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能源汽车生产后车内空气异味去除设备

一种新能源汽车生产后车内空气异味去除设备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异味去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生产后车内空气异味去除设备。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去除车内异味,扩大异味去除范围,自动调整风向,方便更换除味片,简便清除灰尘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后车内空气异味去除设备。一种新能源汽车生产后车内空气异味去除设备,包括有:支撑架,支撑架上部两侧之间连接有支撑框;换气组件,支撑框上部和中部设有换气组件;去除组件,支撑框一侧设有去除组件。本发明通过启动伺服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风扇转动,异味空气经由过滤片流入支撑框内,再被吹动至通过除味片流出到车内,达到自动去除新能源车内空气异味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977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粤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81407.0

  • 发明设计人 王勉;

    申请日2020-10-29

  • 分类号B60H3/00(20060101);B60H3/0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丰路87号1303房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6:2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异味去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生产后车内空气异味去除设备。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指的是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一类汽车,随着地球环境的日益严峻,新能源汽车的需要也与日俱增,生产完成后的新能源汽车,车内容易由于新材料、新能源和空气不流通等原因,造成车内空气存在异味的情况。

目前为了去除生产后新能源汽车内的空气异味,人们通常仅仅只是将车门打开,让车内的空气自然流通以实现去除异味的效果,此方法不仅耗费时间漫长且并不能较好地将异味彻底去除掉,利用风扇灯加速空气流通的工具来去除异味时,风扇等工具固定在一处,去除异味的范围窄小,也不能随意调整风向,同时长期使用工具容易堆积灰尘,不易取出,可能弄脏车内的设施。

如何研发一种自动去除车内异味,扩大异味去除范围,自动调整风向,方便更换除味片,简便清除灰尘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后车内空气异味去除设备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去除车内异味,耗费时间长,异味去除范围窄小,无法控制风向,堆积灰尘易弄脏车内设施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去除车内异味,扩大异味去除范围,自动调整风向,方便更换除味片,简便清除灰尘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后车内空气异味去除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生产后车内空气异味去除设备,包括有:支撑架,支撑架上部两侧之间连接有支撑框;换气组件,支撑框上部和中部设有换气组件;去除组件,支撑框一侧设有去除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换气组件包括有:伺服电机,支撑框一侧中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旋转轴,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一侧连接有旋转轴;风扇,旋转轴一侧连接有风扇,旋转轴和风扇位于支撑框内部;过滤片,支撑框上侧中部连接有过滤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去除组件包括有:放置支架,支撑框一侧滑动式连接有放置支架;固定槽块,放置支架一侧上部与支撑框一侧上部之间对称连接有固定槽块;除味片,放置支架和支撑框之间滑动式接触有除味片;滑块,放置支架上部两侧均连接有滑块,滑块与固定槽块内部滑动式连接,滑块一侧穿过固定槽块;第一弹簧,滑块上部两侧均与固定槽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卡紧组件,卡紧组件包括有:有卡块,支撑框上部一侧对称滑动式连接有卡块,卡块与滑块相互配合;第一楔形块,卡块一侧均连接有第一楔形块;第二弹簧,卡块与支撑框一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在卡块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摆动组件,摆动组件包括有:传动轮,传动轮共设置有两个,支撑框底部一侧中间转动式连接有传动轮,旋转轴一侧也连接有传动轮;传动带,上下两侧的传动轮之间连接有传动带;缺锥齿轮,下侧传动轮的传动轴一侧连接有缺锥齿轮;第一连接杆,支撑框底部一侧对称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锥齿轮,第一连接杆内侧均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缺锥齿轮相互配合;第一齿轮,支撑框下部一侧对称转动式连接有第一齿轮;传动组件,第一齿轮的传动轴中部与第一连接杆外侧之间均连接有传动组件;固定齿轮,支撑架上部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固定齿轮,固定齿轮的传动轴均与支撑框相连接,固定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有:限位滑槽,支撑框一侧上下对称连接有限位滑槽;活动框,上下限位滑槽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活动框,活动框与放置支架一侧滑动式连接;第二连接杆,支撑框上下两侧之间间隔均匀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推杆,活动框上下两侧之间间隔均匀连接有推杆;调节片,推杆与相对的第二连接杆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调节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共设置有三个,支撑框下部侧对称转动式连接有第二齿轮,支撑框下部侧也转动式连接有第二齿轮,一侧第二齿轮与固定齿轮相互啮合,一侧第二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旋转块,旋转块共设置有四块,一侧和另一侧第二齿轮的传动轴上均连接有旋转块,下侧第二锥齿轮的传动轴上也均连接有旋转块;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共设置有四个,支撑框下部一侧对称转动式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支撑框中部一侧也对称转动式连接有第二锥齿轮,同侧上下两侧的第二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推拉杆,两侧旋转块之间上下对称滑动式连接有推拉杆;绕线轮,上侧第二锥齿轮传动轴上侧均连接有绕线轮;滑轮,支撑框一侧中部对称转动式连接有滑轮;拉绳,活动框中部两侧与绕线轮之间均连接有拉绳,拉绳绕过滑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清洁组件,清洁组件包括有:支撑滑槽,支撑框上侧中部对称连接有支撑滑槽;刮刷,两侧支撑滑槽内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刮刷,刮刷与过滤片相互配合;第三弹簧,刮刷两侧与支撑滑槽一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解锁组件,解锁组件包括有:导向杆,支撑框上部一侧对称连接有导向杆;第一顶杆,导向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一顶杆,第一顶杆两侧与第一楔形块相互配合;第四弹簧,第一顶杆与支撑框之间对称连接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套在导向杆上。第二楔形块,第一顶杆上部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楔形块;第二顶杆,支撑滑槽内部一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顶杆,第二顶杆与第二楔形块相互配合。第五弹簧,第二顶杆与支撑滑槽一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套在第二顶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启动伺服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风扇转动,异味空气经由过滤片流入支撑框内,再被吹动至通过除味片流出到车内,达到自动去除新能源车内空气异味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旋转轴转动,带动缺锥齿轮转动,在缺锥齿轮与左右两侧第一锥齿轮的配合以及一系列啮合和转动作用下,带动支撑框不断上下转动,达到自动驱动支撑架间歇性上下转动的效果,扩大去除空气异味的范围,将空气异味更加清除地更加彻底。

