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雷氏七鳃鳗生境构建方法

雷氏七鳃鳗生境构建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氏七鳃鳗生境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定当前存活至少一条雷氏七鳃鳗的河段作为生境构建河段;在生境构建河段的上游河面上间隔开铺设多个高度可调控的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在生境构建河段的下游沿第一河岸带构建成河岸植被群落;在河岸植被群落和底栖动物躲避装置之间的缓流浅水水域的水面设置多个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同时在缓流浅水水域的河床上分区域投放天然卵石形成多个卵石斑块;以及在生境构建河段的中下游的缓流深水水域间隔开成排设置多个树根鱼巢。本发明方法充分地利用了河流的水质及地貌特点,借助人工措施,快速扩大雷氏七鳃鳗的栖息地面积和种群数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它鱼类及底栖生物的栖息环境。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37793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1810175865.X

  • 申请日2018-03-02

  • 分类号A01K61/10(20170101);A01K63/00(20170101);A01K63/04(20060101);A01K61/70(20170101);A01K61/73(20170101);A01K61/75(20170101);A01K61/78(20170101);

  • 代理机构11369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史霞

  • 地址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大羊坊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6:32: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2-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61/10 专利号:ZL201810175865X 申请日:20180302 授权公告日:20200512

    专利权的终止

  • 2020-05-12

    授权

    授权

  • 2018-09-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10 申请日:201803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8-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流生态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雷氏七鳃鳗随时生境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对水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开发力度空前高涨,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越来越大,污水排放、水利工程、挖沙采矿、引水灌溉等人类活动破坏了水生生物栖息环境。加之人类的过度捕捞、气候异常等原因,最终导致了松花江流域鱼类多样性衰退,濒危物种数量大幅度减少,部分珍稀物种绝迹甚至灭绝。其中,雷氏七鳃鳗资源量也在急剧下降,目前已呈濒危状态,现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中,成为我国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之一。

松花江流域河流两岸存在着大量的采砂现象,河道采砂改变了河流形态的多样化和水动力条件,侵占了鱼类产卵场、索饵场及洄游通道,严重破坏了鱼类栖息生境,导致鱼类生境大幅度丧失和破碎化,鱼类适宜生境面积急剧减少,进而对珍稀鱼类的种群数量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为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拯救濒危水生生物,特别是珍稀鱼类,实现可持续利用目标,大量的生态恢复工程在我国七大流域开展。然而,对寒区河流珍稀鱼类的生境恢复在我国还未曾开展,目前来看,除用增殖放流作为寒区河流珍稀鱼类资源恢复的措施外,其他寒区河流珍稀鱼类生境恢复研究起步较晚,而针对雷氏七鳃鳗生境恢复工程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雷氏七鳃鳗生境构建方法,采用“河段选择-河岸植被群落构建-高度可调控的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铺设-底质粒径改造-树根鱼巢构筑”的生境构建技术,充分地利用了河流的水质及地貌特点,借助人工措施,快速扩大雷氏七鳃鳗的栖息地面积,提高了其生境适宜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它鱼类及底栖生物的栖息环境,有助于形成稳定的河流生态系统。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雷氏七鳃鳗生境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初步选定当前存活至少一条雷氏七鳃鳗的河段作为生境构建河段,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长度至少为300m;

步骤二、在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上游河面上间隔开铺设多个高度可调控的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且靠近河面一侧的第一河岸带设置;

步骤三、5月中下旬,在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下游沿第一河岸带移栽成排的菖蒲和臌囊苔草,构建成河岸植被群落,其中,成排菖蒲设置在靠近河面侧,所述河岸植被群落的长度至少为80m;

步骤四、在河岸植被群落和人工鱼巢之间的缓流浅水水域的水面设置多个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且所述多个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所设水域的水深小于0.25m;同时在缓流浅水水域的河床上分区域投放直径大于等于3cm的天然卵石形成多个卵石斑块,且相邻两个卵石斑块之间的距离为45-55m,其中,在河面的延伸方向上,多个卵石斑块与所述多个苔草木方相互错开设置;以及

