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流水玻璃渠道

一种基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流水玻璃渠道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流水玻璃渠道,涉及园林景观设施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园林景观中的流水玻璃渠道在使用时尽管添加了部分观赏元素,但是纯观赏性的偏向较重,对于身处繁华都市中的人们来说容易处于视觉疲劳的状态,难以起到放松人心的目的,并且在观赏造景的过程中,其清理问题则是遗留的最大困难,一旦发生污浊将严重影响美观的问题,包括行走踏板;所述行走踏板的前端棱边处和后端棱边处分别固定安装有横向的排水渠,其排水渠为中空结构。本发明中由于排水渠上端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状的罩体结构,使得人们能够处于较湿润的环境中,仿佛进入到山林溪水旁一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9586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林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37823.3

  • 发明设计人 杨云峰;蒋梦琪;赵雨菲;

    申请日2020-09-28

  • 分类号E02B5/00(20060101);E02B5/08(20060101);E02B11/00(20060101);E01C11/26(20060101);E01C1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7319 日照市聚信创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廖彬佳

  • 地址 210037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15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29: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2-01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景观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流水玻璃渠道。

背景技术

在部分园林绿化和景区中,经常会建造一些水池,在水池内种植水草和饲养金鱼,提高园林或者景区的观赏性,而且水池可以蓄水,也可便于景区的排水。

如专利申请书CN201921011901.5中一种园林景观设计流水玻璃渠道,包括截面为U形的渠道、水槽、进水管、出水管和玻璃盖板,所述渠道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渠道通过进水管与水槽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均设置有阀门,玻璃盖板设置于渠道上侧,所述玻璃盖板侧面设置有加热装置;本发明园林景观设计流水玻璃渠道,通过设置玻璃流水渠道,增强园林景观的观赏性,使水景观赏更加美观,封闭的渠道避免人员落水,安全可靠,避免水域污染,使园林景观赏心悦目;本实用新型在玻璃盖板上设置加热装置,实现玻璃渠道玻璃的快速除雾,去除玻璃表面形成的雾气层,影响水景的观赏,具有简单可靠,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优点。

现有的园林景观中的流水玻璃渠道在使用时尽管添加了部分观赏元素,但是纯观赏性的偏向较重,对于身处繁华都市中的人们来说容易处于视觉疲劳的状态,难以起到放松人心的目的,并且在观赏造景的过程中,其清理问题则是遗留的最大困难,一旦发生污浊将严重影响美观。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流水玻璃渠道,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流水玻璃渠道,以解决现有的园林景观中的流水玻璃渠道在使用时尽管添加了部分观赏元素,但是纯观赏性的偏向较重,对于身处繁华都市中的人们来说容易处于视觉疲劳的状态,难以起到放松人心的目的,并且在观赏造景的过程中,其清理问题则是遗留的最大困难,一旦发生污浊将严重影响美观的问题。

本发明基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流水玻璃渠道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流水玻璃渠道,包括行走踏板;所述行走踏板的前端棱边处和后端棱边处分别固定安装有横向的排水渠,其排水渠为中空结构;所述排水渠顶部平面的右端中部垂直向上固定安装有S状的转换箱;所述转换箱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上过滤箱,而转换箱的左端固定对接有下过滤箱;所述下过滤箱的左端固定对接有水平的长方体状的仿静态流水渠,而仿静态流水渠的底部平面的左端则垂直向下固定安装有下水管,其下水管的下端的则与排水渠的内腔固定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渠包括湿气溢出孔,所述排水渠上端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状的罩体结构,其排水渠的左端侧壁和右端竖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横向的湿气溢出孔,排水渠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园林中的排水管道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箱包括支撑板、转换排管、氛围灯和水轮,所述转换箱的底部平面的下端和上端位置处分别垂直向下固定安装有支撑板,其支撑板的下端与排水渠的顶部平面固定相连接,转换箱中分隔成三个腔室,其中上下两个腔室恰好处于S状结构的上下两端,且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水平排列的透明玻璃制成的转换排管,所述转换排管将对应的下过滤箱和上过滤箱相互连通,转换箱上端腔室的左侧壁下端处于转换排管的连接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氛围灯,转换箱下端腔室的右端侧壁上端处于转换排管的连接位置处也固定安装有氛围灯,转换箱中间的腔室中转动安装有六叶制水轮,其水轮叶片的一端为弧面内凹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仿静态流水渠包括传声管、底板、凸柱和挡水板,所述仿静态流水渠的底部固定铺设有右端高左端低的底板,其底板的倾斜面上左右间隔均匀固定安装有纵向的凸柱,所述仿静态流水渠的前端侧壁的中部靠上处垂直固定安装有左右间隔均匀的传声管,而传声管的下方的仿静态流水渠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上端为倾斜面的挡水板。

