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避免高温气体推动炉盖造成热量损耗的煅烧炉装置

一种避免高温气体推动炉盖造成热量损耗的煅烧炉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煅烧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避免高温气体推动炉盖造成热量损耗的煅烧炉装置,包括炉体和顶盖,所述炉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盘。该避免高温气体推动炉盖造成热量损耗的煅烧炉装置,向上拉动横杆,此时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运动到顶盖的内部,此时顶盖可以与炉体分离,向下按压横杆,此时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推动限位杆向外运动,此时顶盖可以与炉体闭合,从而达到了可以快速开合炉盖的效果。限位杆在弹簧一的作用下,会卡在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的顶部,使得顶盖无法从底部向上推动,从而达到了防止气体膨胀导致炉盖松动造成热量损耗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256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刘寅;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27483.0

  • 发明设计人 刘寅;

    申请日2020-11-06

  • 分类号F27B17/00(20060101);F27D1/18(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坦尾南三巷10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9:2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煅烧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免高温气体推动炉盖造成热量损耗的煅烧炉装置。

背景技术

煅烧炉是一种对碳素原材料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以改善原材料性能的热工设备。用于炼铁,回收稀有金属,催化剂生产,改善环境,生产特种化工品的设备。

现有的煅烧炉为了避免煅烧炉温度流失,大都会在进料口设置炉盖,然而煅烧炉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温度持续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会推动炉盖,使得炉盖与炉体分离,从而导致炉体内部热量损耗,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且现有的加料过程都是通过工作人员手动打开炉盖进行加料,开合过程比较缓慢,也会造成炉体热量的损耗,而如何防止气体膨胀导致炉盖松动造成热量损耗和可以快速开合炉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免高温气体推动炉盖造成热量损耗的煅烧炉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高温气体推动炉盖造成热量损耗的煅烧炉装置,具备防止气体膨胀导致炉盖松动造成热量损耗和可以快速开合炉盖的优点,解决了煅烧炉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温度持续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会推动炉盖,使得炉盖与炉体分离,从而导致炉体内部热量损耗,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且现有的加料过程都是通过工作人员手动打开炉盖进行加料,开合过程比较缓慢,也会造成炉体热量的损耗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止气体膨胀导致炉盖松动造成热量损耗和可以快速开合炉盖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高温气体推动炉盖造成热量损耗的煅烧炉装置,包括炉体和顶盖,所述炉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远离横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连接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块一,所述限位块一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远离限位块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二。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右侧的顶部有一个倾斜的弧度,所述弹簧一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盘的右侧和固定块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顶盖底部的直径小于加料口内部的直径,所述顶盖顶部的直径大于加料口内部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外壁滑动连接在竖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左右两侧结构相同,且中心对称。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不少于四个连杆。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一与限位块二的数量均不少于两个,所述限位块一的形状与限位块二的形状相同,所述限位块一左侧的底部有一个倾斜的弧度,所述限位块一的右侧滑动连接在顶盖的内部,所述限位块一的左侧活动连接在限位杆的底部,所述限位块二通过连杆与连接块活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高温气体推动炉盖造成热量损耗的煅烧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避免高温气体推动炉盖造成热量损耗的煅烧炉装置,通过横杆和限位块一、限位块二、限位杆的配合使用,向上拉动横杆,此时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运动到顶盖的内部,此时顶盖可以与炉体分离,向下按压横杆,此时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推动限位杆向外运动,此时顶盖可以与炉体闭合,从而达到了可以快速开合炉盖的效果。

2、该避免高温气体推动炉盖造成热量损耗的煅烧炉装置,通过弹簧一和限位杆、限位块一、限位块二的配合使用,限位杆在弹簧一的作用下,会卡在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的顶部,使得顶盖无法从底部向上推动,从而达到了防止气体膨胀导致炉盖松动造成热量损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顶盖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限位杆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中:1、炉体;2、顶盖;3、固定块;4、限位杆;5、固定盘;6、弹簧一;7、加料口;8、竖杆;9、弹簧二;10、活动杆;11、横杆;12、拉杆;13、连接块;14、连杆;15、限位块一;16、弹簧三;17、限位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避免高温气体推动炉盖造成热量损耗的煅烧炉装置,包括炉体1和顶盖2,炉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固定块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4,限位杆4右侧的顶部有一个倾斜的弧度,限位杆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盘5,固定盘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一6,弹簧一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盘5的右侧和固定块3的左侧,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7,顶盖2底部的直径小于加料口7内部的直径,顶盖2顶部的直径大于加料口7内部的直径,顶盖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杆8,竖杆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二9,弹簧二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0,活动杆10的外壁滑动连接在竖杆8的内部,活动杆10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杆11,横杆11的左右两侧结构相同,且中心对称,横杆1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拉杆12,拉杆12远离横杆1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连杆14,连接块1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不少于四个连杆14,连杆14远离连接块1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块一15,限位块一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三16,弹簧三16远离限位块一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二17,限位块一15与限位块二17的数量均不少于两个,限位块一15的形状与限位块二17的形状相同,限位块一15左侧的底部有一个倾斜的弧度,限位块一15的右侧滑动连接在顶盖2的内部,限位块一15的左侧活动连接在限位杆4的底部,限位块二17通过连杆14与连接块13活动连接。

工作原理:详情请参照图3,向上拉动横杆11,因为活动杆10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杆11,横杆11的左右两侧结构相同,且中心对称,所以此时活动杆10会向上运动,又因为竖杆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二9,弹簧二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0,所以此时活动杆10会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才会带动竖杆8向上运动。

又因为横杆1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拉杆12,拉杆12远离横杆1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块13,所以此时连接块13也会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又因为连接块13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连杆14,连杆14远离连接块1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块一15,限位块二17通过连杆14与连接块13活动连接,所以此时限位块一15和限位块二17会相互靠近,此时限位块一15和限位块二17均会运动到顶盖2的内部。

详情请参照图2,又因为限位块一15的右侧滑动连接在顶盖2的内部,限位块一15的左侧活动连接在限位杆4的底部,所以此时限位杆4不再给与顶盖2一个压力,此时继续向上拉动横杆11可以使得顶盖2与炉体1快速分离。

当物料添加完成后,此时向下按压横杆11,使得顶盖2向下运动,因为横杆1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拉杆12,拉杆12远离横杆1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块13,所以此时连接块13也会向下运动,又因为连杆14远离连接块1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块一15,限位块二17通过连杆14与连接块13活动连接,所以此时限位块一15和限位块二17会运动到顶盖2的外部。

又因为限位杆4右侧的顶部有一个倾斜的弧度,限位块一15左侧的底部有一个倾斜的弧度,所以此时限位块一15会给与限位杆4一个向左的推力,又因为固定块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4,所以此时限位杆4会向右运动,同理限位块二17右侧的限位杆4会向左运动,又因为顶盖2底部的直径小于加料口7内部的直径,顶盖2顶部的直径大于加料口7内部的直径,所以此时顶盖2会快速堵住炉体1顶部的出料口,从而达到了可以快速开合炉盖的效果。

又因为限位杆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盘5,固定盘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一6,弹簧一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盘5的右侧和固定块3的左侧,所以此时限位杆4在弹簧一6的作用下会复位,此时限位杆4会卡在限位块一15和限位块二17的顶部,此时顶盖2无法从底部向上推动,从而达到了防止气体膨胀导致炉盖松动造成热量损耗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