步骤五、在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中下游的缓流深水水域间隔开成排设置多个树根鱼巢;

其中,所述高度可调控的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包括:第一框体,其通过软连接组件漂浮设置在河面上,且靠近第一河岸带处,以使得所述第一框体可随河面高度的升降同步升降;多个支撑杆,其均匀间隔开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内,且所述多个支撑杆的两端固定至所述第一框体对应的两个边沿上,且多个支撑杆与河流的流向的夹角≤90度;以及多个植物束,其为新鲜树枝折叠成型,所述多个植物束的一端均匀间隔开固定在所述多个支撑杆上,以使得所述多个植物束朝向河面以下延伸设置;

所述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包括:第二框体,其漂浮在水面上,且所述第二框体通过固定桩可活动的设置在靠近岸边带处;至少一根龙骨,其两端搭设在第二框体上;以及多个植株体,其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株,所述多个植株体的丛生根部通过连接线Ⅰ均匀间隔开悬挂在所述第二框体和所述至少一根龙骨之间的空间内,以使得多个植株体的丛生根部浸泡在水面以下,多个植株体的茎部凸出水面设置;其中,连接线Ⅰ搭接在至少一根龙骨和第二框体上。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水体,水温为10-20℃,且靠近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岸边带4m河面宽度范围内水域流速在0.1-0.4m/s,水深小于等于0.6m。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三中,相邻两棵臌囊苔草之间的距离为0.9-1.1m;

菖蒲的移栽密度为10-12丛/m,且5-6芽/丛,斑块式移栽,每个斑块的宽度不超过2m,斑块间距为1.8-2.1m。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四中,缓流浅水水域的流速小于等于0.2m/s,水深小于0.3m。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五中,缓流深水水域的流速小于0.2m/s,水深为0.3-0.6m;

在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中下游的缓流深水水域间隔开设置两排共6个树根鱼巢,同一排中相邻两个树根鱼巢之间的距离为48-52m。

优选的是,软连接组件还包括:

至少一组固定桩,其下端部分插入第一河岸带中;

多个软连接件,其与至少一组固定桩的数量相对应,且所述多个软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至少一组固定桩和所述第一框体的多个固定点上,多个固定点在所述第一框体上的位置两两不同;

浮球,其连接至所述第一框体上;以及

至少一组挡杆,其下端部分插入第一河岸带,且至少一组挡杆成排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和至少一组固定桩之间,裸露在河面以上的部分所述至少一组挡杆的高度至少为1m。

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组挡杆为两根,且两根挡杆之间的距离≤第一框体的边框长度;

所述第一框体的边框长度为2.5-4.5m;所述第一框体的边框为直径6-8cm的杨树树干;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为50-60cm;

所述多个植物束为新鲜杨树枝、新鲜榆树枝或新鲜柳树枝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任一植物束的一端的直径为6-8cm,长度为40-70cm,且同一支撑杆上相邻两植物束之间的距离为20-30cm。

优选的是,至少一组固定桩的下端部分插入第一河岸带的插入点Ⅰ与河面的水平距离至少为50cm;

至少一组挡杆插入河流靠近岸边带的插入点Ⅱ的水位高度为40-50cm。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框体的边框为直径6-8cm的长条形木材或就地取材的树干,且所述边框的长度为2-3m;相邻的两个龙骨之间的距离为50-60cm,且所述至少一根龙骨为长条形木材或就地取材的树干;

植株体为乌拉苔草和/或臌囊苔草,且多个植株体的茎部高度至少为15cm;多个植株体的丛生根部的直径为20-30cm,丛生根部的高度为20-25cm;在所述第二框体围合成的范围内,所述多个植株体的分布密度为3-4束/m2

