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茯苓多糖散的制备及干燥方法

一种茯苓多糖散的制备及干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茯苓多糖散的制备及干燥方法,是一种以茯苓为原料,制备及干燥得到茯苓多糖散的方法。本发明包括提取步骤、脱盐步骤、干燥步骤,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搅拌提取,相比于传统的水回流提取乙醇沉淀法或乙醇回流提取法,大大降低了有机试剂的耗费及能耗,节省了生产周期及成本,且利于保护环境。干燥步骤中,采用常压干燥后,再减压干燥得到茯苓多糖提取物的方法,解决了由于茯苓多糖水溶性差、不易在水中形成均相体系而导致的喷雾干燥效率低、产品质量不佳等问题。本申请工艺简便易行,利于工业化生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26141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1263391.1

  • 发明设计人 张卫元;李硕;张靖;曾勇;朱秀高;

    申请日2016-12-3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余晓雪

  • 地址 430042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张柏路20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5:52:2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14

    授权

    授权

  • 2018-08-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1/715 申请日:201612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7-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茯苓为原料,制备及干燥获得茯苓多糖散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畜牧业中普遍存在着接种疫苗后仍然发生传染病的爆发流行,以及用药量逐渐加大而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的现象。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长期大量滥用药物及不合理的接种疫苗,导致畜禽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在动物生产中,如何提高动物的免疫力从而降低其发病率,进而提高其经济效益,已成为有关专家及养殖户日益关注的问题。实践证明,采取有效手段,激活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可使畜禽机体接种疫苗后能够获得较高水平的免疫应答,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免疫增强剂能增强动物免疫机能,提高动物抗病能力和疫苗的免疫效果,因而在预防和控制动物性传染病上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化学药物类免疫增强剂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化学药物免疫增强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降低动物生产性能,甚至具有毒副作用和存在药物残留问题,进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茯苓Poriacocos(Schw.)Wolf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我国古典医著《神农本草经》,收载于历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医学认为,茯苓补气益元,祛邪扶正。

茯苓多糖(Poria Wolf Polysaccharides,PWP)被认为是茯苓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和增强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大量研究表明茯苓提取物总多糖对免疫系统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茯苓多糖对机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均有广泛的影响。在体液免疫中,茯苓多糖能使免疫球蛋白IgG含量上升;在细胞免疫方面,茯苓多糖能够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诸多实验表明,茯苓多糖在体内体外均能增强细胞免疫反应,刺激T细胞的转化,体外实验可使淋巴细胞活性增强20-28倍;可诱导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提升血清抗体水平,可上调IL-1、IL-2、IL-6、IL-10、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而抑制免疫抑制剂TGF-B的表达;同时茯苓多糖还可通过p38激酶激活鼠巨噬细胞NF-кB/Rel,诱导NO的表达。

现在技术基于茯苓多糖多方面的药理活性,研制并制备出了茯苓多糖散。并根据药理和临床结果,将其用于增强动物免疫机能,提高疫苗抗体水平。

目前,对于从茯苓中提取制备茯苓多糖有一些公开报道,但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

王学群于2016年在公开号CN106046192A、名称为“一种从茯苓中提取多糖的工艺”的专利申请中选取茯苓原料超细粉碎得茯苓粉,水超声波提取后离心,采用复合酶酶解分离获得滤液,除去蛋白后浓缩得茯苓多糖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到茯苓多糖,超滤后进行柱层析得纯化茯苓多糖,冷冻干燥,得到茯苓多糖。但该方法采用超声提取,不易工业化放大生产,且将得到的多糖用复合酶水解得到小分子多糖,但并无相关的理论支持小分子茯苓多糖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

刘智谋于2015年在公开号CN105639617A、名称为“一种茯苓的综合开发和应用的方法及其新用途”的专利中申请将茯苓菌核粉碎加水浸泡回流提取过滤,提取液浓缩干燥得水溶性茯苓多糖;滤渣氢氧化钠溶液提取抽滤,滤渣水洗至中性用于制备膳食纤维,滤液调pH值至弱酸性,过滤干燥得茯苓总三萜和碱溶性茯苓多糖混合物,干燥后加入乙醇水溶液中,溶解过滤,得茯苓总三萜醇溶液和碱溶性茯苓多糖固体;将碱溶性茯苓多糖水洗干燥即得;将茯苓总三萜的醇溶液浓缩干燥,得茯苓总三萜。该方法虽然考虑到茯苓中的各有效组份,但不利于实际生产操作,过程繁琐,能耗高。

