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定位转动机构、圆柱体图像采集装置及图像视觉检测系统

定位转动机构、圆柱体图像采集装置及图像视觉检测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转动机构、圆柱体图像采集装置及图像视觉检测系统,在图像采集过程中,由于两个滚轮组件为间隔设置,因此,产品的外周面能够稳定支撑在两个滚轮组件上。启动第一驱动器,驱使安装座或者安装壳移动,使得滚轮组件与支撑轮相互靠拢,保证产品稳定夹持在两个滚轮组件和两个支撑轮之间。随着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继续,使得产品处于滚轮组件与支撑轮之间的抱紧力度随之增大。又由于滚轮组件在安装座上可弹性压缩,因此,产品在逐渐抱紧过程中,滚轮组件与产品的外周面为弹性抵触,有效控制产品上的夹持力度,保证产品在稳定夹紧的前提下,避免夹持力过大而导致产品发生破损;同时,也保证产品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横向位移。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定位转动机构、圆柱体图像采集装置及图像视觉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流水线上需要在末端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把控,产品的检验有很大一部分需要通过外形图案来进行判断,以往通过目视对图案进行筛选,但很多细微致命的缺陷肉眼很难观测,且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工况下很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导致大量残次品漏检。

为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普遍采用工业视觉自动化检测技术,先对产品的外形图案进行采集;然后将采集的二维图片与样本进行对比;最后,进行判断。而在对圆柱形产品的外形图像采集时,需要将圆柱形产品夹紧定位,接着对圆柱形产品进行转动,使得圆柱形匀速稳定的转动,以便工业相机能稳定获取圆柱形产品的外周面和两端面图像信息。

然而,传统的定位装置在产品转动时,无法准确控制夹持力度,导致产品在转动过程中要么夹持力不够,要么夹持力过大。当定位装置的夹持力不够时,产品很容易产生横向位移或者打滑现象,导致产品无法保持匀速稳定转动;档定位装置的夹持力过大时,产品很容易被破坏,从而导致产品的外周面和两端面的图像信息无法准确获取。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定位转动机构、圆柱体图像采集装置及图像视觉检测系统,有效控制产品上的夹持力度,使得产品稳定夹紧,方便对产品的外形图像稳定采集。

一种定位转动机构,所述定位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壳;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轮,两个所述支撑轮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壳内;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安装座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两个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与所述支撑轮分别用于抵触在产品的外周面上,并夹持所述产品,所述滚轮组件在所述安装座上可弹性压缩;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安装座和/或所述安装壳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使所述支撑轮与所述滚轮组件相互靠拢或者远离;及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支撑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驱使所述支撑轮转动。

上述的定位转动机构,在图像采集过程中,由于两个滚轮组件为间隔设置,因此,产品的外周面能够稳定支撑在两个滚轮组件上。启动第一驱动器,驱使安装座或者安装壳移动,使得滚轮组件与支撑轮相互靠拢,保证产品稳定夹持在两个滚轮组件和两个支撑轮之间。随着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继续,使得产品处于滚轮组件与支撑轮之间的抱紧力度随之增大。又由于滚轮组件在安装座上可弹性压缩,因此,产品在逐渐抱紧过程中,滚轮组件也会向安装座方向弹性压缩,使得滚轮组件与产品的外周面为弹性抵触,有效控制产品上的夹持力度,保证产品在稳定夹紧的前提下,避免夹持力过大而导致产品发生破损;同时,也保证产品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横向位移。最后,启动第二驱动器,驱使支撑轮进行转动,使得产品稳定、匀速转动,保证产品的外形图像被稳定采集,如:产品的外周面的图像、产品的端面的图像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滚轮组件活动地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弹性件支撑在所述滚轮组件与所述安装座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相对两侧壁均设有活动孔,所述滚轮组件装入所述安装槽内,且两端分别穿入所述活动孔中,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滚轮组件与所述安装座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扭簧一端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滚轮组件支撑在所述扭簧的另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支撑轴及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的定位轮,所述支撑轴两端分别穿入所述活动孔中,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与所述安装座之间,所述定位轮位于安装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轴端盖,所述支撑轴的相对两端分别套设有所述轴端盖,所述轴端盖穿入所述活动孔中,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端盖与所述安装座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定位结构均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组件间隔装设在所述安装壳内,所述定位结构与所述支撑组件一一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定位结构的中心距D

