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原人参三醇PPT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

原人参三醇PPT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人参三醇PPT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领域。原人参三醇PPT或其盐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原人参三醇或其盐在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原人参三醇对胶原、二磷酸腺苷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对血液流变学参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出血实验表明,原人参三醇给药的小鼠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出血活性,而同样浓度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给药组有非常明显的出血活性,这说明原人参三醇在抗血栓作用中能够降低出血风险,使用安全,疗效明确,有效物质的剂量可以根据服用方式,病人的年龄和体重及病情严重程度和其它类似的因素而改变,为原人参三醇的拟临床用量为5‑500mg/天。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原人参三醇PPT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病理过程,存在于各类临床疾病中,血管中形成的血栓会堵塞管腔,导致机体的组织和器官出现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现象,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血栓的形成过程极其复杂,按照其先后发展的顺序,可将血栓的形成过程分为血管的收缩、血小板血栓的形成和血液的凝结三个阶段。临床研究表明,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中风、脑血栓、脑卒中、动脉血栓栓塞和静脉血栓栓塞等均与血小板功能变化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引发的血栓有关。目前,血栓类疾病发病率高居各种疾病之首,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是当代医学研究的重点方向,因此开发出新型抗血栓作用的药物已经刻不容缓。

目前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药物主要有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和纤溶药物等。抗血小板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抗血栓药物,抗血小板活性指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激活、黏附、聚集以及分泌等过程,最终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目的。最常见的抗血栓药物如TXA

原人参三醇(protopanaxatriol,PPT)是人参三醇组皂苷的皂苷元,有20(S)-原人参三醇和20(R)-原人参三醇两种构型,二者为一对构型异构体,都属于达玛烷型皂苷元。有文献报道了PPT具有较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神经系统作用、抗炎作用、抑制脂肪合成、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

综上所述,目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都有较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开发研制新型有效、副作用少的抗血栓药物已经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人参三醇PPT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原人参三醇(protopanaxatriol,PPT)具有抗血栓作用,具有开发成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潜在创新药物。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原人参三醇PPT或其盐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原人参三醇(PPT)具有式I和式II所示结构:

分子式:C

化学名:达玛-24-烯-3β,6α,12β,20S(20R)-四醇。

本发明所述药物为含有原人参三醇PPT或其盐的制剂。

本发明所述制剂由原人参三醇PPT或其盐单独制成或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

本发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

本发明所述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选自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增溶剂、助悬剂、润湿剂、色素、香精、溶剂、表面活性剂或矫味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述制剂为注射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气雾剂、贴剂、颗粒剂或滴丸剂。

本发明所述药物可以通过口服、舌下、经皮、经肌肉或静脉途径给药。

本发明所述血栓包括血小板聚集以及由血栓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本发明所述血栓包括心肌梗死、中风、脑血栓、脑卒中、动脉血栓栓塞和静脉血栓栓塞。

本发明原人参三醇PPT的拟临床用量为5-500mg/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原人参三醇PPT或其盐在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原人参三醇PPT对胶原(Collagen)、二磷酸腺苷(ADP)及凝血酶(Thrombi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对血液流变学参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出血实验表明,原人参三醇(PPT)给药的小鼠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出血活性,而同样浓度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给药组有非常明显的出血活性,这说明原人参三醇PPT在抗血栓作用中能够降低出血风险,使用安全,疗效明确,有效物质的剂量可以根据服用方式,病人的年龄和体重及病情严重程度和其它类似的因素而改变,为原人参三醇PPT的拟临床用量为5-500mg/天。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原人参三醇(PPT)在凝血酶(Thrombi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中的抑制作用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原人参三醇(PPT)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中的抑制作用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原人参三醇(PPT)在胶原(Collage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中的抑制作用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原人参三醇(PPT)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图;

图5是实施例2中原人参三醇(PPT)对小鼠断尾出血时间的影响图。

具体实施方式

原人参三醇PPT或其盐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原人参三醇(PPT)具有式I和式II所示结构:

分子式:C

化学名:达玛-24-烯-3β,6α,12β,20S(20R)-四醇。

本发明所述药物为含有原人参三醇PPT或其盐的制剂。

本发明所述制剂由原人参三醇PPT或其盐单独制成或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

本发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

本发明所述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选自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增溶剂、助悬剂、润湿剂、色素、香精、溶剂、表面活性剂或矫味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述制剂为注射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气雾剂、贴剂、颗粒剂或滴丸剂。

本发明所述药物可以通过口服、舌下、经皮、经肌肉或静脉途径给药。

本发明所述血栓包括血小板聚集以及由血栓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本发明所述血栓包括心肌梗死、中风、脑血栓、脑卒中、动脉血栓栓塞和静脉血栓栓塞。

本发明原人参三醇PPT的拟临床用量为5-500mg/天。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原人参三醇(PPT)或其盐在抗血栓药物作用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1.实验材料