汪安国等于2015年在公开号CN105132491A、名称为“一种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的专利申请中将茯苓粉碎后加水膨胀,加入酵母菌和乳酸菌进行发酵,将发酵液混合均匀,加入复合酶制剂水解,醇沉淀后,将沉淀物喷雾干燥得到成品。该方法采用发酵、酶水解等方法将茯苓多糖水解,过程较为繁琐,且由于通过大量的酶水解,多糖成分已很大程度上被水解为单糖、双糖等成分,已失去了多糖的药理活性,因此该方法所得茯苓多糖生物活性存在一定的疑问。

文继承于2015年在公开号CN105061627A、名称为“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的专利申请中将茯苓乙醇提取,滤渣水提,收集滤液,将滤液浓缩浸膏,乙醇沉淀,离心得沉淀;将沉淀依次无水乙醇、丙酮分别洗涤,将洗涤后的沉淀用蒸馏水溶解,过截留分子量为6万的中空纤维膜,收集浓缩液,然后将浓缩液过截留分子量为10万的中空纤维膜,收集透过液离心,过滤,取滤液备用;取滤液喷雾干燥,即为茯苓多糖。该方法采用过程相对繁琐,采用乙醇提取及膜过滤的方法,工艺成本较高,且由于得到的大分子多糖水溶性不佳,因此喷雾干燥过程收率相对较低。

袁娟等于2014年在公开号CN104208107A、名称为“一种茯苓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申请中将茯苓粉碎过筛,与乙醇按比例混匀;置于微波提取设备中进行微波提取;微孔滤膜过滤,滤渣弃去,合并滤液即得液态茯苓提取物,或将滤液浓缩、干燥即得固态茯苓提取物。该方法中采用的微波提取、为空滤膜过滤等过程都难以放大生产,且过程成本及设备投入高。

宋德成于2008年在公开号CN101757045A、名称为“一种茯苓多糖的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中的方法是:称取茯苓切片后粉碎,加水,热回流提取,减压浓缩后乙醇沉淀,收集沉淀得到茯苓多糖。水提取乙醇沉淀法虽然是提取多糖等大分子物质的常规方法,但由于水溶性茯苓多糖仅占多糖重量的约4%,大部分为水不溶性多糖,因此采用该方法制备茯苓多糖,资源利用率极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茯苓多糖散的制备及干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水回流提取乙醇沉淀法或乙醇回流提取法中有机试剂的耗费大及能耗高的问题,解决了现有的超声提取、酶法提取不易于工业化生产的问题。发明采用的常压干燥后,再减压干燥得到茯苓多糖提取物的方法,解决了现有喷雾干燥效率低、产品质量不佳等问题,工艺简便易行,利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一种茯苓多糖散的制备及干燥方法,步骤如下:

(1)提取步骤:取茯苓块,粉碎过14~80目筛得茯苓粉,加碱溶液,搅拌提取后,800~2400rpm离心得上清液,上清液用酸调节pH值,静置30~90min后,800~2400rpm离心,得沉淀物;

(2)脱盐步骤:取提取步骤(1)得到的沉淀物,加水,搅拌后静置,800~2400rpm离心得到沉淀为多糖脱盐产物,重复上述脱盐过程2~4次;

(3)干燥步骤:取脱盐步骤(2)得到的多糖脱盐产物,常压干燥后,再减压干燥,得到茯苓多糖提取物,将所得茯苓多糖提取物粉碎过40~100目筛,得到茯苓多糖散。

优选的,所述提取步骤(1)中,所述碱溶液为:0.1~1.5mol/L氢氧化钠溶液或0.2~2.0mol/L碳酸氢钠溶液,加入体积与茯苓粉质量比为10~30mL:1g;所述搅拌提取,其过程为:搅拌转速40~100rpm,25~70℃下搅拌20~60min;所述上清液用酸调节pH值,其过程为:在上清液中加入4~10mol/L盐酸溶液或6~12mol/L硫酸溶液中的一种,调节pH值至6.5~9.0;

