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

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其包括外套管,外套管设有贯通的容纳腔,外套管具有上端和下端,外套管的上端设有管道接口,管道接口与容纳腔连通,外套管的下端的一侧设有往下和往外凸出的裙部。在手术时,医生可以手持外套管,从侧面凸出的裙部可以将软组织或神经组织拨开以避免阻挡视野或损伤神经,能够有效阻挡和保护软组织或神经组织,管道接口可以连接水管,水从外套管的末端流出可以将软组织或神经组织冲开,从而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632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人民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49589.0

  • 申请日2020-11-10

  • 分类号A61B17/00(20060101);A61B90/00(20160101);

  • 代理机构44602 深圳紫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万鹏

  • 地址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10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1:3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经皮微创手术过程中,医生通常使用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插入手术位置,并用工作套管拨开挡住视野的软组织,或拨开神经组织以避免损伤神经组织,含有髓核钳、灌注通道、光源及摄像头的椎间孔镜主镜可以插入工作套管中进行手术操作。

现有的工作套管的末端侧面通常是平顺的,手术操作过程中软组织或神经组织容易从工作套管的底部滑过而阻挡视野或受到手术器材的损伤。

因此,还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术的安全性较高的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其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设有贯通的容纳腔,所述外套管具有上端和下端,所述外套管的上端设有管道接口,所述管道接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外套管的下端的一侧设有往下和往外凸出的裙部。

优选地,所述外套管的下端还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在所述外套管的下端形成斜面,所述裙部位于所述斜面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外套管的下端的侧壁设有多个第一出水孔,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孔沿着所述外套管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裙部设有多个第二出水孔,多个所述第二出水孔沿着所述裙部的周向间隔分布。

优选地,所述外套管的上端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管道接口,所述裙部和其中一个所述管道接口位于所述外套管的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还包括内镜套管,所述内镜套管包括相互连接的柄部和插管部,所述插管部用于插入所述外套管的所述容纳腔内。

优选地,所述外套管于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内锥面,且所述内锥面位于所述管道接口的远离所述裙部的一侧,所述内镜套管设有外锥面,所述外锥面用于抵接所述内锥面。

优选地,所述外套管的上端设有扩孔腔,所述扩孔腔位于所述内锥面的远离所述裙部的一侧,所述扩孔腔的远离所述内锥面的一侧设有收拢腔口的檐部,所述檐部设有径向缺口,所述内镜套管的外侧面设有卡块,所述径向缺口用于供所述卡块通过。

优选地,所述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还包括承接环、弹簧和抵接件,所述承接环、所述弹簧和所述抵接件均套设于所述内镜套管,所述承接环与所述内镜套管固定连接,所述抵接件位于所述承接环的远离所述裙部的一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承接环和所述抵接件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承接环和所述抵接件抵接,所述抵接件的侧面凸设有所述卡块。

优选地,所述承接环的侧面设有承接块,所述承接块的位置与所述卡块的位置对应,所述抵接件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远离所述承接环的一侧设有收拢腔口的盖檐,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收容腔内且一端与所述盖檐抵接,所述盖檐设有朝所述内镜套管的轴心延伸的导向块,所述内镜套管的外侧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导槽,所述导向块位于所述导槽内。

优选地,所述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还包括卡扣件,所述外套管的上端设有卡接腔,所述卡接腔位于所述檐部的远离所述裙部的一侧,所述卡接腔的内壁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卡槽,所述卡扣件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安装于所述柄部的侧面,所述卡扣的靠近所述卡接腔的一端设有卡齿,所述卡齿用于插入所述卡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手术时,医生可以手持所述外套管,从侧面凸出的所述裙部可以将软组织或神经组织拨开以避免阻挡视野或损伤神经,能够有效阻挡和保护软组织或神经组织,所述管道接口可以连接水管,水从所述外套管的末端流出可以将软组织或神经组织冲开,从而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外套管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所涉及的裙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10-外套管,101-容纳腔,102-扩孔腔,103-卡接腔,1031-卡槽,104-管道接口,105-第一出水孔,106-第二出水孔,11-裙部,111-斜面,12-阀门,13-内锥面,14-檐部,141-径向缺口,20-内镜套管,21-外锥面,22-导槽,23-穿线口,30-承接环,31-承接块,40-弹簧,50-抵接件,51-盖檐,52-导向块,53-卡块,531-球面凸起,60-卡扣件,61-卡齿。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图1是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100的爆炸图;图3是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100的剖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100,其包括:外套管10、内镜套管20、承接环30、弹簧40、抵接件50和卡扣件60。