优选的是,还包括:两挡柱,其下端部分插入第一河岸带,所述两挡柱沿水流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二框体和固定桩之间,两挡柱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框体的边框长度,裸露在河面以上的部分所述两挡柱的高度至少为1m。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采用“河段选择-河岸植被群落构建-高度可调控的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铺设-底质粒径改造-树根鱼巢构筑”的生境构建技术,充分地利用了河流的水质及地貌特点,借助人工措施,快速扩大雷氏七鳃鳗的栖息地面积,提高了其生境适宜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它鱼类及底栖生物的栖息环境,有助于形成稳定的河流生态系统。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根据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类是七鳃鳗生境构建方法中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根据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高度可调控的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设置在河面上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根据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高度可调控的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高度可调控的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设置在河面上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根据再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高度可调控的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设置在河面上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根据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设置在河面上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根据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设置在河面上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根据再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平衡组件组装在一个植株体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雷氏七鳃鳗生境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初步选定当前存活至少一条雷氏七鳃鳗的河段作为生境构建河段,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长度至少为300m;

步骤二、在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上游河面上间隔开铺设多个高度可调控的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10;

步骤三、5月中下旬,在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下游沿第一河岸带移栽成排的菖蒲901和臌囊苔草902,构建成河岸植被群落90,其中,成排菖蒲设置在靠近河面侧,所述河岸植被群落的长度至少为80m;

步骤四、在河岸植被群落和人工鱼巢之间的缓流浅水水域的水面设置多个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50,且所述多个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所设水域的水深小于0.25m;同时在缓流浅水水域的河床上分区域投放直径大于等于3cm的天然卵石形成多个卵石斑块(图1中虚线框部分),且相邻两个卵石斑块之间的距离为45-55m,其中,在河面的延伸方向上,多个卵石斑块与所述多个苔草木方相互错开设置;以及

步骤五、在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中下游的缓流深水水域间隔开成排设置多个树根鱼巢100;

其中,如图2-3所示,所述高度可调控的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包括:第一框体10,其通过软连接组件20漂浮设置在河面30上,且靠近第一河岸带40处,以使得所述第一框体可随河面高度的升降同步升降;多个支撑杆101,其均匀间隔开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内,且所述多个支撑杆的两端固定至所述第一框体对应的两个边沿上,且多个支撑杆与河流的流向(图1中箭头所示为河流的流向)的夹角≤90度;以及多个植物束102,其为新鲜树枝折叠成型,所述多个植物束的一端均匀间隔开固定在所述多个支撑杆上,以使得所述多个植物束朝向河面以下延伸设置。在本方案中,第一框体一般为木材质,比如树干,竹竿等,便于就地取材,且成本低,易于漂浮在河面上,并且由河面的升降调控其同步升降,软连接组件只是对第一框体起到一定的牵引固定作用,使其在小范围的河面漂浮,避免其随河流飘走;多个支撑杆固定在第一框体内,一方面加固了第一框体的结构,另一方面为植物束提供绑缚支撑结构,多个植物束需要插入水面以下,实现在不同水期为河流底栖动物提供躲避场所,也为蜉蝣目底栖生物提供搭建巢穴基质的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因此,需要采用铁丝将植物束的一端紧固在多个支撑杆上,避免其移动。新鲜树枝具有一定的韧性,一般不会被水流折断,并且其上的新鲜树叶逐渐腐烂后形成的植物碎屑以及附着藻类也能为鱼类提供食物来源;

