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具备横向承载能力的垂向运动平台

一种具备横向承载能力的垂向运动平台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备横向承载能力的垂向运动平台,包含作动器、承力框架、钢丝绳、导入滑轮、导出滑轮、电机、电机支座、丝杠、滑块、滑板、弹簧、承力螺栓,以及导入孔、导向螺栓、滑轮座、支座孔、承力螺栓定位孔、滑板、导出孔、丝杠支座、滑板导向孔、被动间隙、主动间隙、滑轮座导向孔、定位导向孔、导向螺栓定位孔。本发明实现了钢丝绳伸出位置的自动空间定位。利用承力螺栓的紧固,实现滑轮座与承力框架的固定连接,所受大量级载荷通过滑轮及滑轮座传递至承力框架,丝杠所受的横向力可以通过弹簧刚度调节。本发明实现了加载力输出位置的空间调节,同时实现了加载力完全作用于承力框架,避免丝杠承受较大横向载荷。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08125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邮电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810609555.4

  • 发明设计人 严鲁涛;韩磊;张斌;

    申请日2018-06-13

  • 分类号B66D3/06(20060101);B66D3/18(20060101);G01D2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32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娜

  • 地址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7:55:4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2-14

    授权

    授权

  • 2019-01-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6D3/06 申请日:201806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12-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横向承载能力的垂向运动平台,特别涉及一种通过间隙调整变换承载结构的大行程运动平台,属于力学环境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运动平台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高加速度的显著优势,在数控机床、电子封装等各个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运动平台一般由伺服电机、滚珠丝杠、滑块、伺服驱动器、运动控制器、上位机软件及负载等构成。除大行程的运动要求之外,在吊装、静力试验等领域还对运动平台的垂向承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因滚珠丝杠的横向承载能力较差,运动平台一般不能承受较大的横向载荷。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备横向承载能力的垂向运动平台,该平台利用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带动滑块、滑板及滑轮,可在大范围内运动并定位。在任意位置定位后,使用螺栓预紧固定,并利用碟簧变形量,将外部载荷传递至承力框架,从而避免了丝杠承受横向载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滚珠丝杠承受横向载荷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具备横向承载能力的垂向运动平台,使用碟簧受压产生的变形,将横向承载转移至承力支架的方法。

一种具备横向承载能力的垂向运动平台,包括实施静载荷的作动器;具备大承载能力的承力框架;用于实施目标拉力的钢丝绳;调整钢丝绳方向的导入滑轮及导出滑轮;用于实现空间运动的电机、电机支座、丝杠、滑块、滑板;用于实现位移补偿能力的弹簧;实现空间定位及锁紧的承力螺栓;以及导入孔;导向螺栓;滑轮座;支座孔;承力螺栓定位孔;导出孔;丝杠支座;滑板导向孔;被动间隙;主动间隙;滑轮座导向孔;定位导向孔、导向螺栓定位孔。

承力框架为主承力结构,设置有导入孔、导出孔、定位导向孔;承力框架与导入滑轮的支座、电机支座、丝杠支座均固定连接,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所述承力框架为柱形框架结构,材料为钢,其中,导入孔位于承力框架的侧面底部位置;导出孔为长圆形结构,位于侧面位置;定位导向孔与导出孔位于同一侧面。

作动器位于承力框架外部,作动器伸出端与钢丝绳相连,钢丝绳通过导入孔进入承力框架内部,并在导入滑轮处换向,再经过导出滑轮换向,通过滑轮座上的滑轮座导向孔、滑板导向孔、导出孔伸出承力框架外,对外部产品施加载荷。

滑块与滑板固定连接,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导出滑轮固定安装在滑轮座上,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滑轮座上还设置有导向螺栓定位孔、承力螺栓定位孔。

