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电气设备转运车

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电气设备转运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电气设备转运车,包括底座,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滚轮,底座的后端设置有定位端板,定位端板的顶部设置有手推杆;底座的两侧边设置有防护框,防护框上设置有水平压紧机构;底座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连接有安全带,安全带通过接头与定位端板的顶部相连;底座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安装槽,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翻转板,翻转板的前端与底座的前端铰接,安装槽设置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的一端与安装槽槽壁铰接,另一端与翻转板铰接。本发明能够对电气设备进行更加稳定地定位,更加严密地防护,可有效提高电气设备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电气设备的卸料也更加方便省力,可提高工作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3888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52407.5

  • 申请日2020-11-11

  • 分类号B62B3/04(20060101);B62B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51226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锡军;杨冬

  • 地址 617099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6:5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地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电气设备转运车。

背景技术

电气设备是在电力系统中对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等设备的统称,在建筑施工领域中需要对电器设备进行安装,现有的电器设备在进行安装时,由于电气设备的体积相对较大,质量较重,在安装过程中,工人为了将电气设备放置到合适的安装位置,目前的工作方式是通过人力叉车进行转运,人力叉车上没有设置定位机构,无法对电气设备进行稳定地定位,不利于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

CN201920237096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电气柜转运小车,包括支板,所述支板的下表面阵列分布有四个锁止万向轮,支板的上表面左侧通过四个加强板连接有两个前后对应设置的套管,套管的中部套接有活动柱,两个活动柱的上表面设有连接板,支板的上表面设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设置在两个套管的之间,且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与连接板的下表面连接,支板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液压油箱和液压泵,液压泵的液压油输入端通过导管与液压油箱的液压油输出端相连,液压泵的液压油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液压伸缩杆的液压油输入端相连,活动柱的右表面上侧通过连接块连接有U型条,U型条的前后表面均设有两个左右对应设置的螺孔,螺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杆,U型条的内部设有四个防滑块,四个螺杆分别通过轴承与四个防滑块连接,螺杆远离防滑块的一端设有旋钮,支板的上表面右侧阵列分布有四个减震阻尼,减震阻尼的上端设有放置板,放置板的左表面设有挡板,液压泵的输入端与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上述转运小车可对电器柜进行固定,但是电气柜一般是立式放置,重心较高,不利于保持稳定,且由于通过防滑块以及水平环绕的固定带对电气柜进行定位,可防止电气柜前后左右移动,但无法防止电气柜上下跳动,当地面不够平整时,电气柜难以保持稳定,且容易受损。此外,卸料时,需要人工将电气柜从小车上抬下来,比较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输更加稳定且卸料更加方便省力的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电气设备转运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电气设备转运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滚轮,所述底座的后端设置有竖直的定位端板,所述定位端板的顶部设置有手推杆;所述底座的两侧边均设置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底座以及定位端板围成定位腔,所述防护框上设置有水平压紧机构;所述底座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连接有安全带,所述安全带通过接头与定位端板的顶部相连;所述底座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安装槽,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前端与底座的前端铰接,所述安装槽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与安装槽槽壁铰接,另一端与翻转板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翻转板位于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前端面为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框包括水平的底板,所述底板与底座固定连接,且底板的两端设置有竖直的立板,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板。

进一步地,升降板与底板之间通过多根伸缩杆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两端的立板之间固定设置有横板,所述升降机构贯穿横板;所述伸缩杆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下端固定在底板上,上端与横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内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下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固定管内壁滑动配合,且挡板的侧壁设置有限位块,固定管内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滑动配合;所述活动杆的上端穿过固定管的上端口并与升降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压紧机构包括壳体、螺纹杆、传动板以及压板,所述壳体与防护框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水平的导轨,所述螺纹杆通过轴承安装于壳体,且螺纹杆上设置有螺纹套,螺纹杆的内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套;所述螺纹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传动板竖直固定于螺纹套,且传动板的两端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轨位于导向槽内,且传动板与导轨滑动配合;所述压板通过连接架与传动板相连。

