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PICC穿刺包中的微创口扩皮针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PICC穿刺包中的微创口扩皮针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ICC穿刺包中的微创口扩皮针及其使用方法,扩皮针适用于US+MST技术行PICC置管术中的扩皮环节,包括针体和握持部,针体为中空状,一端为呈斜面的针尖,另一端和握持部固定连接,握持部中设有和针孔相贯通的通孔,针体的管径不小于所选PICC导管管径。该PICC穿刺包中的微创口扩皮针的使用方法:在扩皮环节中,首先退出穿刺针,再将扩皮针沿着针尖方向套入导丝,并保持针尖斜面向上、针尖对准穿刺点,然后再沿着导丝方向将针尖斜面全部送入皮内,即完成扩皮。应用本发明避免组织损伤或毛细血管破裂,防止穿刺点持续渗血和渗液,大大降低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发生的风险,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确保治疗顺利完成。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6331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暨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67578.8

  • 申请日2020-10-27

  • 分类号A61B17/34(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黄媛君

  • 地址 510632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1:3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ICC穿刺包中的微创口扩皮针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改良塞丁格行PICC置管术中扩皮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操作,而不同扩皮方式对渗血渗液的影响也各不相同。2009年我国开始开展超声(Ultrasonography,US)引导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Modified SeldingerTechnique,MST)。PICC置管方法由最初的盲穿到现在大量开展在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虽然US+MST技术行PICC置管有诸多优点,但其引起局部渗血的概率高于传统盲穿法。

盲穿是使用14G直式套管针直刺血管,见回血后撤出内芯,沿插管鞘送入导管,在穿刺过程中无需扩皮。

而US+MST技术行PICC置管,所用的穿刺针非常细,导丝更是细如发丝,穿刺点肉眼几乎不可见,因此要将4Fr、5Fr、6Fr规格的较粗的PICC导管经穿刺点送入血管内,穿刺点皮肤必须要扩开,目前US+MST技术行PICC置管术中均使用手术刀扩皮,扩皮后,再沿导丝将插管鞘推入血管,再行送入导管。

目前在US+MST技术行PICC置管,穿刺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一.用穿刺针进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有回血,

二.将导丝通过穿刺针送入血管,导丝在体外保留至少10-15cm。

三.拔出穿刺针,用扩皮刀直接在穿刺点上部进行切割扩皮。

四.将插管鞘沿导丝推入血管。

五.撤出导丝和鞘心;

六.将PICC导管匀速从插管鞘送入血管;

七.PICC导管送入到既定位置后固定导管,撤出并撕裂插管鞘;

八.校对插管长度,将导管与支撑导丝分离,撤出导丝;

九.保留体外导管5-6mm垂直剪断;

十.安装连接器。

使用手术刀扩皮容易造成以下情况:①手术刀刀尖难以对准穿刺点导致一次扩皮不成功,造成反复扩皮,特别在儿童病人、躁动不安的病人、穿刺点出血多影响视野的病人更难以完成该操作;②使用手术刀扩皮时有刀锋切割导丝使导丝断裂致使导丝残留人体内的风险;③手术刀扩皮操作者难以掌握扩皮的角度、深度、宽度,容易造成扩皮口过大过深,不易一次扩皮成功,常需要反复扩皮,增加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发生的风险,严重时甚至会缩短导管使用寿命,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并影响治疗,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经济上的双重负担。④当选择病人的肱静脉作为置管血管在使用手术刀扩皮时极容易损伤邻近肱动脉损伤而流血不止,导致置管失败;⑤当选择病人的肱静脉作为置管血管在使用手术刀扩皮时极容易损伤邻近正中神经,甚至切断正中神经,使病人食指中指丧失部分感觉,严重时会使病人手部失去正常功能;⑥当选择病人的贵要静脉作为置管血管在使用手术刀扩皮时可能损伤邻近尺神经,甚至切断尺神经,导致病人尺侧腕屈肌和环小指指深屈肌完全或部分失神经支配,严重者会出现手部肌肉萎缩;⑦使用手术刀扩皮时可能损伤淋巴结,造成永久性淋巴漏。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US+MST技术行PICC置管中扩皮带来的穿刺点持续渗血和渗液,本发明提供一种扩皮针,具有创面小,穿刺点出血少的优点。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PICC穿刺包中的微创口扩皮针,包括针体和握持部,所述针体为中空状,中间为针孔,一端为呈斜面的针尖,另一端和握持部固定连接,所述握持部中间设有和针孔相贯通的通孔,所述针体的管径D不小于所选PICC导管管径。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针体和握持部中间是通孔,便于穿入导丝,针尖呈斜面形,便于刺入皮肤并准确掌握刺入的位置。扩皮针针体的管径D由所选用的PICC导管决定,PICC导管的管径越大,针体管径D应该越大。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的针尖斜面沿针体轴向的长度H为3-5mm。正常体脂的人,手臂肘关节上的静脉多见于皮下3mm以下,而人体皮肤厚度一般为0.5-4mm,因此设计针尖斜面沿针体轴向的长度H为3-5mm既可以有效扩皮,又可避免针尖损伤目标静脉。

