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发酵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酵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饲料药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10‑70份的海泡石,10‑30份的酵母细胞壁,10‑30份的解霉枯草芽孢杆菌,10‑30份的所述的发酵中草药。本发明所提供的脱霉剂既可以吸附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极性毒素,又可以吸附弱极性的赭曲霉毒素、伏马毒素等,还可以酶解呕吐毒素,同时对饲料营养价值影响甚微,由此消除掉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还可以通过发酵中草药的保肝利胆,减轻和消除畜禽体内所积累的霉菌毒素对其肝脏的损伤,由此到达解毒功效;发酵中草药还有诱食、助消化作用,从而达到促生长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9356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华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02110.5

  • 发明设计人 郭小海;姜云天;顾悦行;

    申请日2020-11-19

  • 分类号A23K10/12(20160101);A23K10/30(20160101);

  • 代理机构11212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熙

  • 地址 125105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滨海经济区海前路1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7:5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药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畜牧业规模化发展,饲料企业规模和产量不断扩大。然而,饲料原料从田间生长到收获、贮藏、运输、加工等各环节,都有可能被霉菌污染,饲料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因管理不当导致霉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霉菌毒素可造成畜禽的免疫机能和生产性能下降,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从而易受疫情侵袭,直接影响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另外,霉菌毒素还可以在畜禽产品中残留,给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面对霉菌毒素的威胁寻找经济有效并适合规模化生产的脱霉剂成为研究热点。

饲料行业普遍认为“凡是能够消除饲料中霉菌毒素物质的添加剂都统称为脱霉剂”。霉菌毒素是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有毒有害代谢物质,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300多种霉菌毒素被分离和鉴定出来,常见并能直接影响畜禽生长性能的霉菌毒素主要由四种霉菌属产生,包括曲霉菌属(主要分泌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俊霉菌属(主要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青霉素等)、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很多毒素之间均具有相乘作用,这些毒素同时出现其毒力将远超单个霉菌毒素所具有的毒力。这些霉菌毒素可以大致分为极性与非极性。

目前,饲料脱霉剂分为黏土吸附类、多糖类、酶解去毒类、中草药类、微生物类。

1、黏土吸附类脱霉剂,有白陶土、凹凸棒、高岭土、膨润土、沸石粉、蒙脱石等。蒙脱石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黏土类饲料脱霉剂,是天然水合硅铝酸盐,其特殊的四面体夹层多空间结构与表面形成极性离子,强力吸附同样具有离子极性的一类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该类的缺点为:黏土吸附类脱霉剂的添加量通常为2-5公斤/吨,用量大,占用过大配方空间;对有极性的维生素、氨基酸也有吸附作用,干扰营养物质的利用;对于非极性霉菌毒素的吸附作用甚微。

2、多糖类脱霉剂,有酵母细胞壁、海藻多糖、药用真菌多糖等。酵母细胞壁是目前最常用的多糖类脱霉剂,主要成分是葡聚糖、甘露聚糖、几丁质和蛋白质。葡聚糖呈螺旋形分子结构,可与多种非极性的霉菌毒素形成互补的牢固结构,并通过肠道排出畜禽体外。甘露聚糖与霉菌毒素的结合力在ph6.8时比ph4.5时强,在动物消化道内不同部位显示不同的吸附力。酵母细胞壁脱霉剂对饲料进行脱霉同时不会影响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吸收。海藻多糖、药用真菌多糖(如灵芝多糖、灰树花多糖、虫草多糖)具有上述类似的功效之外,还可以提高畜禽机体免疫力。该类的缺点为:多糖类脱霉剂易吸潮结块,长期放置性能下降,而且此类产品价格较为昂贵。

3、酶解去毒类脱霉剂,是一类酶的统称,去毒剂机理是微生物代谢的某种生物酶使霉菌毒素的基团或者结构被破坏,使霉菌毒素失去活性。葡萄糖氧化酶是最常用的一种酶解去毒类脱霉剂,它是一种需氧脱氢酶,在有氧条件下专一性催化β-D葡萄糖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具有抑霉解毒、促进消化等多种功效,该酶抑制黄曲霉生长和降解黄曲霉毒素的作用显著。该类的缺点为:酶解去毒具有极大的局限性。酶具有极强的选择性,一种酶只针对一种毒素起作用;酶对高温很敏感,饲料加工环节中极易失活;消化道不同阶段的温度、酸度不一,不总符合酶的最佳反应条件,导致酶解去毒的应用效果很不稳定。

