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生长棒的调节装置、被动式生长棒及主动式生长棒

生长棒的调节装置、被动式生长棒及主动式生长棒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长棒的调节装置、被动式生长棒及主动式生长棒,该生长棒的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块及活动棒,所述调节块与所述活动棒的一端滑动连接、使所述活动棒可相对于所述调节块移动;所述调节块设有可弹性复位的抵压件,所述活动棒的一端设有用于单向限位的限位部;其中,当所述抵压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抵压件与所述限位部限位配合,使所述活动棒只可沿远离所述调节块的方向移动;当所述抵压件与所述限位部分离或错开时,所述活动棒可相对于所述调节块往复移动。该生长棒的调节装置、被动式生长棒及主动式生长棒,患者只需进行一次安装手术,术后调节方便,降低患者痛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8227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1131231.6

  • 申请日2017-11-15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曾旻辉

  • 地址 264209 山东省威海市旅游度假区香江街2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52: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3-06

    授权

    授权

  • 2019-03-08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B17/70 登记生效日:20190215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7111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04-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70 申请日:201711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3-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长棒的调节装置、被动式生长棒及主动式生长棒。

背景技术

对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病人,其骨骼生长发育成熟前需要对脊柱的弯曲弧度进行控制,否则有可能他们的侧弯程度会变得非常严重,影响到胸廓乃至重要内脏器官的发育,甚至导致死亡。对于程度较轻且脊柱柔韧性好的病人可以实施保守治疗的方法,如佩戴支具等,但对很大一部分病人,则需要进行手术介入,减少或者减缓侧弯角度的进展,使病人的脊柱侧弯角度在发育完成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是使用生长阀,其主要特征是上下分别有两个圆孔用于容纳上下两个连接棒,而其两端各设有一个或者两个螺塞,分别固定上下两根连接棒。上连接棒的上端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椎弓根螺钉固定到脊柱头端的某一个或两个椎体,而下连接棒则通过另外一个或者两个椎弓根螺钉固定到脊柱尾端的一个或两个椎体,头尾端固定椎体的选择一般要根据侧弯的类型和位置决定。将生长阀安装到侧弯弧度的凹侧以后,将上下两根连接棒沿着纵向撑开就可以将脊柱弯曲节段撑直。首次手术以后,由于病人的生长发育,脊柱变长,每隔一段时间,如半年左右,需要重新手术,将一侧的固定螺塞松开,使用撑开工具将上连接棒或者下连接棒沿纵向撑开,然后再用螺塞锁紧。大多接受此类手术的病人都小于十四岁,因此最多需要接受十几次的撑开手术,如此高频率的手术不仅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患者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还有一种依靠磁力实现撑开的生长棒,生长棒设有磁性材料制造的电机,其主要原理是在病人体外施加磁场激励生长棒的电机发生旋转,并通过螺纹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撑开动作。这类生长棒虽然可以不手术实现体内撑开,但是其撑开力的大小受到病人体态影响,容易发生无法撑开的现象,体内的磁性材料导致病人无法接受核磁共振影像检查,同时由于设备极为复杂和昂贵,无法实现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长棒的调节装置、被动式生长棒及主动式生长棒,便于安装,后续需要撑开生长棒时,只需通过牵引体位拉伸的方法或旋转调节齿轮,即可使生长棒向外张开,术后调节方便,降低患者痛苦。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长棒的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块及活动棒,所述调节块与所述活动棒的一端滑动连接、使所述活动棒可相对于所述调节块移动;所述调节块设有可弹性复位的抵压件,所述活动棒的一端设有用于单向限位的限位部;其中,当所述抵压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抵压件与所述限位部限位配合,使所述活动棒只可沿远离所述调节块的方向移动;当所述抵压件与所述限位部分离或错开时,所述活动棒可相对于所述调节块往复移动。

