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子宫内翻教学模型

一种子宫内翻教学模型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学教学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子宫内翻教学模型,包括模体,模体的内部设有子宫体和子宫内翻发生器,模体上设有与子宫体连通的阴道,还包括转筒,转筒上设有扭簧,转筒上缠绕有遮挡布,模体的顶部设有透明的腹部,模体上设有用于固定遮挡布的固定件。本方案便于当老师讲解时,学生可透过教学模型观察到内部的器官构造,当学生模拟对内翻的子宫复位时,本模型可屏蔽学生的视线,保证学生通过手感来判断子宫内翻的情况以及托住子宫内膜的位置等。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7178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810791014.8

  • 发明设计人 余美佳;常青;王丹;

    申请日2018-07-18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成艳

  • 地址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3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6:57: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4-21

    授权

    授权

  • 2018-11-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9B23/28 申请日:201807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10-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教学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子宫内翻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子宫内翻是指子宫底部向宫腔内陷入,使子宫内膜面向外翻出,甚至自宫颈翻出。根据子宫是否翻出宫颈,将子宫内翻分为不完全内翻(I度)和完全内翻(II度和III度)。20世纪上半叶,子宫内翻因诊治不及时,死亡率高达40%,主要死因为休克、出血、感染等。对于急性子宫内翻,若未及时发现并抢救,可导致产妇在3-4小时内死亡。但若能及时发现及治疗,愈后良好。因此,子宫内翻复位术是妇产科医护人员应掌握的必备技能。

在临床教学和实习时,因不能在活体上做练习,因此需要教学模型来达到学习和练习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教学模型不是透明的,学生无法透过教学模型看到内脏器官,故学生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解领悟内部器官的构造,或者只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就会导致学习的周期较长,学习的速度较慢,教学效果较差。即便现有的教学模型是透明的,利于老师的讲解,便于学生了解教学模型内部的器官构造,但是当学生对内翻的子宫进行复位操作时,学生可观察到子宫内翻的情况以及子宫内翻的具体部位,这样就失去了模拟的意义,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不利的。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应该边观察边操作,而是通过自己的手感来判断子宫内翻的情况以及托住子宫内膜的位置等。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子宫内翻教学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子宫内翻教学模型,以便于当老师讲解时,学生可透过教学模型观察到内部的器官构造,当学生模拟对内翻的子宫复位时,本模型可屏蔽学生的视线,保证学生通过手感来判断子宫内翻的情况以及托住子宫内膜的位置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子宫内翻教学模型,包括模体,模体的内部设有子宫体,模体上设有与子宫体连通的阴道,还包括转筒,转筒上设有扭簧,转筒上缠绕有遮挡布,模体的顶部设有透明的腹部,模体上设有用于固定遮挡布的固定件,模体的内部还设有子宫内翻发生器。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子宫内翻发生器用于使子宫发生内翻的病态状态。由于腹部为透明的,故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学生可透过透明的腹部观察到模体内部的子宫体的结构、形状以及子宫体的相对位置等,从而使学生对身体内的子宫了解的更加清楚,并且也便于老师给学生演示如何使子宫内膜复位,例如用手托住子宫内膜的位置,使子宫内膜复位的顺序等等。遮挡布用于对透明的腹部进行遮挡。当需要对透明的腹部进行遮挡时,通过拉扯遮挡布使转筒上的遮挡布展开,遮挡布带动转筒转动,转筒上的扭簧蓄力,然后用固定件将展开的遮挡布固定住,从而使遮挡布将透明的腹部遮挡住,由于扭簧蓄力,因此转筒具有缠绕遮挡布的趋势,从而使遮挡布始终处于绷紧状态,保证遮挡布紧紧遮盖在模体上。由于模体被遮挡布覆盖,这样学生在实际模拟使子宫内膜复位时,学生不会观察到模体内部的情况,从而使学生学会用手感判断子宫内膜复位的情况,而不会通过观察的方式来判断子宫内膜复位的情况,进而利于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达到仿真练习操作的目的。当需将遮挡布从腹部上取下时,使固定件与遮挡布分开,转筒在扭簧弹力作用下而自动反向转动,从而将遮挡布自动缠绕起来,无需人工将遮挡布缠绕起来,操作简单方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在老师讲解过程中,使遮挡布不对模体进行遮挡,学生可观察到模体内部的子宫体的构造、形状,利于了解身体内部的子宫。并且学生也可观察到老师如何使子宫内膜复位的,便于学生学习。当学生实际模拟操作时,遮挡布将模体遮盖住,学生不会观察到模体内部的情况,从而使学生学会通过手感来判断子宫内膜复位的情况,从而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达到仿真练习操作的目的。

