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固定式液压升降台

一种固定式液压升降台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式液压升降台,包括底座,底座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活动槽,第一活动槽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的两侧皆设置有液压缸,两组液压缸的输出端皆设置有连接块,第一活动槽内部两侧的两端皆设置有第一限位槽,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至第一限位槽内部的第一活动杆。本发明通过液压缸推动连接块带动第一活动杆移动,通过第一限位槽对第一活动杆进行限位,第一活动杆带动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移动,通过销轴时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交叉活动,通过第二限位槽对第二活动杆进行限位,通过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对平台进行支撑,实现平台的升降,提高了升降台的实用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9931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陆骏;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17095.4

  • 发明设计人 陆骏;

    申请日2020-11-07

  • 分类号B66F1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凤凰街道塘湾村三组7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6:2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升降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定式液压升降台。

背景技术

液压升降机主要是通过液压油的压力传动从而实现升降的功能,它的剪叉机械结构,使升降机起升有较高的稳定性,宽大的作业平台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使高空作业范围更大、并适合多人同时作业,它使高空作业效率更高,安全更保障。

现有的大多数液压升降台结构复杂,常采用机械联动的方式实现升降台的升降,升降效果较差,不方便人们的使用,且推力方向固定,导致液压升降台不够稳定,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式液压升降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定式液压升降台,包括底座,底座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活动槽,第一活动槽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的两侧皆设置有液压缸,两组液压缸的输出端皆设置有连接块,第一活动槽内部两侧的两端皆设置有第一限位槽,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至第一限位槽内部的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臂,第一活动杆远离第一支撑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销轴,底座顶部的上方设置有平台,底座顶部的四角处皆设置有贯穿至平台内部的限位杆,平台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活动槽,第二活动槽内部两端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二限位槽,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位于第二活动槽内部的一端皆设置有贯穿至第二限位槽内部的第二活动杆。

优选的,安装块与第一活动槽焊接连接,液压缸靠近安装块的一端设置有多组螺栓,液压缸通过螺栓与安装块固定连接,液压缸的输出端与连接块焊接连接,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孔,第一活动杆通过活动孔与连接块转动连接。

优选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位于靠近第一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孔,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通过转动孔与第一活动杆转动连接,第一活动杆通过第一限位槽与底座滑动连接,第一支撑臂通过销轴与第二支撑臂活动连接。

优选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位于第二活动槽内部的一端皆设置有活动孔,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通过活动孔与第二活动杆转动连接,第二活动杆通过第二限位槽与第二活动槽活动连接。

优选的,平台内部的四角处皆设置有限位孔,且限位杆贯穿至限位孔内部,平台通过限位孔与限位杆活动连接,限位杆与底座焊接连接。

优选的,底座底部的四角处皆设置有支撑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液压缸推动连接块带动第一活动杆移动,通过第一限位槽对第一活动杆进行限位,第一活动杆带动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移动,通过销轴时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交叉活动,通过第二限位槽对第二活动杆进行限位,通过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对平台进行支撑,实现平台的升降,提高了升降台的实用性;

2.本发明通过限位杆与底座焊接牢固,且限位杆贯穿至平台内部,通过限位孔和限位杆对平台进行限位,使升降台的升降更加稳定,提高了液压升降台的安全性,方便人们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中:1、底座;2、第一活动槽;3、安装块;4、液压缸;5、连接块;6、第一限位槽;7、第一活动杆;8、第一支撑臂;9、第二支撑臂;10、销轴;11、平台;12、限位杆;13、第二活动槽;14、第二限位槽;15、第二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固定式液压升降台实施例:一种固定式液压升降台,包括底座1,底座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活动槽2,第一活动槽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块3,安装块3的两侧皆设置有液压缸4,两组液压缸4的输出端皆设置有连接块5,第一活动槽2内部两侧的两端皆设置有第一限位槽6,连接块5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至第一限位槽6内部的第一活动杆7,第一活动杆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臂8,第一活动杆7远离第一支撑臂8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臂9,第一支撑臂8和第二支撑臂9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销轴10,底座1顶部的上方设置有平台11,底座1顶部的四角处皆设置有贯穿至平台11内部的限位杆12,平台1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活动槽13,第二活动槽13内部两端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二限位槽14,第一支撑臂8和第二支撑臂9位于第二活动槽13内部的一端皆设置有贯穿至第二限位槽14内部的第二活动杆15。

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2,安装块3与第一活动槽2焊接连接,液压缸4靠近安装块3的一端设置有多组螺栓,液压缸4通过螺栓与安装块3固定连接,对液压缸4进行固定,使液压缸4更加稳定,液压缸4的输出端与连接块5焊接连接,连接块5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孔,第一活动杆7通过活动孔与连接块5转动连接,使连接块5与第一活动杆7发生转动。

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3,第一支撑臂8和第二支撑臂9位于靠近第一活动杆7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孔,第一支撑臂8和第二支撑臂9通过转动孔与第一活动杆7转动连接,第一活动杆7通过第一限位槽6与底座1滑动连接,第一支撑臂8通过销轴10与第二支撑臂9活动连接,实现第一支撑臂8和第二支撑臂9交叉活动,实现升降台的升降。

请着重参阅图1,第一支撑臂8和第二支撑臂9位于第二活动槽13内部的一端皆设置有活动孔,第一支撑臂8和第二支撑臂9通过活动孔与第二活动杆15转动连接,第二活动杆15通过第二限位槽14与第二活动槽13活动连接,对第一支撑臂8和第二支撑臂9,从而对平台11的支撑效果更好。

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3,平台11内部的四角处皆设置有限位孔,且限位杆12贯穿至限位孔内部,平台11通过限位孔与限位杆12活动连接,限位杆12与底座1焊接连接,通过限位孔和限位杆12对平台11进行限位,提高了升降台的稳定性,方便人们的使用。

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3,底座1底部的四角处皆设置有支撑腿,通过支撑腿对底座1进行支撑,使升降台更加稳定,提高了液压升降台的稳定性,使升降台的安全性更高。

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接通电源,启动液压缸4,液压缸4推动连接块5带动第一活动杆7移动,通过第一限位槽6对第一活动杆7进行限位,第一活动杆7带动第一支撑臂8和第二支撑臂9移动,通过销轴10时第一支撑臂8和第二支撑9交叉活动,通过第二限位槽14对第二活动杆15进行限位,通过第一支撑臂8和第二支撑9对平台11进行支撑,实现平台11的升降,提高了升降台的实用性,通过限位杆12与底座1焊接牢固,且限位杆12贯穿至平台11内部,通过限位孔和限位杆12对平台11进行限位,使升降台的升降更加稳定,提高了液压升降台的安全性,方便人们的使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