3、本发明通过固定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后侧第二齿轮转动,而左部前后两侧第二齿轮相互啮合,将带动左前侧的第二齿轮反向转动,在一系列转动和啮合作用下,带动两侧绕线轮朝相反方向转动,通过拉绳拉动放置支架左右移动,带动推杆左右移动,使得调节片左右转动,达到自动灵活调整风向的效果,扩大去除的空气吹出的范围,自主控制想要的风向。

4、本发明通过推动刮刷向前移动,使得刮刷反复刮过过滤片,达到简便去除过滤片上堆积的灰尘的效果,保持过滤片的干净。

5、本发明通过推动推块向上移动,带动放置支架向上移动,首先通过第一楔形块,随后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推动卡块向前移动至原位置,松开滑块,即可将放置支架放置在卡块上,将除味片内取出刮刷向前移动,推动第二楔形块向下移动,推动第一顶杆向下移动,从而推动第一楔形块和卡块向后移动,卡块远离滑块,放置支架被放下,达到轻松实现支撑稳固和松开放置支架的效果,在清除过滤片的同时将放置支架松开,一举两得,简化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及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及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五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及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六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支撑架,2-支撑框,3-换气组件,301-伺服电机,302-旋转轴,303-风扇,304-过滤片,4-去除组件,401-放置支架,402-固定槽块,403-滑块,404-第一弹簧,405-除味片,5-卡紧组件,501-卡块,502-第一楔形块,503-第二弹簧,6-摆动组件,601-传动轮,602-传动带,603-缺锥齿轮,604-第一连接杆,605-第一锥齿轮,606-传动组件,607-第一齿轮,608-固定齿轮,7-调节组件,701-限位滑槽,702-活动框,703-第二连接杆,704-推杆,705-调节片,8-驱动组件,801-第二齿轮,802-旋转块,803-推拉杆,804-第二锥齿轮,805-绕线轮,806-拉绳,807-滑轮,9-清洁组件,901-支撑滑槽,902-刮刷,903-第三弹簧,10-解锁组件,1001-导向杆,1002-第四弹簧,1003-第一顶杆,1004-第二楔形块,1005-第二顶杆,1006-第五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生产后车内空气异味去除设备,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包括有支撑架1、支撑框2、换气组件3和去除组件4,支撑架1上部左右两侧之间连接有支撑框2,支撑框2上部和中部设有换气组件3,支撑框2前侧设有去除组件4。

换气组件3包括有伺服电机301、旋转轴302、风扇303和过滤片304,支撑框2后侧中部安装有伺服电机301,伺服电机301的输出轴前侧连接有旋转轴302,旋转轴302前侧连接有风扇303,旋转轴302和风扇303位于支撑框2内部,支撑框2上侧中部连接有过滤片304。