优选的,所述脱盐步骤(2)中,所述加水为:加入体积与提取步骤得到的沉淀物质量比为3~6L:1kg;所述搅拌后静置,其过程为:加水后,25~60℃下搅拌20~40min,搅拌转速40~100rpm,搅拌后静置20~60min;

优选的,所述干燥步骤(3)中,所述常压干燥为:干燥温度60~90℃,干燥时间2~5小时;所述减压干燥为:干燥真空度-0.06~-0.1Mpa,干燥温度50~80℃,干燥时间1.5~3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以茯苓为原料,公开了一种制备及干燥得茯苓多糖散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搅拌提取,相比于传统的水回流提取乙醇沉淀法或乙醇回流提取法,大大降低了有机试剂的耗费及能耗,节省了生产周期及成本,且利于保护环境,还解决了现有的超声提取、酶法提取不易于工业化生产的问题。

中药提取浓缩液常用的干燥方法主要有常压干燥、减压干燥、喷雾干燥等,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对茯苓多糖提取物分别采用三种方式进行干燥(详见实施例7、8、9),结果显示,喷雾干燥干燥时间最短,但收率最低,可能由于茯苓多糖在水中的分散性不好,因此喷雾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挂壁现象,从而导致收率低;常压干燥时间相对较短,成品收率高,但可能由于长时间的高温,出现“煮茯苓”状况,导致成品颜色暗灰,坚硬,粉碎不彻底;减压干燥成品收率较高,品质好,但可能由于干燥一开始茯苓含水量高,即使真空泵持续抽气,干燥箱壁挂水珠,干燥箱内湿度太大,呈“非完全真空状况”,导致干燥速率降低,且由于物料表面含水高,造成干燥不彻底。

综合以上结果,本发明采用的常压干燥后,再减压干燥得到茯苓多糖提取物的方法,解决了由于茯苓多糖水溶性差、不易在水中形成均相体系而导致喷雾干燥效率低、常压干燥时产品质量不佳、减压干燥时干燥不彻底等问题。工艺简便易行,利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申请人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实施例1一种茯苓多糖散的制备及干燥方法,步骤如下:

(1)提取步骤:取茯苓块,粉碎过80目筛得茯苓粉500g,加1.5mol/L氢氧化钠溶液15L,加入体积与茯苓粉质量比为30mL:1g,50℃下搅拌60min,搅拌转速100rpm;搅拌提取结束后,2400rpm离心得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6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9.0,静置90min后,800rpm离心,得沉淀物3.15kg;

(2)脱盐步骤:取提取步骤(1)得到的沉淀物3.15kg,加水18.9L,其加入体积与提取步骤得到的沉淀物质量比为6L:1kg,60℃下搅拌20min,搅拌转速100rpm,搅拌后静置20min;800rpm离心得到沉淀;

沉淀重复上述加水(每次加水量均为18.9L)脱盐过程2次,得到多糖脱盐产物2.85kg;

(3)干燥步骤:取脱盐步骤(2)得到的多糖脱盐产物2.85kg,常压干燥5小时,干燥温度60℃;然后在真空度-0.085Mpa下减压干燥3小时,干燥温度50℃,得到茯苓多糖提取物,将其粉碎过100目筛,得到茯苓多糖散225g。

