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发票折叠装置、发票折叠系统及发票自助终端

发票折叠装置、发票折叠系统及发票自助终端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票折叠装置、发票折叠系统及发票自助终端,其中,该装置包括:连接轴、旋转体、第一挡杆和至少一个第一锥形齿轮;其中,旋转体可转动地套设于连接轴,第一挡杆径向连接于旋转体的外壁;各第一锥形齿轮均可转动地套设于连接轴,并且,旋转体的至少一个端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本发明中,通过第一锥形齿轮与旋转体的端部相连接,这样,第一锥形齿轮的转动能够带动旋转体的转动,进而带动与旋转体相连接的第一档杆的转动,第一档杆的转动对连续的发票起到了导向作用,能够使得连续的发票按照折痕折叠,实现了发票的自动折叠,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24920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1247827.8

  • 发明设计人 樊伟;

    申请日2016-12-29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方艳辉

  • 地址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甲18号航天信息园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5:49: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4-17

    授权

    授权

  • 2018-11-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H45/20 申请日:201612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7-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税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票折叠装置、发票折叠系统及发票自助终端。

背景技术

发票发放一直是办税大厅的一项重要工作,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随着“营改增”工作的逐步推进,涉及增值税相关业务的纳税人规模急剧增加。国税大厅窗口的工作量陡然增加,经常人满为患,给办税大厅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同时也给纳税人带来了诸多的不便。现有的发票领购模式为窗口办理、窗口出票,在领购时间和地点上受到严格限制,并且过程繁琐耗,不能很好地满足纳税人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解决纳税人的需求,纳税人可以通过发票申领自助终端来领购发票,能够实现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自助申领,减轻了办税窗口的工作负担,为纳税人提供了便利。然而,现有的发票申领自助终端由出票口输出的发票是不进行折叠的,纳税人将发票取出后需要手动折叠发票,不方便纳税人的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票折叠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票申领自助终端输出的发票无法折叠的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发票折叠系统以及具有该发票折叠系统的发票自助终端。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票折叠装置,该装置包括:连接轴、旋转体、第一挡杆和至少一个第一锥形齿轮;其中,旋转体可转动地套设于连接轴,第一挡杆径向连接于旋转体的外壁;各第一锥形齿轮均可转动地套设于连接轴,并且,旋转体的至少一个端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

进一步地,上述发票折叠装置还包括:第二档杆;其中,第二档杆径向连接于旋转体的外壁且与第一档杆相对于旋转体的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发票折叠装置中,旋转体为柱状体。

本发明中,通过第一锥形齿轮与旋转体的端部相连接,这样,第一锥形齿轮的转动能够带动旋转体的转动,进而带动与旋转体相连接的第一档杆的转动,第一档杆的转动对连续的发票起到了导向作用,能够使得连续的发票按照折痕折叠,实现了发票的自动折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票申领自助终端输出的发票无法折叠的问题,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发票折叠系统,该系统包括:驱动装置、至少一个第二锥形齿轮和至少两个上述的发票折叠装置;其中,各发票折叠装置中的连接轴依次连接,相邻两个发票折叠装置中的相对设置的第一锥形齿轮均通过第二锥形齿轮咬合连接;驱动装置与任一第二锥形齿轮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各旋转体旋转;相邻两个旋转体的旋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上述发票折叠系统中,发票折叠装置为三个,第二锥形齿轮为两个。

进一步地,上述发票折叠系统中,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发票折叠装置,将各发票折叠装置进行组装,并通过第二锥形齿轮将相邻两个发票折叠装置相连接,便于驱动各发票折叠装置的转动,从而更好地对连续的发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连续的发票按照折痕折叠,实现了发票的自动折叠。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发票自助终端,该自助终端包括:柜体和至少两个成对设置的上述的发票折叠系统;其中,各发票折叠系统均连接于柜体且靠近出票口设置,并且,每对中的两个发票折叠系统对称置于出票口的两侧,以及每对中的两个发票折叠系统中的对应的旋转体旋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上述发票自助终端还包括:至少一个承载板;其中,各承载板均与柜体相连接;各第二锥形齿轮一一对应且可转动连接于各承载板。

进一步地,上述发票自助终端还包括:四块连接板;其中,四块连接板均与柜体相连接;每对中的两个发票折叠系统中的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块连接板相连接。

