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气袋的乘用车内饰释放特性测试方法

一种基于气袋的乘用车内饰释放特性测试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车内环境检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高效、高精度地同时测定乘用车内饰中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关键参数的气袋法。该方法包括:建立乘用车内饰VOC释放过程的物理模型;改进密闭舱C‑history法测定乘用车内饰VOC三大释放关键参数,并简化其实验设备与实验流程;使用气袋作为环境舱,将待测材料置于恒定温湿度的气袋中,测量气袋内VOC逐时浓度与平衡浓度;结合粒子群耦合蚁群算法对全部采样的逐时浓度和平衡浓度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计算得到乘用车内饰中不同VOC释放过程的初始浓度C0、扩散系数Dm和分配系数K。本发明的气袋法实验设备及操作简单、成本低、求解过程简单且精度更高,可用于实验室检测和工程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8523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39005.4

  • 申请日2020-10-22

  • 分类号G01N30/02(20060101);G01N33/00(20060101);G06N3/00(20060101);G06F17/11(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3:1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内环境检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能够高效、高精度地同时测定乘用车内饰中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关键参数的气袋法。

背景技术

作为出行、旅游重要交通媒介的汽车,人们每天在其相对小密闭空间内的停留时间约为6.5%,而驾驶人员甚至超过50%,这使得汽车内部由挥发性有机物(VOC)导致的空气质量问题成为了全球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有研究表明,车内环境中VOC浓度高于室内环境,夏季高温时则更为明显。车内常见的VOC有乙醛、甲醛、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等,这些污染物会引起病态汽车综合症,例如急性呼吸道感染、肺部疾病、皮肤过敏反应等,其中乙醛已被IARC确定为II类可能致癌物质。乘用车内饰材料(顶棚、地毯、座椅、仪表盘等)是车内VOC的主要来源,汽车内部材料中VOC的释放过程可由初始浓度C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面对测定乘用车内饰中VOC释放关键参数方法缺乏的现状,针对现有实验系统和方法上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更快速、准确地测定车内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VOC)三个释放关键参数的气袋法,本发明的参数测定方法实验系统和操作简单、成本低、测试周期短、求解精度更高更快,便于实验室检测和工程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基于密闭条件下乘用车内饰中VOC的释放过程及特性,提出了快速、准确且同时测定初始浓度C

1)建立气袋中乘用车内饰VOC释放过程的物理模型,气袋密封,换气次数等于零;当内饰材料释放一定时间后,气袋内VOC浓度可描述为:

该模型中:C

2)将待测乘用车内饰密封处理,并存放好;

3)将气袋内气体温度、湿度设为所需值,温度控制精度为±0.5℃、湿度控制精度为±5%;

4)将处理好的待测内饰材料放在体积为1~2m

5)在乘用车内饰VOC的释放过程中,用二硝基苯腙吸附管(DNPH,针对醛酮类物质)或特纳斯吸附管(Tenax-TA,针对非醛酮类物质)与高精度采样泵连接在气袋袋口处,采集VOC气体;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定量分析,获得气袋内各VOC的逐时浓度C

6)将测试的每种VOC的逐时浓度C

本发明的特点及效果:

本发明的测定方法,将传统密闭舱C-history法改进,使其应用于测定乘用车内饰的释放关键参数,对实验设备、操作过程以及求解方法进行了简化和改进。选用成本低的气袋作为环境舱,同时通过研究密闭气袋内乘用车内饰中VOC的释放特性,运用非线性拟合结合粒子群耦合蚁群算法处理VOC逐时浓度和平衡浓度数据,直接快速、准确地确定乘用车内饰中VOC释放过程的三大释放关键参数——初始浓度C

附图说明

图1为密闭气袋中乘用车内饰VOC释放过程的测试系统图

图2为苯乙烯浓度的非线性拟合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可更快速、准确地同时测定乘用车内饰中挥发性有机物VOC三大释放关键参数的气袋法,结合附图及实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的密闭气袋内乘用车内饰VOC释放过程的测试系统如图1所示,该测试系统由四部分组成:气袋环境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采样系统与充气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11调节并控制气袋10所处恒温室8的温湿度,并进行监测。将气瓶7中的惰性气体经阀门6通入气袋中,充满后将预处理好的待测车内材料9放入气袋中并密封处理。气袋出口处由快速接头阴头4与快速接头阳头5封口连接,采样时气袋中气体在采样泵1的作用下经气体输运管线3进入二硝基苯腙吸附管(DNPH,针对醛酮类物质)或特纳斯吸附管(Tenax-TA,针对非醛酮类物质)2中,然后由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各VOC的逐时浓度和平衡浓度。

本实例的释放关键参数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气袋中乘用车内饰VOC释放过程的物理模型,气袋密封,换气次数等于零;当车内材料释放一定时间后,气袋内VOC浓度可描述为:

该模型中:C

2)将待测乘用车内饰地毯材料包裹好存放,避免材料在实验前释放VOC;

3)将气袋环境温度设为25℃,湿度设为50%,温度控制精度为±0.5℃、湿度控制精度为±5%;

4)将处理好的待测内饰材料放在体积为1.5m

5)乘用车内饰地毯VOC在密闭气袋内的释放过程中,用特纳斯吸附管(Tenax-TA)与高精度采样泵连接在气袋袋口处采集VOC气体,采样时间分别为:1h、2h、3h、4h、5h、6h、7h、8h、10h、12h、16h、20h、24h;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定量分析,获得气袋内各采样时刻苯乙烯的浓度分别为8.18μg/m

6)将测试的苯乙烯的逐时浓度和平衡浓度数据结合方程(1),并利用粒子群耦合蚁群算法进行非线性拟合,拟合求得VOC扩散系数D

本发明的原理:乘用车内饰在密闭气袋中自由释放时,通过采样获得不同时间气袋内各种VOC的逐时浓度和平衡浓度数据,将实验测定的全部浓度数据结合物理模型,并利用粒子群耦合蚁群算法进行非线性拟合,即可快速、准确地同时获得乘用车内饰VOC的初始浓度C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