进一步,模体的内部设有膀胱体、直肠体和骶尾骨体,直肠体位于阴道的下方,骶尾骨体位于子宫体的下方,膀胱体位于阴道的上方。由此,模体内设有各个器官结构,从而使模体模拟的更加逼真,便于学生学习,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

进一步,子宫体具有弹性,子宫体包括子宫内层和子宫外层,子宫内翻发生器包括活塞腔,活塞腔上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连接有单向进气阀,活塞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穿过子宫外层且与子宫内层相抵,活塞腔与活塞之间连接有拉簧;活塞腔上设有沿活塞腔轴向分布的第一出气开关机构、第二出气开关机构和第三出气开关机构,子宫内层上设有第一感应点、第二感应点和第三感应点,第一感应点、第二感应点和第三感应点上分别设有第一压力阀、第二压力阀和第三压力阀,第一压力阀、第二压力阀和第三压力阀分别与第一出气开关机构、第二出气开关机构和第三出气开关机构之间连接有连通管。本方案中的子宫外层相当于子宫外壁,子宫内层相当于子宫内膜。可通过进气管给活塞腔充气,当给活塞腔充气时,活塞腔中的气压变大,活塞在气压的作用下沿活塞腔向靠近子宫内层方向滑动,活塞通过活塞杆推动子宫内层,活塞杆将子宫内层从子宫体的推出,从而模拟子宫内膜向外翻出,从而使子宫发生内翻的病态状态。第一出气开关机构、第二出气开关机构和第三出气开关机构用于控制活塞腔中的气体是否进入到连通管中。第一压力阀、第二压力阀和第三压力阀用于控制进入到连通管中的气体是否漏出。单向阀用于防止活塞腔中的气体从进气管中漏出。

在模拟子宫内层复位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手部需要依次托住第一感应点、第二感应点和第三感应点,从而使子宫内层上的第一感应点、第二感应点和第三感应点依次复位。当操作人员在模拟托住子宫内层的第一感应点使其复位时,打开第一出气开关机构,活塞腔中的气体可通过第一出气开关机构进入到与第一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中,若操作人员的手位正确,则操作人员的手部会触碰到第一感应点上的第一压力阀,第一压力阀打开,与第一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中的气体从第一压力阀中漏出,活塞腔中的气压变小,活塞在拉簧的作用下沿活塞腔向远离子宫体方向移动,活塞杆跟随活塞向远离子宫体方向移动,此时活塞杆与子宫内层分离,从而便于使子宫内层的第一感应点复位。若操作人员的手位不正确,则操作人员不会触碰到第一感应点上的第一压力阀,第一压力阀处于关闭状态,与第一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中的气体不会漏出,活塞腔中的气体不会漏出,即便操作人员触碰到第二压力阀和第三压力阀,但是第二出气开关机构和第三出气开关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活塞腔中的气体也不会漏出,则活塞腔中的气压不变,活塞不会带动活塞杆向远离子宫体方向移动,活塞杆继续与子宫内层相抵,操作人员无法使子宫内层的第一感应点复位。

同理,当第一感应点复位之后,操作人员继续模拟托住子宫内层的第二感应点使其复位时,打开第二出气开关机构,活塞腔中的气体可通过第二出气开关机构进入到与第二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中,若操作人员的手位正确,则操作人员的手部会触碰到第二感应点上的第二压力阀,第二压力阀打开,与第二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中的气体从第二压力阀中漏出,活塞腔中的气压继续变小,活塞在拉簧的作用下沿活塞腔向远离子宫体方向移动,活塞杆跟随活塞继续向远离子宫体方向移动,此时活塞杆与子宫内层分离,从而便于使子宫内层的第二感应点复位。若操作人员的手位不正确,则操作人员不会触碰到第二感应点上的第二压力阀,第二压力阀处于关闭状态,与第二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中的气体不会漏出,活塞腔中的气体不会漏出,即便操作人员触碰到第三压力阀,但是第三出气开关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活塞腔中的气体也不会漏出,则活塞腔中的气压不变,活塞不会带动活塞杆向远离子宫体方向移动,活塞杆继续与子宫内层相抵,操作人员也无法使子宫内层的第二感应点复位。