4、中草药类脱霉剂,主要用来提高肝脏对毒素的解毒能力。无论哪种脱霉剂,都不可能完全脱掉饲料中的全部毒素,剩余的毒素会在肝脏中蓄积,造成中毒病变,影响畜禽的生产机能。中草药类脱霉剂可以保肝利胆,加强毒素代谢排出,减轻机体病变。该类的缺点为:中草药原料的产地差异、品种差异、流通中的假冒伪劣等因素,导致此类脱霉剂的应用效果不稳定;此类脱霉剂常会影响饲料的的适口性。

5、微生物类脱霉剂,目前有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等产品应用于脱霉剂中。筛选的不同枯草芽孢杆菌可特异性的酶解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等;粪肠球菌不仅可以吸附霉菌毒素,还可以发挥益生菌的保健益生作用。该类的缺点为:微生物类脱霉剂也有专一性的缺点,对于某种霉菌毒素效果显著,对于其他霉菌毒素则作用不大;且在畜禽体内发挥作用的环境具有多变性,导致使用效果不稳定。

总体上,不同的霉菌毒素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单一的一种脱霉剂不能将饲料中所有种类霉菌毒素都清除。因此,复合型脱霉剂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于是市场上又出现了将黏土类、多糖类、酶解去毒类、微生物类等进行复合,通过协同作用吸附尽可能多种类和数量的霉菌毒素。复合型脱霉剂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成分的脱霉剂,可以有效减少霉菌毒素对畜禽机体的侵害。而目前现有的复合型脱霉剂对于畜禽机体已经发生的霉菌毒素中毒症状,没有缓解和清除作用,或者组分复杂、适口性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酵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同时具有脱霉、解毒和促进生长的功效。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酵中草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发酵菌、中药材料和辅料混合均匀后发酵,将得到的发酵液烘干、粉碎,得到所述的发酵中草药,其中:

所述发酵菌、所述中药材料和所述辅料的重量比为(1-5):(80-95):(4-15);

所述的发酵菌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0.5-4.5份的产朊假丝酵母,0.5-4.5份的植物乳杆菌;

所述的中药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10-40份的甘草,10-65份的水飞蓟,10-65份的山苍子,10-65份的杜仲;

所述的辅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2-13份的玉米粉,2-13份的小麦麸。

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发酵中草药可以保肝利胆,减轻和消除畜禽体内所积累的霉菌毒素对其肝脏的损伤,由此到达解毒功效;发酵中草药还有诱食、助消化作用,从而达到促生长的效果。

夏季室温控制在35~37℃,发酵时间大于或等于72小时,冬季需供暖设备以提供发酵最适温度,若低于35℃,则延长24小时。

具体的,所述发酵物的pH小于或等于4.8。

室温控制在35~37℃,可提高发酵速度,使发酵产品的pH值快速降到4.8以下,是减少霉菌的有效措施。在这个pH区间,杂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同时,产朊假丝酵母的生长可以快速降低底物的氧气,从而促进乳酸菌的生长和代谢。

具体的,所述发酵中草药的水分为35-50wt%,总酸不低于6wt%。

总酸含量与乳酸菌的生物量成正比。上述技术方案中,如果总酸小于6wt%,说明乳酸菌未达到最佳生长浓度,需要延长发酵时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得到的发酵中草药中,微生物在发酵期间对中草药细胞进行破壁使有效物质较易溶出,提高了活性成分的浓度。同时将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大分子有效活性物质降解成小分子,从而提高机体对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且吸收较完全,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好。

具体的,烘干温度为80-100℃;烘干时间约0.5小时;烘干后物料水分为:10-12wt%;烘干后物料的总酸不低于8.0wt%;粉碎后物料的粒径为40-60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发酵中草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10-70份的海泡石,10-30份的酵母细胞壁,10-30份的解霉枯草芽孢杆菌,10-30份的所述的发酵中草药。