导向螺栓穿过滑轮座上的导向螺栓定位孔与滑板固定连接,且滑轮座与滑板之间为弹簧,导向螺栓穿过弹簧中心,起到导向作用。

导向螺栓定位孔的直径大于导向螺栓的直径,因此,在受力时,滑轮座可沿导向螺栓的轴向自由运动。

电机带动丝杠旋转,并驱动滑块运动,进而滑板、滑轮座、滑轮一起运动。

滑轮座与滑板之间形成的间隙为主动间隙。

滑轮座与承力框架形成的间隙为被动间隙。

当到达指定位置后,承力螺栓通过承力框架上的定位导向孔与承力螺栓定位孔连接;在拧紧过程中,弹簧受力压缩,主动间隙和被动间隙均减小;当被动间隙减小至零时,滑轮座与承力框架紧密相连;此时,滑板所受的力,也即为丝杠所受的横向力为弹簧的弹力。

实现空间定位后,作动器带动钢丝绳产生拉力F,滑轮上的力通过滑轮座传递至承力框架,可见丝杠并不承受F的作用,也即实现了承载结构的转移。

本发明一种具备横向承载能力的垂向运动平台,其优点及功效在于:利用电机带动丝杠旋转,并驱动滑块、滑板、滑轮座产生垂向运动,实现了钢丝绳伸出位置的空间定位。电机运动由伺服控制器控制,实现了运动的高精度自动控制。本发明利用承力螺栓与承力螺栓定位孔的旋紧,实现滑轮座与承力框架的固定连接。在作动器带动钢丝绳工作时,所产生的大量级载荷F通过滑轮及滑轮座传递至承力框架,从而避免丝杠承受较大横向力。丝杠所受的横向力仅为弹簧形变产生的弹力,并可以通过弹簧刚度调节。本发明一方面实现了加载力F输出位置的空间运动以及任意位置的定位,也实现了加载力F完全作用于承力框架之上,从而保护了丝杠。

附图说明

图1垂向运动平台主视图。

图2垂向运动平台俯视图。

图3垂向运动平台左视图。

图4滑轮座主视图。

图5滑轮座俯视图。

图6滑轮座左视图。

1作动器;2导入孔;3导入滑轮;4承力框架;5钢丝绳;6导出滑轮;7导向螺栓;8滑轮座;9电机支座;10电机;11支座孔;12弹簧;13承力螺栓定位孔;14滑板;15滑块;16承力螺栓;17导出孔;18丝杠;19丝杠支座;20滑板导向孔;21被动间隙;22主动间隙;23滑轮座导向孔;24定位导向孔;25导向螺栓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针对运动台无法承受较大横向力的弊端,提出一种具备横向承载能力的垂向运动平台,该运动平台通过电机带动丝杠及滑块,可实现加载力输出位置的空间自动定位。另外,平台设置了主动间隙和被动间隙,在任意位置定位时,定位螺栓产生预紧力,将引起弹簧的变形,进而减小被动间隙,直至滑轮座与承力框架紧密接触,即实现了承力框架承载外部力,避免了丝杠承受横向力。在预紧力解除后,即可实现位置的自动控制。

具体来说,本发明一种具备横向承载能力的垂向运动平台,包括:

作动器1;导入孔2;导入滑轮3;承力框架4;钢丝绳5;导出滑轮6;导向螺栓7;滑轮座8;电机支座9;电机10;支座孔11;弹簧12;承力螺栓定位孔13;滑板14;滑块15;承力螺栓16;导出孔17;丝杠18;丝杠支座19;滑板导向孔20;被动间隙21;主动间隙22;滑轮座导向孔23;定位导向孔24;导向螺栓定位孔25。

其中,作动器1为施力部件,作动器1的伸出端与钢丝绳5固定连接。

钢丝绳5一端与作动器1固定连接,并通过承力框架4上的导入孔2进入承力框架4内部。钢丝绳5通过导入滑轮3产生方向的改变,进而通过导出滑轮6进一步转向。转向后的钢丝绳5通过滑轮座8上的滑轮座导向孔23,穿过滑板14上的滑板导向孔20,再由承力框架4上的导出孔17穿出,并与外部的产品相连。