同理,当第一感应点和第二感应点均复位完毕之后,操作人员继续模拟托住子宫内层的第三感应点使其复位时,打开第三出气开关机构。若操作人员的手位正确,即操作人员触碰到第三感应点上的第三压力阀,活塞腔中的气体会通过第三出气开关机构、连通管和第三压力阀漏出,活塞腔中的气压继续变小,活塞带动活塞杆继续远离子宫内层,活塞杆不会与子宫内层相抵,从而便于使子宫内层的第三感应点复位。若操作人员的手位不正确,则操作人员不会触碰到第三压力阀,活塞腔中的气体不会通过第三压力阀而泄漏,活塞腔中的气压不变,活塞不会带动活塞杆向远离子宫体方向移动,活塞杆继续与子宫内层相抵,操作人员也无法使子宫内层的第三感应点复位。

由此,通过本方案实现了第一感应点、第二感应点和第三感应点的依次复位,若操作人员的手位不正确,则活塞杆与子宫内层相抵,从而使子宫内层不会复位。通过本方案可实际模拟使最后翻出的宫腔内膜先归还、先翻出的宫腔内膜后归还的顺序依次推送归还翻出的宫腔内膜,然后最后归还宫底,提高了本模型的仿真性,利于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进一步,第一出气开关机构、第二出气开关机构和第三出气开关机构均包括固定块、滑动块、堵块、位于活塞腔上的滑杆孔和位于活塞腔上的出气孔,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滑动连接在滑动块上,固定块和滑动块之间连接有压簧,堵块包括密封端和出气端,密封端密封滑动连接在出气孔上,出气端位于活塞腔内,且出气端的直径小于出气孔的直径,滑杆的一端密封滑动连接在滑杆孔内,且滑杆滑动连接在滑杆孔内的一端与堵块的出气端之间连接有连接片,出气孔上均一体成型有出气管;连通管远离子宫内层的一端与出气管连通。当活塞与第一出气开关机构的滑杆相抵时,滑杆沿滑动块向远离活塞腔的方向滑动,滑杆带固定块靠近滑动块,固定块和滑动块之间的距离变小,压簧被压缩。同时,滑杆通过连接片带动堵块在出气孔中滑动,堵块的密封端滑离出气孔,堵块的出气端滑入到出气孔中,由于出气端的直径小于出气孔的直径,故堵块与出气孔之间出现间隙,从而使活塞腔中的气体通过堵块与出气孔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出气管中,然后再从出气管进入到与第一压力阀连接的连通管中。而此时,第二出气开关机构上的滑杆和第三出气开关机构上的滑杆均未与活塞相抵,第二出气开关机构上的堵块和第三出气开关机构上的堵块将出气孔堵住,从而可防止活塞腔中的气体进入到与第二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和与第三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中。

同理,当活塞与第二出气开关机构的滑杆相抵时,第二出气开关机构上的堵块将出气孔打开,活塞腔中的气体通过出气孔进入到出气管中,再进入到与第二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中。而此时,第三出气开关机构上的滑杆均未与活塞相抵,故第三出气开关机构上的堵块将出气孔堵住,从而可防止活塞腔中的气体进入到与第三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中;并且活塞与第二出气开关机构的滑杆相抵时,活塞与第一出气开关机构的滑杆分离,滑杆在压簧的作用下向靠近活塞腔方向移动,滑杆通过连接片带动第一出气开关机构上的堵块在出气孔中滑动,堵块的密封端继续将出气孔堵住,从而防止活塞腔中的气体通过第一出气开关机构上的出气孔进入到与第一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中。

同理,当活塞与第三出气开关机构的滑杆相抵时,第三出气开关机构上的堵块将出气孔打开,活塞腔中的气体通过出气孔进入到出气管中,再进入到与第三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中。而第一出气开关机构上的堵块和第二出气开关机构上的堵块均将出气孔堵住,从而防止活塞腔中的气体通过第一出气开关机构上的出气孔进入到与第一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中,或者活塞腔中的气体通过第二出气开关机构上的出气孔进入到与第二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中。

通过本方案,活塞在活塞腔内滑动的过程中,通过活塞对相应的滑杆的挤压,可自动对第一出气开关机构、第二出气开关机构和第三出气开关机构进行控制,使第一出气开关机构、第二出气开关机构和第三出气开关机构自动能够打开和关闭,无需人工打开和关闭,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活塞两端的形状为圆台状,故活塞的两端具有一定的斜面,便于活塞与滑杆的端部相抵。