本实施例所得茯苓多糖散的多糖含量、收率及其药理学活性测定:多糖含量为85.3%,收率为45.0%。测定其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能力增强的活性,测定方法如下:SPF级健康昆明小鼠40只,雌雄各半,18-22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14天。空白组:灌胃0.9%的生理盐水,每只0.3ml/d,连续14d;模型组(氢化可的松组):前4d和后4d同生理盐水组只给予0.9%的生理盐水,每只0.3ml/d,第5-10d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每只0.3ml/d,(剂量为50mg/kg),并给予0.9%的生理盐水,每只0.3ml/d;阳性对照组(左旋咪唑组):前4d和后4d只灌胃左旋咪唑(剂量为5mg/kg),第5-10d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剂量为50mg/kg),并灌胃左旋咪唑(剂量为5mg/kg),每只0.3ml/d;试验药物组(茯苓多糖散组):前4d和后4d只灌胃茯苓多糖散(300mg/kg),第5-10d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剂量为50mg/kg),并灌胃茯苓多糖散(300mg/kg),每只0.3ml/d。停药后次日,腹腔注射5%鸡红细胞1ml,2h后取出腹腔渗出细胞,丙酮-甲醇(1:1)固定后染色,计算吞噬百分率(吞噬百分率(%)=100个巨噬细胞中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吞噬细胞数/100个巨噬细胞*100%)。测定其对免疫抑制小鼠吞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末次给药后12小时,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按试剂盒说明书方法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测定其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因子的影响;并取胸腺、脾脏测定脏器指数(脏器重量/体重*100)。测定其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氢化可的松模型组(吞噬率为30.20%,脾脏指数为0.25,胸腺指数为0.16,IL-2的含量为7.62pg/mL,TNF-α的含量为6.03pg/mL。)相比,可有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吞噬率为49.52%;有效促进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升高,脾脏指数为0.28,胸腺指数为0.19;有效促使IL-2和TNF-α的分泌,小鼠血清中的含量分别为IL-212.15pg/mL和TNF-α41.68pg/mL。

实施例2一种茯苓多糖散的制备及干燥方法,步骤如下:

(1)提取步骤:取茯苓块,粉碎过14目筛得茯苓粉1000g,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10L,加入体积与茯苓粉质量比为10mL:1g,25℃下搅拌40min,搅拌转速40rpm;搅拌提取结束后,800rpm离心得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10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6.5,静置30min后,2400rpm离心,得沉淀物5.95kg;

(2)脱盐步骤:取提取步骤(1)得到的沉淀物5.95kg,加水17.85L,其加入体积与提取步骤得到的沉淀物质量比为3L:1kg,25℃下搅拌40min,搅拌转速40rpm,搅拌后静置60min;2400rpm离心得到沉淀;

沉淀重复上述加水(每次加水量均为17.85L)脱盐过程4次,得到多糖脱盐产物5.20kg;

(3)干燥步骤:取脱盐步骤(2)得到的多糖脱盐产物5.20kg,常压干燥2小时,干燥温度90℃;然后在真空度-0.1Mpa下减压干燥2小时,干燥温度70℃,得到茯苓多糖提取物,将其粉碎过40目筛,得到茯苓多糖散433g。

本实施例所得茯苓多糖散的多糖含量、收率及其药理学活性测定:多糖含量为83.5%,收率为43.3%。测定其对免疫抑制小鼠吞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免疫因子以及免疫器官的影响,动物试验及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试验结果显示,与氢化可的松模型组(吞噬率为30.20%,脾脏指数为0.25,胸腺指数为0.16,IL-2的含量为7.62pg/mL,TNF-α的含量为6.03pg/mL。)相比,可有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吞噬率为48.13%;有效促进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升高,脾脏指数为0.29,胸腺指数为0.18;有效促使IL-2和TNF-α的分泌,小鼠血清中的含量分别为IL-2 11.59pg/mL和TNF-α43.21pg/mL。

实施例3一种茯苓多糖散的制备及干燥方法,步骤如下:

(1)提取步骤:取茯苓块,粉碎过60目筛得茯苓粉500g,加1.0mol/L氢氧化钠溶液10L,加入体积与茯苓粉质量比为20mL:1g,70℃下搅拌20min,搅拌转速80rpm;搅拌提取结束后,1200rpm离心得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4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7.5,静置60min后,1200rpm离心,得沉淀物3.00kg;

(2)脱盐步骤:提取步骤(1)得到的沉淀物3.00kg,加水15.0L,其加入体积与提取步骤得到的沉淀物质量比为5L:1kg,40℃下搅拌30min,搅拌转速80rpm,搅拌后静置40min;1200rpm离心得到沉淀;

沉淀重复上述加水(每次加水量均为15.0L)脱盐过程3次,得到多糖脱盐产物2.80kg;

