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弹片可调R角与角度装置

一种弹片可调R角与角度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片可调R角与角度装置,下模座正对上模座的侧壁上固定有下垫板,下垫板上贴合设置有同所述脱料板接触的下模板,在所述上夹板和所述止挡板以及所述脱料板之间贯穿互动设置有成形公,在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用于同所述成形公配合的下模镶件,成形公与所述上夹板之间通过定位机构连接;在模具成型时可实现模具内部调节,无需拆模;在模具设计前,可以根据原材料硬度国标最大允许值和最小允许值来设计成型零件,把折弯最大值和最小值设计在同一步成型零件上,通过螺丝来驱动调节块活动使成形公在模具内部双向运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0718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龙诚行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0974814.0

  • 发明设计人 杨珊珊;杨志乐;

    申请日2020-09-16

  • 分类号B21D37/10(20060101);B21D37/04(20060101);

  • 代理机构44681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周冰香

  • 地址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龙社区第三工业区创业路23号A栋一层二层三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2:1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生产结构,具体是一种弹片可调R角与角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要求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它的竞争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竞争,因此它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是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模具冲压,弹片产品较为常见。在连续模冲压过程中,因为原材料生产批次不一样,所以材料硬度也有所不同,导制生产时模具折弯成型过程中对材料屈服不一样,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会随原材料硬度微小的变化而变化很大,针对此原因只能更换折弯冲头和下模镶件,不但增加模具成本还浪费生产时间。不良率一直无法下降,成本大幅升高。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以根据原材料硬度国标最大允许值和最小允许值来设计成型零件,把折弯最大值和最小值设计在同一步成型零件上的装置。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片可调R角与角度装置。

本发明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一种弹片可调R角与角度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在所述上模座正对下模座的侧壁上固定有上垫板,所述上垫板上贴合设置有止挡板,所述止挡板上贴合设置有脱料板;

所述下模座正对上模座的侧壁上固定有下垫板,下垫板上贴合设置有同所述脱料板接触的下模板,在所述上夹板和所述止挡板以及所述脱料板之间贯穿互动设置有成形公,在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用于同所述成形公配合的下模镶件;

所述成形公正对下模镶件的一端设置有圆弧凸起,在所述下模镶件正对成形公的一端设置有同所述圆弧凸起适配的圆弧凹陷部;所述成形公与所述上夹板之间通过定位机构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上垫板与所述上夹板之间并与所述成形公贴合的调节块;

所述调节块与所述成形公的贴合处呈倾斜状,所述成形公远离所述圆弧凸起的一侧设置有楔形部,所述楔形部与所述调节块滑动贴合;所述调节块平行于所述上垫板并分别与所述上垫板和所述上夹板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调节块与所述上夹板的一号弹性螺纹组件和用于连接所述成形公与所述上夹板的二号弹性螺纹组件;

所述调节块呈“L”型,所述一号弹性螺纹组件连接呈“L”型的所述调节块的侧边,所述二号弹性螺纹组件连接所述楔形部与所述上夹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贯孔,所述一号弹性螺纹组件包括穿过所述贯孔连接在所述调节块上的微调螺丝,在所述上夹板上攻有同所述微调螺丝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微调螺丝通过内螺纹连接所述上夹板;

所述调节块与所述上夹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微调螺丝上并靠近所述调节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块上开设有与所述贯孔垂直并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丝;所述第一紧固螺丝用于固定所述微调螺丝和所述调节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号弹性螺纹组件包括用于弹性连接所述楔形部与所述上夹板的第二复位弹簧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与所述上夹板的第二紧固螺丝;

所述楔形部上开设有柱形槽,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柱形槽内。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止挡板上设置有贴合块,所述贴合块与所述上夹板贴合并覆盖所述柱形槽,所述贴合块与所述上夹板之间通过第二紧固螺丝固定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本发明在模具成型时可实现模具内部调节,无需拆模。在模具设计前,可以根据原材料硬度国标最大允许值和最小允许值来设计成型零件,把折弯最大值和最小值设计在同一步成型零件上,通过螺丝来驱动调节块活动使成形公在模具内部双向运动,从而达到可调节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弹片可调R角与角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3中产品的折弯范围示意图。