进一步地,螺纹杆的外端设置有旋转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和伸缩机构均电动伸缩杆。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安装架,每个安装架连接有一安全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定位端板和两防护框在三个方向上对电气设备进行保护,可有效防止电气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从小车上掉落,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安全带可以将电气设备紧固在底座上,与定位端板和两防护框配合,不仅可以防止电气设备水平晃动,还能够防止电气设备上下跳动,保证运输的平稳,防止电气设备损伤。此外,将电气设备运输到目的地后,利用伸缩机构推动翻转板转动,使翻转板倾斜至合适的角度,电气设备即可沿着翻转板滑落至地面上,卸料非常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是本发明不同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水平压紧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伸缩杆的示意图;

图6是翻转板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定位端板;3、防护框;31、底板;32、横板;33、升降机构;34、伸缩杆;341、固定管;342、挡板;343、活动杆;344、限位槽;345、限位块;35、升降板;4、水平压紧机构;41、壳体;42、螺纹杆;43、螺纹套;44、传动板;45、连接架;46、压板;47、导向槽;48、导轨;49、限位套;5、安装槽;52、下旋转架;53、旋转块;54、伸缩机构;55、上旋转架;6、定位槽;7、翻转板;8、旋转把手;9、支架;10、滚轮;11、手推杆;12、斜面;13、连接凸台;14、安装架;15、安全带;16、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电气设备转运车,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滚轮10,底座1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板材,底座1的底部设置了4个支架9,滚轮10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架9。小车移动时滚轮10转动,减小行走阻力。

所述底座1的后端设置有竖直的定位端板2,定位端板2可焊接或者通过螺栓等安装在底座1的后端,本文中的前端、后端是以转运车的移动方向作为参照,移动时,工人在移动车的后端推动移动车向前行走。所述定位端板2的顶部设置有手推杆11,以便于推动整个转运车移动。

所述底座1的两侧边均设置有防护框3,所述防护框3、底座1以及定位端板2围成定位腔,定位端板2和两个防护框3能够在三个方向上对电气设备进行阻挡、限位和保护,防止电气设备从转运车上掉落,且避免施工场地上的其他物品碰撞定位腔中的电气设备,有利于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所述防护框3上设置有水平压紧机构4,可将电气设备的两侧面压紧,提高电气设备的稳定性,防止电气设备晃动。所述底座1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架14,所述安装架14连接有安全带15,所述安全带15通过接头16与定位端板2的顶部相连。安全带15及其接头16类似于汽车上用到的安全带和连接方式,可以快速连接和拆卸。安全带15的一端与底座1前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通过接头16与定位端板2的顶部连接,可将电气设备紧固在底座1,不进可以限制电气设备的水平晃动,还可以限制电气设备的上下跳动,即使路面比较颠簸,也能够保证电气设备的稳定性。此外,电气设备可平放在定位腔中,重心的高度降低,稳定性更强。

所述底座1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安装槽5,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翻转板7,所述翻转板7的前端与底座1的前端铰接,所述安装槽5设置有伸缩机构54,所述伸缩机构54的一端与安装槽5槽壁铰接,另一端与翻转板7铰接。具体地,翻转板7的下表面设置有上旋转架55,安装槽5下部的槽壁设置有下旋转架52,伸缩机构54的下端通过旋转块53铰接于下旋转架52,伸缩机构54的上端铰接于上旋转架55。伸缩机构54可以伸缩,从而带动翻转板7转动。

将电气设备运送到目的地后,利用伸缩机构54推动带动翻转板7向上转动至合适的角度,翻转板7处于倾斜位置,人工手扶电气设备,即可使电气设备自动沿着翻转板7向下滑动至地面上,完成电气设备的卸料,操作方便省力。卸料完成后,伸缩机构54带动翻转板7复位,使翻转板7处于水平位置。

翻转板7用于支撑电气设备,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槽6,所述翻转板7位于定位槽6内,定位槽6对翻转板7进行限位,防止翻转板7在运输电气设备的过程之中水平移动,保证电气设备的稳定性。

所述底座1的前端面为斜面12,可以使翻转板7上的电气设备沿着翻转板7和斜面12直接滑落至地面。

防护框3可以是各种结构的框架,可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底座1上,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护框3包括水平的底板31,所述底板31与底座1固定连接,且底板31的两端设置有竖直的立板,所述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升降机构33,所述升降机构33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板35。升降机构33可以推动升降板35上下移动,从而调节升降板35的高度,当电气设备的高度较大时,升降机构33推动升降板35上升至合适的高度,当电气设备的高度较小时,升降机构33推动升降板35下降至合适的高度,使得升降板35的高度与电气设备的高度适配,更好地保护电气设备。