一种定位转动机构,所述定位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壳;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轮,两个所述支撑轮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壳内,所述支撑轮在所述安装壳内可弹性压缩;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安装座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两个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与所述支撑轮分别用于抵触在产品的外周面上,并夹持所述产品;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安装座和/或所述安装壳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使所述支撑轮与所述滚轮组件相互靠拢或者远离;及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滚轮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驱使所述滚轮组件转动。

上述的定位转动机构,在图像采集过程中,由于两个滚轮组件为间隔设置,因此,产品的外周面能够稳定支撑在两个滚轮组件上。启动第一驱动器,驱使安装座或者安装壳移动,使得滚轮组件与支撑轮相互靠拢,保证产品稳定夹持在两个滚轮组件和两个支撑轮之间。随着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继续,使得产品处于滚轮组件与支撑轮之间的抱紧力度随之增大。又由于支撑轮在安装壳上可弹性压缩,因此,产品在逐渐抱紧过程中,支撑轮也会向安装壳方向弹性压缩,使得支撑轮与产品的外周面为弹性抵触,有效控制产品上的夹持力度,保证产品在稳定夹紧的前提下,避免夹持力过大而导致产品发生破损;同时,也保证产品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横向位移。最后,启动第二驱动器,驱使滚轮组件进行转动,使得产品稳定、匀速转动,保证产品的外形图像被稳定采集,如:产品的外周面的图像、产品的端面的图像等。

一种圆柱体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第一采集器、第二采集器及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定位转动机构,所述第一采集器装设在所述安装壳上,所述第一采集器用于对所述产品的外周面进行图像采集,所述第二采集器位于所述安装壳的一侧,所述第二采集器用于对所述产品的端面进行图像采集。

上述的圆柱体图像采集装置,采用以上的定位转动机构,在图像采集过程中,由于两个滚轮组件为间隔设置,因此,产品的外周面能够稳定支撑在两个滚轮组件上。启动第一驱动器,驱使安装座或者安装壳移动,使得滚轮组件与支撑轮相互靠拢,保证产品稳定夹持在两个滚轮组件和两个支撑轮之间。随着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继续,使得产品处于滚轮组件与支撑轮之间的抱紧力度随之增大。又由于滚轮组件或者支撑轮可弹性压缩,因此,产品在逐渐抱紧过程中,滚轮组件或者支撑轮与产品的外周面为弹性抵触,有效控制产品上的夹持力度,保证产品在稳定夹紧的前提下,避免夹持力过大而导致产品发生破损;同时,也保证产品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横向位移。最后,启动第二驱动器,驱使支撑轮或者滚轮组件进行转动,使得产品稳定、匀速转动,保证产品的外形图像被稳定采集,如:产品的外周面的图像、产品的端面的图像等。

一种图像视觉检测系统,包括机架、传送平台及以上所述的圆柱体图像采集装置,所述传送平台装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圆柱体图像采集装置装设在所述传送平台上,所述传送平台用于将所述产品传送至与所述定位结构对应位置上,并将采集后的产品输出。

上述的图像视觉检测系统,采用以上的定位转动机构,在图像采集过程中,通过传送平台将产品传送至与定位结构对应的位置上;启动第一驱动器,驱使安装座或者安装壳移动,使得滚轮组件与支撑轮相互靠拢,保证产品稳定夹持在两个滚轮组件和两个支撑轮之间。随着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继续,使得产品处于滚轮组件与支撑轮之间的抱紧力度随之增大。又由于滚轮组件或者支撑轮可弹性压缩,因此,产品在逐渐抱紧过程中,滚轮组件或者支撑轮与产品的外周面为弹性抵触,有效控制产品上的夹持力度,保证产品在稳定夹紧的前提下,避免夹持力过大而导致产品发生破损;同时,也保证产品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横向位移。最后,启动第二驱动器,驱使支撑轮或者滚轮组件进行转动,使得产品稳定、匀速转动,保证产品的外形图像被稳定采集,如:产品的外周面的图像、产品的端面的图像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像视觉检测系统还包括阻挡组件,所述传送平台在所述机架上倾斜设置,所述圆柱体图像采集装置与所述阻挡组件沿着产品的传送方向依次分布,所述阻挡组件用于将产品阻挡在所述定位结构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像视觉检测系统还包括筛选结构,所述圆柱体图像采集装置、所述阻挡组件及所述筛选结构沿着产品的传送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筛选结构用于对所述产品进行筛选分类。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圆柱体图像采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产品位于定位结构对应位置上时定位转动机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产品被夹持时定位转动机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图像视觉检测系统示意图。