外套管10设有贯通的容纳腔101,外套管10具有上端和下端,外套管10的上端设有管道接口104,管道接口104与容纳腔101连通,外套管10的下端的一侧设有往下和往外凸出的裙部11。

在本实施例中,在手术时,医生可以手持外套管10,从侧面凸出的裙部11可以将软组织或神经组织拨开以避免阻挡视野或损伤神经,能够有效阻挡和保护软组织或神经组织,管道接口104可以连接水管,水从外套管10的末端流出可以将软组织或神经组织冲开,从而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图4是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外套管10的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中所涉及的裙部11的结构示意图。

外套管10可以作为工作套管,用于拨开挡住视野的软组织,或拨开神经组织以避免损伤神经组织,含有髓核钳、灌注通道、光源或摄像头的椎间孔镜主镜可以插入外套管10的容纳腔101中进行手术操作。外套管10设有贯通的容纳腔101,外套管10具有上端和下端,外套管10的上端设有管道接口104,管道接口104与容纳腔101连通,外套管10的下端的一侧设有往下和往外凸出的裙部11。椎间孔镜主镜可以从上端插入容纳腔101中,髓核钳等器械可以从下端伸出。管道接口104可以连接水管,水从外套管10的末端流出可以将软组织或神经组织冲开,从而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裙部11可以将软组织或神经组织拨开以避免阻挡视野或损伤神经,能够有效阻挡和保护软组织或神经组织。裙部11可以呈裙状,或者喇叭状。裙部11可以呈360°完整的喇叭状,将软组织或神经组织完全隔离在裙部11的外侧。优选地,外套管10的下端还设有缺口,缺口在外套管10的下端形成斜面111,裙部11位于斜面111的一侧。髓核钳等器械可以从缺口露出进行手术作业,医生也可以通过缺口观察器械的姿态。

外套管10的下端的侧壁设有多个第一出水孔105,多个第一出水孔105沿着外套管10的周向间隔分布。从管道接口104接入的水从第一出水孔105流出,可以将外套管10的下端的外侧的软组织或神经组织冲开,从而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第一出水孔105可以靠近裙部11设置。进一步地,裙部11设有多个第二出水孔106,多个第二出水孔106沿着裙部11的周向间隔分布。从管道接口104接入的水从第二出水孔106流出,可以将裙部11外侧的软组织或神经组织冲开,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第一出水孔105和第二出水孔106可以均是圆孔。优选地,第二出水孔106是腰型孔,腰型孔的长度方向沿裙部11的半径方向,由此,从第二出水孔106流出的水可以将裙部11外侧的大部分组织有效地冲开。

外套管10的上端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管道接口104,裙部11和其中一个管道接口104位于外套管10的同一侧。外套管10的上端可以对称地设有两个管道接口104,医生可以根据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100相对于病人的位置选择从哪个管道接口104进水,以方便医生开展手术操作。管道接口104上设置有阀门12,医生操控两个阀门12可以选择进水的方向。裙部11和其中一个管道接口104位于外套管10的同一侧,有助于医生根据管道接口104判断裙部11所在的方向。

内镜套管20包括相互连接的柄部和插管部,插管部用于插入外套管10的容纳腔101内。在一些情况下,内镜套管20也可以称为椎间孔镜主镜。内镜套管20可以从外套管10的上端插入容纳腔101中。髓核钳等器械可以插入内镜套管20的容腔中。医生手持柄部进行手术操作。内镜套管20的侧面设有穿线口23,光源的线束可以从穿线口23插入内镜套管20的容腔中。内镜套管20的顶部可以接摄像系统。

外套管10于容纳腔101内设有内锥面13,且内锥面13位于管道接口104的远离裙部11的一侧,内镜套管20设有外锥面21,外锥面21用于抵接内锥面13。外锥面21与内锥面13相互抵接,锥面具有自定位的作用,可以使内镜套管20保持在容纳腔101的中心,内镜套管20的轴线与外套管10的轴线大致重合,容纳腔101内的水流大致均匀,有利于使水流从第一出水孔105和第二出水孔106冲出的流速比较均匀,便于手术的开展。外锥面21与内锥面13相互抵接,锥面的密封性较好,有利于防止容纳腔101内的水往上溢出。在一些示例中,外锥面21和内锥面13的锥角均是50°。