进一步,模体上连接有支架,支架上转动连接有收紧轮和张紧轮,张紧轮位于模体的上方,模体的侧部与收紧轮之间连接有收紧绳,收紧绳跨在张紧轮上。张紧轮用于使收紧绳处于张紧状态。通过使收紧轮转动,可调节收紧绳的长度。当收紧绳变短时,收紧绳向上拉动模体,使模体弯曲,从而对模体的姿势进行调节,模拟实际中人体姿势的摆放,进而使仿真效果更好,利于学生的学习。

进一步,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模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滑槽,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块,第二固定件位于滑块上。由于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故在模体的姿势改变过程中,若模体的体积收缩,则遮挡布变得松动,转筒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而转动,转筒将遮挡布多余的部分缠绕起来,遮挡布在缠绕过程中,遮挡布通过第二固定件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防止第二固定件使遮挡布固定不动,从而保证遮挡布能够正常移动,使转筒将遮挡布的多余部分缠绕起来,保证遮挡布处于绷紧状态。

进一步,固定件为魔术贴。通过魔术贴对遮挡布进行固定,只需粘贴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教学模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教学模型的剖视图;

图3为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35、模体36、直肠体37、骶尾骨体38、子宫体39、活塞杆40、活塞41、拉簧42、活塞腔43、第一魔术贴44、膀胱体45、一只手46、第三感应点47、第二感应点48、第一感应点49、收紧绳50、竖杆51、张紧轮52、收紧轮53、转筒54、遮挡布55、另一只手56、进气管57、阴道58、滑槽59、滑块60、第二魔术贴61、滑动块62、滑杆63、压簧64、固定块65、连通管66、出气管67、堵块68、连接片69。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4所示:一种子宫内翻教学模型,包括模体36,模体36上连接有支架,支架包括底座35和焊接在底座35上的竖杆51,模体36通过粘接的方式放置在底座35上。支架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位于模体36上方的收紧轮53,收紧轮53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收紧轮53转动的电机(图中未示出),竖杆51的顶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张紧轮52,模体36的右侧部与收紧轮53之间连接有收紧绳50,收紧绳50跨在张紧轮52上。支架上还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转筒54,转筒54与销轴之间连接有扭簧,转筒54上缠绕有黑色的遮挡布55。模体36的顶部设有透明的腹部,模体36的右侧部设有用于固定遮挡布55的第一魔术贴44,模体36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弯曲的滑槽59,两个滑槽59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60,滑块60的顶部均设有用于固定遮挡布55的第二魔术贴61。

结合图2所示,模体36的内部设有子宫体39,子宫体39为具有弹性的橡胶制成,子宫体39包括子宫内层和子宫外层,子宫体39的左侧设有活塞腔43,活塞腔43的左端上连通有进气管57,进气管57上连接有使气体单向进入到活塞腔43中的单向进气阀,通过进气管57便于向活塞腔43内充入气体。活塞腔43内滑动连接有活塞41,结合图3所示,活塞41的左、右两端呈圆台状。活塞41的右端面上焊接有活塞杆40,活塞杆40的右端穿过子宫外层与子宫内层相抵,具体的,子宫外层上设有滑孔,从而便于活塞杆40穿过子宫外层。活塞腔43的左端与活塞41的左端面之间连接有拉簧42。结合4所示,活塞腔43上设有沿活塞腔43轴向分布的第一出气开关机构、第二出气开关机构和第三出气开关机构,第一出气开关机构、第二出气开关机构和第三出气开关机构从右至左依次分布。第一出气开关机构、第二出气开关机构和第三出气开关机构均包括固定块65、粘接在模体36内的滑动块62、堵块68、位于活塞腔43上的滑杆孔和位于活塞腔43上的出气孔,出气孔上均一体成型有出气管67,出气管67上均连通有连通管66,固定块65上焊接有滑杆63,滑杆63滑动连接在滑动块62上,具体的,滑动块62上设有通孔,滑杆63滑动连接在通孔内。固定块65和滑动块62之间连接有套设在滑杆63上的压簧64,堵块68包括密封端和位于密封端下方的出气端,密封端密封滑动连接在出气孔上,出气端位于活塞腔43内,且出气端的直径小于出气孔的直径。滑杆63的底端密封滑动连接在滑杆孔内,且滑杆63的底端与堵块68的出气端之间连接有连接片69,连接片69比较薄,连接片69可位于活塞41与活塞腔43的内壁之间,因此连接片69不会阻碍活塞41的滑动。子宫内层上设有两个第一感应点49、两个第二感应点48和第三感应点47,第三感应点47位于子宫内层的中间,两个第一感应点49位于第三感应点47的两侧,两个第二感应点48也位于第三感应点47的两侧,且第二感应点48位于第一感应点49和第三感应点47之间。第一感应点49、第二感应点48和第三感应点47上分别设有第一压力阀、第二压力阀和第三压力阀,第一压力阀、第二压力阀和第三压力阀分别与最右侧的连通管66、中间的连通管66和最左侧的连通管66连通。

