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案场风控实时预警系统及方法

一种案场风控实时预警系统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房地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案场风控实时预警系统,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到达案场的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储存模块,用于储存到达过案场的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验证模块,用于判断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是否匹配;成交模块,用于在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匹配时完成交易;预警模块,用于在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不匹配时发送预警信息。本发明对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进行核对,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在出现“飞单”和“截客”的风险时及时地进行预警的技术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840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天智慧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65848.4

  • 发明设计人 焦谋;郭界;唐君左;

    申请日2020-09-30

  • 分类号G06Q10/06(20120101);G06Q50/16(20120101);G06Q40/04(20120101);

  • 代理机构50217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蒙捷

  • 地址 400714 重庆市北碚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云汉大道5号附34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27:3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地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案场风控实时预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地产公司都需要依靠渠道经纪人实现交易,由于利益的驱动,渠道带客存在着各种风险。比如说“内单外飞”,置业顾问接待自然到访的客户后,不把客户档案录入系统,而是渠道经纪人对客户进行报备,从而赚取地产公司佣金。

对于地产公司而言,有必要采取措施进行管控,比如文件CN109492998A,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防止飞单的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客户的人脸照片;提取该人脸照片的特征值;通过对比数据库中的照片是否具有与该人脸照片一致的特征值;若存在,则判断该客户为老客户,调出该客户的档案,找出与其关联的服务人员,并将该人脸照片的特征值与数据库中预存的照片进行对比以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具有该特征值的照片;若不存在,则判断该客户为新客户,分配一位服务人员,建立客户的档案,并向与该服务人员指定的账号发送该客户的照片及表示该客户已到的通知信息。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识别客户后,通知不同的服务人员进行跟单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飞单”和“截客”的现象,但是不能够对交易过程进行全程的监控,无法在出现“飞单”和“截客”的苗头时及时进行遏制。也即,不能在出现“飞单”和“截客”的风险时及时地进行预警,从而降低“飞单”和“截客”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案场风控实时预警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在出现“飞单”和“截客”的风险时及时地进行预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为:一种案场风控实时预警系统,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到达案场的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

储存模块,用于储存到达过案场的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

验证模块,用于判断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是否匹配;

成交模块,用于在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匹配时完成交易;

预警模块,用于在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不匹配时发送预警信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当客户到达案场,就会采集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并将采集到的到访登记要素储存起来。在成交时,核对成交人的现场信息是否与之前储存的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一致。如果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之前储存的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一致,说明交易不存在风险,故而可完成交易;反之,如果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之前储存的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不一致,说明交易存在风险,故而,向工作人员发送预警的通知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进行核对,能够有效地防止交易过程中出现“飞单”以及“截客”的风险,并在出现风险时及时地进行预警。

本发明对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进行核对,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在出现“飞单”和“截客”的风险时及时地进行预警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判断当前时间点是否处于到访保护期内:如果当前时间点没有处于到访保护期内,发送指令到预警模块进行预警;如果当前时间点处于到访保护期内,发送指令到成交模块完成交易。

有益效果在于:如果当前时间点没有处于到访保护期内,说明客户到访的时间不正常,故而直接进行预警,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有效地识别交易风险。

进一步,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判断当前时间点是否早于报备时间点:如果当前时间点早于报备时间点,发送指令到预警模块进行预警;如果当前时间点不早于报备时间点,发送指令到成交模块完成交易。

有益效果在于:如果当前时间点早于报备时间点,可能会出现“截客”,故而进行预警,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有效防止“截客”。

进一步,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判断当前客户和推荐人的对应关系与报备的客户和推荐人的对应关系是否一致:如果当前客户和推荐人的对应关系与报备的客户和推荐人的对应关系不一致,发送指令到预警模块进行预警;如果当前客户和推荐人的对应关系与报备的客户和推荐人的对应关系一致,发送指令到成交模块完成交易。

有益效果在于:通常客户和推荐人的对应关系是不变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预防变更权益人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判断签约时间点是否处于签约保护期内:如果签约时间点没有处于签约保护期内,发送指令到预警模块进行预警;如果签约时间点处于签约保护期内,发送指令到成交模块完成交易。