1.1实验动物

雄性的昆明小鼠(SPF级),体重18-22g;雄性的Wistar大鼠,体重180-220g,所有小鼠和大鼠均从辽宁长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购买。动物的合格证号为:SCXK(辽)2016-0001。将实验动物在22±4℃,55%-65%相对湿度环境中适应性饲养一周,在此期间给予充足的食物和水,实验前禁食12h,不禁水。按照实验动物指南对实验动物进行管理,符合相关道德伦理委员会要求。

1.2实验试剂

原人参三醇(PPT)为实验室自制;氯吡格雷硫酸氢盐(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阿司匹林(拜尔公司);羧甲基纤维素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凝血酶Thrombin(Sigma公司);二磷酸腺苷(ADP)(Sigma公司);胶原Collagen(Sigma公司);枸橼酸钠(通化市化工研究所实验厂)。

1.3实验仪器

KES-900B血流变检测仪(无锡康尔生仪器公司);TGL-16aR飞鸽超离速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FA1104N电子分析天平(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LBY-NJ4A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

2.实验方法

2.1原人参三醇(PPT)抗血小板聚集实验

贫血小板血浆(PPP)中血小板含量较少,故血浆澄清,而富血小板血浆(PRP)中血小板含量较多,与PPP相比更加浑浊。设定PPP的透光率为100%,PRP透光率为0%。当诱导剂与静息血小板上的膜蛋白接触时,能激活血小板,产生聚集,血浆透光率上升,从而计算出血小板聚集率。

实验操作: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5%CMC-Na)、阿司匹林组(50.00mg/kg)、氯吡格雷组(10.00mg/kg)、PPT高剂量组(10mg/kg)、PPT中剂量组(5mg/kg)、PPT低剂量组(2.5mg/kg),每组8只大鼠,各组大鼠称重后,通过灌胃给药(10mL/kg),给药后4h进行实验。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将10%的水合氯醛按3mL/kg体重的给药量注入大鼠体内,麻醉后将大鼠仰卧位固定,腹主动脉抽取3mL全血,将血液转移至内壁充满3.8%枸橼酸钠的抗凝管中(枸橼酸钠与血液的体积比为1:9),使用低速离心机,在1100rpm/min条件下,离心5min,吸取上层的清澈血样即可得到PRP,剩余血样放回离心机中,在3000rpm/min条件下,离心10min,吸取的上层血样即是PPP。各吸取300μL的PRP和PPP加到血小板聚集仪的测试杯中,随后通过机器向每个测试杯中加入不同诱导剂诱导血小板聚集,按比浊法进行测定。读取300s内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通过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结果是否有差异。统计结果以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以P<0.05判断具有统计学差异。

2.2原人参三醇(PPT)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

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5%CMC-Na)、阿司匹林组(50.00mg/kg)、氯吡格雷组(10.00mg/kg)、PPT高剂量组(10mg/kg)、PPT中剂量组(5mg/kg)、PPT低剂量组(2.5mg/kg),每组8只大鼠,灌胃给药1次/天,连续5天,各组于末次给药4h后,将大鼠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按3mL/kg体重的给药量注入大鼠体内,进行麻醉。腹主动脉取血约5mL,肝素钠进行抗凝,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分别测定低、中、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通过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结果是否有差异。统计结果以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以P<0.05判断具有统计学差异。

3.实验结果

3.1抗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

根据表1实验结果可知,原人参三醇(PPT)各剂量组可明显抑制不同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PT高剂量药效与阳性药阿司匹林和氯毗格雷相近,结果见图1~3。

表1原人参三醇(PPT)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x±s,n=8)

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p<0.001

3.2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结果

从表2实验结果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原人参三醇(PPT)各组以及阳性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组均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中、高切变率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均显著降低,结果见图4。

表2原人参三醇(PPT)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x±s,n=8)

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p<0.001

实施例2

1.原人参三醇(PPT)出血时间测定实验

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5%CMC-Na)、阿司匹林组(75.00mg/kg)、氯吡格雷组(15.00mg/kg)、PPT高剂量组(15mg/kg)、PPT中剂量组(7.5mg/kg)、PPT低剂量组(3.75mg/kg),每组8只小鼠,灌胃给药(20mL/kg)1次/天,连续5天,将50mL锥形瓶中注入生理盐水,37℃水浴;各组于末次给药4h后,将各组小鼠尾静脉在37℃水浴中的生理盐水中预热5min,用刀片精确地在小鼠尾静脉尖端5mm处切断去鼠尾尖端,并迅速将鼠尾末梢3mm放入37℃生理盐水之中,观察小鼠尾静脉血液凝固停止流血时间记为断尾出血实验时间,小鼠尾静脉流血时间以30min为统计限度,超过30min以30min作为统计,通过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结果是否有差异。统计结果以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以P<0.05判断具有统计学差异。

2.出血时间测定实验

采用断尾法测定小鼠的尾尖出血时间,评估原人参三醇(PPT)的出血风险。表3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原人参三醇(PPT)所有剂量组及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组出血时间均有显著性延长,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组相比,受试药物原人参三醇(PPT)低、中、高剂量组出血时间明显缩短,无增加出血风险的趋势,结果见图5。

表3原人参三醇(PPT)出血时间测定实验(x±s,n=8)

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p<0.00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