上述生长棒的调节装置应用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疾病治疗时,通过手术将椎弓根螺钉按照预设的位置固定于病人的脊柱上,先施力使抵压件与限位部分离或错开,使活动棒收缩至极限位置或预设位置,撤销作用力,使抵压件自动复位、抵压件与限位部限位配合,使活动棒只可沿远离调节块的方向移动;然后通过第一固定棒、活动棒或其他固定件将调节块固定好,同时调整活动棒的伸缩长度、并固定在对应的椎弓根螺钉上,完成被动式生长棒的安装手术;此时,抵压件处于自然状态,抵压件与限位部限位配合、使活动棒只可沿远离调节块的方向移动,即只能沿延长被动式生长棒的长度的方向拉伸;患者后续需要撑开被动式生长棒时,只需通过特定的牵引体位拉伸的方法,使被动式生长棒的长度的拉长,以适应患者脊柱发育需要。该生长棒的调节装置应用于被动式生长棒时,患者只需进行一次安装手术,后续需要撑开被动式生长棒时,只需通过牵引体位拉伸的方法,使被动式生长棒向外张开,无需接收多次撑开手术,减少患者治疗痛苦及治疗负担;同时没有采用磁性材料,不影响患者接受核磁共振影像检查。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块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侧壁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动棒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滑动配合的滑动体,所述滑动体设有与所述限位槽滑动配合的导向凸起。因而通过第一安装孔与滑动体的配合实现了调节块与活动棒的滑动连接,同时利用限位槽与导向凸起的配合实现活动棒沿预设的滑动方向移动,确保所述抵压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抵压件与所述限位部限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为通孔、贯穿所述调节块的两端设置,所述限位槽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侧壁设置,所述导向凸起为导向销,所述滑动体设有安装所述导向销的连接孔。该导向销的一端可穿过限位槽安装在连接孔上、另一端可与限位槽限位导向配合,使活动棒沿同一方向移动、避免因外力发生翻转,使抵压件或限位部错开,导致活动棒收缩影响治疗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块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抵压件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通的配合孔,所述滑动体设有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一侧壁设有朝向所述配合孔设置的限位齿,所述抵压件的一端可穿过所述配合孔与所述限位齿抵压配合。因而通过抵压件与限位齿的抵压配合,使活动棒只可沿远离调节块的方向移动;只有抵压件受力、与所述限位齿分离或错开时,该活动棒才可相对于调节块往复移动;同时将抵压件设置于安装槽内,可避免被动式生长棒安装于患者体内时,因肌肉收缩或外部受力使抵压件与限位齿分离或错开,导致活动棒收缩而影响治疗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块还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壁设置的调节孔,且所述调节孔设置于调节块的一侧面,所述抵压件设有与所述调节孔相对应的施力体。因而便于通过调节孔来施力作用于施力体上,如旋转施力体或按压施力体,使抵压件与所述限位齿分离或错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压件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限位部的限位齿抵压配合的抵压齿,所述抵压件的另一端设有所述施力体,所述施力体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抵压件的抵压齿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因而可通过旋转施力体使抵压件旋转、与所述限位部分离,便于通过调节孔来控制该施力体旋转,使调节块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压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抵压件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抵压件通过所述弹性件可弹性复位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弹性件的受力方向与所述抵压齿与限位齿抵压配合的反作用力方向相错开。该弹性件安设于安装槽内,可避免被动式生长棒安装于患者体内时,因肌肉收缩或外部受力使弹性件发生变形,导致抵压件与限位齿分离,使活动棒收缩而影响治疗效果;在患者体内的撑开被动式生长棒的过程中,该侧弯脊柱会有一个收缩力,使抵压齿与限位齿配合相抵压,而该弹性件的受力方向与抵压齿与限位齿抵压配合的反作用力方向相错开,可避免抵压齿与限位齿抵压配合的反作用力方向使弹性件发生弹性变形而使抵压件与限位齿分离,影响治疗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抵压段、第二抵压段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抵压段及所述第二抵压段之间的弹性段,所述第一抵压段与所述抵压件的侧壁相紧贴抵压,所述第二抵压段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相紧贴抵压。使弹性件可靠的安装在抵压件与安装槽侧壁之间,确保抵压件的弹性复位性能良好。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被动式生长棒,包括上述的生长棒的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棒,所述第一固定棒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块固定连接、且与活动棒相配合形成伸缩棒结构。