外套管10的上端设有扩孔腔102,扩孔腔102位于内锥面13的远离裙部11的一侧,扩孔腔102的远离内锥面13的一侧设有收拢腔口的檐部14,檐部14设有径向缺口141,内镜套管20的外侧面设有卡块53,径向缺口141用于供卡块53通过。将内镜套管20插入容纳腔101时,卡块53对准径向缺口141,插到位后,卡块53位于扩孔腔102内且位于檐部14之下,转动内镜套管20,卡块53与径向缺口141错位,则内镜套管20不能从容纳腔101内往上脱离。檐部14可以设有两个关于外套管10的轴线对称的径向缺口141,内镜套管20的外侧面设有两个关于内镜套管20的轴线对称的卡块53,从而便于内镜套管20插入外套管10内。在一些示例中,卡块53可以形成于内镜套管20的外侧面。

承接环30、弹簧40和抵接件50均套设于内镜套管20,承接环30与内镜套管20固定连接,抵接件50位于承接环30的远离裙部11的一侧,弹簧40位于承接环30和抵接件50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承接环30和抵接件50抵接,抵接件50的侧面凸设有卡块53。弹簧40用于产生弹性作用力将抵接件50往上推动,使抵接件50与檐部14保持接触,内镜套管20的外锥面21与外套管10的内锥面13保持接触,有利于提高内镜套管20相对于外套管10的位置稳定性,也能够提高外锥面21与内锥面13配合的密封性能。优选地,抵接件50的侧面设有两个关于内镜套管20的轴线对称的卡块53。

承接环30的侧面设有承接块31,承接块31的位置与卡块53的位置对应,抵接件50设有收容腔,收容腔的远离承接环30的一侧设有收拢腔口的盖檐51,弹簧40位于收容腔内且一端与盖檐51抵接,盖檐51设有朝内镜套管20的轴心延伸的导向块52,内镜套管20的外侧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导槽22,导向块52位于导槽22内。导向块52位于导槽22内,抵接件50可以相对于内镜套管20轴向移动,但是抵接件50不能相对于内镜套管20转动,由此,承接块31始终位于卡块53的正下方,承接块31和卡块53依次穿过缺口,承接环30、弹簧40和卡块53保持在扩孔腔102内。承接块31用于承接弹簧40。抵接件50呈套筒状,套设于内镜套管20。弹簧40位于收容腔内,抵接件50可以保护弹簧40,可以提高弹簧40工作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外锥面21与内锥面13配合的稳定性。卡块53的靠近檐部14的一侧设有球面凸起531,球面凸起531与檐部14抵接。内镜套管20、承接环30、弹簧40和抵接件50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外套管10转动,球面凸起531与檐部14抵接,有利于减少转动摩擦力。内镜套管20、承接环30、抵接件50和外套管10可以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抵接件50还可以由铜合金制成,以进一步减少转动摩擦力。承接环30的侧面设有两个关于承接环30的轴线对称的承接块31。

外套管10的上端设有卡接腔103,卡接腔103位于檐部14的远离裙部11的一侧,卡接腔103的内壁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卡槽1031,卡扣件60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安装于柄部的侧面,卡扣的靠近卡接腔103的一端设有卡齿61,卡齿61用于插入卡槽1031内。卡齿61在弹性力作用下插入卡槽1031内,则内镜套管20不能相对于外套管10转动,内镜套管20相对于外套管10的角度被锁定,方便医生开展手术操作。医生用手指将卡扣件60按下,则卡齿61脱离卡槽1031,内镜套管20可以相对于外套管10转动,医生可以调整内镜套管20相对于外套管10的角度。卡扣件60可以由钢片制成。

在使用时,可以将承接块31和卡块53对准径向缺口141,内镜套管20插入外套管10的容纳腔101,使卡块53位于檐部14的下方,旋转内镜套管20,则内镜套管20相对于外套管10的轴向位置被限定,且内镜套管20的外锥面21与外套管10的内锥面13相互抵接,手指按下卡扣件60,可以调整内镜套管20相对于外套管10的角度,使裙部11位于最佳位置,松开卡扣件60,卡齿61插入卡槽1031内,可以限定内镜套管20相对于外套管10的角度,从而方便手术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在手术时,医生可以手持外套管10,从侧面凸出的裙部11可以将软组织或神经组织拨开以避免阻挡视野或损伤神经,能够有效阻挡和保护软组织或神经组织,管道接口104可以连接水管,水从外套管10的末端流出可以将软组织或神经组织冲开,从而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