现临床使用的PICC导管规格多为5Fr(1.65mm),因此本针体管径D优选1.8-2mm。以满足扩皮针在穿刺点处扩开的皮肤是一个直径为1.8-2mm大小的半圆形开口,从而可紧紧包裹PICC导管,使穿刺口快速愈合。

进一步的,对于针体的长度L,一般选择30-50mm,优选35-45mm,选择这一尺寸主要是方便操作,使操作者便于调整进针角度,顺利将针尖推送入皮下,不会因为针体过长或过短导致进针角度受限。

此外,也可以对握持部进行进一步改善,比如将其设计为两部分,包括连接块和对称设置在连接块两侧的针翼,所述连接块内设通孔,连接块的一端和针体固定连接;连接块和针翼可一体成型或分别制造后再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的,两侧针翼的长度均为15-20mm,便于手握。

优选的,针体的材料采用不锈钢,选用不锈钢材料可防止针体生锈确保无菌,同时保证针尖锐利减轻病人疼痛感。握持部采用PVC材料制造,选用PVC材料制作握持部(也可以是连接块和/或针翼)有利于操作者稳固持针,在扩皮时,特别在穿刺点不断渗血时扩皮针套入导丝沿着导丝方向可精准扩皮。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PICC穿刺包中的微创口扩皮针的使用方法,与传统的技术相比,如下步骤有所改进:

用穿刺针进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有回血;

将导丝通过穿刺针送入血管,导丝在体外保留至少10-15cm;

将所述扩皮针沿着针尖方向套入导丝,并保持针尖斜面向上,针尖对准穿刺点,然后沿着导丝方向将针尖斜面全部送入皮内,即完成扩皮;

然后再将扩皮针沿着导丝方向退出。

本发明主要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扩皮针针尖可准确对准肉眼几乎不可见的穿刺点,做到精准扩皮,创面小,穿刺点出血少,一次性成功率及操作者满意度高,可消除需置入PICC导管病人对手术刀的恐惧感,特别适用于儿童病人、烦躁病人、穿刺点出血多影响操作者视野的病人的扩皮;

2.针体管径与PICC导管管径相吻合,穿刺点处皮肤可紧紧包裹PICC导管,使穿刺口快速愈合,防止PICC导管脱出;

3.使用本发明的扩皮针可避免对神经、血管、淋巴结的误伤,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有效降低操作难度,符合护士用针的习惯,特别适用于US+MST技术行PICC置管术的初学者,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本发明取材容易,造价低,结构简单,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PICC穿刺包中的微创口扩皮针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PICC穿刺包中的微创口扩皮针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虚线显示通孔)。

图中:

1为针体、2为握持部、3为针孔、4为针尖、5为通孔、6位连接块、7位针翼、D为针体的管径、H为针尖斜面沿针体轴向的长度、L为针体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2为本发明一种PICC穿刺包中的微创口扩皮针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虚线显示了握持部2的通孔5。

该PICC穿刺包中的微创口扩皮针,包括针体1和握持部2,所述针体1为中空状,中间为针孔3,一端为呈斜面的针尖4,另一端和握持部2固定连接,握持部2中间设有和针孔3相贯通的通孔5,针体1的管径D小于所选PICC导管管径。

由于针体1和握持部2中间是通孔,便于穿入导丝,针尖4呈斜面形,便于刺入皮肤并准确掌握刺入的位置。扩皮针的针体1的管径D由所选用的PICC导管管径决定,PICC导管的管径越大,针体1管径D应该越大。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的针尖斜面沿针体1轴向的长度H为3-5mm。因为对于正常体脂的人,手臂肘关节上的静脉多见于皮下3mm以下,而人体皮肤厚度一般为0.5-4mm,因此设计针尖斜面沿针体1轴向的长度H为3-5mm既可以有效扩皮,又可避免针尖4损伤目标静脉。

临床用的PICC导管型号可以分为:1.9Fr、3Fr、4Fr、5Fr和6Fr,对应的导管尺寸为0.63-1.98mm,成年人一般选择4Fr、5Fr,儿童选择3Fr,新生儿选择1.9Fr;因扩皮针扩皮后,在穿刺点处扩开的皮肤是一个直径为近似等于扩皮针针体外径大小的半圆形开口,最终要包裹在PICC导管外,所以扩皮针的针体内径D(或外径)也近似在0.63-1.98mm范围内制作。

由于现在临床使用的PICC导管规格多为5Fr(1.65mm),因此相应的针体1的管径D优选1.8-2mm。以满足扩皮针在穿刺点处扩开的皮肤紧紧包裹PICC导管,使穿刺口快速愈合。

进一步的,对于针体1的长度L,一般选择30-50mm,优选35-45mm,选择这一尺寸主要是方便操作,使操作者便于调整进针角度,顺利将针尖4推送入皮下,不会因为针体1过长或过短导致进针角度受限。

此外,也可以对握持部2进行进一步改善,将其设计为两部分,如图1-2所示,所述握持部2包括连接块6和对称设置在连接块6两侧的针翼7,所述连接块6内设通孔5,连接块6的一端和针体1固定连接;连接块6和针翼7可一体成型或分别制造后再连接成一体。两侧针翼7的长度均为15-20mm,便于手握。

此外,针体1的材料优选不锈钢,选用不锈钢材料可防止针体1生锈确保无菌,同时保证针尖4锐利减轻病人疼痛感。连接块6和/或针翼7采用PVC材料制造。选用PVC材料制作连接块6和/或针翼7有利于操作者稳固持针,在扩皮时,特别在穿刺点不断渗血时扩皮针套入导丝沿着导丝方向可精准扩皮。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PICC穿刺包中的微创口扩皮针的使用方法,与传统的穿刺过程相比,使用本发明的扩皮针包括如下步骤:

一.用穿刺针进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有回血;

二.将导丝通过穿刺针送入血管,导丝在体外保留至少10-15cm;

三.拔出穿刺针,将所述扩皮针沿着针尖4方向套入导丝,并保持针尖4斜面向上,针尖4对准穿刺点,然后沿着导丝方向将针尖斜面全部送入皮内,即完成扩皮;

四.然后再将扩皮针沿着导丝方向退出;

五.将插管鞘沿导丝推入血管;

六.撤出导丝和鞘心;

七.将PICC导管匀速从插管鞘送入血管;

八.PICC导管送入到既定位置后固定导管,撤出并撕裂插管鞘;

九.校对插管长度,将导管与支撑导丝分离,撤出导丝;

十.保留体外导管5-6mm垂直剪断;

十一.安装连接器。

上述列举的实施例仅为便于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工作原理所列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事实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有多种形式和组合,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