升降板35与底板31之间通过多根伸缩杆34相连,升降板35升降时,伸缩杆34随着升降板35的移动而伸缩。伸缩杆34填充了升降板35与底板31之间的间隙,可提高防护框3的结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作用力,同时对电气设备的防护更加严密,进一步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所述底板31两端的立板之间固定设置有横板32,所述升降机构33贯穿横板32;所述伸缩杆34包括固定管341,所述固定管341的下端固定在底板31上,上端与横板3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341内设置有活动杆343,所述活动杆343的下端设置有挡板342,所述挡板342与固定管341内壁滑动配合,且挡板342的侧壁设置有限位块345,固定管341内壁设置有限位槽344,所述限位块345位于限位槽344内并与限位槽344滑动配合;所述活动杆343的上端穿过固定管341的上端口并与升降板35固定连接。

横板32用于对升降机构33和固定管341进行定位,提高升降机构33和固定管341的安装稳定性,同时提高防护框3的结构强度,减小防护框3内存在的间隙。挡板342用于与固定管341配合,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保证活动杆343稳定地上下移动。限位块345与限位槽344配合,限位槽344的上端位于固定管341上端口之下,可限制活动杆343的移动范围,防止活动杆343整体运动至固定管341之外。

水平压紧机构4用于压紧电气设备的侧面,可采用现有的各种压紧机构,优选的,水平压紧机构4包括壳体41、螺纹杆42、传动板44以及压板46,壳体41的一个侧面敞口,且敞口的侧面朝向定位腔的内部,所述壳体41与防护框3固定连接,可在壳体41的外部设置连接凸台13,将连接凸台13固定在底板31上,同时壳体41的两侧面与横板32固定连接。所述壳体41内壁设置有一对水平的导轨48,所述螺纹杆42通过轴承安装于壳体41,以便于能够顺畅地转动。螺纹杆42上设置有螺纹套43,螺纹杆42的内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套49,所述螺纹套43与螺纹杆42螺纹连接,所述传动板44竖直固定于螺纹套43,且传动板44的两端设置有导向槽47,所述导轨48位于导向槽47内,且传动板44与导轨48滑动配合;所述压板46通过连接架45与传动板44相连。导轨48用于对传动板44进行限位,防止传动板44转动,当螺纹杆42转动时,在螺纹的作用下,螺纹套43会轴向移动,从而带动传动板44轴向移动,传动板44则通过连接架45带动压板46轴向移动,压板46即可将电气设备的侧面压紧。本水平压紧机构4操作方便,转动螺纹杆42即可,且压板46具有较大的面积,与电气设备的接触面积大,可保证压紧效果。

为了便于转动螺纹杆42,螺纹杆42的外端设置有旋转把手8,旋转把手8外壁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转动旋转把手8即可带动螺纹杆42转动,操作比较省力。

升降机构33和伸缩机构54可采用液压缸等,为了简化设备,所述升降机构33和伸缩机构54均电动伸缩杆。

所述底座1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安装架14,每个安装架14连接有一安全带15。采用两根安全带15同时对电气设备进行紧固,可进一步地提高电气设备的稳定性。

使用本转运车时,将电气设备放置在翻转板7上,根据电气设备的高度调节升降板35的高度,然后旋转两个水平压紧机构4的旋转把手8,带动压板46压紧电气设备的两个侧面,再调节安全带15的长度,将安全带15与接头16相连,利用安全带15紧固电气设备,即可推动手推杆11,带动整个转运车移动。转运车移动至目的地后,将安全带15从接头16上拆下,旋转旋转把手8,松开压板46,手扶电气设备,利用伸缩机构54推动翻转板7向上转动至合适的角度,电气设备自动沿着翻转板7向下滑落至地面上,转运完成。

本发明能够对电气设备进行更加稳定地定位,更加严密地防护,可有效提高电气设备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电气设备的卸料也更加方便省力,可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