进一步的,所述下过滤箱包括滤盘A、排污帽A和过水孔,所述下过滤箱内腔中部靠下处固定安装有水平状的滤盘A,而滤盘A下方的下过滤箱上螺接有排污帽A,所述排污帽A左端侧壁上与仿静态流水渠中底板上端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矩形状的过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下水管包括锥形螺道,所述下水管的中部开设有上宽下窄的锥形螺道。

进一步的,所述上过滤箱包括进水口、滤盘B和排污帽B,所述上过滤箱的上端中部开设有与园林内供水管道固定相连接的进水口,上过滤箱内腔的中部靠下处固定安装有格栅状的滤盘B,而滤盘B下方的上过滤箱上也螺接有排污帽B。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排水渠上端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状的罩体结构,其排水渠的左端侧壁和右端竖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横向的湿气溢出孔,排水渠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园林中的排水管道相连接,当人们行走在行走踏板上时,排水渠中的水产生的部分水气将透过湿气溢出孔溢流到行走踏板上方,使得人们能够处于较湿润的环境中,仿佛进入到山林溪水旁一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由于转换箱的底部平面的下端和上端位置处分别垂直向下固定安装有支撑板,其支撑板的下端与排水渠的顶部平面固定相连接,转换箱中分隔成三个腔室,其中上下两个腔室恰好处于S状结构的上下两端,且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水平排列的透明玻璃制成的转换排管,转换排管将对应的下过滤箱和上过滤箱相互连通,转换箱上端腔室的左侧壁下端处于转换排管的连接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氛围灯,转换箱下端腔室的右端侧壁上端处于转换排管的连接位置处也固定安装有氛围灯,转换箱中间的腔室中转动安装有六叶制水轮,其水轮叶片的一端为弧面内凹结构,当水流通过时,经过转换排管可在氛围灯照射下明确的看见水线,而犹如山间流水般,而流水带动水轮转动,更具有田园意境,能够放松人心。

由于仿静态流水渠的底部固定铺设有右端高左端低的底板,其底板的倾斜面上左右间隔均匀固定安装有纵向的凸柱,仿静态流水渠的前端侧壁的中部靠上处垂直固定安装有左右间隔均匀的传声管,而传声管的下方的仿静态流水渠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上端为倾斜面的挡水板,可模拟流水经过山石产生的声音,产生静谧之感,而挡水板可避免传声管出现积水。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右前上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后上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转换箱和仿静态流水渠部分侧板打开状态前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转换箱和仿静态流水渠部分侧板打开状态下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转换箱和仿静态流水渠部分侧板打开状态后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图5中A放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转换箱和仿静态流水渠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下水管和底板部分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行走踏板;2、排水渠;201、湿气溢出孔;3、转换箱;301、支撑板;302、转换排管;303、氛围灯;304、水轮;4、仿静态流水渠;401、传声管;402、底板;403、凸柱;404、挡水板;5、下过滤箱;501、滤盘A;502、排污帽A;503、过水孔;6、下水管;601、锥形螺道;7、上过滤箱;701、进水口;702、滤盘B;703、排污帽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流水玻璃渠道,包括行走踏板1;行走踏板1的前端棱边处和后端棱边处分别固定安装有横向的排水渠2,其排水渠2为中空结构;排水渠2顶部平面的右端中部垂直向上固定安装有S状的转换箱3;转换箱3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上过滤箱7,而转换箱3的左端固定对接有下过滤箱5;下过滤箱5包括滤盘A501、排污帽A502和过水孔503,下过滤箱5内腔中部靠下处固定安装有水平状的滤盘A501,而滤盘A501下方的下过滤箱5上螺接有排污帽A502,排污帽A502左端侧壁上与仿静态流水渠4中底板402上端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矩形状的过水孔503,可对流动的水进行过滤除杂,减少渠道清理困难,当杂质沉淀在滤盘A501下方时,可定期打开排污帽A502进行清理;下过滤箱5的左端固定对接有水平的长方体状的仿静态流水渠4,而仿静态流水渠4的底部平面的左端则垂直向下固定安装有下水管6,其下水管6的下端的则与排水渠2的内腔固定相连接;仿静态流水渠4包括传声管401、底板402、凸柱403和挡水板404,仿静态流水渠4的底部固定铺设有右端高左端低的底板402,其底板402的倾斜面上左右间隔均匀固定安装有纵向的凸柱403,仿静态流水渠4的前端侧壁的中部靠上处垂直固定安装有左右间隔均匀的传声管401,而传声管401的下方的仿静态流水渠4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上端为倾斜面的挡水板404,可模拟流水经过山石产生的声音,产生静谧之感,而挡水板404可避免传声管401出现积水。

