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无损准确判断采后桑葚成熟度的方法

一种无损准确判断采后桑葚成熟度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损准确判断采后桑葚成熟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桑葚样品的采集;S2.不同密度乙醇溶液的配制;S3.不同密度氯化钠溶液的配制;S4.将步骤S1中的桑葚置于最低密度的乙醇溶液中根据其上浮下沉现象捞出悬浮的桑葚,并将下沉桑葚捞出放于更高的密度梯度中根据上浮下沉的原理,依次分离出悬浮和下沉的桑葚,直至所有桑葚均被捞起,所有分级桑葚立即用蒸馏水洗净,风扇晾干,分批采摘的所有桑葚成熟度可分为八个等级。本发明提供准确判断采后桑葚成熟度的方法,所述利用不同密度乙醇及氯化钠溶液对桑葚进行成熟度分级的方法简便可靠,成本低廉,不仅能为桑葚研究提供一种减小科研误差的方法而且对于后续桑葚加工中品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553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010947430.X

  • 发明设计人 李梅;王小晶;王军;徐怀德;

    申请日2020-09-10

  • 分类号G01N33/02(20060101);G01N15/04(20060101);G01N1/28(20060101);

  • 代理机构32364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铭陆

  • 地址 712100 陕西省西安市杨凌示范区邰城路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6:5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果成熟度检测分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损准确判断采后桑葚成熟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桑葚是起源于中国的桑科桑属多年生木本植物桑树的果实,其药用价值、营养价值较高,也是被国家卫生部列入首批“药食两用资源”名录的果品。桑葚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随着人们对桑葚食用及药用价值的逐步认识,桑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相关桑葚成熟度研究仅停留在肉眼观测果实颜色阶段,提出的关于成熟度的标准缺乏严谨科学的数据支撑,且在桑葚的加工利用中难以用到果实全青色或半青半紫色未成熟桑葚,相关成熟度研究实用性较低,这严重制约了其品质研究及相关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目前国内对采后桑葚成熟度未有严谨科学的划分标准,缺乏系统的成熟度检测方法。经前期研究发现果肉全紫后成熟期桑葚其品质差异较大,即使成熟后可食阶段的桑葚其成熟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建立采后桑葚成熟度分级法,满足不同加工方式下的产品品质控制及市场商业需求,为其产业发展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损准确判断采后桑葚成熟度的方法,旨在解决目前采后成熟期桑葚无相应技术准确判断其成熟度这一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无损准确判断采后桑葚成熟度的方法,以桑葚成熟后密度为成熟特性的理化指标,对桑葚成熟度进行量化评价,完成成熟度和理化指标间的预测。

一种无损准确判断采后桑葚成熟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桑葚样品的采集:采摘成熟期内桑葚,按照每隔三日采摘一次,共采摘5次,均匀采摘可食期全紫桑葚(杨凌地区红果二号),采摘完毕后置于20℃的环境中保存;

S2.不同密度乙醇溶液的配制:在20℃室温下使用无水乙醇与蒸馏水分别配制浓度为体积分数74.2%,61.9%,41.3%,21.7%的乙醇溶液,此时各溶液的对应密度为0.875、0.905、0.945、0.972g/cm

S3.不同密度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在20℃室温下使用氯化钠与蒸馏水分别配制浓度为20.3、62.5、84.5、107.1、130g/L的氯化钠溶液,此时各溶液的对应密度为1.013、1.041、1.056、1.071、1.086g/cm

S4.将步骤S1中的桑葚置于最低密度的乙醇溶液中根据其上浮下沉现象捞出悬浮的桑葚,并将下沉桑葚捞出放于更高的密度梯度中依次进行,如图1所示直至所有桑葚均被捞起,所有分级桑葚立即用蒸馏水洗净,风扇晾干,分级后桑葚样品如图2所示,桑葚成熟度与乙醇、氯化钠溶液浓度及密度对照如表1所示。

表1.桑葚成熟度与乙醇、氯化钠溶液浓度及密度对照表(20℃环境下)

步骤5、桑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利用数显可溶性固形物测定仪测定分级后桑葚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见图3,可见其八个成熟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此方法分级成熟度分级效果良好。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及氯化钠溶液与其成熟度进行关联,将采后桑葚的成熟度分为八个成熟等级。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一种无损准确判断采后桑葚成熟度的方法,所述成熟度分级方法操作简单,对桑葚无损且分级效果较好,成本低廉,适合用于判断采后桑葚的成熟度;

2.建立采后桑葚的成熟度标准:成熟期内桑葚的成熟度可分为八个等级,主要根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可分为八个等级,若进行更小类别的分类,如分为4级或者6级,一个等级内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仍具有显著性差异,不能精确的判断桑葚的成熟度;

3.本发明开发了一种判断采后桑葚成熟度的方法,解决了桑葚成熟过程存在的异质性,为其进一步理论与加工研究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浮选法分级实验现象,其中,A中溶液为61.9%乙醇溶液,其上浮桑葚成熟度为S1级;B中溶液为107.1g/L氯化钠溶液,其上浮桑葚成熟度为S7级;