本发明中,通过将成对的发票折叠系统设置于柜体的出票口,并且,每对中两个发票折叠系统中对应的旋转体转方向相反,能够更好地对连续的发票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连续的发票按照折痕进行折叠,实现了发票的自动折叠,这样,纳税人能够从出票口处取出折叠好的发票,方便了纳税人的使用,提高了该发票自助终端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票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票折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票自助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票自助终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票自助终端的未折叠发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票自助终端的折叠发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票自助终端的折叠发票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票自助终端的折叠发票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装置实施例: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票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发票折叠装置可以包括:连接轴1、旋转体2、第一档杆3和至少一个第一锥形齿轮5。其中,旋转体2可转动地套设于连接轴1,具体地,连接轴1可以用于与发票自助终端的柜体相连接,旋转体2开设有通孔,连接轴1穿设于旋转体2的通孔,并且,连接轴1与旋转体2可转动连接。具体实施时,连接轴1与旋转体2的可转动连接可以通过轴承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转动连接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第一档杆3径向连接于旋转体2的外壁,具体地,第一档杆3与旋转体2的外壁相连接,并且,第一档杆3的长度方向与旋转体2的径向(图1中由上至下的方向)相垂直,则第一档杆3与连接轴1也相垂直。第一档杆3与旋转体2的连接,可以为固定连接,如:焊接连接、粘接连接等,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如:插接连接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各第一锥形齿轮5均可转动地套设于连接轴1,并且,旋转体2的至少一个端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5。具体地,第一锥形齿轮5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当第一锥形齿轮5为一个时,第一锥形齿轮5套设于连接轴1,并且,第一锥形齿轮5与连接轴1可转动连接,以及,第一锥形齿轮5设置于旋转体2的一个端部。具体实施时,第一锥形齿轮5与旋转体2的端部可以为固定连接,这样,旋转体2与连接轴1可转动连接,则旋转体2相对于连接轴1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形齿轮5相对于连接轴1的转动,或者,第一锥形齿轮5相对于连接轴1的转动,进而带动旋转体2相对于连接轴1的转动,从而实现了第一锥形齿轮5可转动地套设于连接轴1。当第一锥形齿轮5为两个时,两个第一锥形齿轮5均套设于连接轴1,并且,两个第一锥形齿轮5均与连接轴1可转动连接,以及,两个第一锥形齿轮5分别设置于旋转体2的两个端部。

具体实施时,旋转体2可绕连接轴1旋转360°,则相应的,第一档杆3也可绕连接轴1旋转360°。

优选的,旋转体2的端部呈锥状,以使旋转体2能够更好地承载第一锥形齿轮5,便于旋转体2的端部与第一锥形齿轮5的连接。旋转体2可以为柱状体。具体实施时,该柱状体可以为实心结构,柱状体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连接轴1穿设于该通孔且与该柱状体可转动连接。柱状体的端部为锥形,第一锥形齿轮5与柱状体的端部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可以通过驱动电机或者手动驱动第一锥形齿轮5相对于连接轴1转动,由于第一锥形齿轮5连接于旋转体2的端部,所以第一锥形齿轮5的转动带动旋转体2相对于连接轴1转动。又由于第一档杆3与旋转体2相连接,所以,旋转体2带动了第一档杆3的转动。