100、定位转动机构;110、安装壳;120、支撑组件;121、支撑轮;130、定位结构;131、安装座;1311、底板;1312、侧板;1313、安装槽;1314、活动孔;132、滚轮组件;1321、支撑轴;1322、定位轮;1323、轴端盖;1324、卡环;1325、卡槽;133、弹性件;140、第一驱动器;150、第二驱动器;200、第一采集器;300、第二采集器;400、传送平台;410、阻挡组件;411、挡板;412、第三驱动器;420、定位组件;421、定位板;422、第四驱动器;500、机架;600、筛选结构;610、算法运算模块;620、分类箱;700、控制器;80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2及图4,一种定位转动机构100,定位转动机构100包括:安装壳110、支撑组件120、定位结构130、第一驱动器140及第二驱动器150。支撑组件120包括两个支撑轮121,两个支撑轮121间隔设置在安装壳110内。定位结构130包括安装座131及间隔设置在安装座131上的两个滚轮组件132,滚轮组件132与支撑轮121分别用于抵触在产品800的外周面上,并夹持产品800。滚轮组件132在安装座131上可弹性压缩。第一驱动器140与安装座131和/或安装壳110传动连接,第一驱动器140用于驱使支撑轮121与滚轮组件132相互靠拢或者远离。第二驱动器150与支撑轮121传动连接,第二驱动器150用于驱使支撑轮121转动。

上述的定位转动机构100,在图像采集过程中,由于两个滚轮组件132为间隔设置,因此,产品800的外周面能够稳定支撑在两个滚轮组件132上。启动第一驱动器140,驱使安装座131或者安装壳110移动,使得滚轮组件132与支撑轮121相互靠拢,保证产品800稳定夹持在两个滚轮组件132和两个支撑轮121之间。随着第一驱动器140的驱动继续,使得产品800处于滚轮组件132与支撑轮121之间的抱紧力度随之增大。又由于滚轮组件132在安装座131上可弹性压缩,因此,产品800在逐渐抱紧过程中,滚轮组件132也会向安装座131方向弹性压缩,使得滚轮组件132与产品800的外周面为弹性抵触,有效控制产品800上的夹持力度,保证产品800在稳定夹紧的前提下,避免夹持力过大而导致产品800发生破损;同时,也保证产品800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横向位移。最后,启动第二驱动器150,驱使支撑轮121进行转动,使得产品800稳定、匀速转动,保证产品800的外形图像被稳定采集,如:产品800的外周面的图像、产品800的端面的图像等。

需要说明的是,滚轮组件132在安装座131上可弹性压缩应理解为:滚轮组件132与支撑轮121分别在产品800的外周面上的压力越大,滚轮组件132会受到产品800的反作用力,使得滚轮组件132在安装座131上发生弹性压缩,从而使得滚轮组件132与产品800之间的抵触为弹性抵触,非刚性抵触。其中,滚轮组件132在安装座131上的弹性压缩方式有多种,比如:滚轮组件132通过弹簧、扭簧、弹性橡胶、弹性金属片等安装在安装座131上;又或者,滚轮组件132在安装座131上的位置处材质具有弹性,在夹持产品800过程中,安装座131上发生弹性形变等。

可选地,第一驱动器140可为气缸、液压缸、电缸或者电机等。当第一驱动器140为电机时,第一驱动器140与安装座131或者安装壳110之间具有行程转换结构,如:齿轮与齿条结构或者丝杆滑块结构等。第二驱动器150为电机,第二驱动器150与支撑轮121传动连接时,可采用同步带、链条、齿轮组等结构进行传动。

还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产品800为圆柱体或者近似为圆柱体结构,产品800的外周面为产品800的圆筒侧面;产品800的端面为产品800的上下两个圆形端面。此外,产品800的外形图像包括产品800的外周面图像和产品800的端面图像。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与图2,定位结构130还包括弹性件133。滚轮组件132活动地装设在安装座131上。弹性件133支撑在滚轮组件132与安装座131之间。如此,将弹性件133设置在滚轮组件132与安装座131之间,使得滚轮组件132弹性支撑在安装座131上。当产品800在第一驱动器140作用下被夹持时,滚轮组件132也会受到产品800的反作用力,压缩弹性件133,使得滚轮组件132在安装座131上进行弹性压缩;同时,也使得滚轮组件132在产品800上的夹持力为弹性力,从而使得产品800既能稳定夹持,又能保证产品800的外形保持完整。