如图8-9所示,所述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靠近第一河岸带40的河面30上,包括:第二框体50,其漂浮在水面上,且所述第二框体通过固定桩60可活动的设置在靠近岸边带处;至少一根龙骨501,其两端搭设在第二框体上,其中,两根以上龙骨搭设在第二框体上时,两两龙骨之间不相互接触;以及多个植株体502,其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株,所述多个植株体的丛生根部5021通过连接线Ⅰ503均匀间隔开悬挂在所述第二框体和所述至少一根龙骨之间的空间内,以使得多个植株体的丛生根部浸泡在水面以下,多个植株体的茎部5022凸出水面设置;其中,连接线Ⅰ503搭接在至少一根龙骨和第二框体上。在方案中,第二框体用于支撑固定至少一根龙骨和多个植株体,使得多个植株体均匀分布并漂浮在水面上,而其丛生根部则浸泡在水面以下,进而,在鱼类繁殖期为鳅科鱼类提供了静水及缓水栖息环境(流速小于0.2m/s),并且栖息装置上的植株体和附着藻类为鳅科鱼类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另一方面,植株体、第二框体和至少一根龙骨降低了水流流速,通过截留细沙和粘性沙粒,起到促淤作用,从而改变近岸区底质粒径,为鳅科鱼类提供了多样化生境条件;同时,也为底栖生物提供了良好的躲避环境,快速扩大了底栖动物的栖息地面积,发挥栖息地加强的作用,有助于形成稳定的河流生态系统。

其中,多个植株体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丛生的膨大的根部,不需要另外设置其他辅助结构,就完全可以被鳅科鱼类及其他小型鱼类提供栖息环境。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水体,水温为10-15℃,且靠近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岸边带4m河面宽度范围内水域流速在0.1-0.4m/s,水深小于等于0.6m。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三中,相邻两棵臌囊苔草之间的距离为0.9-1.1m;

菖蒲的移栽密度为10-12丛/m,且5-6芽/丛,斑块式移栽,每个斑块的宽度不超过2m,斑块间距为1.8-2.1m。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四中,缓流浅水水域的流速小于等于0.2m/s,水深小于0.3m。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五中,缓流深水水域的流速小于0.2m/s,水深为0.3-0.6m;

在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中下游的缓流深水水域间隔开设置两排共6个树根鱼巢,同一排中相邻两个树根鱼巢之间的距离为48-52m。

如图4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软连接组件还包括:至少一组固定桩201,其下端部分插入第一河岸带中;其中,一组固定桩可以为1个、2个甚至3个,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水流速度及固定框的大小等确定需要设置的数量;多个软连接件202,其与至少一组固定桩的数量相对应,且所述多个软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至少一组固定桩和所述第一框体的多个固定点上,多个固定点在所述第一框体上的位置两两不同;多个软连接件可以是铁丝、钢丝或直径较粗的麻绳等;浮球,其连接至所述第一框体上,浮球可以通过软连接绳或者铁丝、钢丝等固定在第一框体的周围,辅助其始终漂浮在河面上;以及至少一组挡杆203,其下端部分插入第一河岸带,且至少一组挡杆成排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和至少一组固定桩之间,裸露在河面以上的部分所述至少一组挡杆的高度至少为1m。在本方案中,至少一组挡杆可以为1个、2个甚至3个,其成排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和至少一组固定桩之间,当年的5-8月应用期间,如遇洪水,水位在短时间内突然增高,使得躲避装置漂浮位置较高,有可能在河流冲击及软连接件的牵拉下靠近岸边带移动,当洪水退去,水位下降时,躲避装置内固定的植物束有可能直接接触到岸边带的泥面,进而导致躲避装置部分搁置第一河岸带上,影响使用效果,而设置了至少一组挡杆后,即便河流水位上升,至少一组挡杆也能够有效阻挡躲避装置,避免其过度靠近第一河岸带,进而有效避免躲避装置部分搁置第一河岸带上。

如图6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至少一组挡杆为两根,且两根挡杆之间的距离≤第一框体第一框体的边框长度;

如图4、6所示,所述第一框体第一框体的边框长度为2.5-4.5m;所述第一框体第一框体的边框为直径6-8cm的杨树树干;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为50-60cm;