所述承力框架4为柱形框架结构,材料为钢,其上设置有导入孔2、导出孔17、定位导向孔24;其中,导入孔2位于承力框架4的侧面底部位置;导出孔17为长圆形结构,位于侧面位置;定位导向孔24与导出孔17位于同一侧面。

当作动器1的伸出杆收缩时,钢丝绳5收紧,对外部产品产生拉力F的作用。

电机10位于承力框架4内部,并在电机支座9上固定。电机10的伸出端穿过支座孔11与丝杠18固定连接,该连接方式可以为键连接、销连接、螺栓法兰连接等。丝杠18的另一端与丝杠支座19连接,丝杠支座19固定在承力框架4上。

丝杠18上设置有滑块15,当电机10带动丝杠18旋转时,滑块15实现垂向直线运动。

滑块15与滑板14固定连接,实现同步运动;

导出滑轮6固定安装在滑轮座8上,滑轮座8的材料为钢,其上还设置有导向螺栓定位孔25、承力螺栓定位孔13;

导向螺栓7通过滑轮座8上的导向螺栓定位孔25,并穿过弹簧12中心,与滑板14固定相连;

滑板14的材料为钢,其上中心部位设置有滑板导向孔20;

导向螺栓定位孔25的直径大于导向螺栓7的直径,因此,在受力时,滑轮座8可沿导向螺栓7的轴向自由运动;

滑轮座8与滑板14形成了主动间隙22,当弹簧12受力压缩时,主动间隙22将减小;

滑轮座8与承力框架4形成了被动间隙21,滑轮座8的运动同样改变被动间隙21的大小;

可见,电机10带动丝杠18,进而驱动滑块15、滑板14、滑轮座8、导出滑轮6做直线运动,可实现空间任意位置的运动。当达到指定位置后,承力螺栓16穿过承力框架4上的定位导向孔24,与承力螺栓定位孔13连接。在旋紧过程中,轴承座8使弹簧12压缩,主动间隙22、被动间隙21同时减小,直至轴承座8与承力框架4紧密接触。继续增加承力螺栓16的预紧力,将不会对弹簧12产生作用。当施加静力载荷F时,钢丝绳5将力传导至轴承座8,进而传导至承力框架4,而滑板14、滑块15、丝杠18均不受静力载荷F的作用,也即避免了丝杠18受较大的横向力。可见,丝杠18所受的横向力完全取决于弹簧12压缩产生的弹力,因此可通过弹簧刚度调节。

具体工作时:

(1)向电机10的控制系统输入位置指令,电机10产生旋转运动,带动丝杠18、滑块15、滑板14、滑轮座6运动至指定位置,即定义了钢丝绳5的伸出位置。

(2)到达指定位置后,承力螺栓16通过定位导向孔24旋入承力螺栓定位孔13,滑轮座8在承力螺栓16的预紧力作用下运动,并引起弹簧12压缩,以及主动间隙22、被动间隙21的减小。承力螺栓16进一步旋紧,直至被动间隙21为零,滑轮座8与承力框架4紧密贴合。完成此过程后,丝杠18仅受弹簧12产生的弹力作用。

(3)作动器1伸出端伸出,并与钢丝绳5相连。钢丝绳5的另一伸出端穿过承力框架4上的导出孔17与外部的产品相连。

(4)作动器1的伸出端收缩,带动钢丝绳5,对外部产部施加拉力F。此过程中,因为滑轮座8与承力框架4固定连接,钢丝绳5上的力直接通过导出滑轮6、滑轮座8传递至承力框架4,而不会对丝杠18产生影响。

(5)试验结束后,作动器1伸出端伸出,实现卸载,F变为零。

(6)反向旋转承力螺栓16,直至完全旋出。滑轮座8在弹簧12的作用力下,恢复至初始位置。

(7)电机10启动,并带动导出滑轮6运动至初始位置,准备下一次试验。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