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改善杞柳编织特性的育苗方法

一种改善杞柳编织特性的育苗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杞柳编织特性的育苗方法,属于杞柳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一)无菌苗的培养;(二)炼苗;(三)移栽。通过本发明方法种植的杞柳纤维长度、纤维宽度以及双壁厚均大于对照组的杞柳,杞柳的纤维腔径较小,并且基部、中部、梢部的纤维腔径差别不大,很显然本申请方法种植的杞柳的韧性更佳,更适宜用于编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4385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方柳文创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60195.8

  • 发明设计人 高荣;

    申请日2020-10-27

  • 分类号A01H4/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29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汪纲

  • 地址 236300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黄岗镇高郢村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8:3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杞柳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杞柳编织特性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杞柳是杨柳科柳属丛生的落叶灌木,也称为嫁柳、簸箕柳、柳条等,是我国的经济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黄河和淮河流域,包括安徽、河南、河北、内蒙古、陕西、山西等地。杞柳生长快,喜阳光,耐干旱,适应性强,种植简单,收益良好,在我国种植广泛,杞柳高达2~4m,枝条柔软坚韧,是一种很好的编织用材,通常用来编织箩、簸箕、箱等。由此可见,枝条的韧性是决定其应用推广的关键参数,木材韧性与纤维壁双壁薄壁组织比量和导管宽度相关,为了提高杞柳的应用价值,需要对其韧性进行加强改善,如申请号为CN201710227887.1公开了一种提高杞柳韧性的种植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杞柳韧性的种植方法,包括:(1)插穗选择:(2)插穗处理:(3)插穗药剂处理:(4)插穗扦插:(5)扦插后管理:(6)扦插苗定植:(7)定植后管理。本发明通过将肥料与增强发酵料协同使用,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杞柳生长时对养分的需求,提高杞柳扦插苗对肥效的吸收效率,还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杞柳的抗病性能,并且,能抑制髓心的进一步生长发育,使得髓心大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通过抑制髓心的生长,能够保持杞柳枝条拥有良好的韧性,弹性形变范围变大,柔韧性提高,不易折断。该发明虽然通过抑制杞柳的髓心发育的方法提高了杞柳的韧性,但是其对纤维素的长宽度、纤维腔径、双壁厚均无显著的改善,其对杞柳编织特性的改善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杞柳编织特性的育苗方法,通过本发明方法种植的杞柳纤维长度、纤维宽度以及双壁厚均大于对照组的杞柳,杞柳的纤维腔径较小,并且基部、中部、梢部的纤维腔径差别不大,很显然本申请方法种植的杞柳的韧性更佳,更适宜用于编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杞柳编织特性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无菌苗的培养:

a. 以杞柳茎尖作为外植体,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

b. 待操作a中的茎尖长出愈伤组织后,将所培养的愈伤组织移栽至新的培养基中进行无菌苗的诱导;

c. 待操作b中的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出无菌苗后,移置电磁场环境中进行培养;

(二)炼苗:

待步骤(一)操作c中的无菌苗高度长至2~3cm时,取出无菌苗,将其移栽到花盆中进行炼苗,炼苗3~5d后进行间歇式的水淹处理,在水淹的同时进行超声-电磁场耦合处理;

(三)移栽:

待步骤(二)中炼苗后的无菌苗高度长至8~10cm时,将其移栽至施有特制肥料的温室内,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进一步地,步骤(一)操作a中所述的恒温恒湿环境为恒温25~29℃,空气相对湿度为67~83%。

进一步地,步骤(一)操作a中所述的愈伤组织的诱导所用的培养基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MS培养基70~80份、果皮泥20~30份、芹菜汁10~14份、6-苄氨基腺嘌呤0.04~0.06份、萘乙酸0.01~0.02份。

进一步地,步骤(一)操作b中所述的新的培养基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MS培养基75~85份、果皮泥18~22份、芹菜汁7~9份。