上述技术方案中:

海泡石具有黏土类脱霉剂优点,高效吸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具有缓释性,可以延长营养物质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了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

酵母细胞壁,可以牢固吸附多种霉菌毒素,特别是非极性和弱极性的霉菌毒素;经与海泡石混合,消除了易吸潮结块的弊端;

解霉枯草芽孢杆菌,本发明所使用的是高效酶解呕吐毒素(呕吐毒素不易被黏土类吸附)的一种枯草芽孢;芽孢耐高温,避免了饲料加工环节的失活;

发酵中草药,本发明所使用的是发酵处理的甘草和水飞蓟粉,通过降解中草药中的纤维素、木质素等大分子杂质,解除了植物细胞壁对中药有效成分释放的抑制作用,将机体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效活性组分降解成小分子活性物质,从而增加药效,保肝利胆;微生物发酵中草药,去除了绝大部分苦味物质,且产生丰富的有机酸和芳香物质,促进诱食;植物组织降解后蓬松易消化,解决了适口性。将保肝利胆的中草药经过微生物发酵用于生产脱霉剂,具有独创性。

海泡石可选自现有技术,例如可购买自湖南、河北等海泡石矿区地产品。

酵母细胞壁可选自现有技术,例如可购买自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的酵母制品厂家产品。

解霉枯草芽孢杆菌可选自现有技术,例如可购买自北京、河南、山东、辽宁等地专业芽孢厂家产品。

发酵菌可选自现有技术,例如辽宁华辰生物有限公司的益菌乐,为产朊假丝酵母与植物乳杆菌的复合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得。

本发明所提供的脱霉剂既可以吸附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极性毒素,又可以吸附弱极性的赭曲霉毒素、伏马毒素等,还可以酶解呕吐毒素,同时对饲料营养价值影响甚微,由此消除掉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还可以通过发酵中草药的保肝利胆,减轻和消除畜禽体内所积累的霉菌毒素对其肝脏的损伤,由此到达解毒功效;发酵中草药还有诱食、助消化作用,从而达到促生长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将50公斤甘草、50公斤水飞蓟、50公斤山苍子、325公斤杜仲、10公斤玉米、10公斤小麦麸分别粉碎为40目,混合,得到混合物一;

2、取储水罐中干净清洁的40℃温水300公斤注入菌液罐,称取5公斤发酵菌(辽宁华辰生物的益菌乐)投入菌液罐中,开启搅拌2分钟,菌种完全溶解于温水中,形成发酵液305公斤备用;

3、提取495公斤混合物一加入混合仓内,先开动混合机使物料开始运转,随即打开一端连接菌液罐一端连接混合机仓的喷雾系统,将305公斤菌液均匀的喷于混合物一中,并充分混合均匀,要求90秒内完成喷雾和混合环节,得到混合物二;

4、放料:将混合仓内的混合物二放到吨袋中,压紧并扎紧袋口,开始进入发酵阶段;

5、温度和时间控制:室温控制在37℃,发酵72小时;

6、发酵判定指标:测定PH小于4.8、总酸不低于6.0wt%,即为发酵合格品;

7、发酵合格品经过烘干、粉碎,为发酵中草药。发酵中草药的指标为:水分10-12wt%,总酸不低于8wt%,气味酸甜怡人。

8、将300公斤发酵中草药与300公斤海泡石、300公斤酵母细胞壁、100公斤解霉枯草芽孢杆菌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得到1000公斤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1。海泡石为湖南宁乡矿石厂的产品,酵母细胞壁为湖北安琪集团的产品,解霉枯草芽孢杆菌为辽宁华辰生物的产品。

实施例2

1、将100公斤甘草、100公斤水飞蓟、100公斤山苍子、100公斤杜仲、50公斤玉米、25公斤小麦麸分别粉碎为40目,混合,得到混合物一;

2、取储水罐中干净清洁的40℃温水400公斤注入菌液罐,称取25公斤发酵菌(辽宁华辰生物的益菌乐)投入菌液罐中,开启搅拌2分钟,菌种完全溶解于温水中,形成发酵液备用;