如图2、4所示,所述多个植物束为新鲜杨树枝、新鲜榆树枝或新鲜柳树枝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任一植物束的一端的直径为6-8cm,长度为40-70cm,且同一支撑杆上相邻两植物束之间的距离为20-30cm。在本方案中,第一框体的边框长度可以为2.5m、3m、3.5m、4m或4.5m;所述第一框体的边框的直径可以为6cm、7cm或8cm的杨树树干;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可以为50cm、55cm或60cm。植物束为由新鲜树枝弯折捆绑后形成,由于新鲜树枝具有一定的韧性,在植物束的另一端可以形成一定弧度的弯折,进而在植物束的另一端形成一个较为膨大的宽松空间,其中,可以为河流底栖动物提供躲避场所,也为蜉蝣目底栖生物提供搭建巢穴基质,因此,植物束的捆绑端直径略小于另一端的直径,比如,植物束的一端为6cm、7cm或8cm时,其另一端可能为15cm、17cm甚至20cm;长度也因新鲜树枝的不规则性而有一定的差异,比如为40cm、50cm、56cm、60cm、63cm、68cm或者70cm等;在同一支撑杆上,相邻两个植物束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30cm;比如为20cm、24cm、26cm或者30cm等。

如图5、6所示,高度可调控的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还包括:套环204,其套设在任一挡杆上,且所述套环的内直径大于任一挡杆直径;以及连接杆205,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套环的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靠近第一河岸带的支撑框的边框上,且连接杆水平连接设置在所述套环和所述支撑框之间。本方案中,设置套环和支撑杆用于将第一框体可活动的连接在挡杆上,以辅助挡杆阻挡躲避装置漂浮至过度靠近第一河岸带;套环的内直径大于挡杆的直径,可以满足躲避装置随水面的升降同步升降的需要,并且,为了更好的满足这一需要,挡杆可以选择竹竿或者表皮抛光处理的树干等,以减小套环与挡杆之间的摩擦力。图5中箭头为河流中的流水方向。

如图4、6所示,至少一组固定桩的下端部分插入第一河岸带的插入点Ⅰ与河面的水平距离至少为50cm;至少一组挡杆插入河流靠近岸边带的插入点Ⅱ的水位高度为40-50cm。在上述方案中,至少一组固定桩一般不浸没入水中,只是起到绑缚固定软连接件的作用,进而固定牵制第一框体的可活动范围,而至少一组挡杆则必须位于一定水位高度内,以满足阻挡第一框体过度靠近第一河岸带,因此,可在旱季,在河流水位高度为40-50cm处设置挡杆。而第一框体可设置在靠近挡杆的河面一侧,但一般不设置在河流中央,而是靠近第一河岸带设置。

在实际应用中,多个植物束上的新鲜叶片在28-30天内因为腐烂、食咬等基本消耗殆尽,因此,需要更换新的植物束,保证躲避装置的应用效果;一般在当年的5-8月应用时,每间隔28-30天更换一次所述多个植物束;所述的高度可调控的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还包括两根金属丝,其相互交叉延伸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的对角线上;如图6所示,两根金属丝用于对第一框体进行进一步固定,保证第一框体的结构稳定,延长其使用寿命;如图7所示,直角固定件104,其扣设在所述第一框体的相邻两个边框的衔接处,且所述直角固定件的开口朝向第一框体的中心;成对通孔1041,其设置在直角固定件上;多个U形钉1042,其对应可拆卸的插入成对通孔内,并经成对通孔插入第一框体的边框内;以及多个V形铰接件1043,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的四个所述直角固定件上,且任一个V形铰接件的两端铰接设置在一个所述直角固定件上;任一根金属丝的一端连接至V形铰接件的中部。由于第一框体为木质,在河流内长时间浸泡后,容易腐烂变质,而在第一框体的边框的衔接部分则更容易损坏,因此在本方案中,设置直角固定件用于进一步对第一框体的衔接部分进行加固,并且设置了U形钉方便将直角固定件固定在第一框体上,而V形铰接件则为金属丝提供绑缚固定点,方便操作,且进一步保护第一框体。直角固定件可以为不锈钢材质或PVC材质等防腐材质。