进一步地,步骤(一)操作c中所述的电磁场环境中的电磁场强度为:2~3kV/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分生能力强的杞柳茎尖作为外植体,通过调节培养基的配方,搭配培养条件的控制,促进茎尖的分化,得到分化能力强的愈伤组织。然后置于新的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的分化,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了果皮泥和芹菜汁改善MS培养基的营养,促进愈伤组织的分化,得到生长状况优越的无菌苗,待无菌苗长至一定的高度后,进行电磁场的处理,改变无菌苗中正负电荷的排列,促进其顺序排列,产生有助于无菌苗生长的趋势,有助于纤维组织饿生长发育。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所述的间歇式水淹处理的具体方式为:每隔2~3d进行一次水淹处理,每次水淹深度至无菌苗梢尖平面以下1~1.5cm处,每次水淹时间为2~3h。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所述的超声-电磁场耦合处理的条件为:超声波的频率为30~90kHz,电磁场的强度为0.6~1kV/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炼苗的过程中,采用间歇式水淹处理,控制水淹的实施方式,同时进行超声-耦合处理,使杞柳承担机械外力作用,增加承担机械作用的纤维的比重,同时提高双壁厚度,从而改善杞柳的物理力学性质。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所述的特制肥料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生物质炭60~70份、鸡粪40~50份、鸟34~42份、高活性腐殖酸23~31份、尿素20~26份、磷酸二氢钠0.02~0.03份、硝酸铵0.2~0.3份、硫酸镁0.003~0.006份、硼0.002~0.0024份、硫酸锰0.0004~0.0006份、硫化锌0.003~0.0032份、钼酸钠0.00014~0.00018份、氯化钴0.0005~0.0006份、硫酸铜0.002~0.003份、水杨酸0.0032~0.0036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杞柳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肥料的肥效缓慢释放,保证杞柳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营养供给充足,杞柳的梢部、中部、基部均能有效的吸收营养,有效的防止了纤维腔径的增大,从而提高杞柳的韧性,并且梢部、中部、基部均可用于编织,提高了杞柳的应用价值,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本发明方法种植的杞柳纤维长度、纤维宽度以及双壁厚均大于对照组的杞柳,杞柳的纤维腔径较小,并且基部、中部、梢部的纤维腔径差别不大,很显然本申请方法种植的杞柳的韧性更佳,更适宜用于编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改善杞柳编织特性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无菌苗的培养:

a. 以杞柳茎尖作为外植体,在温度为25~29℃,空气相对湿度为67~83%的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中愈伤组织的诱导所用的培养基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MS培养基70~80份、果皮泥20~30份、芹菜汁10~14份、6-苄氨基腺嘌呤0.04~0.06份、萘乙酸0.01~0.02份;

b. 待操作a中的茎尖长出愈伤组织后,将所培养的愈伤组织移栽至新的培养基中进行无菌苗的诱导;其中新的培养基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MS培养基75~85份、果皮泥18~22份、芹菜汁7~9份;

c. 待操作b中的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出无菌苗后,移置强度为2~3kV/cm的电磁场环境中进行培养;

(二)炼苗:

待步骤(一)操作c中的无菌苗高度长至2~3cm时,取出无菌苗,将其移栽到花盆中进行炼苗,炼苗3~5d后进行间歇式的水淹处理,在水淹的同时进行超声-电磁场耦合处理;其中间歇式水淹处理的具体方式为:每隔2~3d进行一次水淹处理,每次水淹深度至无菌苗梢尖平面以下1~1.5cm处,每次水淹时间为2~3h;超声-电磁场耦合处理的条件为:超声波的频率为30~90kHz,电磁场的强度为0.6~1kV/cm;

(三)移栽:

待步骤(二)中炼苗后的无菌苗高度长至8~10cm时,将其移栽至施有特制肥料的温室内,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其中特制肥料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生物质炭60~70份、鸡粪40~50份、鸟34~42份、高活性腐殖酸23~31份、尿素20~26份、磷酸二氢钠0.02~0.03份、硝酸铵0.2~0.3份、硫酸镁0.003~0.006份、硼0.002~0.0024份、硫酸锰0.0004~0.0006份、硫化锌0.003~0.0032份、钼酸钠0.00014~0.00018份、氯化钴0.0005~0.0006份、硫酸铜0.002~0.003份、水杨酸0.0032~0.0036份。

为了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解释,下面结合下述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实施例1

