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抑制秸秆还田时产生硫化氢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抑制秸秆还田时产生硫化氢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抑制秸秆还田时产生硫化氢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此微生物菌剂由光合菌、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大米粉和葡萄糖混合制备而成。其中各组分以重量计为:光合菌50‑60份、放线菌20‑30份、乳酸菌20‑25份、酵母菌10‑15份、大米粉2‑5份和葡萄糖1‑5份。在秸秆还田时将该微生物菌剂按15kg‑30kg/hm2的用量均匀撒在秸秆上,然后将该菌剂和秸秆翻入土壤,再向田间灌水。本发明用于水田的秸秆还田时,能快速繁殖出大量有益微生物,充分利用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含硫有机物,抑制秸秆腐烂过程中硫化氢的产生,降低硫化氢对水田农作物根系的毒害,提高秸秆的利用率。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抑制秸秆还田时产生硫化氢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用作饲料的秸秆(如麦秸、玉米秸和水稻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在秸秆直接还田的水田中,一般上水后7-10天秸秆开始大量腐烂,秸秆腐烂会消耗土壤中的氧气,在田面有水的情况下会导致田间土壤缺氧,从而使得秸秆中的含硫有机质腐败分解,产生硫化氢。硫化氢对水田农作物(如水稻)的根系有很强的毒害作用,受害秧苗根系发黄,严重时根系变黑腐烂,叶片发黄、枯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抑制秸秆还田时产生硫化氢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充分利用秸秆中的含硫有机质,抑制秸秆腐烂过程中硫化氢的产生,减轻硫化氢对水田农作物的毒害。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秸秆还田时产生硫化氢的微生物菌剂,其由光合菌、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大米粉和葡萄糖混合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由以重量计的所述光合菌50-60份、所述放线菌20-30份、所述乳酸菌20-25份、所述酵母菌10-15份、所述大米粉2-5份和所述葡萄糖1-5份混合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由以重量计的所述光合菌50份、所述放线菌30份、所述乳酸菌23份、所述酵母菌15份、所述大米粉5份和所述葡萄糖5份混合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由以重量计的所述光合菌54份、所述放线菌27份、所述乳酸菌25份、所述酵母菌13份、所述大米粉4份和所述葡萄糖3份混合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由以重量计的所述光合菌57份、所述放线菌24份、所述乳酸菌20份、所述酵母菌10份、所述大米粉3份和所述葡萄糖4份混合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由以重量计的所述光合菌60份、所述放线菌20份、所述乳酸菌21份、所述酵母菌11份、所述大米粉2份和所述葡萄糖1份混合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光合菌包括沼泽红假单胞菌和深红红螺菌,所述放线菌包括小单孢菌和细黄链霉菌,所述乳酸菌包括植物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所述酵母菌包括酿酒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

优选地,所述光合菌的含菌量≥1.0×10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在秸秆还田时将所述微生物菌剂均匀撒在秸秆上,然后将所述微生物菌剂和所述秸秆翻入土壤中,再向田间灌水。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的用量为15kg-30kg/hm

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应用于水田的秸秆还田,能快速繁殖出大量有益微生物,充分利用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含硫有机物,抑制秸秆腐烂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的产生,降低硫化氢对水田农作物根系的毒害,提高秸秆的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是应当理解,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下文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所涉及的原料如无特别说明,则均是能从公开商业途径获得的原料。