如图9、10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框体的边框为直径6-8cm的长条形木材或就地取材的树干,且所述边框的长度为2-3m;所述框体的边框为直径6cm、7cm或8cm的长条形木材或就地取材的树干,比如杨树干、柳树干等,且所述边框的长度为2m、2.3m、2.6m或3m,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进而框体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或者菱形等;

相邻的两个龙骨之间的距离为50-60cm,且所述至少一根龙骨为长条形木材或就地取材的树干;龙骨可就地取材,应用较直的杨树树干制作,两端通过铁丝等绑缚固定在框体上,或者通过钢钉固定。

如图8、12所示,植株体为乌拉苔草和/或臌囊苔草,且多个植株体的茎部高度至少为15cm;多个植株体的丛生根部的直径为20-30cm,丛生根部的高度为20-25cm;在所述第二框体围合成的范围内,所述多个植株体的分布密度为3-4束/m2。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应用的单棵的乌拉苔草和/或臌囊苔草的植株体直径为20-25cm;当苔草的茎部长高后会向四周水面弯折并形成更大的遮蔽空间,以及为鳅科鱼类提供植物碎屑类食物。提供设置多个植株体的合适密度,可为水流通过提供一定空间,进而截留水流中的细沙和粘性沙粒,起到促淤作用。

如图11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两挡柱50,其下端部分插入第一河岸带,所述两挡柱沿水流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框体和固定桩之间,两挡柱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框体的边框长度,裸露在河面以上的部分所述两挡柱的高度至少为1m。在本方案中,在应用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期间,如遇洪水,水位在短时间内突然增高,使得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漂浮位置增高,水流速度增大,因此,在河流冲击及固定桩的金属丝的牵制下靠近岸边带移动,当洪水退去,水位下降时,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内固定的植株体的丛生根部有可能直接接触到岸边带的泥面,进而导致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部分搁置第一河岸带上,影响使用效果,而设置了两挡柱后,即便河流水位上升,两挡柱也能够有效阻挡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避免其过度靠近第一河岸带,进而有效避免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部分搁置在第一河岸带上。

如图12所示,其中,所述的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还包括平衡组件60,其包括环扣601,其可拆卸的扣设在植株体的丛生根部;多个尖刺6011,其自所述环扣的内表面上突出设置,且多个尖刺插入靠近茎部的丛生根部内;多个贯通孔6012,两两对应开设在所述环扣上,且连接线Ⅰ经其中对应开设的两个贯通孔贯穿环扣和丛生根部设置;多个平衡槽602,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环扣的外表面上,另一端向垂直于所述环扣的环面向外延伸设置;且所述多个平衡槽可拆卸的扣设在部分连接线Ⅰ上。在本方案中,平衡组件与多个植株体一一对应设置,用于将多个植株体更好的固定在至少一根龙骨和框体之间的空间内,且可借助多个平衡槽的水平支撑作用,使得多个植株体始终竖立在水体上;其中,多个尖刺刺入丛生根内,进而环绕植株体提供多个支撑点,在实际应用中,多个尖刺的最大直径不超过10mm,长度不超过15mm,应尽量避免应用过程中伤及植株体的丛生根;环扣可以是软材质的纤维带、塑料带等,也可以是首尾铰接设置的金属片状;连接线Ⅰ经其中对应开设的两个贯通孔贯穿环扣和丛生根部设置,进而环扣能够分担部分植株体的重力,以减小丛生根直接插设连接线Ⅰ后对其产生的损伤。

在当年的5-8月应用时,每间隔61-62天更换一次所述多个植株体。在实际应用中,多个植株体的丛生根在60-61天内因为河水冲刷、腐烂、食咬等会损伤严重,因此,需要更换新的植株体,以保证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的应用效果。