3、提取475公斤混合物一加入混合仓内,先开动混合机使物料开始运转,随即打开一端连接菌液罐一端连接混合机仓的喷雾系统,将425公斤菌液均匀的喷于混合物一中,并充分混合均匀,要求90秒内完成喷雾和混合环节,得到混合物二;

4、放料:将混合仓内的混合物二放到吨袋中,压紧并扎紧袋口,开始进入发酵阶段;

5、温度和时间控制:室温控制在37℃,发酵72小时;

6、发酵判定指标:测定pH小于4.8、总酸不低于6.0wt%即为发酵合格品;

7、发酵合格品经过烘干、粉碎,为发酵中草药。发酵中草药的指标为:水分10-12wt%,总酸不低于8wt%,气味酸甜怡人;

8、将100公斤发酵中草药与700公斤海泡石、100公斤酵母细胞壁、100公斤解霉枯草芽孢杆菌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得到1000公斤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2。

实施例3

1、将50公斤甘草、50公斤水飞蓟、300公斤山苍子、50公斤杜仲、20公斤玉米、20公斤小麦麸分别粉碎为40目,混合,得到混合物一;

2、取储水罐中干净清洁的40℃温水300公斤注入菌液罐,称取10公斤发酵菌(辽宁华辰生物的益菌乐)投入菌液罐中,开启搅拌2分钟,菌种完全溶解于温水中,形成发酵液备用;

3、提取490公斤混合物一加入混合仓内,先开动混合机使物料开始运转,随即打开一端连接菌液罐一端连接混合机仓的喷雾系统,将310公斤菌液均匀的喷于混合物一中,并充分混合均匀,要求90秒内完成喷雾和混合环节,得到混合物二;

4、放料:将混合仓内的混合物二放到吨袋中,压紧并扎紧袋口,开始进入发酵阶段;

5、温度和时间控制:室温控制在37℃,发酵72小时;

6、发酵判定指标:测定pH小于4.8、总酸不低于6.0wt%即为发酵合格品;

7、发酵合格品经过烘干、粉碎,为发酵中草药。发酵中草药的指标为:水分10-12wt%,总酸不低于8wt%,气味酸甜怡人。;

8、将200公斤发酵中草药与400公斤海泡石、100公斤酵母细胞壁、300公斤解霉枯草芽孢杆菌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得到1000公斤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3。

效果例

一、体外模拟吸附降解试验

以实施例1得到的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1作为测试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体外模拟试验,并检测吸附降解前后的霉菌毒素含量,具体的试验方法为: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1产品中,海泡石为湖南宁乡矿石厂的产品,酵母细胞壁为湖北安琪集团的产品,解霉枯草芽孢杆菌为辽宁华辰生物的产品;现有吸附剂产品1,为国内某吸附剂公司产品,市场收集,其主要成分为硅铝酸盐。

(2)霉菌毒素标准品及配置

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呕吐毒素、均购于Sigma公司。每个样品用乙腈溶解配置成1000mg/kg浓度。

(3)体外吸附试验方法

采用乙腈溶解剂溶解各霉菌毒素,然后加入到0.1M的磷酸缓冲溶液中,调节缓冲溶液在pH3.0和pH6.5的条件下进行测定各测试吸附剂对各霉菌毒素的体外吸附能力。具体方法如下:实验设置两个重复,分别取100毫升的吸附样品,再加入3种不同的霉菌毒素,使得每只试管中各霉菌毒素的含量为2ppm。为减少杂峰的出现,必须首先确保每个试管中加入的是10毫升的0.1M磷酸缓冲溶液,吸附产品为100毫克,各试管于室温条件下,放置于摇床中震荡30分钟。然后在13000转下离心5分钟,取2毫克上清液进行霉菌毒素检测分析。每个体外吸附试验同时设空白对照组。霉菌毒素样品及标准样品检测,采用高效液相HPLC色谱法分析。

(4)霉菌毒素色谱分析及吸附率计算方法

HPLC分析采用日立L-7100和L-7200自动取样管;日立L-7480荧光分光光度计和日立L-7400紫外分析仪,最后的数据采用日立D-7000数据分析系统及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霉菌毒素的吸附率根据吸附前后溶液中的霉菌毒素含量比率计算。