去除组件4包括有放置支架401、固定槽块402、滑块403、第一弹簧404和除味片405,支撑框2前侧滑动式连接有放置支架401,放置支架401后侧上部与支撑框2前侧上部之间左右对称连接有固定槽块402,放置支架401上滑动式接触有除味片405,放置支架401上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滑块403,滑块403与固定槽块402内部滑动式连接,滑块403后侧穿过固定槽块402,滑块403上部前后两侧均与固定槽块402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04。

当使用者需要为生产完成的新能源汽车去除空气异味时,首选将设备移动至车内合适的位置,将除味片405从上方放入到放置支架401内,车内的空气将通过过滤片304流入到支撑框2内,启动伺服电机301,在伺服电机301输出轴的作用下,带动旋转轴302转动,从而带动风扇303转动,将流入的车内空气吹动至通过除味片405处,经由除味片405的处理,将车内空气中的异味除去后再重新流入到车内,新能源车内空气异味完全去除后,推动滑块403向上移动,第一弹簧404被压缩,带动放置支架401向上移动,即可从放置支架401内取出除味片405进行清理或者更换,随后松开滑块403,在第一弹簧404的作用下,推动滑块403向下移动,带动放置支架401向下移动,恢复至原有状态,达到方便放置取出除味片405和自动去除新能源车内空气异味的效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还包括有卡紧组件5,卡紧组件5包括有卡块501、第一楔形块502和第二弹簧503,支撑框2上部前侧左右对称滑动式连接有卡块501,卡块501后侧均连接有第一楔形块502,卡块501与支撑框2前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503,第二弹簧503套在卡块501上,卡块501与滑块403相互配合。

新能源车内空气异味完全去除后,推动滑块403向上移动,与卡块501接触并推动卡块501向后移动,第二弹簧503被压缩,滑块403通过卡块501后,在第二弹簧503的作用下,推动卡块501向前移动,恢复至原有状态,此时即可松开滑块403,滑块403在重力的情况下向下移动,被卡块501抵住,将滑块403固定住不动,从而使得放置支架401保持不动,随后再从放置支架401上方将除味片405取出,除味片405取出后,拉动第一楔形块502向后移动,第二弹簧503被压缩,带动卡块501向后移动远离滑块403,在重力作用下,滑块403和放置支架401向下掉落至原位置,再松开第一楔形块502,在第二弹簧503的作用下,推动卡块501和第一楔形块502向前移动,恢复到原有状态,如此往复,达到支撑稳住放置支架401的效果,方便除味片405的取出和更换。

还包括有摆动组件6,摆动组件6包括有传动轮601、传动带602、缺锥齿轮603、第一连接杆604、第一锥齿轮605、传动组件606、第一齿轮607和固定齿轮608,支撑框2底部后侧中间转动式连接有传动轮601,旋转轴302后侧也连接有传动轮601,上下两侧的传动轮601之间连接有传动带602,下侧传动轮601的传动轴前侧连接有缺锥齿轮603,支撑框2底部后侧左右对称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04,第一连接杆604内侧均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05,第一锥齿轮605均与缺锥齿轮603相互配合,支撑框2下部后侧左右对称转动式连接有第一齿轮607,第一齿轮607的传动轴中部与第一连接杆604外侧之间均连接有传动组件606,支撑架1上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固定齿轮608,固定齿轮608的传动轴均与支撑框2相连接,固定齿轮608与第一齿轮607相互啮合。

旋转轴302转动,带动上侧传动轮601转动,通过传动带602带动下侧传动轮601转动,从而带动缺锥齿轮603转动,当缺锥齿轮603转动至与右侧第一锥齿轮605相互啮合时,将带动右侧第一锥齿轮605和第一连接杆604转动,通过右侧传动组件606带动右侧第一齿轮607转动,由于第一齿轮607与固定齿轮608相互啮合,因此将带动固定齿轮608和其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支撑框2转动,随后当缺锥齿轮603转动至与左侧第一锥齿轮605相互啮合时,将带动左侧第一锥齿轮605和第一连接杆604反向转动,经由同样的原理和过程,最终带动支撑框2反向转动,达到自动驱动支撑架1间歇性上下转动的效果,扩大去除空气异味的范围,将空气异味更加清除地更加彻底。

还包括有调节组件7,调节组件7包括有限位滑槽701、活动框702、第二连接杆703、推杆704和调节片705,支撑框2前侧上下对称连接有限位滑槽701,上下限位滑槽701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活动框702,活动框702与放置支架401前侧滑动式连接,支撑框2前侧上下两侧之间间隔均匀连接有第二连接杆703,活动框702上下两侧之间间隔均匀连接有推杆704,推杆704与相对的第二连接杆703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调节片705。