(3)干燥步骤:取脱盐步骤(2)得到的多糖脱盐产物2.80kg,常压干燥4小时,干燥温度80℃;然后在真空度-0.06Mpa下减压干燥1.5小时,干燥温度80℃,得到茯苓多糖提取物,将其粉碎过80目筛,得到茯苓多糖散210g。

本实施例所得茯苓多糖散的多糖含量、收率及其药理学活性测定:多糖含量为87.1%,收率为42.0%。测定其对免疫抑制小鼠吞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免疫因子以及免疫器官的影响,动物试验及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试验结果显示,与氢化可的松模型组(吞噬率为30.20%,脾脏指数为0.25,胸腺指数为0.16,IL-2的含量为7.62pg/mL,TNF-α的含量为6.03pg/mL。)相比,可有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吞噬率为48.13%;有效促进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升高,脾脏指数为0.29,胸腺指数为0.19;有效促使IL-2和TNF-α的分泌,小鼠血清中的含量分别为IL-2 14.21pg/mL和TNF-α46.72pg/mL。

实施例4一种茯苓多糖散的制备及干燥方法,步骤如下:

(1)提取步骤:取茯苓块,粉碎过24目筛得茯苓粉1000g,加2.0mol/L碳酸氢钠溶液25L,加入体积与茯苓粉质量比为25mL:1g,25℃下搅拌60min,搅拌转速60rpm;搅拌提取结束后,1200rpm离心得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12mol/L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9.0,静置30min后,1200rpm离心,得沉淀物6.30kg;

(2)脱盐步骤:取提取步骤(1)得到的沉淀物6.30kg,加水31.50L,其加入体积与提取步骤得到的沉淀物质量比为5L:1kg,25℃下搅拌20min,搅拌转速60rpm,搅拌后静置30min;1200rpm离心得到沉淀;

沉淀重复上述加水(每次加水量均为31.50L)脱盐过程3次,得到多糖脱盐产物5.65kg;

(3)干燥步骤:取脱盐步骤(2)得到的多糖脱盐产物5.65kg,常压干燥5小时,干燥温度85℃;然后在真空度-0.09Mpa下减压干燥3小时,干燥温度70℃,得到茯苓多糖提取物,将其粉碎过60目筛,得到茯苓多糖散465g。

本实施例所得茯苓多糖散的多糖含量、收率及其药理学活性测定:多糖含量为84.2%,收率为46.5%。测定其对免疫抑制小鼠吞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免疫因子以及免疫器官的影响,动物试验及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试验结果显示,与氢化可的松模型组(吞噬率为30.20%,脾脏指数为0.25,胸腺指数为0.16,IL-2的含量为7.62pg/mL,TNF-α的含量为6.03pg/mL。)相比,可有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吞噬率为48.51%;有效促进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升高,脾脏指数为0.27,胸腺指数为0.17;有效促使IL-2和TNF-α的分泌,小鼠血清中的含量分别为IL-2 13.25pg/mL和TNF-α44.33pg/mL。

实施例5一种茯苓多糖散的制备及干燥方法,步骤如下:

(1)提取步骤:取茯苓块,粉碎过60目筛得茯苓粉1000g,加0.2mol/L碳酸氢钠溶液20L,加入体积与茯苓粉质量比为20mL:1g,60℃下搅拌40min,搅拌转速100rpm;搅拌提取结束后,2400rpm离心得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6mol/L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7.0,静置45min后,2400rpm离心,得沉淀物5.80kg;

(2)脱盐步骤:取提取步骤(1)得到的沉淀物5.80kg,加水34.80L,其加入体积与提取步骤得到的沉淀物质量比为6L:1kg,25℃下搅拌40min,搅拌转速100rpm,搅拌后静置60min;800rpm离心得到沉淀;

沉淀重复上述加水(每次加水量均为34.80L)脱盐过程2次,得到多糖脱盐产物5.50kg;

(3)干燥步骤:取脱盐步骤(2)得到的多糖脱盐产物5.50kg,常压干燥4小时,干燥温度80℃;然后在真空度-0.09Mpa下减压干燥1.5小时,干燥温度80℃,得到茯苓多糖提取物,将其粉碎过80目筛,得到茯苓多糖散440g。