可选地,弹性件133为弹簧、扭簧、弹性橡胶或者弹性金属片等。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安装座131上设有安装槽1313。安装槽1313的相对两侧壁均设有活动孔1314。滚轮组件132装入安装槽1313内,且两端分别穿入活动孔1314中,弹性件133设置在滚轮组件132与安装座131之间,这样使得滚轮组件132受压时,会在活动孔1314上下弹性活动。

可选地,活动孔1314可设计为大圆孔、椭圆孔、腰型孔、长方形孔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弹性件133为扭簧。扭簧装设在安装座131上,扭簧一端连接在安装座131上。滚轮组件132支撑在扭簧的另一端,如此,通过扭簧保证滚轮组件132稳定弹性支撑在安装座131上。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扭簧为两个,两个扭簧分别设置在安装座131的相对两侧面上,扭簧一端连接在安装座131上,扭簧另一端支撑滚轮组件132的一端,如此,使得滚轮组件132的两端受力平衡。

具体地,请参考图3,安装座131包括底板1311及间隔设置在底板1311的两个侧板1312。侧板1312设有活动孔1314,两个侧板1312及底板1311围成安装槽1313,滚轮组件132转入安装槽1313内,且两端分别穿入两侧的活动孔1314中。扭簧设置在侧板1312上,扭簧一端连接在底板1311上,扭簧另一端支撑滚轮组件132的一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滚轮组件132包括支撑轴1321及套设在支撑轴1321上的定位轮1322。支撑轴1321两端分别穿入活动孔1314中。弹性件133设置在支撑轴1321与安装座131之间。定位轮1322位于安装槽1313内。由此可知,当第一驱动器140驱使定位轮1322与支撑轮121相互抱紧产品800时,定位轮1322会反向压支撑轴1321,由于支撑轴1321通过弹性件133装设在安装座131上,即,支撑轴1321为浮动轴,因此,定位轮1322与产品800的抵触为弹性抵触,使得产品800上的夹持力度得到有效控制。

具体地,定位轮1322为轴承结构,即,定位轮1322能够在支撑轴1321上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滚轮组件132还包括轴端盖1323。支撑轴1321的相对两端分别套设有轴端盖1323。轴端盖1323穿入活动孔1314中。弹性件133设置在端盖与安装座131之间,如此,通过轴端盖1323有效保护支撑轴1321的两端不被磨损。

具体地,请参考图3,支撑轴1321上设有卡槽1325,支撑轴1321一端套入轴端盖1323并伸出卡槽1325。卡环1324套设在在卡槽1325上,如此,使得支撑轴1321与轴端盖1323稳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支撑组件120与定位结构130均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支撑组件120间隔装设在安装壳110内。定位结构130与支撑组件120一一对应设置。本实施例相应增加支撑组件120与定位结构130的数量,有效提高定位转动机构100的处理效率,保证与流水线的生产速度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两个支撑组件120的转动驱动可由同一个电机完成;也可由两个以上的电机分别完成。当至少两个支撑组件120的转动驱动由同一个电机完成时,可采用多条同步带或者链条分别绕设在各个支撑轮121上。同时,至少两个支撑组件120或者至少两个定位结构130的移动也可由同一个驱动器完成,当然也可由两个以上驱动器分别完成。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4,相邻两个定位结构130的中心距D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相互紧靠的产品800的中心距D

具体地,请参考图4,相邻两个定位结构130的中心距D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支撑轮121为胶辊,当第一驱动器140驱使滚轮组件132与支撑轮121相互靠拢时,支撑轮121被挤压发生一定程度形变,使得产品800的外周面与采集器保持恒定的距离,方便采集器进行图像采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2及图4,一种定位转动机构100,定位转动机构100包括:安装壳110、支撑组件120、定位结构130、第一驱动器140及第二驱动器150。支撑组件120包括两个支撑轮121。两个支撑轮121间隔设置在安装壳110内,支撑轮121在安装壳110内可弹性压缩。定位结构130包括安装座131及间隔设置在安装座131上的两个滚轮组件132,滚轮组件132与支撑轮121分别用于抵触在产品800的外周面上,并夹持产品800。第一驱动器140与安装座131和/或安装壳110传动连接,第一驱动器140用于驱使支撑轮121与滚轮组件132相互靠拢或者远离。第二驱动器150与滚轮组件132传动连接,第二驱动器150用于驱使滚轮组件132转动。