由于相邻两张发票之间均设置有折痕,所以,只需要对连续的发票进行导向,使连续的发票按照折痕折叠即可。具体实施时,可以将多个该发票折叠装置组装在一起进行使用,例如,可以将两个发票折叠装置进行组装,并使得两个第一档杆3的旋转方向相反即可,第一档杆3的旋转使得连续的发票的移动轨迹发生改变,发票可按照折痕折叠。优选的,可以在发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组装后的两个发票折叠装置。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锥形齿轮5与旋转体2的端部相连接,这样,第一锥形齿轮5的转动能够带动旋转体2的转动,进而带动与旋转体2相连接的第一档杆3的转动,第一档杆3的转动对连续的发票起到了导向作用,能够使得连续的发票按照折痕折叠,实现了发票的自动折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票申领自助终端输出的发票无法折叠的问题,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继续参见图1,上述实施例中,该发票折叠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档杆4。其中,第二档杆4径向连接于旋转体2的外壁且与第一档杆3相对于旋转体2的轴线对称设置。具体地,第二档杆4与旋转体2的外壁相连接,并且,第二档杆4的长度方向与旋转体2的径向相垂直,则第二档杆4与连接轴1也相垂直。第一档杆3与第二档杆4相对于旋转体2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也即第一档杆3与第二档杆4相对于连接轴1对称设置。具体实施时,第二档杆4与旋转体2的连接,可以为固定连接,如:焊接连接、粘接连接等,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如:插接连接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第二档杆4与第一档杆3配合工作周期地对发票进行导向,更好地折叠发票,提高了折叠效率,并且,第二档杆4能够与第一档杆3相平衡,使得旋转体2稳定地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第一锥形齿轮5的转动能够带动旋转体2的转动,进而带动与旋转体2相连接的第一档杆3的转动,第一档杆3的转动对连续的发票起到了导向作用,能够使得连续的发票按照折痕折叠,实现了发票的自动折叠,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系统实施例: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发票折叠系统。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票折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系统包括:驱动装置6、至少一个第二锥形齿轮7和至少两个上述的发票折叠装置。其中,各发票折叠装置中的连接轴1依次连接,相邻两个发票折叠装置中的相对设置的第一锥形齿轮5均通过第二锥形齿轮7咬合连接。具体地,各个发票折叠装置由上至下(图2所示的a方向)依次布置,并且,各发票折叠装置中的连接轴1为同轴连接。相邻两个发票折叠装置的旋转体2相对的端部均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5,则两个第一锥形齿轮5为相对设置,第二锥形齿轮7与两个第一锥形齿轮5均为垂直设置,第二锥形齿轮7与两个第一锥形齿轮5相咬合,这样,第二锥形齿轮7转动能够同时带动两个第一锥形齿轮5绕连接轴1转动,进而使得两个旋转体2同时绕连接轴1转动;或者,任一个旋转体2的转动带动其端部的第一锥形齿轮5绕连接轴1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形齿轮7转动,第二锥形齿轮7带动另一个旋转体2端部的第一锥形齿轮5转动,从而带动该旋转体2绕连接轴1转动,实现了相邻两个发票折叠装置的旋转体2的同时转动。

驱动装置6与任一第二锥形齿轮7相连接,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第二锥形齿轮7转动进而带动各旋转体2旋转。具体地,当发票折叠装置为两个时,第二锥形齿轮7为一个,驱动装置6与第二锥形齿轮7相连接,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锥形齿轮7转动,带动两个旋转体2的转动。当发票折叠装置为至少三个时,第二锥形齿轮7为至少两个,驱动装置6与其中一个第二锥形齿轮7相连接即可,驱动装置驱动与之相连接的第二锥形齿轮7转动,进而带动各旋转体2的转动。驱动装置6可以为驱动电机。

相邻两个旋转体2的旋转方向相反,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第一锥形齿轮5和第二锥形齿轮7的排布实现相邻两个旋转体2的旋转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是以发票折叠装置为两个,第二锥形齿轮7为一个为例介绍一下该发票折叠系统的安装过程:两个发票折叠装置中的两个连接轴1同轴对接连接,两个旋转体2相对的端部均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5,则两个第一锥形齿轮5为相对设置,第二锥形齿轮7与两个第一锥形齿轮5相垂直,并且,第二锥形齿轮7与两个第一锥形齿轮5相咬合。第二锥形齿轮7设置有转轴,该转轴与驱动装置6的驱动端相连接。

两个发票折叠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启动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的驱动端旋转,带动第二锥形齿轮7转动。由于第二锥形齿轮7与两个第一锥形齿轮5相咬合,所以,第二锥形齿轮7的转动同时带动两个第一锥形齿轮5转动,又由于两个第一锥形齿轮5分别连接于两个旋转体2的端部,所以两个第一锥形齿轮5的转动分别带动两个旋转体2的转动,进而带动两个旋转体2上的第一档杆3转动,从而对连续的发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连续的发票按照折痕折叠,实现了发票的自动折叠。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发票折叠装置,将各发票折叠装置进行组装,并通过第二锥形齿轮7将相邻两个发票折叠装置相连接,便于驱动各发票折叠装置的转动,从而更好地对连续的发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连续的发票按照折痕折叠,实现了发票的自动折叠。

具体实施时,发票折叠装置设置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第二锥形齿轮7的数量根据发票折叠装置的数量进行适应性的变化。优选的,发票折叠装置为三个,第二锥形齿轮7为两个。