有益效果在于:如果签约时间点没有处于签约保护期内,说明本次签单存在问题,故而需要进行预警,防止出现风险。

进一步,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判断当前时间点与报备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值是否在预设时段以内:如果当前时间点与报备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值不在预设时段以内,发送指令到预警模块进行预警;如果当前时间点与报备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值在预设时段以内,发送指令到成交模块完成交易。

有益效果在于:由于交通拥堵等原因,客户有时并不能准点到达,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避免在客户正常延误的情况下进行误判。

进一步,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判断当前客户和推荐人是否在不同渠道进行报备:如果当前客户和推荐人在不同渠道进行报备,发送指令到预警模块进行预警;如果当前客户和推荐人没有在不同渠道进行报备,发送指令到成交模块完成交易。

有益效果在于:正常情况下客户和推荐人应在相同渠道进行报备,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降低在不同渠道进行报备的风险。

进一步,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判断当前楼盘是否与报备楼盘一致:如果当前楼盘与报备楼盘不一致,发送指令到预警模块进行预警;如果当前楼盘与报备楼盘一致,发送指令到成交模块完成交易。

有益效果在于:如果当前楼盘与报备楼盘不一致,说明出现了“截客”或者“飞单”,故而进行预警,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有效降低“截客”或者“飞单”的风险。

进一步,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判断当前楼盘与报备楼盘是否为同一家企业:如果当前楼盘与报备楼盘不为同一家企业,发送指令到预警模块进行预警;如果当前楼盘与报备楼盘为同一家企业,发送指令到成交模块完成交易。

有益效果在于:同一家企业可能开发有多个楼盘同时销售,这种情况下即使当前楼盘与报备楼盘不一致,也不会影响开发商的利益,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可以防止误判。

本发明提还一种案场风控实时预警方法,包括步骤:

S1、采集到达案场的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

S2、储存到达过案场的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

S3、判断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是否匹配;

S4、在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匹配时完成交易;在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不匹配时发送预警信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当客户到达案场,就会采集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并将采集到的到访登记要素储存起来。在成交时,核对成交人的现场信息是否与之前储存的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一致。如果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之前储存的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一致,说明交易不存在风险,故而可完成交易;反之,如果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之前储存的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不一致,说明交易存在风险,故而,向工作人员发送预警的通知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进行核对,能够有效地防止交易过程中出现“飞单”以及“截客”的风险,并在出现风险时及时地进行预警。

本发明对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进行核对,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在出现“飞单”和“截客”的风险时及时地进行预警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案场风控实时预警系统实施例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案场风控实时预警系统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到达案场的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

储存模块,用于储存到达过案场的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

验证模块,用于判断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是否匹配;

成交模块,用于在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匹配时完成交易;

预警模块,用于在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不匹配时发送预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采集模块、储存模块、验证模块、成交模块与预警模块均集成在服务器上,通过程序/软件/代码实现其功能。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S1、采集模块采集到达案场的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

当客户到访售楼部后,由推荐人进行接待,并在服务器的输入端输入到达案场的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采集模块采集到达案场的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并将其发送到验证模块进行验证。具体而言,到达案场的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包括:楼盘信息,比如民心家园A区;客户信息,比如人脸照片、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到访的时间;推荐人信息,比如姓名、工号、签单的时间或者签约的时间。

S2、储存模块储存到达过案场的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

当客户的到访登记要素输入完毕后,储存模块获取这些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储存起来,以便后续作为验证成交人现场信息的原始资料。

S3、验证模块判断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是否匹配。

当客户和推荐人进行交易时,也即成交人为客户和推荐人,验证模块获取客户的此时到访登记要素的信息后,从储存模块中提取与客户对应的之前储存的到访登记要素,并将两者进行匹配,判断是否能够匹配成功。

匹配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判断当前时间点是否处于到访保护期内。本实施例中,到访保护期可由推荐人预先人为设定,比如2020年9月25日—2020年9月27日,如果当前到访的时间点为2020年9月28日,没有处于到访保护期内,验证模块就发送指令到预警模块;如果当前到访的时间点为2020年9月26日,处于到访保护期内,进行下一步判断。