一种改善杞柳编织特性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无菌苗的培养:

a. 以杞柳茎尖作为外植体,在温度为25℃,空气相对湿度为67%的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中愈伤组织的诱导所用的培养基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MS培养基70份、果皮泥20份、芹菜汁10份、6-苄氨基腺嘌呤0.04份、萘乙酸0.01份;

b. 待操作a中的茎尖长出愈伤组织后,将所培养的愈伤组织移栽至新的培养基中进行无菌苗的诱导;其中新的培养基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MS培养基75份、果皮泥18份、芹菜汁7份;

c. 待操作b中的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出无菌苗后,移置强度为2kV/cm的电磁场环境中进行培养;

(二)炼苗:

待步骤(一)操作c中的无菌苗高度长至2cm时,取出无菌苗,将其移栽到花盆中进行炼苗,炼苗3d后进行间歇式的水淹处理,在水淹的同时进行超声-电磁场耦合处理;其中间歇式水淹处理的具体方式为:每隔2d进行一次水淹处理,每次水淹深度至无菌苗梢尖平面以下1cm处,每次水淹时间为2h;超声-电磁场耦合处理的条件为:超声波的频率为30kHz,电磁场的强度为0.6kV/cm;

(三)移栽:

待步骤(二)中炼苗后的无菌苗高度长至8cm时,将其移栽至施有特制肥料的温室内,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其中特制肥料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生物质炭60份、鸡粪40份、鸟34份、高活性腐殖酸23份、尿素20份、磷酸二氢钠0.02份、硝酸铵0.2份、硫酸镁0.003份、硼0.002份、硫酸锰0.0004份、硫化锌0.003份、钼酸钠0.00014份、氯化钴0.0005份、硫酸铜0.002份、水杨酸0.0032份。

实施例2

一种改善杞柳编织特性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无菌苗的培养:

a. 以杞柳茎尖作为外植体,在温度为27℃,空气相对湿度为80%的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中愈伤组织的诱导所用的培养基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MS培养基75份、果皮泥25份、芹菜汁12份、6-苄氨基腺嘌呤0.05份、萘乙酸0.015份;

b. 待操作a中的茎尖长出愈伤组织后,将所培养的愈伤组织移栽至新的培养基中进行无菌苗的诱导;其中新的培养基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MS培养基80份、果皮泥20份、芹菜汁8份;

c. 待操作b中的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出无菌苗后,移置强度为2.5kV/cm的电磁场环境中进行培养;

(二)炼苗:

待步骤(一)操作c中的无菌苗高度长至2.5cm时,取出无菌苗,将其移栽到花盆中进行炼苗,炼苗4d后进行间歇式的水淹处理,在水淹的同时进行超声-电磁场耦合处理;其中间歇式水淹处理的具体方式为:每隔2.5d进行一次水淹处理,每次水淹深度至无菌苗梢尖平面以下1.25cm处,每次水淹时间为2.5h;超声-电磁场耦合处理的条件为:超声波的频率为60kHz,电磁场的强度为0.8kV/cm;

(三)移栽:

待步骤(二)中炼苗后的无菌苗高度长至9cm时,将其移栽至施有特制肥料的温室内,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其中特制肥料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生物质炭65份、鸡粪45份、鸟38份、高活性腐殖酸27份、尿素23份、磷酸二氢钠0.025份、硝酸铵0.25份、硫酸镁0.0045份、硼0.0022份、硫酸锰0.0005份、硫化锌0.0031份、钼酸钠0.00016份、氯化钴0.00055份、硫酸铜0.0025份、水杨酸0.0034份。

实施例3

一种改善杞柳编织特性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无菌苗的培养:

a. 以杞柳茎尖作为外植体,在温度为29℃,空气相对湿度为83%的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中愈伤组织的诱导所用的培养基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MS培养基80份、果皮泥30份、芹菜汁14份、6-苄氨基腺嘌呤0.06份、萘乙酸0.02份;

b. 待操作a中的茎尖长出愈伤组织后,将所培养的愈伤组织移栽至新的培养基中进行无菌苗的诱导;其中新的培养基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MS培养基85份、果皮泥22份、芹菜汁9份;

c. 待操作b中的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出无菌苗后,移置强度为3kV/cm的电磁场环境中进行培养;

