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油气储运的油槽内油气排放装置

一种用于油气储运的油槽内油气排放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气储运的油槽内油气排放装置,包括蓄能组件、过滤组件,蓄能组件与过滤组件相连接且蓄能组件、过滤组件均设置在储油罐体上端;所述蓄能组件包括按压壳体,按压壳体由橡胶制成,按压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孔且通过进气孔与储油罐体顶端相连通,进气孔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按压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孔且通过出气孔与输送管道的一端相连通,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伸入过滤组件内,出气孔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壳体,过滤壳体内设置有水,输送管道的一端伸入过滤壳体内且过滤壳体内的水位高度高于输送管道的端头高度,过滤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出油口,过滤壳体顶端设置有排气口。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2469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冬旭;

    申请/专利号CN202010990253.3

  • 发明设计人 王冬旭;

    申请日2020-09-19

  • 分类号B65D90/32(20060101);B01D47/02(20060101);B01D53/04(20060101);

  • 代理机构61264 西安万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伍时礼

  • 地址 132400 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市明华街道兴桦委四组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3:5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储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油气储运的油槽内油气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无论石油公司或者具有油槽设备的工业环境,为避免压力蓄积过大而发生危险,在油槽内必须对于油气的压力进行适当释放与排放。而现今的油气释放,主要是在主油槽的油气的排气管路的路径设置抽气风扇,然后抽至排气管路的顶部,接着排放到大气中,然而此种排放由于混有许多油份,因此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同时,采用抽气风扇这种电力设备进行排气操作,有可能导致油气燃烧,严重增大了油气储运的危险性,给油气储运工作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利的用于油气储运的油槽内油气排放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油气储运的油槽内油气排放装置,包括蓄能组件、过滤组件,蓄能组件与过滤组件相连接且蓄能组件、过滤组件均设置在储油罐体上端;所述蓄能组件包括按压壳体,按压壳体由橡胶制成,按压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孔且通过进气孔与储油罐体顶端相连通,进气孔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按压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孔且通过出气孔与输送管道的一端相连通,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伸入过滤组件内,出气孔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壳体,过滤壳体内设置有水,输送管道的一端伸入过滤壳体内且过滤壳体内的水位高度高于输送管道的端头高度,过滤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出油口,过滤壳体顶端设置有排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壳体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当对按压壳体进行按压操作后,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可令按压壳体恢复原状。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壳体一侧的出油口与回油管道的一端相连通,回油管道的另一端与储油罐体顶端相连通,所述回油管道呈倾斜状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壳体固定连接在储油罐体顶端,过滤壳体一侧设置有控水口,控水口上设置有控水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壳体顶端设置有净化壳体并通过排气口与净化壳体相连通,排气口内设置有第一排气板,净化壳体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净化壳体顶端嵌接有第二排气板,第一排气板、第二排气板上均设置有排气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储油罐体内设置有若干个隔断机构并通过隔断机构将储油罐体内部划分为若干个独立储油腔体;所述隔断机构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活动板、动力组件,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对称设置且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的外径与储油罐体的内径相适配;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下两端分别与储油罐体内部上下两端相连接,第一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贯穿通孔,第二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贯穿通孔相对应的第二贯穿通孔;所述活动板设置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活动板上设置有第三贯穿通孔,活动板底端连接有动力组件并可通过动力组件推动活动板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相对滑动;当活动板上的第三贯穿通孔与第一贯穿通孔、第二贯穿通孔相对应时,储油罐体内部的独立储油腔体呈连通状态;当活动板上的第三贯穿通孔与第一贯穿通孔、第二贯穿通孔相错位时,储油罐体内部的独立储油腔体呈封闭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旋转螺杆、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位于活动板下方且固定螺母固定连接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所述旋转螺杆套接在固定螺母内且旋转螺杆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旋转螺杆的一端与活动板底端可转动连接,旋转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储油罐体底端端壁后与手持件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螺杆外侧套接有紧固螺母,紧固螺母位于储油罐体下方且紧固螺母与旋转螺杆螺纹连接;当对活动板的位置调节完成后,紧固螺母与储油罐体底端外侧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贯穿通孔、第二贯穿通孔的相对面均设置有密封垫圈,密封垫圈固定连接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当活动板位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时,活动板两侧侧面分别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的密封垫圈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采用在储油罐体顶端设置蓄能组件、过滤组件的设计,通过蓄能组件将储油罐内的油气从储油罐体内抽出,然后通过过滤组件进行过滤操作,在将油气从储油罐内抽出时,只需往复按压按压壳体即可令储油罐内的油气经过按压壳体内部后进入过滤壳体中,油气经过过滤壳体内的水后会漂浮到水面上,到达一定高度后会从出油口排出,同时经过水过滤的油气气体从过滤壳体顶端排出,其避免了排放的气体中含有大量污染气体导致对环境造成污染,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隔断机构的封闭状态结构图;

图3为隔断机构的打开状态结构图;

图4为蓄能组件与过滤组件的连接结构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油气储运的油槽内油气排放装置,包括蓄能组件、过滤组件,蓄能组件与过滤组件相连接且蓄能组件、过滤组件均设置在储油罐体1上端;所述蓄能组件包括按压壳体2,按压壳体2由橡胶制成,按压壳体2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孔且通过进气孔与储油罐体1顶端相连通,进气孔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3,按压壳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孔且通过出气孔与输送管道6的一端相连通,输送管道6的另一端伸入过滤组件内,出气孔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5;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壳体7,过滤壳体7内设置有水,输送管道6的一端伸入过滤壳体7内且过滤壳体7内的水位高度高于输送管道6的端头高度,过滤壳体7的一侧设置有出油口,过滤壳体7顶端设置有排气口。