另外,模体36的内部设有位于子宫体39右上侧的膀胱体45、位于子宫体39右下侧的直肠体37和位于子宫体39左下侧的骶尾骨体38,直肠体37的上方设有与子宫体39连通的阴道58。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通过进气管57给活塞腔43充气,活塞腔43中的气压变大,活塞41在气压的作用下沿活塞腔43向右滑动,活塞41带动活塞杆40向右移动,活塞杆40推动子宫内层,从而使子宫内层从子宫体39中翻出,成为病态的内翻状态。当活塞41向右滑动到最右侧的滑杆63底端上时,停止给活塞腔43充气。然后开始模拟训练,一只手46从阴道58向左进入,手指缓慢在阴道58内扩张,手掌托住翻出的宫底(即第三感应点47),以最后翻出的子宫内层(即第一感应点49)先向左归还、先翻出的子宫内壁(即第三感应点47)后向左归还的顺序依次推送归还翻出的子宫内层,缓慢上推,最后向左归还宫底(即第三感应点47)。而另一只手56置于模体36的顶部相协助,模拟帮助扩张子宫底部凹陷。由此,实现了子宫内翻的仿真练习。

由于活塞41与最右侧的滑杆63相抵,故滑杆63受到活塞41的挤压向上移动,滑杆63带动固定块65向上移动,固定块65与滑动块62之间的距离变小,固定块65和滑动块62对压簧64进行挤压。同时,滑杆63的底端通过连接片69带动堵块68向上移动,堵块68的出气端滑动到出气孔中,由于出气端的直径小于出气孔的直径,因此,堵块68的出气端与出气孔之间出现间隙,活塞腔43中的气体通过该间隙和出气管67进入到与第一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66中。在使第一感应点49复位过程中,若操作人员的手位正确,则操作人员的手部会触碰到第一感应点49上的第一压力阀,第一压力阀打开,与第一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66中的气体从第一压力阀中漏出,活塞腔43中的气压变小,活塞41在拉簧42的作用下沿活塞腔43向左移动,活塞杆40跟随活塞41向左移动,此时活塞杆40与子宫内层分离,从而便于使子宫内层的第一感应点49复位。若操作人员的手位不正确,则操作人员不会触碰到第一感应点49上的第一压力阀,第一压力阀处于关闭状态,与第一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66中的气体不会漏出,活塞腔43中的气体不会漏出,即便操作人员触碰到第二感应点48的第二压力阀和第三感应点47的第三压力阀,但是最左侧的堵块68和中间的堵块68将相应的出气孔堵住,活塞腔43中的气体也不会进入到与第二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66和与第三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66中,则活塞腔43中的气压不变,活塞41也不会带动活塞杆40向左移动,活塞杆40继续与子宫内层相抵,操作人员无法使子宫内层的第一感应点49复位。

当第一感应点49复位完毕之后,此时活塞41在拉簧42的作用下向左滑动的中间的滑杆63的下方,并与中间的滑杆63的底端相抵,活塞41使中间的滑杆63向上移动,中间的滑杆63的底端通过连接片69带动中间的堵块68向上移动,从而使中间的堵块68的出气端滑动到中间的出气孔中,中间的出气孔与中间的堵块68之间具有间隙,中间的出气孔打开,活塞腔43中的气体进入到与第二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66中。操作人员继续模拟托住子宫内层的第二感应点48使其复位时,若操作人员的手位正确,则操作人员的手部会触碰到第二感应点48上的第二压力阀,第二压力阀打开,与第二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66中的气体从第二压力阀中漏出,活塞腔43中的气压继续变小,活塞41在拉簧42的作用下沿活塞腔43继续向左移动,活塞杆40跟随活塞41继续向左移动,此时活塞杆40与子宫内层分离,从而便于使子宫内层的第二感应点48复位。若操作人员的手位不正确,则操作人员不会触碰到第二感应点48上的第二压力阀,第二压力阀处于关闭状态,与第二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66中的气体不会漏出,活塞腔43中的气体不会漏出,即便操作人员触碰到第三压力阀,但是最左侧的堵块68将最左侧的出气孔堵住,活塞腔43中的气体也不会通过最左侧的出气孔和出气管67进入到与第三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66中,因此活塞腔43中的气体不会漏出,则活塞腔43中的气压不变,活塞41不会带动活塞杆40向远左移动,活塞杆40继续与子宫内层相抵,操作人员也无法使子宫内层的第二感应点48复位。

