹簧20,第四弹簧20上部处于固定筒19内。

可将一定量的方形铁片放于料箱13内时,方形铁片对第四弹簧20造成挤压,从而第四弹簧20被压缩,当最下侧的方形铁片脱离料箱13时,在第四弹簧20的作用下,可使方形铁片向下移动,以此可避免因方形铁片边缘粗糙卡在料箱13内不能下落的状况。

如图7所示,还包括有下压杆21、第二滑轨22、安装杆23、楔形块24、第五弹簧25和挡板26,底座1顶部左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二滑轨22,第二滑轨22上均滑动式设有安装杆23,安装杆23外侧均设有楔形块24,安装杆23内侧均设有挡板26,挡板26与第二滑轨22滑动式配合,挡板26与第二滑轨22内壁之间均连接有第五弹簧25,安装箱40后侧和第一异形杆6底部左侧均设有下压杆21,下压杆21与楔形块24配合。

安装箱40和第一异形杆6向下移动还带动下压杆21向下移动,下压杆21向下移动至与楔形块24接触后继续移动,从而使前后两侧的楔形块24相互远离,从而带动前后两侧的安装杆23和挡板26相互远离,第五弹簧25均被压缩,随后当安装箱40和第一异形杆6向上移动带动下压杆21向上移动,下压杆21向上移动逐渐不与楔形块24接触,从而在第五弹簧25的作用下前后两侧的安装杆23和挡板26相互靠近复位,前后两侧的楔形块24相互靠近复位,此时第二异形杆12推动方形铁片至第二安装块50之间,挡板26可防止方形铁片脱离第二安装块50,可使挤压工作正常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子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作详细阐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已有技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