实施例1

一种雷氏七鳃鳗生境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河段选择

2017年5月选择松花江一级支流梧桐河干流平原河段开展雷氏七鳃鳗生境构建工作,该区域水质良好,常年处于Ⅲ类水体,偶尔为Ⅳ类水,水温在10-15摄氏度之间,经事先捕捞和鱼种鉴定,水域中存活有雷氏七鳃鳗,其他鱼类种类以黑龙江鳑魮、麦穗、泥鳅、北方须鳅等种类为主,开展生境构建的河段长300m,靠近岸边带4m范围内水域流速在0.1-0.4m/s之间,水深小于0.6m;

步骤二、在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上游河面上间隔开铺设多个高度可调控的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的第一框体的规格为4m×4m,岸边带设置柳桩(至少一组固定桩),第一框体两端通过铁丝固定于在柳桩上,每隔10m固定一个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共计铺设6个;

步骤三、5月中下旬,在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下游沿第一河岸带第一河岸带移栽成排的菖蒲和臌囊苔草,构建成河岸植被群落,其中,成排菖蒲设置在靠近河面侧,所述河岸植被群落的长度至少为80m;

具体为:臌囊苔草共计移栽80颗,移栽间隔距离为1m,臌囊苔草前排水域移栽菖蒲,密度约为10-12丛/m,5-6芽/丛,斑块式移栽,每个斑块的宽度不超过2m,斑块间距为2m左右;此区域水流的流速小于0.2m/s,水深小于0.3m;

步骤四、在河岸植被群落和人工鱼巢之间的缓流浅水水域的水面设置多个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且所述多个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所设水域的水深为0.1-0.22m;同时在缓流浅水水域的河床上分区域投放直径大于等于3cm的天然卵石形成多个卵石斑块,且相邻两个卵石斑块之间的距离为45-50m;

具体为: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的第二框体的规格为2m×2m,每个第二框体内通过铁丝固定12颗苔草,2个第二框体并排为一组,每隔2m放置一组第二框体,共计铺设6组;

设置3个卵石斑块,相邻两个卵石斑块间距为10-11m,任一个卵石斑块的宽度不超过2m,长度不超过5m;以及

步骤五、在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中下游的缓流深水水域间隔开成排设置多个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

在缓流深水(流速小于0.2m/s,水深0.3-0.6m)水域放置树根鱼巢6个,间隔距离在50m左右,每个根盘上固定由新鲜树枝及草束扎成的植株束50-70把,树根盘的1/3埋入水位以下,同时用直径为3cm,长度为1m的钢钎三角式固定树根鱼巢。

结果:

2016年7月份调查显示,相同河段内,共发现鱼类9种,分别为雷氏七鳃鳗、泥鳅、蛇鮈、黑龙江鳑魮、鲫、拉氏鱥、麦穗、葛式鲈塘鳢、北方须鳅,雷氏七鳃鳗及幼体为21条;

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雷氏七鳃鳗生境构建后,2017年7月份调查显示,共发现鱼类14种,分别为雷氏七鳃鳗、泥鳅、蛇鮈、黑龙江鳑魮、鲫、拉氏鱥、麦穗、北方须鳅、中华多刺鱼、湖鱥、兴凯银鮈、黑龙江泥鳅、大鳞副泥鳅、黑龙江花鳅,雷氏七鳃鳗及幼体32条;其中,雷氏七鳃鳗幼体出现在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内苔草上,雷氏七鳃鳗成体出现在植被群落构建区及树根鱼巢底部;

与2016年相同河段相比较:

雷氏七鳃鳗种群数量有明显增加,具体增长率为52.3%;