参见图2,如图所示,三个发票折叠装置中的连接轴1由上至下(图2所示的a方向)依次同轴对接连接。三个发票折叠装置记为第一发票折叠装置、第二发票折叠装置和第三发票折叠装置,第一发票折叠装置置于最下方,第二发票折叠装置置于中间,第三发票折叠装置置于最下方。第一发票折叠装置中的旋转体2朝向第二发票折叠装置的端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5,第二发票折叠装置中的旋转体2的两个端部均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5,第三发票折叠装置中的旋转体2朝向第二发票折叠装置的端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5。第一发票折叠装置与第二发票折叠装置之间的两个第一锥形齿轮5相对设置且与一个第二锥形齿轮7相连接,第二发票折叠装置与第三发票折叠装置之间的两个第一锥形齿轮5相对设置且与一个第二锥形齿轮7相连接。驱动装置6与两个第二锥形齿轮7中任一个第二锥形齿轮7相连接。

三个发票折叠装置的工作过程为:驱动装置6的驱动端与上方的第二锥形齿轮7相连接,即第二发票折叠装置与第三发票折叠装置之间的第二锥形齿轮7与驱动装置6相连接。启动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的驱动端旋转,带动上方的第二锥形齿轮7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发票折叠装置和第三发票折叠装置相对的两个第一锥形齿轮5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发票折叠装置和第三发票折叠装置中的旋转体2转动,则两个旋转体2的第一档杆3转动。由于第二发票折叠装置中的旋转体2的转动,所以该旋转体2带动其朝向第一发票折叠装置的端部的第一锥形齿轮5转动,进而带动下方的第二锥形齿轮7转动,并通过下方的第二锥形齿轮7带动第一发票折叠装置中的第一锥形齿轮5转动,使得第一发票折叠装置中的旋转体2也转动,进而使得旋转体2上的第一档杆3转动,最终使得三个发票折叠装置中的第一档杆3均转动。其中,第一发票折叠装置中旋转体2的转动方向与第三发票折叠装置中旋转体2的转动方向相同,而第二发票折叠装置中旋转体2的转动方向与第一发票折叠装置和第三发票折叠装置中旋转体2的转动方向不同。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三个发票折叠装置,能够更好地对连续的发票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连续的发票按照折痕折叠,实现了发票的自动折叠,简单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发票折叠装置,将各发票折叠装置进行组装,并通过第二锥形齿轮7将相邻两个发票折叠装置相连接,便于驱动各发票折叠装置的转动,从而更好地对连续的发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连续的发票按照折痕折叠,实现了发票的自动折叠。

发票自助终端实施例: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发票自助终端。参见图3至图6,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票自助终端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发票自助终端包括:柜体和至少两个成对设置的上述的发票折叠系统。其中,各发票折叠系统均连接于柜体且靠近出票口设置,每对中的两个发票折叠系统对称地置于出票口的两侧。具体地,发票折叠系统为成对设置,并且,各对发票折叠系统均设置于柜体内。柜体的侧壁开设有出票口,柜体内设置有出票壳体10,出票壳体10的内部中空,则出票壳体10的内部空间形成了出票通道。出票壳体10的两端均开口,出票壳体10的入票端(图3所示的上端)用于接收发票,出票壳体10的出票端(图3所示的下端)用于将发票输送至出票口。每对中的两个发票折叠系统分别与出票壳体10相对的两个侧壁相连接,并且,两个发票折叠系统相对于出票壳体10的径向(图3中由上至下的方向)轴线对称,以及,两个发票折叠系统靠近出票壳体10的出票端设置。两个发票折叠系统设置的位置与发票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具体实施时,每对中的两个发票折叠系统分别与出票壳体10左右两侧的侧壁相连接。

每对中的两个发票折叠系统中的对应的旋转体2的旋转方向相反,具体地,两个发票折叠系统中的各个旋转体2均对称地设置于出票壳体10的左右(相对于图3而言)两侧,也就是说,两个发票折叠系统中的各个旋转体2也为成对对称设置,则每对中的两个旋转体2均处于同一横排,同一横排的两个旋转体2的旋转方向相反,不同横排的旋转体2的旋转方向也相反。