该被动式生长棒应用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疾病治疗时,通过手术将椎弓根螺钉按照预设的位置固定于病人的脊柱上,先施力使抵压件与限位部分离或错开,使活动棒收缩至极限位置或预设位置,撤销作用力,使抵压件自动复位、抵压件与限位部限位配合,使活动棒只可沿远离调节块的方向移动;然后将第一固定棒固定于对应的椎弓根螺钉上,调整活动棒的伸缩长度、并固定在对应的另一个椎弓根螺钉上,完成被动式生长棒的安装手术;此时,抵压件处于自然状态,抵压件与限位部限位配合、使活动棒只可沿远离调节块的方向移动,即只能沿延长被动式生长棒的长度的方向拉伸;患者后续需要撑开被动式生长棒时,只需通过特定的牵引体位拉伸的方法,使被动式生长棒的长度的拉长,以适应患者脊柱发育需要。该被动式生长棒应用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疾病治疗时,患者只需进行一次安装手术,后续需要撑开被动式生长棒时,只需通过牵引体位拉伸的方法,使被动式生长棒向外张开,无需接收多次撑开手术,减少患者治疗痛苦及治疗负担;同时没有采用磁性材料,不影响患者接受核磁共振影像检查。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块还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固定棒的第二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侧壁的螺纹孔、以及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可穿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第一固定棒相抵。进而实现了调节块与第一固定棒的可拆卸固定连接,可根据需要安装不同强度及尺寸大小第一固定棒,以适应各种手术要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棒呈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安装孔为圆柱形孔。因而便于在安装第一固定棒时,因第一固定棒与第二安装孔可旋转配合,使得调节块能在第一固定棒固定于椎弓根螺钉尾帽后仍可旋转角度,使调节块及活动棒更好的安装在患者身上。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被动式生长棒,包括上述的生长棒的调节装置,所述活动棒为两根,两根所述活动棒一端分别与所述调节块两端滑动连接形成伸缩棒结构,所述调节块设有与所述活动棒一一对应的两个抵压件。

该被动式生长棒应用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疾病治疗时,通过手术将椎弓根螺钉按照预设的位置固定于病人的脊柱上,先施力使抵压件与限位部分离或错开,使两根活动棒收缩至极限位置或预设位置,撤销作用力,使抵压件自动复位、抵压件与限位部限位配合,使活动棒只可沿远离调节块的方向移动;然后先将一根活动棒固定于对应的椎弓根螺钉上,调整该活动棒的伸缩长度,使调节块处于预设位置(使患者更加舒适的位置),再调整另一跟活动棒、并固定在对应的另一个椎弓根螺钉上,完成被动式生长棒的安装手术;此时,抵压件处于自然状态,抵压件与限位部限位配合、使活动棒只可沿远离调节块的方向移动,即只能沿延长被动式生长棒的长度的方向拉伸;患者后续需要撑开被动式生长棒时,只需通过特定的牵引体位拉伸的方法,使被动式生长棒的长度的拉长,以适应患者脊柱发育需要。该被动式生长棒应用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疾病治疗时,方便调整调节块的位置,且患者只需进行一次安装手术,后续需要撑开被动式生长棒时,只需通过牵引体位拉伸的方法,使被动式生长棒向外张开,无需接收多次撑开手术,减少患者治疗痛苦及治疗负担;同时没有采用磁性材料,不影响患者接受核磁共振影像检查。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主动式生长棒,包括上述的生长棒的调节装置,所述限位部为齿条结构,还包括:第二固定棒,所述第二固定棒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块固定连接、且与活动棒相配合形成伸缩棒结构;及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调节块上、且所述调节齿轮与所述齿条结构相啮合。