图中:1-上模座;2-上垫板;3-上夹板;4-止挡板;5-脱料板;6-下模板;7-下垫板;8-下模座;9-调节块;10-微调螺丝;11-第一复位弹簧;12-第一紧固螺丝;13-成形公;14-第二复位弹簧;15-第二紧固螺丝;16-下模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另外,本发明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弹片可调R角与角度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座1和下模座8,在所述上模座1正对下模座8的侧壁上固定有上垫板2,所述上垫板2上贴合设置有止挡板4,所述止挡板4上贴合设置有脱料板5;

所述下模座8正对上模座1的侧壁上固定有下垫板7,下垫板7上贴合设置有同所述脱料板5接触的下模板6,在所述上夹板3和所述止挡板4以及所述脱料板5之间贯穿互动设置有成形公13,在所述下模板6上设置有用于同所述成形公13配合的下模镶件16;

所述成形公13正对下模镶件16的一端设置有圆弧凸起,在所述下模镶件16正对成形公13的一端设置有同所述圆弧凸起适配的圆弧凹陷部;所述成形公13与所述上夹板3之间通过定位机构连接;

通过调整成形公13与下模镶件16之间的距离,在模具成型时可调整上下模中的成形公13与下模镶件16的夹角,无需拆模操作方便;在模具设计前,根据原材料硬度最大允许值和最小允许值来设计成型零件,把折弯最大值和最小值设计在同一成型零件上,通过调节成形公13在模具内的位置,从而达到可调节目的,可在模具上随时调节成型角度,不用拆模,不用更换零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上垫板2与所述上夹板3之间并与所述成形公13贴合的调节块9;

所述调节块9与所述成形公13的贴合处呈倾斜状,所述成形公13远离所述圆弧凸起的一侧设置有楔形部,所述楔形部与所述调节块9滑动贴合;所述调节块9平行于所述上垫板2并分别与所述上垫板2和所述上夹板3滑动连接;

利用调节块9平行于所述上垫板2顺着上垫板2和上夹板3之间滑动,从而借助楔形推力的作用带动成形公13运动,具体是调节块9平行于上垫板2运动带动成形公13沿垂直于所述上垫板2运动,调节圆弧凸起与圆弧凹陷部之间的角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调节块9与所述上夹板3的一号弹性螺纹组件和用于连接所述成形公13与所述上夹板3的二号弹性螺纹组件;

所述调节块9呈“L”型,所述一号弹性螺纹组件连接呈“L”型的所述调节块9的侧边,所述二号弹性螺纹组件连接所述楔形部与所述上夹板3;

借助一号弹性螺纹组件可对调节块9相对上夹板3的位置进行约束,利用二号弹性螺纹组件可对成形公13相对上夹板3的位置进行约束,从而分别在垂直的两个方向连接上夹板3。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块9上设置有贯孔,所述一号弹性螺纹组件包括穿过所述贯孔连接在所述调节块9上的微调螺丝10,在所述上夹板3上攻有同所述微调螺丝10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微调螺丝10通过内螺纹连接所述上夹板3;

所述调节块9与所述上夹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11,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1套设在所述微调螺丝10上并靠近所述调节块9;

利用微调螺丝10保持调节块9与上夹板3连接,第一复位弹簧11的用于保持调节块9侧边远离上夹板3,不至于使得调节块9与上夹板3完全贴合,保持上夹板3与调节块9之间具有弹性。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块9上开设有与所述贯孔垂直并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丝12;所述第一紧固螺丝12用于固定所述微调螺丝10和所述调节块9;

通过第一紧固螺丝12使得微调螺丝10与调节块9固定,而微调螺丝10与上夹板3螺纹连接,在调节好微调螺丝10与上夹板3的位置后通过第一紧固螺丝12将调节块9与微调螺丝10固定。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号弹性螺纹组件包括用于弹性连接所述楔形部与所述上夹板3的第二复位弹簧14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4与所述上夹板3的第二紧固螺丝15;

所述楔形部上开设有柱形槽,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4安装在所述柱形槽内;

通过第二复位弹簧14实现楔形部与上夹板3之间弹性连接,在没有受调节块9作用时,成形公13保持贴近上垫板2,只有在调节块9作用时才会带动成形公13动作,调整角度。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板4上设置有贴合块,所述贴合块与所述上夹板3贴合并覆盖所述柱形槽,所述贴合块与所述上夹板3之间通过第二紧固螺丝15固定连接。

通过贴合块使得第二复位弹簧14与止挡板4弹性连接保持成形公13与上夹板3之间具有弹性。

以上仅就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但凡在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