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温湿度传感器同步空调温度状态方法及系统

一种基于温湿度传感器同步空调温度状态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温湿度传感器同步空调温度状态方法及系统,包括:检测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周围是否有用户靠近;当检测到有用户靠近时,温湿度传感器向空调发送温度状态同步指令;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接收所述空调根据所述温度状态同步指令发来的温度值;在温湿度传感器上显示所述温度值。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检测当用户靠近温湿度传感器时,温湿度传感器向空调发送温度状态同步指令并接受空调发来的温度值,实现同步显示空调当时设置的温度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67980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810570247.5

  • 发明设计人 李保水;王子;廖湖锋;梁博;

    申请日2018-06-05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孟德栋

  • 地址 519070 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6:52: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1-14

    授权

    授权

  • 2018-11-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4F11/89 申请日:201806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10-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温度同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温湿度传感器同步空调温度状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家居已悄然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对舒适的生活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空调设备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的必需品,能降温防暑保暖,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用户需要对空调的信息掌握也越来越关注,调整舒适的室内温度是对生活质量的保证,对健康、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追求越来越高。对于空调,用户并不能实时地了解空调的设定温度,用户想要查看空调设置的温度时不能轻易地获取到信息。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温湿度传感器同步空调温度状态方法及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温湿度传感器同步空调温度状态方法及系统,采用无线通讯技术,以温湿度传感器和空调设备基础形成网络,人靠近传感器时,触发红外传感,传感器向空调发送同步信息,空调做出反馈,将自身温度状态回复给传感器做出响应。

一种基于温湿度传感器同步空调温度状态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周围是否有用户靠近;

当检测到有用户靠近时,温湿度传感器向空调发送温度状态同步指令;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接收所述空调根据所述温度状态同步指令发来的温度值;

在温湿度传感器上显示所述温度值。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周围是否有用户靠近,包括:

检测温湿度传感器周围距离阈值内的红外信号;

判断所述红外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强度阈值;

当所述红外信号的强度大于强度阈值时,确定有用户靠近。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周围是否有用户靠近,包括:利用接近传感器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还包括:

判断温湿度传感器周围的温度值与所述空调当前设定的温度值的差值;

当所述差值大于温度差阈值,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将所述温度值上报至空调。

进一步的,还包括:通过温湿度传感器调节空调温度值。

一种基于温湿度传感器同步空调温度状态系统,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周围是否有用户靠近;

无线发送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有用户靠近时,温湿度传感器向空调发送温度状态同步指令;

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空调根据所述温度状态同步指令发来的温度值;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温度值。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红外检测子模块和接近传感器检测子模块。

进一步的,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温湿度传感器周围的温度值与所述空调当前设定的温度值的差值;

当所述差值大于温度差阈值,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将所述温度值上报至空调。

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值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空调的温度。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检测当用户靠近温湿度传感器时,温湿度传感器向空调发送温度状态同步指令并接受空调发来的温度值,实现同步显示空调当时设置的温度值。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温湿度传感器设置空调的温度。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时检测周围的温度是否在空调设置的范围内,并上报至空调进行调节周围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温湿度传感器设置空调温度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温湿度传感器同步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温湿度传感器同步空调温度状态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周围是否有用户靠近;

当检测到有用户靠近时,温湿度传感器向空调发送温度状态同步指令;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接收所述空调根据所述温度状态同步指令发来的温度值;

在温湿度传感器上显示所述温度值。

优选的,检测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周围是否有用户靠近,包括:

检测温湿度传感器周围距离阈值内的红外信号;

判断所述红外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强度阈值;

当所述红外信号的强度大于强度阈值时,确定有用户靠近。

优选的,利用接近传感器进行检测。

优选的,还包括:判断温湿度传感器周围的温度值与所述空调当前设定的温度值的差值;

当所述差值大于温度差阈值,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将所述温度值上报至空调。

温湿度传感器检测自身周围的区域温湿度,将检测到的值与空调设置的温度值进行对比,判断是否达到设置的温度差阀值,若达到阀值就进行上报数据给空调,空调收到传感器发送的信息后作出动作指令操作,将出风口吹向传感器方向;若未达到阀值就不进行数据上报,传感器进入休眠,等待下一个周期唤醒再次检测。

优选的,还包括:通过温湿度传感器调节空调温度值。

温湿度传感器具有调节空调功能(可以看成简单的遥控器,可以控制空调的温度、模式、风速等)。

优选的,当房间安装有多个传感器,当用户靠近其中一个温湿度传感器时(设定距离阀值),通过红外人感,传感器检测到有人则传感器向空调获取空调设置的温度,利用传感器来调节空调温度、风速等。此时其他传感器需要同步此时已经更新后的空调信息,则采用到了红外人感检测同步,人靠近温湿度传感器室时,传感器向空调获取空调当前设置的信息,实现了多个传感器同步空调状态信息。

如图2所示,在房间配置了三个传感器,在利用分布式传感器设置空调温度之前,传感器记录空调的状态温度都为25℃。利用传感器1设置空调温度值为27℃,此时传感器2、传感器3仍然保留着之前的空调状态温度值25℃。当再次想要设置空调,此时利用传感器2来调节,这时需要对传感器2的空调信息进行同步。同步就使用到了上述所述方法,当用户靠近传感器2时(设定距离阀值),通过红外人感,传感器检测到有人则传感器向空调获取空调设置的温度实现同步,传感器2显示为27℃,同步后的传感器状态如图3所示。

实施例2、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温湿度传感器同步空调温度状态系统,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周围是否有用户靠近;

无线发送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有用户靠近时,温湿度传感器向空调发送温度状态同步指令;

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空调根据所述温度状态同步指令发来的温度值;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温度值。

优选的,检测模块包括:红外检测子模块和接近传感器检测子模块。

优选的,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温湿度传感器周围的温度值与所述空调当前设定的温度值的差值;

当所述差值大于温度差阈值,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将所述温度值上报至空调。

优选的,还包括:温度值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空调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单元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