该主动式生长棒应用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疾病治疗时,通过手术将椎弓根螺钉按照预设的位置固定于病人的脊柱上,先施力使抵压件与限位部分离或错开,使活动棒收缩至极限位置或预设位置,撤销作用力,使抵压件自动复位、抵压件与限位部限位配合,使活动棒只可沿远离调节块的方向移动;然后将第二固定棒固定于对应的椎弓根螺钉上,调整活动棒的伸缩长度、并固定在对应的另一个椎弓根螺钉上,完成主动式生长棒的安装手术;此时,抵压件处于自然状态,抵压件与限位部限位配合、使活动棒只可沿远离调节块的方向移动,即此时旋转调节齿轮驱动活动棒只能沿延长主动式生长棒的长度的方向拉伸;患者后续需要撑开主动式生长棒时,先通过特定的牵引体位拉伸的方法,使主动式生长棒的长度的拉长,以适应患者脊柱发育需要;如无法通过特定的牵引体位拉伸的方法来拉长主动式生长棒时,只需在调节齿轮的驱动轴位置开小口(手术创伤小、可减轻患者手术成本及手术痛苦)、通过特定工具驱动调节齿轮旋转来驱动活动棒向外延展,使主动式生长棒的长度变长,以适应患者脊柱发育需要。该主动式生长棒应用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疾病治疗时,患者只需进行一次安装手术,后续需要撑开主动式生长棒时,可通过牵引体位拉伸的方法或通过手术开小口驱动调节齿轮旋转的方式,使主动式生长棒向外张开,减少患者治疗痛苦及治疗负担;同时没有采用磁性材料,不影响患者接受核磁共振影像检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生长棒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为本发明的生长棒的调节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活动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抵压件与限位部限位配合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抵压件及调节齿轮分别与限位部限位配合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被动式生长棒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被动式生长棒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主动式生长棒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调节块,110、第一安装孔,120、限位槽,130、安装槽,132、配合孔,140、调节孔,150、盖板,160、第二安装孔,170、螺纹孔,200、活动棒,210、限位部,212、限位齿,220、滑动体,221、导向凸起,223、连接孔,300、抵压件,310、施力体,320、抵压齿,400、弹性件,410、第一抵压段,420、第二抵压段,430、弹性段,500、第一固定棒,600、固定件,700、第二固定棒,800、调节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而且非绝对的位置关系,允许存在一定误差(制造及装配不可避免存在一定误差),能解决相应的问题即可,只要其发明构思与本申请一样,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图2、图5及图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生长棒的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块100及活动棒200,调节块100与活动棒200的一端滑动连接、使活动棒200可相对于调节块100移动;调节块100设有可弹性复位的抵压件300,活动棒200的一端设有用于单向限位的限位部210;其中,当抵压件300处于自然状态时,抵压件300与限位部210限位配合,使活动棒200只可沿远离调节块100的方向移动;当抵压件300与限位部210分离或错开时,活动棒200可相对于调节块100往复移动。

参见图1、图2、图5及图8所示,上述生长棒的调节装置应用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疾病治疗时,通过手术将椎弓根螺钉按照预设的位置固定于病人的脊柱上,先施力使抵压件300与限位部210分离或错开,使活动棒200收缩至极限位置或预设位置,撤销作用力,使抵压件300自动复位、抵压件300与限位部210限位配合,使活动棒200只可沿远离调节块100的方向移动;然后通过第一固定棒500、活动棒200或其他固定件600将调节块100固定好,同时调整活动棒200的伸缩长度、并固定在对应的椎弓根螺钉上,完成被动式生长棒的安装手术;此时,抵压件300处于自然状态,抵压件300与限位部210限位配合、使活动棒200只可沿远离调节块100的方向移动,即只能沿延长被动式生长棒的长度的方向拉伸;患者后续需要撑开被动式生长棒时,只需通过特定的牵引体位拉伸的方法,使被动式生长棒的长度的拉长,以适应患者脊柱发育需要。该生长棒的调节装置应用于被动式生长棒时,患者只需进行一次安装手术,后续需要撑开被动式生长棒时,只需通过牵引体位拉伸的方法,使被动式生长棒向外张开,无需接收多次撑开手术,减少患者治疗痛苦及治疗负担;同时没有采用磁性材料,不影响患者接受核磁共振影像检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抵压件300与限位部210抵压配合的反作用力方向与抵压件300的弹性复位的受力方向相错开。在患者体内的撑开被动式生长棒的过程中,该侧弯脊柱会有一个收缩力,使抵压齿320与限位部210配合相抵压产生反作用力的方向与该抵压件300的弹性复位的受力方向相错开,可避免抵压齿320与限位齿212抵压配合的反作用力方向使抵压件300与限位齿212分离或错开,影响治疗效果。另外,抵压件300与限位部210抵压配合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如抵压件300为可弹性复位的凸起,限位部210为可该凸起限位卡合的与限位孔;限位部210的齿条结构,抵压件300的一端与该齿条结构的限位齿212抵压配合;或限位部210设有多个沿活动棒200的长度方向设置限位凹槽,抵压件300与限位凹槽限位抵压配合;或抵压件300为可转动、且可弹性复位的棘轮,限位部210设有多个沿活动棒20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抵压齿320,抵压齿320与棘轮抵压配合,使活动棒200只可沿远离第一固定棒500的方向移动。该抵压件300的施力方式也可以有多种,如按压或拉拔使其翻转或移动,或旋转使其与限位部错开。