本实施例所得茯苓多糖散的多糖含量、收率及其药理学活性测定:多糖含量为82.5%,收率为44.0%。测定其对免疫抑制小鼠吞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免疫因子以及免疫器官的影响,动物试验及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试验结果显示,与氢化可的松模型组(吞噬率为30.20%,脾脏指数为0.25,胸腺指数为0.16,IL-2的含量为7.62pg/mL,TNF-α的含量为6.03pg/mL。)相比,可有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吞噬率为47.32%;有效促进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升高,脾脏指数为0.28,胸腺指数为0.18;有效促使IL-2和TNF-α的分泌,小鼠血清中的含量分别为IL-2 12.81pg/mL和TNF-α45.12pg/mL。

实施例6一种茯苓多糖散的制备及干燥方法,步骤如下:

(1)提取步骤:取茯苓块,粉碎过80目筛得茯苓粉500g,加1.0mol/L碳酸氢钠溶液10L,加入体积与茯苓粉质量比为20mL:1g,25℃下搅拌60min,搅拌转速80rpm;搅拌提取结束后,1200rpm离心得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10mol/L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9.0,静置20min后,1200rpm离心,得沉淀物3.20kg;

(2)脱盐步骤:取提取步骤(1)得到的沉淀物3.20kg,加水16.0L,其加入体积与提取步骤得到的沉淀物质量比为5L:1kg,25℃下搅拌30min,搅拌转速80rpm,搅拌后静置30min;1200rpm离心得到沉淀;

沉淀重复上述加水(每次加水量均为16.0L)脱盐过程3次,得到多糖脱盐产物2.85kg;

(3)干燥步骤:取脱盐步骤(2)得到的多糖脱盐产物2.85kg,常压干燥5小时,干燥温度90℃;然后在真空度-0.09Mpa下减压干燥3小时,干燥温度70℃,得到茯苓多糖提取物,将其粉碎过100目筛,得到茯苓多糖散232g。

本实施例所得茯苓多糖散的多糖含量、收率及其药理学活性测定:多糖含量为85.8%,收率为46.4%。测定其对免疫抑制小鼠吞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免疫因子以及免疫器官的影响,动物试验及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试验结果显示,与氢化可的松模型组(吞噬率为30.20%,脾脏指数为0.25,胸腺指数为0.16,IL-2的含量为7.62pg/mL,TNF-α的含量为6.03pg/mL。)相比,可有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吞噬率为48.02%;有效促进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升高,脾脏指数为0.28,胸腺指数为0.19;有效促使IL-2和TNF-α的分泌,小鼠血清中的含量分别为IL-2 13.44pg/mL和TNF-α46.28pg/mL。

实施例7一种茯苓多糖散的制备及干燥方法,步骤如下:

(1)提取步骤:取茯苓块,粉碎过60目筛得茯苓粉500g,加1.0mol/L氢氧化钠溶液10L,加入体积与茯苓粉质量比为20mL:1g,70℃下搅拌20min,搅拌转速80rpm;搅拌提取结束后,1200rpm离心得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4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7.5,静置60min后,1200rpm离心,得沉淀物3.00kg;

(2)脱盐步骤:取提取步骤(1)得到的沉淀物3.00kg,加水15.0L,其加入体积与提取步骤得到的沉淀物质量比为5L:1kg,40℃下搅拌30min,搅拌转速80rpm,搅拌后静置40min;1200rpm离心得到沉淀;

沉淀重复上述加水(每次加水量均为15.0L)脱盐过程3次,得到多糖脱盐产物2.80kg;

(3)干燥步骤:取脱盐步骤(2)得到的多糖脱盐产物2.80kg,常压干燥8小时,干燥温度80℃,得到茯苓多糖提取物,将其粉碎过80目筛,得到茯苓多糖散95g。

本实施例所得茯苓多糖散的多糖含量、收率及其药理学活性测定:多糖含量为81.7%,收率为19.0%。测定其对免疫抑制小鼠吞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免疫因子以及免疫器官的影响,动物试验及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试验结果显示,与氢化可的松模型组(吞噬率为30.20%,脾脏指数为0.25,胸腺指数为0.16,IL-2的含量为7.62pg/mL,TNF-α的含量为6.03pg/mL。)相比,可有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吞噬率为38.32%;有效促进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升高,脾脏指数为0.26,胸腺指数为0.17;而且还能有效促使IL-2和TNF-α的分泌,小鼠血清中的含量分别为IL-2 10.59pg/mL和TNF-α28.72pg/mL。