同理,当第一感应点49和第二感应点48均复位完毕之后,操作人员继续模拟托住子宫内层的第三感应点47使其复位时,若操作人员的手位正确,即操作人员触碰到第三感应点47上的第三压力阀,活塞腔43中的气体会通过活塞腔43最左侧的出气孔和出气管67进入到与第三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66中,然后气体通过第三压力阀漏出,活塞腔43中的气压继续变小,活塞41带动活塞杆40继续远离子宫内层,活塞杆40不会与子宫内层相抵,从而便于使子宫内层的第三感应点47复位。若操作人员的手位不正确,则操作人员不会触碰到第三压力阀,活塞腔43中的气体不会通过最左侧的出气孔和出气管67进入到与第三压力阀连通的连通管66中,气体不会从第三压力阀泄漏,活塞腔43中的气压不变,活塞41不会带动活塞杆40向远离子宫体39方向移动,活塞杆40继续与子宫内层相抵,操作人员也无法使子宫内层的第三感应点47复位。

当活塞41不再与滑杆63相抵时,滑杆63在压簧64的作用下而向下移动复位,滑杆63通过连接片69带动堵块68向下移动,堵块68的密封端向下滑动到出气孔中,堵块68将出气孔继续堵住。

综上,通过上述步骤实现了第一感应点49、第二感应点48和第三感应点47的依次复位,若操作人员的手位不正确,则活塞杆40与子宫内层相抵,从而使子宫内层不会复位。通过本实施例可实际模拟使最后翻出的宫腔内膜(第一感应点49)先向左归还、先翻出的宫腔内膜(第三感应点47)后向左归还的顺序依次推送归还翻出的宫腔内膜,然后最后向左归还宫底(第三感应点47),提高了本模型的仿真性,利于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另外,在实际练习前,启动电机,电机带动收紧轮53转动,收紧轮53对收紧绳50进行缠绕,收紧绳50变短,收紧绳50向上拉动模体36,从而对模体36的姿势进行调整,模拟实际中人体姿势的摆放,进而使仿真的效果更好,利于学生的学习。

并且,当老师讲解时,由于模体36的腹部为透明的,故学生可观察到模体36内的各个器官的结构,利于学生对身体内的子宫等器官了解的更加清楚,便于学生理解和老师的讲解。并且,也便于老师给学生演示如何使子宫内膜复原,例如托住子宫内膜的具体位置等。当学生操作练习时,向右拉扯遮挡布55,使遮挡布55将模体36的顶部的腹部盖住,并使第一魔术贴44和第二魔术贴61将遮挡布55固定住,从而使得遮挡布55紧紧遮挡在腹部上。这样,学生在实际模拟子宫内膜复位时,学生不会观察到模体36内部的情况,从而使学生学会用手感判断子宫内膜复位的情况,而不会通过观察的方式来判断子宫内膜复位的情况,进而利于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达到仿真练习操作的目的。

由于第二魔术贴61位于滑块60上,滑块60可在滑槽59内滑动,故第二魔术贴61也可移动。当模体36的右侧部受到收紧绳50的拉动而向上翘起时,模体36发生弯曲,模体36的体积由于弯曲会收缩,模体36的顶部与遮挡布55之间会出现间隙。此时,转筒54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而将遮挡布55多余的部分缠绕起来,转筒54缠绕多余的遮挡布55过程中,遮挡布55通过第二魔术贴61带动滑块60在滑槽59内向左滑动,从而可防止遮挡布55在第二魔术贴61的固定下而无法移动,从而保证遮挡布55能够正常移动,使转筒54将遮挡布55多余的部分缠绕起来,保证遮挡布55处于绷紧状态,利于遮挡布55将模体36覆盖的更加严密。并且,遮挡布55处于绷紧平展的状态,也比较美观。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发明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