吸附率计算公式:R=100(A

R—样品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率,单位:(%)

A—样品溶液中黄曲霉毒素B1的色谱面积;

A

2、结果与分析

分别在pH3.0和pH6.5的条件下分析不同吸附剂对3种霉菌毒素的吸附效果,结果如表1、表2所示。注意:试验设两个重复。

(表1)pH3.0条件下不同吸附及对霉菌毒素体外吸附效果

表1结果显示:在pH3.0的条件下,即模拟动物胃环境条件下,不同吸附剂对霉菌毒素的吸附性能存在较大差异。海泡石、以硅铝酸盐为主的吸附剂产品1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效果明显;但在吸附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方面,酵母细胞壁和解霉枯草芽孢杆菌效果更好。包含有海泡石、酵母细胞壁和解霉枯草芽孢的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1产品对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吸附均有较好的效果。这样结果表明不同原料对霉菌毒素的吸附有协调增效作用。进一步分析可知道,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1产品在3.0条件下,对霉菌毒素的吸附效果优于市场收集的吸附剂产品1。注意:试验设两个重复。

(表2)pH6.5条件下不同吸附剂对霉菌毒素体外吸附效果

表2所示在pH6.5的条件下,即模拟动物肠道环境,比较不同吸附剂对霉菌毒素的吸附效果。结果显示:酵母细胞壁、解霉枯草芽孢杆菌对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而海泡石和以硅铝酸盐为主的吸附剂产品1吸附效果较差。

综合分析3种霉菌毒素的吸附效果可知,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1产品对其有较好的吸附作用,而目前市场上的吸附剂产品(吸附剂产品1或硅铝酸盐为主的产品)大多只能吸附黄曲霉毒素B1,对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等的吸附能力较差。

3、结论

本试验研究不同吸附剂在不同pH条件下,对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吸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

(1)结果可直观的看到使用酵母细胞壁、解霉芽孢后对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吸附效果均好于硅铝酸盐为主的产品。

(2)不同pH条件下对不同吸附霉菌毒素的效果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大。

(3)从结果可直观的看到饲料霉菌脱霉剂产品1使用后黄曲霉毒素B1减少95%以上,玉米赤霉烯酮减少约90%,呕吐毒素减少约75%。饲料霉菌脱霉剂产品1对霉菌毒素的吸附性能明显好于单一吸附剂原料,也好于市场上收集的吸附剂产品。

虽然体外吸附试验并不能完全评价毒素吸附产品的功效,但目前仍然是一种最有效可行的评价方法。本研究表明,不同吸附剂对霉菌毒素的吸附存在很大差异;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1产品对各类霉菌毒素均有较好的吸附作用。

二、动物饲喂试验:

具体的试验方法为:

通过在霉变饲料中添加饲料霉菌脱霉剂1(以下也称脱霉剂1)后,测定其对禽类、反刍类、猪类生产性能的影响。

1、禽类

(1)霉变饲料中添加饲料霉菌脱霉剂1对樱桃谷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选用15日龄樱桃谷肉公鸭90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预饲期3d,试验期18-39d。正常日粮组饲喂不发霉的正常日粮(黄曲霉毒素1.6ppb),霉变日粮组饲喂含有霉变玉米的日粮(干物质中含有18ppb黄曲霉毒素,其他营养成分含量与正常日粮相同),脱霉剂1组在霉变日粮基础上添加500克/吨脱霉剂1。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2)对饲喂黄曲霉毒素霉变玉米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试验选用60周龄产蛋率和蛋品质相近的农大三号蛋鸡60只,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预饲期2周,试验期为6周。正常日粮组饲喂不发霉的正常日粮(黄曲霉毒素未检出),霉变日粮组饲喂用20%霉变玉米替代正常日粮中普通玉米(日粮中含有15ppb黄曲霉毒素,其他营养成分含量与正常日粮相同),脱霉剂1组在霉变日粮基础上添加500克/吨脱霉剂1。具体如表4所示:

表4:脱霉剂1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上表4可以看出:霉变后的玉米能显著降低蛋鸡生产性能,添加饲料霉菌脱霉剂1后能显著降低霉变玉米造成的危害,提高蛋鸡生产性能。