上述的定位转动机构100,在图像采集过程中,由于两个滚轮组件132为间隔设置,因此,产品800的外周面能够稳定支撑在两个滚轮组件132上。启动第一驱动器140,驱使安装座131或者安装壳110移动,使得滚轮组件132与支撑轮121相互靠拢,保证产品800稳定夹持在两个滚轮组件132和两个支撑轮121之间。随着第一驱动器140的驱动继续,使得产品800处于滚轮组件132与支撑轮121之间的抱紧力度随之增大。又由于支撑轮121在安装壳110上可弹性压缩,因此,产品800在逐渐抱紧过程中,支撑轮121也会向安装壳110方向弹性压缩,使得支撑轮121与产品800的外周面为弹性抵触,有效控制产品800上的夹持力度,保证产品800在稳定夹紧的前提下,避免夹持力过大而导致产品800发生破损;同时,也保证产品800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横向位移。最后,启动第二驱动器150,驱使滚轮组件132进行转动,使得产品800稳定、匀速转动,保证产品800的外形图像被稳定采集,如:产品800的外周面的图像、产品800的端面的图像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上述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滚轮组件132为刚性安装,而支撑轮121为弹性压缩安装,即,产品800被抱紧时,支撑轮121会在安装壳110内进行弹性压缩,使得支撑轮121与产品800的外周面的抵触为弹性抵触。同时,由于支撑轮121在安装壳110内为活动状态,因此,第二驱动器150只能与滚轮组件132传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一种圆柱体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第一采集器200、第二采集器300及以上任意一实施例中的定位转动机构100。第一采集器200装设在安装壳110上,第一采集器200用于对产品800的外周面进行图像采集。第二采集器300位于安装壳110的一侧,第二采集器300用于对产品800的端面进行图像采集。

上述的圆柱体图像采集装置,采用以上的定位转动机构100,在图像采集过程中,由于两个滚轮组件132为间隔设置,因此,产品800的外周面能够稳定支撑在两个滚轮组件132上。启动第一驱动器140,驱使安装座131或者安装壳110移动,使得滚轮组件132与支撑轮121相互靠拢,保证产品800稳定夹持在两个滚轮组件132和两个支撑轮121之间。随着第一驱动器140的驱动继续,使得产品800处于滚轮组件132与支撑轮121之间的抱紧力度随之增大。又由于滚轮组件132或者支撑轮121可弹性压缩,因此,产品800在逐渐抱紧过程中,滚轮组件132或者支撑轮121与产品800的外周面为弹性抵触,有效控制产品800上的夹持力度,保证产品800在稳定夹紧的前提下,避免夹持力过大而导致产品800发生破损;同时,也保证产品800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横向位移。最后,启动第二驱动器150,驱使支撑轮121或者滚轮组件132进行转动,使得产品800稳定、匀速转动,保证产品800的外形图像被稳定采集,如:产品800的外周面的图像、产品800的端面的图像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采集器200与第二采集器300均为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Image Sensor简写CIS)。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一种图像视觉检测系统,包括机架500、传送平台400及以上的圆柱体图像采集装置。传送平台400装设在机架500上,圆柱体图像采集装置装设在传送平台400上,传送平台400用于将产品800传送至与定位结构130对应位置上,并将采集后的产品800输出。

上述的图像视觉检测系统,采用以上的定位转动机构100,在图像采集过程中,通过传送平台400将产品800传送至与定位结构130对应的位置上,请参考图4;启动第一驱动器140,驱使安装座131或者安装壳110移动,使得滚轮组件132与支撑轮121相互靠拢,保证产品800稳定夹持在两个滚轮组件132和两个支撑轮121之间,请参考图5。随着第一驱动器140的驱动继续,使得产品800处于滚轮组件132与支撑轮121之间的抱紧力度随之增大。又由于滚轮组件132或者支撑轮121可弹性压缩,因此,产品800在逐渐抱紧过程中,滚轮组件132或者支撑轮121与产品800的外周面为弹性抵触,有效控制产品800上的夹持力度,保证产品800在稳定夹紧的前提下,避免夹持力过大而导致产品800发生破损;同时,也保证产品800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横向位移。最后,启动第二驱动器150,驱使支撑轮121或者滚轮组件132进行转动,使得产品800稳定、匀速转动,保证产品800的外形图像被稳定采集,如:产品800的外周面的图像、产品800的端面的图像等。