参见图1、图3及图8所示,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调节块100设有第一安装孔110,第一安装孔110的侧壁设有限位槽120,活动棒200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10滑动配合的滑动体220,滑动体220设有与限位槽120滑动配合的导向凸起221。因而通过第一安装孔110与滑动体220的配合实现了调节块100与活动棒200的滑动连接,同时利用限位槽120与导向凸起221的配合实现活动棒200沿预设的滑动方向移动,确保抵压件300处于自然状态时,抵压件300与限位部210限位配合。进一步的,第一安装孔110为通孔、贯穿调节块100的两端设置,限位槽120贯穿第一安装孔110的侧壁设置,导向凸起221为导向销,滑动体220设有安装导向销的连接孔223。该导向销的一端可穿过限位槽120安装在连接孔223上、另一端可与限位槽120限位导向配合,使活动棒200沿同一方向移动、避免因外力发生翻转,使抵压件300或限位部210错开,导致活动棒200收缩影响治疗效果。再进一步的,限位槽120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第一安装孔110的两侧壁,导向销安设于连接孔223中、且导向销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槽120限位导向配合,进一步保证活动棒200不会发生翻转。该第一安装孔110的横截面呈矩形适配,滑动体220的横截面与多边形孔(如四边形孔、五边形孔)相适配,使活动棒200在相对于调节块100移动的过程中,尽可能不发生翻转,使抵压件300不会与限位部210分离或错开。

参见图1至图8所示,此外,调节块100设有用于安装抵压件300的安装槽130,安装槽130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10相通的配合孔132,滑动体220设有限位部210,限位部210的一侧壁设有朝向配合孔132设置的限位齿212,限位齿212沿滑动体220的长度方向延伸,抵压件300的一端可穿过配合孔132与限位齿212抵压配合;因而通过抵压件300与限位齿212的抵压配合,使活动棒200只可沿远离调节块100的方向移动;只有抵压件300受力、与限位齿212分离或错开时,该活动棒200才可相对于调节块100往复移动;同时将抵压件300设置于安装槽130内,可避免被动式生长棒安装于患者体内时,因肌肉收缩或外部受力使抵压件300与限位齿212分离或错开,导致活动棒200收缩而影响治疗效果;另外该调节块100还设有用于封闭安装槽130的盖板150,便于在安装槽130内安装抵压件300、弹性件400,再用盖板150封闭安装槽130,使抵压件300及弹性件400不会随意移动,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也可防止肌肉收缩或外部受力使抵压件300与限位齿212分离或错开,导致活动棒200收缩而影响治疗效果。进一步的,调节块100还设有贯穿安装槽130的一侧壁设置的调节孔140(便于操作),且调节孔140设置于调节块100的一侧面,抵压件300设有与调节孔140相对应的施力体310。因而便于操作件(如扳手、手柄等)通过调节孔140来施力作用于施力体310上,如旋转施力体310或按压施力体310,使抵压件300与限位齿212分离或错开。再进一步的,抵压件300的一端设有与限位部210的限位齿212抵压配合的抵压齿320,抵压件300的另一端设有施力体310,施力体310的旋转中心线与抵压件300的抵压齿320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因而可通过旋转施力体310使抵压件300旋转、与限位部210分离,便于通过调节孔140来控制该施力体310旋转,使调节块100的结构更加紧凑。该施力体310设有四边形结构、内六角结构、外六角结构、内八角结构或梅花结构等形状,便于通过扳手控制施力体310转动。该限位齿212与抵压齿320的齿形可以有多种,如多边形结构,包括斜向设置的矩形齿、斜三角齿等,或斜“U”字型齿等。该当抵压件300处于自然状态时,限位齿212与抵压齿320处于啮合抵压状态。