鱼类种类也有明显增加,具体增加率为55.6%。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雷氏七鳃鳗生境构建方法,采用“河段选择-河岸植被群落构建-高度可调控的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铺设-底质粒径改造-树根鱼巢构筑”的生境构建技术,充分地利用了河流的水质及地貌特点,借助人工措施,快速扩大雷氏七鳃鳗的栖息地面积,提高了其生境适宜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它鱼类及底栖生物的栖息环境,有助于形成稳定的河流生态系统。

实施例2

步骤一河段选择

2017年5月下旬选择松花江一级支流梧桐河干流中下游河段开展雷氏七鳃鳗生境构建工作,该区域水质良好,常年处于Ⅲ类水体,偶尔为Ⅳ类水,水温在10-15摄氏度之间,经事先捕捞和鱼种鉴定,水域中存活有雷氏七鳃鳗,其他鱼类种类以黑龙江鳑魮、麦穗、鲫、兴凯银鮈等种类为主,开展生境构建的河段长320m,靠近岸边带4m范围内水域流速在0.1-0.3m/s之间,水深小于0.5m;

步骤二、在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上游河面上间隔开铺设多个高度可调控的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的第一框体的规格为4m×4m,岸边带设置柳桩(至少一组固定桩),第一框体两端通过铁丝固定于在柳桩上,每隔10m固定一个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共计铺设6个;

步骤三、5月中下旬,在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下游沿第一河岸带第一河岸带移栽成排的菖蒲和臌囊苔草,构建成河岸植被群落,其中,成排菖蒲设置在靠近河面侧,所述河岸植被群落的长度至少为80m;

具体为:臌囊苔草共计移栽80颗,移栽间隔距离为1m,臌囊苔草前排水域移栽菖蒲,密度约为10-12丛/m,5-6芽/丛,斑块式移栽,每个斑块的宽度不超过2m,斑块间距为2m左右;此区域水流的流速小于0.2m/s,水深小于0.3m;

步骤四、在河岸植被群落和人工鱼巢之间的缓流浅水水域的水面设置多个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且所述多个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所设水域的水深小于0.15-0.24m;同时在缓流浅水水域的河床上分区域投放直径大于等于3cm的天然卵石形成多个卵石斑块,且相邻两个卵石斑块之间的距离为50-55m;

具体为: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的第二框体的规格为2m×2m,每个第二框体内通过铁丝固定12颗苔草,2个第二框体并排为一组,每隔2m放置一组第二框体,共计铺设6组;

设置3个卵石斑块,相邻两个卵石斑块间距为11-12m,任一个卵石斑块的宽度不超过2m,长度不超过5m;以及

步骤五、在所述生境构建河段的中下游的缓流深水水域间隔开成排设置多个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

在缓流深水(流速小于0.2m/s,水深0.3-0.5m)水域放置树根鱼巢6个,间隔距离在50m左右,每个根盘上固定由新鲜树枝及草束扎成的植株束60-80把,树根盘的1/3埋入水位以下,同时用直径为3cm,长度为1m的钢钎三角式固定树根鱼巢。

结果:

2016年7月份调查显示,相同河段内,共发现鱼类9种,分别为雷氏七鳃鳗、蛇鮈、黑龙江鳑魮、鲫、拉氏鱥、麦穗、湖鱥、兴凯银鮈、棒花鱼,雷氏七鳃鳗及幼体为18条;

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雷氏七鳃鳗生境构建后,2017年7月份调查显示,共发现鱼类13种,分别为雷氏七鳃鳗、泥鳅、蛇鮈、黑龙江鳑魮、鲫、拉氏鱥、麦穗、北方须鳅、湖鱥、兴凯银鮈、鲇鱼、瓦氏雅罗鱼、棒花鱼,雷氏七鳃鳗及幼体27条;其中,雷氏七鳃鳗幼体出现在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内苔草上,雷氏七鳃鳗成体出现在植被群落构建区及树根鱼巢底部;

与2016年相同河段相比较:

雷氏七鳃鳗种群数量有明显增加,具体增长率为50.0%;

鱼类种类也有明显增加,具体增加率为44.44%。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