实施例8一种茯苓多糖散的制备及干燥方法,步骤如下:

(1)提取步骤:取茯苓块,粉碎过60目筛得茯苓粉500g,加1.0mol/L氢氧化钠溶液10L,加入体积与茯苓粉质量比为20mL:1g,70℃下搅拌20min,搅拌转速80rpm;搅拌提取结束后,1200rpm离心得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4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7.5,静置60min后,1200rpm离心,得沉淀物3.00kg;

(2)脱盐步骤:取提取步骤(1)得到的沉淀物3.00kg,加水15.0L,其加入体积与提取步骤得到的沉淀物质量比为5L:1kg,40℃下搅拌30min,搅拌转速80rpm,搅拌后静置40min;1200rpm离心得到沉淀;

沉淀重复上述加水(每次加水量均为15.0L)脱盐过程3次,得到多糖脱盐产物2.80kg;

(3)干燥步骤:取脱盐步骤(2)得到的多糖脱盐产物2.80kg,减压干燥10小时,干燥温度65℃,真空度为-0.09Mpa,得到茯苓多糖提取物,将其粉碎过80目筛,得到茯苓多糖散105g。

本实施例所得茯苓多糖散的多糖含量、收率及其药理学活性测定:多糖含量为82.3%,收率为21.0%。测定其对免疫抑制小鼠吞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免疫因子以及免疫器官的影响,动物试验及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试验结果显示,与氢化可的松模型组(吞噬率为30.20%,脾脏指数为0.25,胸腺指数为0.16,IL-2的含量为7.62pg/mL,TNF-α的含量为6.03pg/mL。)相比,可有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吞噬率为40.63%;有效促进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升高,脾脏指数为0.27,胸腺指数为0.17;而且还能有效促使IL-2和TNF-α的分泌,小鼠血清中的含量分别为IL-2 11.49pg/mL和TNF-α35.62pg/mL。

实施例9一种茯苓多糖散的制备及干燥方法,步骤如下:

(1)提取步骤:取茯苓块,粉碎过60目筛得茯苓粉500g,加1.0mol/L氢氧化钠溶液10L,加入体积与茯苓粉质量比为20mL:1g,70℃下搅拌20min,搅拌转速80rpm;搅拌提取结束后,1200rpm离心得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4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7.5,静置60min后,1200rpm离心,得沉淀物3.00kg;

(2)脱盐步骤:取提取步骤(1)得到的沉淀物3.00kg,加水15.0L,其加入体积与提取步骤得到的沉淀物质量比为5L:1kg,40℃下搅拌30min,搅拌转速80rpm,搅拌后静置40min;1200rpm离心得到沉淀;

沉淀重复上述加水(每次加水量均为15.0L)脱盐过程3次,得到多糖脱盐产物2.80kg;

(3)干燥步骤:取脱盐步骤(2)得到的多糖脱盐产物2.80kg,兑加1倍质量的水,以60℃水浴并搅拌均匀,喷雾干燥4小时,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90℃,进料速度1.3kg/h,离心盘转速29000rpm,得到茯苓多糖散20g。

本实施例所得茯苓多糖散的多糖含量、收率及其药理学活性测定:多糖含量为83.2%,收率为4.0%。测定其对免疫抑制小鼠吞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免疫因子以及免疫器官的影响,动物试验及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试验结果显示,与氢化可的松模型组(吞噬率为30.20%,脾脏指数为0.25,胸腺指数为0.16,IL-2的含量为7.62pg/mL,TNF-α的含量为6.03pg/mL。)相比,可有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吞噬率为42.45%;有效促进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升高,脾脏指数为0.26,胸腺指数为0.17;而且还能有效促使IL-2和TNF-α的分泌,小鼠血清中的含量分别为IL-2 10.35pg/mL和TNF-α37.54pg/mL。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