其中,排水渠2包括湿气溢出孔201,排水渠2上端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状的罩体结构,其排水渠2的左端侧壁和右端竖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横向的湿气溢出孔201,排水渠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园林中的排水管道相连接,当人们行走在行走踏板1上时,排水渠2中的水产生的部分水气将透过湿气溢出孔201溢流到行走踏板1上方,使得人们能够处于较湿润的环境中,仿佛进入到山林溪水旁一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中,转换箱3包括支撑板301、转换排管302、氛围灯303和水轮304,转换箱3的底部平面的下端和上端位置处分别垂直向下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01,其支撑板301的下端与排水渠2的顶部平面固定相连接,转换箱3中分隔成三个腔室,其中上下两个腔室恰好处于S状结构的上下两端,且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水平排列的透明玻璃制成的转换排管302,转换排管302将对应的下过滤箱5和上过滤箱7相互连通,转换箱3上端腔室的左侧壁下端处于转换排管302的连接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氛围灯303,转换箱3下端腔室的右端侧壁上端处于转换排管302的连接位置处也固定安装有氛围灯303,转换箱3中间的腔室中转动安装有六叶制水轮304,其水轮304叶片的一端为弧面内凹结构,当水流通过时,经过转换排管302可在氛围灯303照射下明确的看见水线,而犹如山间流水般,而流水带动水轮304转动,更具有田园意境,能够放松人心。

其中,下水管6包括锥形螺道601,下水管6的中部开设有上宽下窄的锥形螺道601,可形成漩涡状下水结构,一方面增加观赏感,另一方面也能够提供较强吸力,能够快速将水吸入,避免屯水滋生菌类。

其中,上过滤箱7包括进水口701、滤盘B702和排污帽B703,上过滤箱7的上端中部开设有与园林内供水管道固定相连接的进水口701,上过滤箱7内腔的中部靠下处固定安装有格栅状的滤盘B702,而滤盘B702下方的上过滤箱7上也螺接有排污帽B703,可对即将进入装置的水进行预处理,避免杂质的进入。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首先,上过滤箱7的上端中部开设有与园林内供水管道固定相连接的进水口701,上过滤箱7内腔的中部靠下处固定安装有格栅状的滤盘B702,而滤盘B702下方的上过滤箱7上也螺接有排污帽B703,可对即将进入装置的水进行预处理,避免杂质的进入,水再进入到转换箱3中,转换箱3的底部平面的下端和上端位置处分别垂直向下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01,其支撑板301的下端与排水渠2的顶部平面固定相连接,转换箱3中分隔成三个腔室,其中上下两个腔室恰好处于S状结构的上下两端,且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水平排列的透明玻璃制成的转换排管302,转换排管302将对应的下过滤箱5和上过滤箱7相互连通,转换箱3上端腔室的左侧壁下端处于转换排管302的连接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氛围灯303,转换箱3下端腔室的右端侧壁上端处于转换排管302的连接位置处也固定安装有氛围灯303,转换箱3中间的腔室中转动安装有六叶制水轮304,其水轮304叶片的一端为弧面内凹结构,当水流通过时,经过转换排管302可在氛围灯303照射下明确的看见水线,而犹如山间流水般,而流水带动水轮304转动,更具有田园意境,能够放松人心,经过下过滤箱5,仿静态流水渠4的底部固定铺设有右端高左端低的底板402,其底板402的倾斜面上左右间隔均匀固定安装有纵向的凸柱403,仿静态流水渠4的前端侧壁的中部靠上处垂直固定安装有左右间隔均匀的传声管401,而传声管401的下方的仿静态流水渠4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上端为倾斜面的挡水板404,可模拟流水经过山石产生的声音,产生静谧之感,而挡水板404可避免传声管401出现积水,最后,当人们行走在行走踏板1上时,排水渠2中的水产生的部分水气将透过湿气溢出孔201溢流到行走踏板1上方,使得人们能够处于较湿润的环境中,仿佛进入到山林溪水旁一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