(二)炼苗:

待步骤(一)操作c中的无菌苗高度长至3cm时,取出无菌苗,将其移栽到花盆中进行炼苗,炼苗5d后进行间歇式的水淹处理,在水淹的同时进行超声-电磁场耦合处理;其中间歇式水淹处理的具体方式为:每隔3d进行一次水淹处理,每次水淹深度至无菌苗梢尖平面以下1.5cm处,每次水淹时间为3h;超声-电磁场耦合处理的条件为:超声波的频率为90kHz,电磁场的强度为1kV/cm;

(三)移栽:

待步骤(二)中炼苗后的无菌苗高度长至10cm时,将其移栽至施有特制肥料的温室内,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其中特制肥料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生物质炭70份、鸡粪50份、鸟42份、高活性腐殖酸31份、尿素26份、磷酸二氢钠0.03份、硝酸铵0.3份、硫酸镁0.006份、硼0.0024份、硫酸锰0.0006份、硫化锌0.0032份、钼酸钠0.00018份、氯化钴0.0006份、硫酸铜0.003份、水杨酸0.0036份。

实施例4

一种改善杞柳编织特性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无菌苗的培养:

a. 以杞柳茎尖作为外植体,在温度为27℃,空气相对湿度为80%的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中愈伤组织的诱导所用的培养基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MS培养基75份、果皮泥25份、芹菜汁12份、6-苄氨基腺嘌呤0.05份、萘乙酸0.015份;

b. 待操作a中的茎尖长出愈伤组织后,将所培养的愈伤组织移栽至新的培养基中进行无菌苗的诱导;其中新的培养基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MS培养基80份、果皮泥20份、芹菜汁8份;

(二)炼苗:

待步骤(一)操作c中的无菌苗高度长至2.5cm时,取出无菌苗,将其移栽到花盆中进行炼苗,炼苗4d后进行间歇式的水淹处理,在水淹的同时进行超声-电磁场耦合处理;其中间歇式水淹处理的具体方式为:每隔2.5d进行一次水淹处理,每次水淹深度至无菌苗梢尖平面以下1.25cm处,每次水淹时间为2.5h;超声-电磁场耦合处理的条件为:超声波的频率为60kHz,电磁场的强度为0.8kV/cm;

(三)移栽:

待步骤(二)中炼苗后的无菌苗高度长至9cm时,将其移栽至施有特制肥料的温室内,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其中特制肥料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生物质炭65份、鸡粪45份、鸟38份、高活性腐殖酸27份、尿素23份、磷酸二氢钠0.025份、硝酸铵0.25份、硫酸镁0.0045份、硼0.0022份、硫酸锰0.0005份、硫化锌0.0031份、钼酸钠0.00016份、氯化钴0.00055份、硫酸铜0.0025份、水杨酸0.0034份。

实施例5

一种改善杞柳编织特性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无菌苗的培养:

a. 以杞柳茎尖作为外植体,在温度为27℃,空气相对湿度为80%的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中愈伤组织的诱导所用的培养基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MS培养基75份、果皮泥25份、芹菜汁12份、6-苄氨基腺嘌呤0.05份、萘乙酸0.015份;

b. 待操作a中的茎尖长出愈伤组织后,将所培养的愈伤组织移栽至新的培养基中进行无菌苗的诱导;其中新的培养基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MS培养基80份、果皮泥20份、芹菜汁8份;

c. 待操作b中的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出无菌苗后,移置强度为2.5kV/cm的电磁场环境中进行培养;

(二)炼苗:

待步骤(一)操作c中的无菌苗高度长至2.5cm时,取出无菌苗,将其移栽到花盆中进行炼苗,炼苗4d后进行间歇式的水淹处理;

(三)移栽:

待步骤(二)中炼苗后的无菌苗高度长至9cm时,将其移栽至施有特制肥料的温室内,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其中特制肥料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生物质炭65份、鸡粪45份、鸟38份、高活性腐殖酸27份、尿素23份、磷酸二氢钠0.025份、硝酸铵0.25份、硫酸镁0.0045份、硼0.0022份、硫酸锰0.0005份、硫化锌0.0031份、钼酸钠0.00016份、氯化钴0.00055份、硫酸铜0.0025份、水杨酸0.0034份。