需要说明的是,传送平台400传送产品800的方式有多种,比如,传送平台400上设有辊轴组或者皮带传送机构等,本实施例不限定传送产品800的具体方式,只需要满足产品800在传送平台400上流通即可。

还需说明的是,当第一驱动器140与安装座131连接时,第一驱动器140驱使滚轮组件132向支撑轮121移动,此时,传送平台400上需要开设够定位结构130穿入的孔,以保证滚轮组件132在第一驱动器140的作用下将产品800顶起,此时,定位结构130位于传送平台400下方,支撑组件120位于传送平台400的上方;当第一驱动器140与安装壳110连接时,第一驱动器140驱使支撑轮121向滚轮组件132移动,此时,传送平台400上需要开设够安装壳110穿入的孔,同时,定位结构130位于传送平台400上方,支撑组件120位于传送平台400的下方。

具体地,请参考图4,第一驱动器140与安装座131连接,并位于传送平台400的下方。当产品800传送至与定位结构130对应位置上时,启动第一驱动器140,使得定位结构130顶起产品800,并向支撑轮121移动,使得产品800稳定夹持在滚轮组件132与支撑轮121之间。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4,图像视觉检测系统还包括阻挡组件410。传送平台400在机架500上倾斜设置。圆柱体图像采集装置与阻挡组件410沿着产品800的传送方向依次分布。阻挡组件410用于将产品800阻挡在定位结构130上。由此可知,传送平台400传送产品800的方式为依靠产品800的自重顺着传送平台400依次滚下方式。在检测过程中,产品800依次沿着传送平台400滚动,当产品800滚动至阻挡组件410处时,启动阻挡组件410,截停产品800的滚动,使得产品800停留在定位结构130上;再启动第一驱动器140,此次以第一驱动器140与安装座131连接为例说明,此时,第一驱动器140驱使定位结构130带动产品800向支撑轮121移动,使得产品800稳定夹持在支撑轮121与滚轮组件132之间,以便完成产品800的外形图像采集。

需要说明的是,产品800的传送方向为产品800在传送平台400的移动方向,为了便于理解,以图1为例,传送方向为图1中S表示的方向。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4,阻挡组件410包括第三驱动器412与挡板411,挡板411与第三驱动器412传动连接,第三驱动器412装设在机架500500上,挡板411位于定位结构130的下游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图像视觉检测系统还包括定位组件420,定位组件420、圆柱体图像采集装置及阻挡组件410沿着产品800的传送方向依次分布,即,定位组件420位于定位结构130的上游端,当产品800传送至定位结构130对应的位置上时,启动定位组件420,将下一次采集的产品800定位在传送平台400上。

具体地,请参考图4,定位组件420包括第四驱动器422与定位板421,定位板421与第四驱动器422连接,定位板421与产品800的端面抵触配合。

可选地,第三驱动器412与第四驱动器422均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电缸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图像视觉检测系统还包括筛选结构600。圆柱体图像采集装置、阻挡组件410及筛选结构600沿着产品800的传送方向依次分布。筛选结构600用于对产品800进行筛选分类。由此可知,产品800在传送平台400上依次分为检测准备区、图像采集区、筛选准备区及筛选区。当产品800的外形图像采集后,在筛选结构600中进行筛选,将不同品质的产品800分类处理。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与图6,筛选结构600包括算法运算模块610、筛选单元(未示出)及分类箱620,算法运算模块610用于将第一采集器200与第二采集器300的图像信息进行转化,并与样品图像进行比对;筛选单元用于接收比对结果信息,并对产品800进行筛选。分类箱620用于分类装入产品800,如此,使得产品800实现分类放置。其中,产品800的筛选过程中,可采用气缸或者液压缸设备,将产品800对应推入至不同的分类箱620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图像视觉检测系统还包括控制器700,第一采集器200与第二采集器300均与控制器700电性连接。同时,筛选结构600也与控制器700电性连接。其中,控制器700为PLC控制。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图像视觉检测系统为两个,两个图像视觉检测系统并列设置,分别与两条生产线对应匹配。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