而且,抵压件300可转动设置于安装槽130内,且抵压件300与安装槽130的侧壁之间设有弹性件400,抵压件300通过弹性件400可弹性复位设置于安装槽130内;弹性件400的受力方向与抵压齿320与限位齿212抵压配合的反作用力方向相错开。该弹性件400安设于安装槽130内,可避免被动式生长棒安装于患者体内时,因肌肉收缩或外部受力使弹性件400发生变形,导致抵压件300与限位齿212分离,使活动棒200收缩而影响治疗效果;在患者体内的撑开被动式生长棒的过程中,该侧弯脊柱会有一个收缩力,使抵压齿320与限位齿212配合相抵压,而该弹性件400的受力方向与抵压齿320与限位齿212抵压配合的反作用力方向相错开,可避免抵压齿320与限位齿212抵压配合的反作用力方向使弹性件400发生弹性变形而使抵压件300与限位齿212分离,影响治疗效果。

该弹性件400可为复位弹簧、拨片等在较小的空间内获得较大弹力的弹性元件。进一步的,参见图4所示,弹性件400包括第一抵压段410、第二抵压段420及设置于第一抵压段410及第二抵压段420之间的弹性段430,第一抵压段与抵压件300的侧壁相紧贴抵压,第二抵压段420与安装槽130的侧壁相紧贴抵压。使弹性件400可靠的安装在抵压件300与安装槽130侧壁之间,确保抵压件300的弹性复位性能良好。

如图7及图8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被动式生长棒,包括上述的生长棒的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棒500,第一固定棒500的一端与调节块100固定连接、且与活动棒200相配合形成伸缩棒结构。

如图7及图8所示,该被动式生长棒应用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疾病治疗时,通过手术将椎弓根螺钉按照预设的位置固定于病人的脊柱上,先施力使抵压件300与限位部210分离或错开,使活动棒200收缩至极限位置或预设位置,撤销作用力,使抵压件300自动复位、抵压件300与限位部210限位配合,使活动棒200只可沿远离调节块100的方向移动;然后将第一固定棒500固定于对应的椎弓根螺钉上,调整活动棒200的伸缩长度、并固定在对应的另一个椎弓根螺钉上,完成被动式生长棒的安装手术;此时,抵压件300处于自然状态,抵压件300与限位部210限位配合、使活动棒200只可沿远离调节块100的方向移动,即只能沿延长被动式生长棒的长度的方向拉伸;患者后续需要撑开被动式生长棒时,只需通过特定的牵引体位拉伸的方法,使被动式生长棒的长度的拉长,以适应患者脊柱发育需要。该被动式生长棒应用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疾病治疗时,患者只需进行一次安装手术,后续需要撑开被动式生长棒时,只需通过牵引体位拉伸的方法,使被动式生长棒向外张开,无需接收多次撑开手术,减少患者治疗痛苦及治疗负担;同时被动式生长棒的所有零部件均采用不含任何磁性的材料,优选的采用钛、钛合金等与人体相容性较好的材料,因而不影响患者接受核磁共振影像检查。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块100与第一固定棒500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方式,如焊接、一体成型固定、铆接等;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方式,如套接、卡扣配合固定、螺纹连接等。具体的,如图5及图6所示,调节块100还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固定棒500的第二安装孔160、贯穿第二安装孔160的侧壁的螺纹孔170、以及与螺纹孔170螺纹配合的固定件600,固定件600的一端可穿过螺纹孔170、与第一固定棒500相抵。进而实现了调节块100与第一固定棒500的可拆卸固定连接,可根据需要安装不同强度及尺寸大小第一固定棒500,以适应各种手术要求。第一固定棒可相对于调节块转动、再固定。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棒500呈圆柱形结构,第二安装孔160为圆柱形孔。因而便于在安装第一固定棒500时,因第一固定棒500与第二安装孔160可旋转配合,使得调节块100能在第一固定棒500固定于椎弓根螺钉尾帽后仍可旋转角度,使调节块100及活动棒200更好的安装在患者身上。该固定件600为螺栓、螺钉、或自断螺丝,优选采用自断螺丝或内六角螺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被动式生长棒,包括上述的生长棒的调节装置,活动棒200为两根,两根活动棒200一端分别与调节块100两端滑动连接形成伸缩棒结构,调节块100设有与活动棒200一一对应的两个抵压件300。