本发明通过采用在储油罐体顶端设置蓄能组件、过滤组件的设计,通过蓄能组件将储油罐内的油气从储油罐体内抽出,然后通过过滤组件进行过滤操作,在将油气从储油罐内抽出时,只需往复按压按压壳体即可令储油罐内的油气经过按压壳体内部后进入过滤壳体中,油气经过过滤壳体内的水后会漂浮到水面上,到达一定高度后会从出油口排出,同时经过水过滤的油气气体从过滤壳体顶端排出,其避免了排放的气体中含有大量污染气体导致对环境造成污染,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效果。

所述按压壳体2内设置有复位弹簧4;当对按压壳体2进行按压操作后,复位弹簧4的弹性作用力可令按压壳体2恢复原状。

在对按压壳体进行按压时,按压壳体内的气体经过第二单向阀、输送管道后进入过滤壳体内进行过滤操作,而在松开按压壳体后,油气从储油罐体内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按压壳体内,依次往复,实现蓄能组件传输油气的操作;

所述过滤壳体7一侧的出油口与回油管道8的一端相连通,回油管道8的另一端与储油罐体1顶端相连通,所述回油管道8呈倾斜状设置。

油气经过过滤壳体内的水后,漂浮在水面上,当到达一定高度后从回油管道重新流入储油罐体内,实现了油气的回收利用。

所述过滤壳体7固定连接在储油罐体1顶端,过滤壳体7一侧设置有控水口701,控水口701上设置有控水开关702。

通过控水口可以对过滤壳体内的水位高度进行控制,避免了过滤壳体内水位过高导致水通过回油管道流入储油罐体内的状况发生,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效果。

所述过滤壳体7顶端设置有净化壳体9并通过排气口与净化壳体9相连通,排气口内设置有第一排气板11,净化壳体9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10,净化壳体9顶端嵌接有第二排气板12,第一排气板11、第二排气板12上均设置有排气通孔13。

经过水过滤后的油气再次经过活性炭颗粒的吸附后排入大气中,避免了经水过滤后的油气中仍然存留有害气体导致对大气造成污染的状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效果。

所述储油罐体1内设置有若干个隔断机构并通过隔断机构将储油罐体1内部划分为若干个独立储油腔体;所述隔断机构包括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活动板16、动力组件,所述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对称设置且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的外径与储油罐体1的内径相适配;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上下两端分别与储油罐体1内部上下两端相连接,第一隔板14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贯穿通孔1401,第二隔板15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贯穿通孔1401相对应的第二贯穿通孔1501;所述活动板16设置在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之间,活动板16上设置有第三贯穿通孔1601,活动板16底端连接有动力组件并可通过动力组件推动活动板16在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之间相对滑动;当活动板16上的第三贯穿通孔1601与第一贯穿通孔1401、第二贯穿通孔1501相对应时,储油罐体1内部的独立储油腔体呈连通状态,即隔断机构呈打开状态(如图3所示);当活动板16上的第三贯穿通孔1601与第一贯穿通孔1401、第二贯穿通孔1501相错位时,储油罐体1内部的独立储油腔体呈封闭状态,即隔断机构呈封闭状态(如图2所示)。

该设计使得在向储油罐体内进油时以及排气时可以将各个隔断机构设置为打开状态,在运输时可以将各个隔断机构设置为封闭状态,使得储油罐体内各个区域均独立存在,避免了储油罐体内因发生事故导致某一个部位出现漏油时,整个储油罐体内的油液均流出储油罐体外的状况发生,避免了造成油液浪费的同时降低了油液溢出导致的危险性,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效果。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旋转螺杆18、固定螺母19,固定螺母19位于活动板16下方且固定螺母19固定连接在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之间,所述旋转螺杆18套接在固定螺母19内且旋转螺杆18与固定螺母19螺纹连接,旋转螺杆18的一端与活动板16底端通过轴承17连接,旋转螺杆18的另一端穿过储油罐体1底端端壁后与手持件20相连接。

人们只需要令旋转螺杆相对于固定螺母进行旋转即可实现对活动板的高度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对活动板上第三贯穿通孔与第一贯穿通孔、第二贯穿通孔的相对状态进行控制,即控制了储油罐体内各个腔体的连通状态,给人们的操作带来了便利。

所述旋转螺杆18外侧套接有紧固螺母21,紧固螺母21位于储油罐体1下方且紧固螺母21与旋转螺杆18螺纹连接;当对活动板16的位置调节完成后,紧固螺母21与储油罐体1底端外侧面相接触。

紧固螺母可以对旋转螺杆起到紧固作用,在旋转螺杆旋转到指定高度后,通过旋转紧固螺母并将紧固螺母与储油罐体底端拧紧即可避免旋转螺杆自行转动导致储油罐体内各个腔体之间的连通状态出现变化,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效果。

所述第一贯穿通孔1401、第二贯穿通孔1501的相对面均设置有密封垫圈22,密封垫圈22固定连接在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上;当活动板16位于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之间时,活动板16两侧侧面分别与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上的密封垫圈22相接触。密封垫圈可以提高整个隔断机构的密封效果,避免了出现相邻腔体之间出现漏油、渗油等状况,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效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