每对中的两个发票折叠系统中各部件的设置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能够使得每对中的两个发票折叠系统中对应的旋转体2的旋转方向相反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优选的,每对中的两个发票折叠系统中各部件的设置方式相同,则每对中的两个发票折叠系统中的驱动装置6的驱动方向即可实现每对中对应的旋转体2的旋转方向相反,操作简单、方便。

具体实施时,成对设置的两个发票折叠系统可以设置于出票壳体10内,也可以设置于出票壳体10外。在本实施例中,成对设置的两个发票折叠系统设置于出票壳体10外,则两个发票折叠系统均与出票壳体10相对的两个外侧壁相连接,并且,出票壳体10的侧壁对应于发票折叠系统中档杆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101。

其中,该发票折叠系统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系统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7至图10,本实施例是以设置一对发票折叠系统,并且,两个发票折叠系统均包括三个发票折叠装置,两个发票折叠系统中各部件的设置方式相同为例介绍工作过程:在柜体内,发票输入至出票壳体10的入票端,出票壳体1接收该发票,这时,同时启动两个发票折叠系统中的驱动装置6,两个驱动装置6分别驱动对应连接的第二锥形齿轮7转动,进而带动每个发票折叠系统中的三个旋转体2转动,使得各旋转体2上的第一档杆3转动。两个驱动装置6的驱动方向相反,这样,两个发票折叠系统中,处于同一横排的两个旋转体2的旋转方向虽然不同,但能够使得连续的发票的折叠方向相同,而不同横排的旋转体2的旋转方向不同,则使得发票呈“S”形坠落,实现了发票的自动折叠。各旋转体2绕连接轴360°不断旋转,当发票停止向出票壳体10内输入时,各旋转体进行转动,直至使得第一档杆3的径向与出票壳体10的左右两侧的侧壁相平行,完成发票折叠。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成对的发票折叠系统设置于柜体的出票口,并且,每对中两个发票折叠系统中对应的旋转体2旋转方向相反,能够更好地对连续的发票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连续的发票按照折痕进行折叠,实现了发票的自动折叠,这样,纳税人能够从出票口处取出折叠好的发票,方便了纳税人的使用,提高了该发票自助终端的实用性。

继续参见图3至图6,上述实施例中,该发票自助终端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承载板8。其中,各承载板8均与柜体相连接,具体地,各承载板8均设置于柜体内,并且,各承载板8均与出票壳体10相连接。

各第二锥形齿轮7一一对应且可转动地连接于各承载板8,具体地,第二锥形齿轮7的数量与承载板8的数量相同,各第二锥形齿轮7与各承载板8为一一对应设置,并且,每个第二锥形齿轮7均与对应的承载板8转动连接,以使第二锥形齿轮7可转动。具体实施时,每个发票折叠系统中的驱动装置6也可以连接于其中一个承载板8。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承载板8,能够对第二锥形齿轮7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便于第二锥形齿轮7的转动。

继续参见图3至图6,上述实施例中,该发票自助终端还可以包括:四块连接板9。其中,四块连接板9均与柜体相连接,每对中的两个发票折叠系统中的连接轴1的两端分别与两块连接板9相连接。具体地,四块连接板9均与出票壳体10的侧壁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成对设置的两个发票折叠系统设置于出票壳体10外,则四块连接板9均连接于出票壳体10的外侧壁。四块连接板9分别对称地设置于出票壳体10的左右两侧,即出票壳体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两块连接板9。每一侧的两块连接板9为并列平行设置,并且,两块连接板9均与出票壳体10的侧壁相垂直,以及两块连接板9之间具有距离。置于该侧的发票折叠系统中依次连接的各连接轴1置于两块连接板9之间,并且,各连接轴1的最外侧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块连接板9相连接。具体实施时,各连接轴1与两块连接板9之间可以为固定连接,如焊接连接或粘接连接,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如插接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四块连接板9,能够将发票折叠系统更好地进行固定,确保发票折叠系统地稳定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发票折叠装置、发票折叠系统及发票自助终端原理相同,相关之处可以相互参照。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成对的发票折叠系统设置于柜体的出票口,并且,每对中两个发票折叠系统中对应的旋转体2旋转方向相反,能够更好地对连续的发票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连续的发票按照折痕进行折叠,实现了发票的自动折叠,这样,纳税人能够从出票口处取出折叠好的发票,方便了纳税人的使用,提高了该发票自助终端的实用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