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煤机配件智能监控系统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煤机配件智能监控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煤机配件智能监控系统,包括终端模块、通信模块和集成处理模块,所述终端模块包括RFID电子标签、识别终端和手持终端,所述通信模块采用最新的5G通信技术传输,所述集成处理模块又包括入库登核系统、出库申请系统、监控预警系统、巡检维修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本发明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了煤机配件产品从制造、发货、使用、维修、库存、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监控管理,有效促进了煤矿企业4.0的进程,提升了煤矿企业智慧化、智能化管理能力。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326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61324.5

  • 申请日2020-10-27

  • 分类号G06Q10/06(20120101);G06Q10/08(20120101);G06Q10/00(20120101);G06Q50/02(20120101);G06K17/00(20060101);G07C3/08(20060101);G06F16/23(20190101);H04L29/06(20060101);H04W4/30(20180101);H04W4/80(20180101);

  • 代理机构44728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英

  • 地址 037000 山西省大同市矿区新平旺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5:2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企业仓储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煤机配件智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的飞速发展,如何快速发展煤矿企业4.0,实现工矿企业的智能化、智慧化管理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问题。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俗称电子标签。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射频标签是产品电子代码(EPC)的物理载体,附着于可跟踪的物品上,可全球流通,并对其进行识别和读写。为了实现对每个入库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跟踪记录,接轨工业4.0,提高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煤机配件智能监控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煤机配件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了煤机配件产品从制造、发货、使用、维修、库存、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监控管理,有效促进了煤矿企业4.0的进程,提升了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煤机配件智能监控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煤机配件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模块、通信模块和集成处理模块,所述终端模块又包括RFID 电子标签、固定识别终端和手持终端,所述RFID电子标签内写入煤机配件的身份信息,所述固定识别终端用于读取电子标签内储存的信息,所述手持终端用于读取并显示煤机配件的使用及检修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块采用最新的5G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信息高速传输无延迟。

进一步的,所述集成处理模块集成有入库登核系统、出库申请系统、监控预警系统、巡检维修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煤矿企业的数据库系统可接入煤机企业的的数据库,共享其产品的出库信息和身份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入库登核系统用于登记入库配件的身份信息,包括型号、出厂时间、生产商、使用寿命、维护手册等,并实时与数据库系统进行比对更新,当入库信息与数据库接入的信息不一致时,触发监控预警系统,以确保配件入库时准确无误。

进一步的,所述出库申请系统用于监控配件的出库使用,申请时必须要如实提交申请的配件信息、申请人信息、使用设备信息和计划备案,获准出库的配件会先在数据库系统内进行备案,与配件出库时识固定识别终端传回的信息进行比对,当信息一致时,则将配件信息转入巡检维修系统,并自动更新数据库内的信息,当信息不一致时,则触发监控预警系统,必要时可进行人工干预。

进一步的,所述巡检维修系统用于注册并记录配件的使用时间、巡检信息、维修信息等信息,同时与数据库和监控预警系统交互配合,对配件的使用、维护、检修、更换、报废等发出准确的技术指导和风险预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结合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煤矿企业与工业4.0接轨;

2、实现了煤机配件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监控管理;

3、实现煤矿企业的智能化、智慧化管理,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4、采用最新的5G通信网络技术,实现信息的高速传输;

5、系统整体开放式设计,煤矿企业可随时在现有基础功能上追加功能模块和系统。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煤机配件智能监控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煤机配件智能监控系统中入库登核系统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煤机配件智能监控系统中出库申请系统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煤机配件智能监控系统中巡检维修系统与监控预警系统交互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煤机配件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括终端模块、通信模块和集成处理模块,所述终端模块又包括RFID 电子标签、固定识别终端和手持终端,所述RFID电子标签内写入煤机配件的身份信息,所述固定识别终端用于读取电子标签内储存的信息,所述手持终端用于读取并显示煤机配件的使用及检修信息。所述通信模块采用最新的5G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信息高速传输无延迟。所述集成处理模块集成有入库登核系统、出库申请系统、监控预警系统、巡检维修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所述煤矿企业的数据库系统可接入煤机企业的的数据库,共享其产品的出库信息和身份信息。所述入库登核系统用于登记入库配件的身份信息,包括型号、出厂时间、生产商、使用寿命、维护手册等,并实时与数据库系统进行比对更新,当入库信息与数据库接入的信息不一致时,触发监控预警系统,以确保配件入库时准确无误。所述出库申请系统用于监控配件的出库使用,申请时必须要如实提交申请的配件信息、申请人信息、使用设备信息和计划备案,获准出库的配件会先在数据库系统内进行备案,与配件出库时识固定识别终端传回的信息进行比对,当信息一致时,则将配件信息转入巡检维修系统,并自动更新数据库内的信息,当信息不一致时,则触发监控预警系统,必要时可进行人工干预。所述巡检维修系统用于注册并记录配件的使用时间、巡检信息、维修信息等信息,同时与数据库和监控预警系统交互配合,对配件的使用、维护、检修、更换、报废等发出准确的技术指导和风险预警。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入库时,将煤机配件的身份信息写入RFID标签并附贴在产品上,实现一对一身份绑定。然后使用阅读器、扫描枪等固定识别终端进行扫描识别,入库登核系统将识别终端传回的信息进行登记编册,并实时与数据库系统进行交互更新和比对,同时配合监控预警系统,以确保入库信息无差错。

出库时,申请人在出库申请系统页面将身份信息、配件信息、设备信息和使用信息如实填报并提交审核,申请通过后,出库信息上传至数据库系统进行备案,等待配件出库。配件出库时经过阅读器、扫描枪等固定识别终端进行扫描识别,并将信息上传至数据库系统。当固定识别终端传回的信息与数据库系统备案信息不一致时,则触发监控预警系统,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当识别终端传回的信息与数据库系统备案信息完全一致时,数据库自动更新配件动态,并将配件信息监控由仓储系统转入巡检维修系统,开始记录配件的使用时间、巡检记录、维修预警等。

监控预警系统与数据库信息交互更新,将维护预警、检修预警和报废更换预警等信息实时送入PC端,检修员按照PC端输出的预警提示,手持阅读器,先输入密码通过身份验证,然后靠近配件进行扫描识别,阅读器读取配件上RFID电子标签内的信息,通过5G通信技术,与数据库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反馈,在阅读器显示屏上便可操作查看配件的使用时长、巡检记录、维修记录以及技术指导等信息,检修员通过阅读器进行操作后信息传回数据库系统,进行监控预警动态更新,结束本次预警,进入下一轮预警周期。当配件报废预警提示时,检修员需要申请更换配件,并通过阅读器操作向上反馈信息,同时进行数据库系统、监控预警系统和巡检维修系统内配件信息的更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