图2是本发明不同成熟度桑葚样品;

图3是本发明不同成熟度桑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无损准确判断采后桑葚成熟度的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损准确判断采后桑葚成熟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桑葚样品的采集:采摘成熟期内桑葚,按照每隔三日采摘一次,共采摘5次,均匀采摘可食期全紫桑葚,采摘完毕后置于20℃的环境中保存;

S2.不同密度乙醇溶液的配制:在20℃室温下使用无水乙醇与蒸馏水分别配制浓度为体积分数74.2%,61.9%,41.3%,21.7%的乙醇溶液,此时各溶液的对应密度为0.875、0.905、0.945、0.972g/cm

S3.不同密度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在20℃室温下使用氯化钠与蒸馏水分别配制浓度为20.3、62.5、84.5、107.1、130g/L的氯化钠溶液,此时各溶液的对应密度为1.013、1.041、1.056、1.071、1.086g/cm

S4.将步骤S1中的桑葚置于最低密度的乙醇溶液中根据其上浮下沉现象捞出悬浮的桑葚,并将下沉桑葚捞出放于更高的密度梯度中根据上浮下沉的原理,依次分离出悬浮和下沉的桑葚,直至所有桑葚均被捞起,所有分级桑葚立即用蒸馏水洗净,风扇晾干,分批采摘的所有桑葚成熟度可分为八个等级。

S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利用数显可溶性固形物测定仪测定分级后桑葚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实施例1

一种无损准确判断采后桑葚成熟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采摘:在熟期内采摘桑葚园中一颗全紫可食期桑果(红果二号),采摘完毕后及时带回实验室并将果实置于20℃室内环境中。

S2.不同密度乙醇溶液的配制:在20℃室温下使用无水乙醇与蒸馏水分别配制浓度为体积分数74.2%,61.9%,41.3%,21.7%的乙醇溶液,此时各溶液的对应密度为0.875、0.905、0.945、0.972g/cm3。

S3.将步骤1中的桑葚依次放置于不同浓度梯度的乙醇溶液中,其在浓度74.2%中沉底在61.9%中浮起,即此桑葚的密度为0.875~0.905g/cm3。

S4.利用数显可溶性固形物测定仪测定此桑葚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量为9.5°Brix,与所测定成熟度S1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即此桑葚的成熟度等级为S1级。

实施例2

一种无损准确判断采后桑葚成熟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采摘:在熟期内采摘桑葚园中一颗全紫可食期桑果(红果二号),采摘完毕后及时带回实验室并将果实置于20℃室内环境中。

S2.不同密度乙醇溶液的配制:在20℃室温下使用无水乙醇与蒸馏水分别配制浓度为体积分数74.2%,61.9%,41.3%,21.7%的乙醇溶液,此时各溶液的对应密度为0.875、0.905、0.945、0.972g/cm3。

S3.将步骤1中的桑葚依次放置于不同浓度梯度的乙醇溶液中,其在浓度41.3%中沉底在21.7%中浮起,即此桑葚的密度为0.945~0.972g/cm3。

S4.利用数显可溶性固形物测定仪测定此桑葚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量为14.2°Brix,与所测定成熟度S3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即此桑葚的成熟度等级为S3级。

实施例3

一种无损准确判断采后桑葚成熟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采摘:在熟期内采摘桑葚园中一颗全紫可食期桑果(红果二号),采摘完毕后及时带回实验室并将果实置于20℃室内环境中。

S2.不同密度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在20℃室温下使用氯化钠与蒸馏水分别配制浓度为20.3、62.5、84.5、107.1、130g/L的氯化钠溶液,此时各溶液的对应密度为1.013、1.041、1.056、1.071、1.086g/cm3。

S3.将步骤1中的桑葚依次放置于不同浓度梯度的氯化钠溶液中,其在浓度62.5g/L氯化钠溶液中沉底在84.5g/L氯化钠溶液中浮起,即此桑葚的密度为1.041~1.056g/cm3。

S4.利用数显可溶性固形物测定仪测定此桑葚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量为24.1°Brix,即此桑葚的成熟度等级为S6级。

实施例4

一种无损准确判断采后桑葚成熟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采摘:在熟期内采摘桑葚园中一颗全紫可食期桑果(红果二号),采摘完毕后及时带回实验室并将果实置于20℃室内环境中。

S2.不同密度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在20℃室温下使用氯化钠与蒸馏水分别配制浓度为20.3、62.5、84.5、107.1、130g/L的氯化钠溶液,此时各溶液的对应密度为1.013、1.041、1.056、1.071、1.086g/cm3。

S3.将步骤1中的桑葚依次放置于不同浓度梯度的氯化钠溶液中,其在浓度107.1g/L氯化钠溶液中沉底在130g/L氯化钠溶液中浮起,即此桑葚的密度为1.071~1.086g/cm3。

S4.利用数显可溶性固形物测定仪测定此桑葚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量为26.3°Brix,即此桑葚的成熟度等级为S8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