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大型海上风机的码头整体浮托装船方法

一种大型海上风机的码头整体浮托装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海洋工程结构领域,提供一种大型海上风机的码头整体浮托装船方法。适用于大型海上风机从码头基础向浮托驳船的转移,该方法基于T型码头和浮托驳船实现。T型码头为在传统码头基础上搭建一个外伸装置,外伸装置尽头设有码头圆形基座;所述的浮托驳船上设有支撑基础结构,支撑基础结构上设有DSU结构;所述的风机底部设置导向插尖,下部设置楔形卡位结构。风机在陆地专用的T型码头进行整体安装、调试后,从码头向浮托驳船转移。本发明实用且安装方便,能够在保证风机稳性的前提下,实现陆地上整体安装、整体装船、整体运输。同时该方法免除了海上风机陆地安装过程中对于大型起吊设备的需求,降低成本,提高大型海上风电的安装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6392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810533201.6

  • 申请日2018-05-2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李晓亮

  • 地址 124221 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新区大工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6:43:1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09

    授权

    授权

  • 2018-1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3B27/00 申请日:201805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10-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工程结构领域,涉及海洋工程结构的整体安装,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海上风机的码头整体浮托装船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技术的快速发展,风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战略的关注点。目前海上风电安装通常采用模块化安装,即风电拆解成几大模块,运输到指定地点,然后通过海上起吊船将各模块进行组装。结合海洋工程安装技术的特点及风电结构特性,针对大型海上风机整体浮托法安装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大型海上风机的码头整体装船技术,该技术不仅满足海上风电安装的各项指标基本要求,并且可实现在陆地上提前完成风机调试和测试,缩短海上风机并网时间,显著提高海上风机安装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针对海上风机安装的特点,提供一种大型海上风机的码头整体浮托装船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型海上风机的码头整体浮托装船方法,适用于风电领域的浮托安装,具体为适用于大型海上风机从码头基础向浮托驳船的转移,该方法基于T型码头1和浮托驳船实现。所述的T型码头1为在传统码头基础上搭建一个外伸装置,外伸装置尽头设有码头圆形基座2;所述的浮托驳船上设有支撑基础结构3,支撑基础结构3上设有DSU结构4;所述的风机底部设置导向插尖6,下部设置楔形卡位结构5(楔形卡位结构5位于导向插尖6上方)。该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步,风机在陆地专用的T型码头1进行整体安装与调试

通过陆地上的吊机将风机各部分安装于圆形基座2之上,对风机进行整体组装,所述的风机底部的导向插尖6插入支撑基础结构3上的DSU结构4中,DSU处于压缩状态,承担风机的部分重量,同时DSU结构4还提供水平限位作用,抵御风倾弯矩;组装完成后进行调试。

第二步,风机从码头向浮托驳船转移

风机在T型码头完成整体安装与调试后,浮托驳船进入并系泊就位,进行风机的整体浮托装船,具体为:

浮托驳船通过锚缆定位调整姿态后,通过绞锚方式引导浮托驳船进入T型码头,使支撑基础结构3与风机定位。浮托驳船就位后,通过潮汐及浮托驳船的排载,支撑基础结构3随浮托驳船逐渐上升,支撑基础结构3上的楔形限位结构(DSU结构)与风机下柱楔形卡位结构5接触。继续排载,风机重量逐渐转移至浮托驳船上,支撑基础结构3上的楔形限位结构与风机下柱楔形卡位结构5紧密贴合。此时,支撑基础结构3中部和上部的液压装置伸长,顶住风机,使风机塔柱与支撑基础结构3之间完全固定,继续排载,至风机下部的插尖导向6与DSU结构4完全脱离,直到二者有足够安全距离后,驳船缓慢驶离码头,从而完成风机从T型专用码头向浮托驳船的整体转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用且安装方便,能够在保证风机稳性的前提下,实现陆地上整体安装、整体装船、整体运输的优点。风机整体装船作业均在陆地上完成,不仅免除了海上安装过程中对于大型起吊设备的需求,而且在陆地上可以提前完成风机的调试和测试。同时该方法免除了海上风机陆地安装过程中对于大型起吊设备的需求,降低成本,提高了大型海上风电的安装效率。另外,专用码头的风机临时基础可以重复使用,实现模块化风机装船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也可以适用导管架、单桩、打桩机等其它海上结构的整体装船。

附图说明

图1为T型码头示意图;

图2为DSU结构位置图;

图中:1T型码头;2圆形基座;3支撑基础结构;4DSU结构;5楔形卡位结构;6插尖导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大型海上风机的码头整体浮托装船方法,适用于风电领域的浮托安装,具体为适用于大型海上风机从码头基础向浮托驳船的转移,该方法基于T型码头1和浮托驳船实现。所述的T型码头1为在传统码头基础上搭建一个外伸装置,外伸装置尽头设有码头圆形基座2;所述的浮托驳船上设有支撑基础结构3,支撑基础结构3上设有DSU结构4;所述的风机底部设置导向插尖6,下部设置楔形卡位结构5(楔形卡位结构5位于导向插尖6上方)。该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步,风机在陆地专用的T型码头1进行整体安装与调试

在靠近陆地的位置建设一个外伸的T型专用码头,方便浮托驳船进入,码头与外伸装置组成的整体形似字母T。通过陆地上的吊机将风机各部分安装于圆形基座2之上,对风机进行整体组装,组装完成后进行调试。所述的风机下部设置导向插尖6,插入支撑基础结构3上的DSU结构4中,DSU处于压缩状态,承担风机的部分重量,同时DSU结构4还提供水平限位作用,可以抵御风倾弯矩。

第二步,风机从码头向浮托驳船转移

风机在T型码头完成整体安装与调试后,浮托驳船进入并系泊就位,进行风机的整体浮托装船,具体为:

浮托驳船通过锚缆定位调整姿态后,通过绞锚方式引导浮托驳船进入T型码头,使支撑基础结构3与风机定位。浮托驳船就位后,通过潮汐及浮托驳船的排载,支撑基础结构3随浮托驳船逐渐上升,支撑基础结构3上的楔形限位结构(DSU结构)与风机下柱楔形卡位结构5接触。继续排载,风机重量逐渐转移至浮托驳船上,支撑基础结构3上的楔形限位结构与风机下柱楔形卡位结构5紧密贴合。此时,支撑基础结构3中部和上部的液压装置伸长,顶住风机,使风机塔柱与支撑基础结构3之间完全固定,继续排载,至风机下部的插尖导向6与DSU结构4完全脱离,直到二者有足够安全距离后,驳船缓慢驶离码头,从而完成风机从T型专用码头向浮托驳船的整体转移。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