然后,判断当前时间点是否早于报备时间点。本实施例中,推荐人的报备时间点为2020年9月26日9:30,如果客户到访的当前时间点为2020年9月26日9:00,早于报备时间点,验证模块就发送指令到预警模块;如果客户到访的当前时间点为2020年9月26日10:00,不早于报备时间点,进行下一步判断。

接着,判断当前客户和推荐人的对应关系与报备的客户和推荐人的对应关系是否一致。本实施例中,报备的客户和推荐人的对应关系为,客户张三对应推荐人李四,如果当前客户和推荐人的对应关系为客户张三对应推荐人王五,与报备的客户和推荐人的对应关系不一致,验证模块就发送指令到预警模块;如果当前客户和推荐人的对应关系为客户张三对应推荐人李四,与报备的客户和推荐人的对应关系一致,就进行下一步判断。

再接着,判断签约时间点是否处于签约保护期内。本实施例中,签约保护期推荐人将其设定为2020年10月1日—2020年10月日,如果签约时间点2020年10月4日,没有处于签约保护期内,验证模块发送指令到预警模块;如果签约时间点为2020年10月2日,处于签约保护期内,就判断当前时间点与报备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值是否在预设时段以内。本实施例中预设时段为20分钟,如果客户到访的当前时间点与报备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值为30分钟,不在预设时段以内,验证模块就发送指令到预警模块;如果当前时间点与报备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值为10分钟,在预设时段以内,进行下一步判断。

最后,判断当前客户和推荐人是否在不同渠道进行报备。如果当前客户和推荐人在B、C渠道同时进行报备,验证模块就发送指令到预警模块;如果当前客户和推荐人仅在B渠道进行报备,验证模块就发送指令到成交模块指示客户和推荐人完成交易。

S4、成交模块在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匹配时完成交易;预警模块在成交人的现场信息与到访登记要素不匹配时发送预警信息。

当成交模块接收到指令后,指示客户和推荐人完成交易,比如指示客户和推荐人填写相关表格、支付相关账款等;当预警模块接收到指令后,向有关工作人员推送预警信息,比如“到访时间存在风险”、“签约时间存在风险”。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

S3中,验证模块还判断当前楼盘是否与报备楼盘一致。本实施例中,推荐人的报备楼盘为“幸福广场”,如果当前楼盘为“幸福广场”,与报备楼盘一致,验证模块发送指令到成交模块;如果客户到访的当前楼盘为“民心佳园”,与报备楼盘不一致,就接着判断当前楼盘与报备楼盘是否为同一家企业。比如说,推荐人的报备楼盘为“幸福广场A区”,如果当前楼盘为“民心家园B区”,与报备楼盘不为同一家企业,验证模块就发送指令到预警模块;反之,如果当前楼盘为“幸福广场B区”,与报备楼盘为同一家企业,验证模块发送指令到成交模块。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仅在于,

通过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的方式判断经纪人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具体而言,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分析监控视频中有经纪人的画面中是否有客户,客户可以是新客户,也可以是老客户。如果有经纪人的画面中有客户,无论该客户是新客户,还是老客户,判断经纪人处于繁忙状态。

如果有经纪人的画面中没有客户,服务器发送信号到经纪人的终端,本实施例中终端为IPAD平板电脑。IPAD接收到信号后,开启麦克风采集与经纪人相关的对话语音,并将采集到的对话语音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对话语音后,验证模块将对话语音转换为文字,然后通过语义识别的方式判断文字中出现的与售楼主题相关的词汇占比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本实施例中预设阈值为30%,如果文字中出现的与售楼主题相关的词汇占比超过预设阈值,就判定经纪人处于繁忙状态;反之,如果文字中出现的与售楼主题相关的词汇占比没有超过预设阈值,就判定经纪人处于空闲状态。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防止经纪人在与客户对话,但是摄像头没有拍摄到客户时,误判经纪人处于空闲状态。

若经纪人处于空闲状态,通过服务器向终端发送信号,指令其对需要帮助的客户进行服务,此时需要帮助的客户为新客户。如果新客户需要的帮助为非专业帮助,比如寻找卫生间,经纪人就在终端上回复“OK”;如果新客户需要的帮助为专业帮助,比如询问房屋买卖合同条款,经纪人就在终端上回复“请求专业置业顾问进行帮助”。通过这样的方式,可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