表5:脱霉剂1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由上表5可以看出:霉变后的玉米显著降低鸡蛋的蛋壳强度、蛋黄色泽、新鲜度(哈氏单位),添加饲料脱霉剂1后能显著改善蛋壳强度、蛋黄色泽、新鲜度(哈氏单位),提高蛋品质。

(3)对饲喂霉变花生粕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将180只体重接近的7日龄罗斯308肉公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饲养试验到42日龄为止。正常日粮组饲喂不发霉的正常日粮(黄曲霉毒素未检出),霉变日粮组饲喂用21%霉变花生粕替代正常日粮中普通花生粕(日粮中含有AFB

表6:脱霉剂1对肉鸡22-42天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上表6可以看出,霉变花生粕可显著降低肉鸡生产性能,添加饲料霉菌脱霉剂1后能缓解霉变玉米造成的中毒症状,并能显著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

2、反刍类

霉变饲料(黄曲霉毒素)中添加饲料霉菌脱霉剂1对奶牛产奶性能和奶品质的影响

选择12头年龄、体况、胎次相近的健康奶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干物质中含有45ppb),实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每天饲喂20g/d脱霉剂1,实验期8周。

试验结果表明,每天每头牛饲喂20g/d饲料霉菌脱霉剂1后能提高产奶量和日采食量,降低饲料转化效率,从而提高奶牛生产性能。霉变日粮组牛奶中黄曲霉毒素很快超标(国标规定上限0.5ppb),并且在试验期内长期超标;饲料霉菌脱霉剂1组牛奶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低于国标。具体如表7所示:

表7:

3、猪类

(1)饲料霉菌脱霉剂1和传统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

选用30头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某品牌商品断奶仔猪料,蒙脱石组在商品仔猪料基础上添加2kg/吨国产蒙脱石(8元/公斤),无机吸附剂组在商品仔猪料基础上添加500g/吨某品牌进口无机吸附剂(45元/公斤),有机吸附剂组在商品仔猪料基础上添加500g/吨某品牌进口有机吸附剂(50元/公斤),脱霉剂1组在霉变日粮基础上添加500克/吨脱霉剂1。饲喂1周后,收取其粪便,测定粪便中的维生素E、微量元素铜含量,比较不同霉菌毒素解决方案是否对营养物质具有吸附效果。

表8:不同霉菌毒素解决方案:对营养物质的吸附效果(以干物质计)

以上表8结果说明,蒙脱石和霉菌毒素吸附剂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粪便中营养物质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铜的排放量,由于这些物质都不能在肠道内合成,他们排放量的增加可能意味着吸收效率的下降。因此,在饲料配方时,应该考虑到蒙脱石和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营养物质的吸附作用,酌情增加易被吸附成分的用量。脱霉剂1和对照组的维生素E、微量元素铜排放量基本相同,可以认为其没有吸附作用。所以,相比于蒙脱石和霉菌毒素吸附剂,采用脱霉剂1作为霉菌毒素解决方案相当于“节约”了饲料中易被吸附营养成分。

(2)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改善

河南某猪场: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24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8窝,实验从21日龄(断奶)开始至40日龄结束。具体如表9、10所示:

表9:

表10:

从上表9、10可以看出,添加饲料霉菌脱霉剂1后,可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降低料肉比,提高日增重。从而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3)饲料霉菌脱霉剂1对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症的改善和缓解效果

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36.64±1.52kg青年母猪180头,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试验期24天。正常日粮组饲喂不发霉的正常日粮(玉米赤霉烯酮未检出),霉变日粮组饲喂含有霉变玉米的日粮(玉米赤霉烯酮239mg/kg,其他营养成分含量与正常日粮相同),脱霉剂1组在霉变日粮基础上添加2000克/吨脱霉剂1。具体如表11、12所示:

表11:脱霉剂1对饲喂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日粮青年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表12:脱霉剂1对饲喂ZEA污染日粮青年母猪血清雌激素的影响

如上表11、12所示,青年母猪采食ZEA污染的日粮可导致血清中催乳素PRL水平增加,但是对FSH、LH和E2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而在ZEA污染日粮中添加饲料霉菌脱霉剂1能使血清中催乳素PRL维持正常水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