实施例6

一种改善杞柳编织特性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无菌苗的培养:

a. 以杞柳茎尖作为外植体,在温度为27℃,空气相对湿度为80%的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中愈伤组织的诱导所用的培养基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MS培养基75份、果皮泥25份、芹菜汁12份、6-苄氨基腺嘌呤0.05份、萘乙酸0.015份;

b. 待操作a中的茎尖长出愈伤组织后,将所培养的愈伤组织移栽至新的培养基中进行无菌苗的诱导;其中新的培养基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MS培养基80份、果皮泥20份、芹菜汁8份;

c. 待操作b中的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出无菌苗后,移置强度为2.5kV/cm的电磁场环境中进行培养;

(二)炼苗:

待步骤(一)操作c中的无菌苗高度长至2.5cm时,取出无菌苗,将其移栽到花盆中进行炼苗;

(三)移栽:

待步骤(二)中炼苗后的无菌苗高度长至9cm时,将其移栽至施有特制肥料的温室内,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其中特制肥料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生物质炭65份、鸡粪45份、鸟38份、高活性腐殖酸27份、尿素23份、磷酸二氢钠0.025份、硝酸铵0.25份、硫酸镁0.0045份、硼0.0022份、硫酸锰0.0005份、硫化锌0.0031份、钼酸钠0.00016份、氯化钴0.00055份、硫酸铜0.0025份、水杨酸0.0034份。

实施例7

一种改善杞柳编织特性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无菌苗的培养:

a. 以杞柳茎尖作为外植体,在温度为27℃,空气相对湿度为80%的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中愈伤组织的诱导所用的培养基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MS培养基75份、果皮泥25份、芹菜汁12份、6-苄氨基腺嘌呤0.05份、萘乙酸0.015份;

b. 待操作a中的茎尖长出愈伤组织后,将所培养的愈伤组织移栽至新的培养基中进行无菌苗的诱导;其中新的培养基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MS培养基80份、果皮泥20份、芹菜汁8份;

c. 待操作b中的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出无菌苗后,移置强度为2.5kV/cm的电磁场环境中进行培养;

(二)炼苗:

待步骤(一)操作c中的无菌苗高度长至2.5cm时,取出无菌苗,将其移栽到花盆中进行炼苗,炼苗4d后进行间歇式的水淹处理,在水淹的同时进行超声-电磁场耦合处理;其中间歇式水淹处理的具体方式为:每隔2.5d进行一次水淹处理,每次水淹深度至无菌苗梢尖平面以下1.25cm处,每次水淹时间为2.5h;超声-电磁场耦合处理的条件为:超声波的频率为60kHz,电磁场的强度为0.8kV/cm;

(三)移栽:

待步骤(二)中炼苗后的无菌苗高度长至9cm时,将其移栽至温室内,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对照组:

申请号为:CN201710227887.1公开的一种提高杞柳韧性的种植方法。具体参照该发明中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实施例1的方法。

为了对比本发明效果,分别用实施例2、实施例4~7以及对照组的方法进行杞柳的种植,然后分别从各组同时取三年生的生长良好、秆茎通直的杞柳作为试验对象,将所采取的杞柳放置在实验室内使其自然风干,风干后去除枝桠,用于解剖实验。具体的方法为:在杞柳秆茎基部(距地10cm)、中部(距地120cm)、梢部(距地210cm)分别截取3段长约5cm的试样,应注意尽量避免截取带有枝桠的部分,试样两端面要整齐无切痕。将加工好的试样置于盛水烧杯中,放置于恒温水浴锅中软化12h,将软化好的试样剥皮、除去端面杂质进行切片,选择质量良好的切片进行番红-固绿二重染色。随机挑选染色的横切面切片,在80℃的恒温水浴锅中经冰醋酸和双氧水混合液离析16h后,进行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和双壁厚的测定。具体试验对比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由上表1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方法种植的杞柳纤维长度、纤维宽度以及双壁厚均大于对照组的杞柳,杞柳的纤维腔径较小,并且基部、中部、梢部的纤维腔径差别不大,很显然本申请方法种植的杞柳的韧性更佳,更适宜用于编织。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