该被动式生长棒应用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疾病治疗时,通过手术将椎弓根螺钉按照预设的位置固定于病人的脊柱上,先施力使抵压件300与限位部210分离或错开,使两根活动棒200收缩至极限位置或预设位置,撤销作用力,使抵压件300自动复位、抵压件300与限位部210限位配合,使活动棒200只可沿远离调节块100的方向移动;然后先将一根活动棒200固定于对应的椎弓根螺钉上,调整该活动棒200的伸缩长度,使调节块100处于预设位置(使患者更加舒适的位置),再调整另一跟活动棒200、并固定在对应的另一个椎弓根螺钉上,完成被动式生长棒的安装手术;此时,抵压件300处于自然状态,抵压件300与限位部210限位配合、使活动棒200只可沿远离调节块100的方向移动,即只能沿延长被动式生长棒的长度的方向拉伸;患者后续需要撑开被动式生长棒时,只需通过特定的牵引体位拉伸的方法,使被动式生长棒的长度的拉长,以适应患者脊柱发育需要。该被动式生长棒应用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疾病治疗时,方便调整调节块100的位置,且患者只需进行一次安装手术,后续需要撑开被动式生长棒时,只需通过牵引体位拉伸的方法,使被动式生长棒向外张开,无需接收多次撑开手术,减少患者治疗痛苦及治疗负担;同时被动式生长棒的所有零部件均采用不含任何磁性的材料,优选的采用钛、钛合金等与人体相容性较好的材料,因而不影响患者接受核磁共振影像检查。

如图1、图6及图9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主动式生长棒,包括上述的生长棒的调节装置,限位部210为齿条结构,还包括:第二固定棒700,第二固定棒700的一端与调节块100固定连接、且与活动棒200相配合形成伸缩棒结构;及调节齿轮800,调节齿轮800可转动设置于调节块100上、且调节齿轮800与齿条结构相啮合。

该主动式生长棒应用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疾病治疗时,通过手术将椎弓根螺钉按照预设的位置固定于病人的脊柱上,先施力使抵压件300与限位部210分离或错开,使活动棒200收缩至极限位置或预设位置,撤销作用力,使抵压件300自动复位、抵压件300与限位部210限位配合,使活动棒200只可沿远离调节块100的方向移动;然后将第二固定棒700固定于对应的椎弓根螺钉上,调整活动棒200的伸缩长度、并固定在对应的另一个椎弓根螺钉上,完成主动式生长棒的安装手术;此时,抵压件300处于自然状态,抵压件300与限位部210限位配合、使活动棒200只可沿远离调节块100的方向移动,即此时旋转调节齿轮800驱动活动棒200只能沿延长主动式生长棒的长度的方向拉伸;患者后续需要撑开主动式生长棒时,先通过特定的牵引体位拉伸的方法,使主动式生长棒的长度的拉长,以适应患者脊柱发育需要;如无法通过特定的牵引体位拉伸的方法来拉长主动式生长棒时,只需在调节齿轮800的驱动轴位置开小口(手术创伤小、可减轻患者手术成本及手术痛苦)、通过特定工具驱动调节齿轮800旋转来驱动活动棒200向外延展,使主动式生长棒的长度变长,以适应患者脊柱发育需要。该主动式生长棒应用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疾病治疗时,患者只需进行一次安装手术,后续需要撑开主动式生长棒时,可通过牵引体位拉伸的方法或通过手术开小口驱动调节齿轮800旋转的方式,使主动式生长棒向外张开,减少患者治疗痛苦及治疗负担;同时没有采用磁性材料,不影响患者接受核磁共振影像检查。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块100与第二固定棒700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方式,如焊接、一体成型固定、铆接等;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方式,如套接、卡扣配合固定、螺纹连接等。具体的可参考调节块100与第一固定棒500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