推动活动框702左右移动,带动推杆704左右移动,从而使得调节片705不断绕着推杆704和第二连接杆703转动,达到简便灵活调整风向的效果,扩大去除的空气吹出的范围,自主控制想要的风向。

还包括有驱动组件8,驱动组件8包括有第二齿轮801、旋转块802、推拉杆803、第二锥齿轮804、绕线轮805、拉绳806和滑轮807,支撑框2下部左前侧前后对称转动式连接有第二齿轮801,支撑框2下部右前侧也转动式连接有第二齿轮801,后侧第二齿轮801与固定齿轮608相互啮合,左侧第二齿轮801之间相互啮合,左前侧和右侧第二齿轮801的传动轴上均连接有旋转块802,支撑框2下部前侧左右对称转动式连接有第二锥齿轮804,支撑框2中部前侧也左右对称转动式连接有第二锥齿轮804,同侧上下两侧的第二锥齿轮804之间相互啮合,下侧第二锥齿轮804的传动轴上也均连接有旋转块802,前后两侧旋转块802之间上下对称滑动式连接有推拉杆803,上侧第二锥齿轮804传动轴上侧均连接有绕线轮805,支撑框2前侧中部左右对称转动式连接有滑轮807,活动框702中部左右两侧与绕线轮805之间均连接有拉绳806,拉绳806绕过滑轮807。

由于固定齿轮608与后侧第二齿轮801相互啮合,因此固定齿轮608转动将带动后侧第二齿轮801转动,而左后侧第二齿轮801与左前侧第二齿轮801相互啮合,因此将带动左前侧第二齿轮801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后部左右两侧的旋转块802朝相反的方向转动,通过推拉杆803带动下部左右两侧的第二锥齿轮804朝相反的方向转动,由于上下两侧的第二锥齿轮804相互啮合,因此将带动上部左右两侧的第二锥齿轮804朝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带动左右两侧的绕线轮805朝相反的方向转动,通过拉绳806拉动活动框702不断左右移动,最终使得调节片705不断左右转动,达到自动驱动调节片705左右转动的效果,自动调整风向,节省人力。

还包括有清洁组件9,清洁组件9包括有支撑滑槽901、刮刷902和第三弹簧903,支撑框2上侧中部左右对称连接有支撑滑槽901,左右两侧支撑滑槽901内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刮刷902,刮刷902与过滤片304相互配合,刮刷902左右两侧与支撑滑槽901后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903。

长时间地使用设备去除异味,会让过滤片304上沾染灰尘,此时推动刮刷902向前移动,第三弹簧903被拉伸,刮刷902刮过过滤片304上侧,将灰尘刮下,即可将刮下的灰尘清除掉,随后放开刮刷902,在第三弹簧903的作用下,推动刮刷902向后移动,再次刮下过滤片304上可能残留的灰尘,清洁剩余的灰尘,恢复到原有状态,达到简便去除过滤片304上堆积的灰尘的效果,保持过滤片304的干净。

还包括有解锁组件10,解锁组件10包括有导向杆1001、第四弹簧1002、第一顶杆1003、第二楔形块1004、第二顶杆1005和第五弹簧1006,支撑框2上部前侧左右对称连接有导向杆1001,导向杆1001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一顶杆1003,第一顶杆1003左右两侧与第一楔形块502相互配合,第一顶杆1003与支撑框2之间左右对称连接有第四弹簧1002,第四弹簧1002套在导向杆1001上,第一顶杆1003上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楔形块1004,支撑滑槽901内部前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顶杆1005,第二顶杆1005与第二楔形块1004相互配合,第二顶杆1005与支撑滑槽901前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五弹簧1006,第五弹簧1006套在第二顶杆1005上。

刮刷902向前移动至与第二顶杆1005接触后,将推动第二顶杆1005向前移动,第五弹簧1006被压缩,第二顶杆1005将推动第二楔形块1004向下移动,从而推动第一顶杆1003向下移动,第四弹簧1002被压缩,而第一顶杆1003将推动第一楔形块502向后移动,带动卡块501向后移动远离放置支架401,使得放置支架401下落至原位置,随后刮刷902向后移动远离第二顶杆1005,在第五弹簧1006的作用下,推动第二顶杆1005向后移动远离第二楔形块1004,在第四弹簧1002的效果下,推动第一顶杆1003向上移动远离第一楔形块502,使得第一楔形块502和卡块501完成复位,恢复到原有状态,如此往复,达到轻松实现松开放置支架401的效果,在清除过滤片304的同时将放置支架401松开,一举两得,简化流程。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