本发明将光合菌、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大米粉和葡萄糖按一定比例配比得到一种微生物菌剂。其应用于水田的秸秆还田,能快速繁殖出大量有益微生物,充分利用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含硫有机物,抑制硫化氢的产生,降低硫化氢对水田农作物根系的毒害,提高秸秆的利用率。该微生物菌剂优选包括以重量计的光合菌50-60份、放线菌20-30份、乳酸菌20-25份、酵母菌10-15份、大米粉2-5份和所述葡萄糖1-5份。其中,光合菌优选包括沼泽红假单胞菌和深红红螺菌,两种光合菌的含菌量均≥1.0×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微生物菌剂包含按重量计的光合菌50份、放线菌30份、乳酸菌23份、酵母菌15份、大米粉5份和葡萄糖5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微生物菌剂包含按重量计的光合菌54份、放线菌27份、乳酸菌25份、酵母菌13份、大米粉4份和葡萄糖3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微生物菌剂包含按重量计的光合菌57份、放线菌24份、乳酸菌20份、酵母菌10份、大米粉3份和葡萄糖4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微生物菌剂包含按重量计的光合菌60份、放线菌20份、乳酸菌21份、酵母菌11份、大米粉2份和葡萄糖1份。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任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当秸秆还田时,在常规操作基础上将该菌剂均匀撒施在秸秆上,然后将该菌剂连同秸秆一起翻入土壤中,再向田间灌水使水面高出土壤3-5cm。该微生物菌剂的用量优选15~30kg/hm

为了帮助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提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过程。

按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光合菌50份、放线菌30份、乳酸菌23份、酵母菌15份、大米粉5份和葡萄糖5份,其中的光合菌包括沼泽红假单胞菌和深红红螺菌,两种光合菌的含菌量均≥1.0×10

将光合菌、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大米粉和葡萄糖搅拌均匀,得到微生物菌剂1。

按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光合菌54份、放线菌27份、乳酸菌25份、酵母菌13份、大米粉4份和葡萄糖3份,其中的光合菌包括沼泽红假单胞菌和深红红螺菌,两种光合菌的含菌量均≥1.0×10

将光合菌、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大米粉和葡萄糖搅拌均匀,得到微生物菌剂2。

按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光合菌57份、放线菌24份、乳酸菌20份、酵母菌10份、大米粉3份和葡萄糖4份,其中的光合菌包括沼泽红假单胞菌和深红红螺菌,两种光合菌的含菌量均≥1.0×10

将光合菌、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大米粉和葡萄糖搅拌均匀,得到微生物菌剂3。

按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光合菌60份、放线菌20份、乳酸菌21份、酵母菌11份、大米粉2份和葡萄糖1份,其中的光合菌包括沼泽红假单胞菌和深红红螺菌,两种光合菌的含菌量均≥1.0×10

将光合菌、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大米粉和葡萄糖搅拌均匀,得到微生物菌剂4。

为了帮助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提供一个水田中秸秆还田的试验,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应用方法及其对秸秆还田时硫化氢产生的影响。

采用秸秆直接还田的方式,在同一块水稻田中进行水稻秸秆、玉米秸秆以及小麦秸秆的还田试验。田间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状为pH值7.87,有机质22.27g/kg,全氮1.31g/kg,全磷0.42g/kg,全钾25.31g/kg。试验共设计15组,每种秸秆5组,每组试验设计3个试验小区,每个试验小区面积10m

在1-5组试验中,先将水稻秸秆破碎成长10cm左右的小段,然后按照9000kg/hm

表1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施用微生物菌剂的四组水稻秸秆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上述制备的微生物菌剂1-微生物菌剂4均能明显抑制水田中水稻秸秆还田过程中硫化氢的产生。

在6-10组试验中,先将玉米秸秆破碎成长10cm左右的小段,然后按照9000kg/hm

表2

由表2数据可以看出,施用微生物菌剂的四组玉米秸秆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上述制备的微生物菌剂1-微生物菌剂4均能明显抑制水田中玉米秸秆还田过程中硫化氢的产生。

在11-15组试验中,先将小麦秸秆破碎成长10cm左右的小段,然后按照9000kg/hm

表3

由表3数据可以看出,施用微生物菌剂的四组小麦秸秆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上述制备的微生物菌剂1-微生物菌剂4均能明显抑制水田中小麦秸秆还田过程中硫化氢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